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白色大楼 » 第三章 二十五楼的钢琴家(2)

第三章 二十五楼的钢琴家(2)

    王昭昭那一手的表现,效果明显,后面几天,刘在天不在缠李明,改缠王昭昭了。

    刘在天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李明看的出来,这家伙终于发现,自己和王昭昭的差距,不是几个星期能弥补的。刘在天这个人挺实在,可能说势利更准确一点,他看不上的人,就冷言冷语;但如果如得了他眼的人,他又谄媚的有点过分。王昭昭明显就是后者。

    这几天,只要王昭昭在实验室,刘在天都会自动黏上去。算法问题、公式推导、编程细节乃至人生理想,什么话题都有,王昭昭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一次,李明上午九点到实验室,两个人正在谈论;等到下午再来,两个人还在那里谈论,连坐姿都没有变。还有一次,刘在天拿着书本,气势汹汹杀过去,说书上的几个公式有问题;王昭昭则说,没有问题,里面的东西他全部推导过。于是两个人从下午两点半开始舌战。李明全程观看,这边刘在天说的不尽兴,拿出笔,说一句写一个公式;王昭昭道,你不对,这个应该这样推;刘在天不服,朱老师在新材料学报上的论文,里面是如此如此讲的;王昭昭笑道,你看论文还是太少了,随手翻出另外两篇论文,开始顺着思路推导公式。刘在天在旁边看着,刚开始象征性的应承着,等到中间一个分形变换的时候,不禁“咦”了一声,接下去,王昭昭拿出三个等价推导,刘在天“啊”了一声,不到一顿饭功夫,王昭昭推导完成,和书上的公式一模一样。

    刘在天一拍大腿,道:“原来是这样啊,王哥,太绝了。我大二的时候选修课,朱老师讲过这块,这个推导我一直存疑,搞不明白,原来中间省略了这样多的过程。”

    又说“后来华春风老师也讲过这块,我课下请教过他,这块他也说不清。”

    王昭昭有点小得意。“我说老弟啊,你还是太年轻,太嫩了。”指着桌子上一堆烂的跟腌菜差不多的论文道“看论文要像这样,打印出来论斤看。没有几百篇论文吃进肚子里,长不出墨水来,也不会有高端的点子的。等到你学通了,想法就多的脑子都放不下了。”

    刘在天一阵小鸡啄米,连连点头。前两天高人一等的傲气,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完全变成了王昭昭的小迷弟。

    这些天刘在天缠着王昭昭,李明倒是和杨芯芯慢慢熟络了。一说起来,两个人还是老乡,都是中部省。杨芯芯叫李明师兄,让李明脸红的厉害。有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学术功力,不说跟刘在天比了,细节之处,甚至不如杨芯芯。

    有女生的地方,气氛就很活跃。自从杨芯芯搬过来,王昭昭也不好意思大白天睡觉了,时不时地,总要假惺惺维持一下师兄的正面形象。杨芯芯嘴巴甜的很,几句师兄一叫,王昭昭都感到有点飘飘然。朱老师这边,女生稀缺,像杨芯芯这种靓丽姿色的,就更少了。

    那一日,见杨芯芯在看书,王昭昭凑趣,大大咧咧搬来张椅子,往她旁边一坐。“你这样看,枯耗时日,没有用的。”杨芯芯睁大了眼睛。“为什么这样说?”

    “你们现在的学习,跟初中高中本科不一样了,要改变学习方式。比如看书,不能按照书上的章节次序,比如这本。”王昭昭指了指杨芯芯手中量子器材导论,道:“这本书,应该先看第二部分第七八章,讲算法的;回过头来再看第一部分的前面四章,把基本模型和数学推导掌握,最后是中间章节,大多数是背景介绍和历史发展什么的。”杨芯芯吐了吐舌头。“好复杂啊。”

    “不复杂,容易的很。这本书是朱老师编的,想当年每个部分都是我们师兄弟写的文档,所以我清楚的很。”

    “这样啊,感觉朱老师对于这些,怕是不如师兄你的了解。”

    “那可不是。”王昭昭正色道“朱老师很厉害的,以前被称作二十五楼的钢琴家。”

    “二十五楼的钢琴家?怎么有这样的称呼?”

    王昭昭还没有回答,就被朱老师叫走了。

    杨芯芯转过头来问:“师兄,你知道为什么朱老师有这个绰号?”

    李明摇摇头,苦笑道“我也就比你们早来几天,这个我怎么知道呢?”

    关于朱老师,虽然李明也来了一段时间了,但每次见面,都是安排去做事,方向方面的东西,什么都没有教授过。每次去朱先进的办公室,他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阅读文档;门口一个大工作站,貌似他从来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