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刚毅坚卓的他们 » 第三六八章 你找谁呀?

第三六八章 你找谁呀?

    期末考试后,王亚文领导的党支部在翠湖海心亭召开了暑假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学生自治会选举的经验教训、米价飞涨对于膳团承办的影响等一些现实问题,虽然眼下的工作仍旧面对很多困难,但是每个人都认为来日方长,都对未来满怀信心。会议最终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大家沿着十字交错的“唐堤”和“阮堤”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自散去,陈确铮因为要去鼎新街的青年会理发,便沿着唐堤一路向东走,走此方向者只有他和汤一雄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起天来。

    “一雄,我前几天碰到楚青恬,听她说联大剧团去乡下是坐卡车?”

    “嗯,向西南运输处租借的军用卡车,本来咱们人就不多,一辆卡车连人带家伙事儿一起都装下了。”

    “定了哪天出发了吗?”

    “这周日出发。”

    “周日啊,那还有三天呢,对了,我还有几个同学也想一道去呢,不知道你们剧团欢不欢迎呢!”

    “当然欢迎了,多个人就多个帮手嘛!”

    “行,那我回去跟他们说一声,提前准备准备。”

    两人一路闲聊着,不知不觉从海心亭走到了翠湖边,迎面撞见绕着翠湖边散步的汤用彤、沈有鼎、浦江清三位先生。汤用彤最为年长,虽然未届半百,一头白发却十分显眼,他脚蹬一双布鞋走在最前面,虽然拄着一根手杖,步伐却十分矫健,正兴致勃勃地跟浦江清说着什么。浦江清穿一身西装跟在汤用彤身后,面带微笑地跟他彼此应和,沈有鼎先生最为年轻,他走在最后,还是穿着他那件破旧的长衫,头发仍旧是难以驯服的样子,脸上胡子不知道多久没刮了,渐成络腮之状,他却毫不在意,背着双手默默地听着二位先生说话,时不时笑笑,时不时饶有兴味地四下张望。

    汤用彤和沈有鼎二位先生都是哲学系的教授,而浦江清虽然是中国文学系的教授,却也给陈确铮上过课,陈确铮赶紧迎上前去,给先生们深鞠一躬。

    “先生们好。”

    陈确铮抬起身来,却发现汤用彤先生缓步走到汤一雄跟前。

    “一雄,你们两个认识?”

    陈确铮一愣,听汤用彤先生的口吻,他跟汤一雄显然十分熟识,再一联想到两人同为姓“汤”,陈确铮就瞬间福至心灵,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

    汤一雄显然对父亲十分尊敬,他收敛了笑容,正色道:

    “嗯,陈确铮也是群社的,之前他还来联大剧团帮过忙,过几天我们去大板桥宣传抗日,他想跟几个同学一起过去,我们正商量这事儿呢。”

    浦江清跟沈有鼎见到汤一雄,脸上都露出亲热的神色,浦江清笑着说道:

    “一雄,你怎么又长高了!快比你父亲高出一个头去了!”

    沈有鼎点头附和: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啊,眼看着你长成一表人才的小伙子了!”

    汤一雄有些害羞,没有说话,汤用彤看一眼儿子,眼神中满是欣慰:

    “天也不早了,你什么时候回家?”

    “这就回去了。”

    浦江清和沈有鼎对视一眼,浦江清适时插言进来:

    “先生,有鼎跟我晚些要去参加清华谷音社的曲会,跟曲友们小聚一下,我们就先走了。”

    “快些去吧,迟到便不好了。”

    目送沈有鼎跟浦江清的背影走远,汤用彤低声嘱咐道:

    “一雄,你回去跟你母亲说一声,说我晚餐不回去吃了,我跟你毅生(郑天挺)伯伯一道去福照街夜市逛逛,叫她不必等我。”

    陈确铮默默看着父子两人的对话,心中讶异于汤一雄的低调,他跟汤一雄虽然称不上关系密切,但交往绝不算少,竟全然不知他跟联大哲学系的名教授汤用彤先生是亲生父子。

    陈确铮略一分神,思绪却被汤用彤先生召唤了回来。

    “陈确铮,你明天有事吗?”

    陈确铮看一眼汤一雄,汤一雄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

    陈确铮摇摇头。

    “那你明天到我家里来吧!”

    陈确铮还未及回答,汤一雄便热情说道:

    “来吧,陈确铮!认识你这么久,还没请你到家里坐坐呢!”

    “那我便……打扰了。”

    汤用彤在地上敲了敲手杖:

    “一雄,跟你母亲说明天我们要招待客人,做些好菜。”

    “知道了,父亲慢走。”

    汤用彤略点点头,转身迈开步子,虽是矮胖的身躯,走起路来一歪一歪的,步伐却十分轻快,手杖击打在石板路上,发出笃笃的声响。

    眼看着汤用彤渐行渐远,汤一雄呼出一口气,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陈确铮也笑了出来。

    “是我孤陋寡闻了,竟然不知道你是汤先生的公子。”

    “我同学中本就没有几人知道。”

    陈确铮点点头,心中默默感慨汤一雄的谦逊和持重。

    “不好意思,本应该是我先邀请你到家里来的,却被父亲抢了先了。”

    “怎么会呢,是我冒昧了才对。”

    “对了,我家住在柿花巷四号。”

    “柿花巷?”

    汤一雄点点头:

    “我们全家都住在柿花巷四号北大教职员公舍,郑天挺、罗常培、郑天挺、钱穆、毛子水几位先生也都住在那儿,小巷子不大好找,你来的时候多问问人。”

    “知道了,咱们明天见!”

    “好,明天见!”

    跟汤一雄告别之后,陈确铮慢慢地走在路上,心情突然有些沉重,汤用彤先生刚提出让他到家中做客的时候,陈确铮就明白了个中缘由。

    他知道,他的成绩让汤用彤先生失望了。

    隔天陈确铮一早便去了近日楼边儿上的花市买了一束马蹄莲,捧着花沿着正义路一路向北,经过五华坊向西一拐,再在巷子里走一小段便到了柿花巷。果然如汤一雄所说,柿花巷不但狭窄,而且曲里拐弯,陈确铮行走在其中,不停地左顾右盼,寻找四号的门牌。

    就在此时,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哥哥,你要找哪家啊?”

    陈确铮一回头,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站在他身后,她梳着短发,长度刚好露出两个小小的耳垂,穿着一件杏色的绒衫,大大的眼睛,十分可爱。

    “我要去柿花巷四号。”

    小姑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那就是我家啊!你找谁呀?”

    陈确铮在小姑娘面前蹲下身来,认真答道:

    “我要找汤用彤先生和我的同学汤一雄。”

    小姑娘抿嘴一笑,小大人一般地伸出手来:

    “你好,我叫汤一平,今年十一岁,汤用彤是我的父亲,汤一雄是我的大哥。你是我大哥的同学?还是我父亲的学生?”

    陈确铮轻轻握住了汤一平的小手:

    “我叫陈确铮,我是西南联大哲学系三年级的学生,我是你哥哥的同学,也是你父亲的学生。”

    汤一平牵起陈确铮的手,雀跃地跑跳开去:

    “我家就在前面,他们都在家里,我带你去!”

    陈确铮就这么由着汤一平牵着,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