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白虎啸山河 » 第53章 盘龙坞下虺化龙

第53章 盘龙坞下虺化龙

    云凡不解,那飞天罗刹为何欲往武陵郡,难道她也是为大荒圣境而去吗?

    思索间,马车已停在营门口,云凡牵过坐骑,又唤其他弟子前来帮忙,很快便将蔬菜全部卸下,菜园伙计取回菜筐,驾起马车原路返回。

    翌日清晨,试炼团队继续南下,除了云凡,谁也没有关注过,这昭山脚下的暮云小镇。

    小镇也一如往常,萧条而冷清。

    试炼团队一路走走停停,或快马奔腾,或遇雷雨小憩,或野外露宿,或借宿途中门阀,或星夜徐行,或驻足美景名胜。

    岁月惊喜,尽在旅途,许多宗门弟子,还是生平头次迈出陈郡,一路的惊叹,一路的期盼。

    ......

    奔波数月,终于抵达了荆江与洞庭湖交汇的北岸渡口,立于渡口隔江相望,对岸便是号称“万里长江第一矶”的城陵矶。

    八百里飘渺洞庭,汇四方诸多涓流,随流顺势,集于城陵矶口,最终注入荆江,其交汇处汹涌翻腾,呈气吞山河之象。

    城陵矶水运发达,沿荆江可上达巴蜀,下抵建康,溯洞庭可达湘、资、沅、澧水各处,是商贾行旅,达通四方之首选。

    试炼团队抵达的渡口,在城陵矶对江,名为北岸渡口,至此渡口便离武陵郡不远。

    往后只需弃马乘舟,沿水路静候十来日,即可直抵洞庭湖畔,再行半日,就可望见无稽崖了。

    数年前,谢氏族长谢安深谋远虑,上位之初,即命此地谢氏钱庄拨出足银,雇能工巧匠,耗时两年,于北岸渡口之侧,修建了一座谢氏庄园。

    庄园富丽堂皇,用以接待风尘而来的试炼团队,在此作最后的休整,庄园内一应俱全,除了试炼团队食宿、旅途补给,还建有专用马厩,来存放随心而来的良驹。

    万事俱备,试炼团队只需休整一宿,各自备好行囊,携上兵刃,次日清晨即可溯流西行。

    水路所需舟楫、艄公、划手、船厨、船工,均已在渡口艅艎上待命,只待黎明到来。

    天刚微亮,云凡就被耳畔的启程呼声吵醒,数月风餐露宿,好不容易睡个安稳,本以为能睡至晌午,谁想朝阳未出,就要启程。

    他极不情愿的坐起身子,睁眼远眺窗外,庄园广场上,早已布满宗门弟子,他顿时惊起,以极快速度收拾行囊,携上兵刃,冲到广场上。

    清晨的北岸渡口,人来人往,已是热闹非凡。

    早起赶路、奔走四方的商贾,整宿打渔早归的船夫,远处肩拉粗绳的纤夫,近处装点货箱的搬工,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劳碌奔波。

    江面微波簇动,带起阵阵清风,吹过朦胧薄雾,落在早起的行人身上,让人顿时神清气爽,烦忧全无。

    北岸渡口最正中,五艘艅艎一字排列,艅艎高大豪华,共分上下两层。

    上层稍高且宽敞明亮,为宗门弟子食宿、休闲品茗、游玩赏景之所,下层较矮,是艄公等其他船员、杂役工、休的地方。

    每条艅艎立有一面主帆和四面副帆,五帆齐展,乘风顺流,可日行百余里。

    艅艎两侧各配长桨数十副,一齐划动,可抵烈马数十匹,以此度之,无风亦可日行六十余里。

    试炼团队分批登上艅艎,云凡起晚,被安排在最后一艘艅艎上,他随众弟子登上艅艎二层,俯身下望,只觉身处高阁。

    艅艎二层前后,各有观景望台,中间是巍峨飞庐,飞檐翘角,挂有镇水神兽雕纹叮当,飞庐当中是一处大厅,大厅木具若干,四周是弟子住房。

    房间紧凑,其内家具俱全,均被牢固在地面船板之上,任凭飓风大浪,只要艅艎不沉,房屋便安若泰山。

    云凡推门进屋,将行囊和手中长枪放置屋内一侧,推窗远眺,窗外晨雾浓厚,迷人视线,不足远观。

    随着阵阵颠簸,试炼团队很快跨过荆江,直抵城陵矶口。

    阳光照耀下,晨雾已消散大半,由窗外望,依稀可见,城陵矶口高大雄伟的灯塔,和停靠一侧的各式渡船。

    过城陵矶后,便完全进入洞庭湖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湖面无风,只得倚靠划手一齐使力,方得徐行。

    直至晌午,浓雾才逐渐退散,消失无踪,水天空明,露出婀娜多姿的岛山。

    远处青山苍翠,近处浮草摇曳,惊起的鸥鹭,三三两两的渔船,孤独矗立的小岛,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

    湖水清澈,鱼虾成群来回游荡,皆若空游无所依。湖面风平浪止,宛若明镜,倒影着蓝天白云,艅艎航行其上,如同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

    这天,试炼团队路过盘龙坞,忽遇狂风暴雨,艅艎不得前进,只好停靠盘龙坞旁,暂避风雨。

    盘龙坞,是八百里洞庭中的一座小岛,因其外貌酷似盘旋的青龙,巨石林立,树木葱翠,有腾空万里之势,故取名盘龙坞。

    盘龙坞不大,聚居着许多土著,他们热情好客,一面端来美食款待,一面凭雨话起闲聊。

    “这盘龙坞独立洞庭,不知可有什么故事传说?”

    “八百里飘渺洞庭,前身乃是春秋时期,楚王的狩猎专区,名唤云梦泽。

    后历经数代,不知多少年,受江水泥沙沉积、填充,云梦泽逐渐缩小南移,成为了如今的洞庭湖。

    从云梦泽到洞庭湖,湖水翻腾更替,不知掩盖、埋藏了多少故事传说。”

    “原来如此,老伯给我们讲讲洞庭湖中,最富盛名的故事罢。”

    “如今留存下来,且广为人知的,只有这‘洞庭水虺’的旧事了。

    《云梦杂谈》中记载,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

    一旦化为应龙,便可扶摇直上,乘奔御风,吞云吐雾,有翻江倒海之能。”

    “水虺化龙,闻所未闻,接着说......”

    “《云梦杂谈》中记录,曾有渔夫误入云梦泽深处,偶见真龙腾空,只是不知真假。”

    “人生短暂,不及虺之皮毛,得见真龙,实乃三生有幸。”

    “哎,随着云梦泽变迁,泽中真龙早已无踪。

    不过,在数年前,有人途经洞庭腹地,遇到一条周身漆黑的水虺,据传水虺头大如斗,身长数十丈,血盆大口一张便能吞下整条扁舟。

    估计用不了许久,便要化身为蛟,幸好当时距离较远,腹地隐秘,才没被发现。

    此后,洞庭水虺的传闻,便在洞庭周边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