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炎帝国 » 第四十六章 郑水伯

第四十六章 郑水伯

    时间一晃,又过去几个月。期间炎帝安排了几次,让东炎烨和那些大臣女儿见面。炎帝还是不明说,东炎烨也装傻,就这样糊弄过去。

    最近的天气,阴雨绵绵,如同东炎烨的心情那般。东炎烨和青阳湘琴依旧经常见面,他把情况都告诉了她。炎帝这种无声的阻拦,反倒让他们俩的感情迅速升温。简直到了一个非他不嫁,一个非她不娶的地步。

    东炎羽看到了,也只能感叹:自古以来,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感情,都遭到了各种阻拦。

    由于最近雨水增多,根水城那边的土豆田也出现了问题。福根赶紧派人来报信,让东炎羽赶紧去看一看。

    根水城,大炎河边。

    一个带着斗笠的中年男人站在河边,他先是在河边视察了河水的情况。由于近日来阴雨绵绵,河水上涨了不少,汹涌又浑浊。随后,他又被河边的水车给吸引了。

    “妙!妙!居然有如此精妙的结构。利用河水流动的力量,转动巨轮,将河水送入半空中,然后经由这条水渠流向高处。”他顺着半空中的水渠看过去,水渠一直到了远方的高地。

    中年男人对这水车十分好奇,站在那儿看了许久。

    “大人!”

    “大人!”

    两个人分别从河的上游下游方向跑过来。

    “大人,上游水位上涨。但还是往年水平之内。”

    “大人,下游的情况也是这样,不超出往年的最高水位。估计今年不会发大水!”

    那个中年男人说:“不可掉以轻心。今年这雨比往年要多,不太对劲。”他说着,目光又回到了水车上,“你们可知道,这水车是谁造的?”

    “不知道。应该是当地的贵族造的吧!这里……好像是大王子的封地。”

    “大王子?”

    另一边,东炎羽也赶到了根水城。由于连日大雨,土豆生长出现了裂缝。福根他们没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所以赶紧把东炎羽叫来。

    东炎羽身上穿着斗笠,和福根等人一起来到田里,雨水浸入土地,导致土非常的泥泞。但是东炎羽也不管这些,跟着一起走进去,挖出土豆来看。其实东炎羽也不懂种土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一拨土豆已经是第三拨了,前面收了两次,也是优胜劣汰,这第三拨的品质应该是最好的。在收成第二拨土豆后,东炎烨也看到了土豆的价值,于是又给了几百亩土地扩大种植。现在,加上东炎羽之前开垦的荒地,有超过千亩的土地都在种土豆。土豆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根水城其他耕地的面积。

    经过选育,这第三波土豆的生长态势非常好,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个头就已经很大了。这可能和最近雨季雨水多有关。但是土豆本身也是一种耐旱的作物,雨水太多,反而不好。

    东炎羽拿着土地刚挖出来的土豆,有些个头比较大的土豆已经开裂了,但是内部没有坏。个头小的就没有,他估计这是生长速度导致的,也可能和雨水太多有关。

    东炎羽对福根说道:“你们时刻关注着天气,如果这雨水继续下,就把土豆都挖出来。像这种大的,已经开裂的,你们马上就挖出来,小个的暂时不管。”东炎羽看了看其他地方,虽然他的能看到的地方有限,但是他知道,雨水太多对任何作物都没好处。但愿不要发生洪涝才好。

    东炎羽顺着田一路走下去,因为他之前开垦的荒地地势较高,水又是往地处流的,所以这一片田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而这时,另一拨人顺着水渠走过来,他们看了看水渠,又看了看附近的田。东炎羽倒是不以为意,但福根看着这几个人有些眼生,便上前去问道:“你们是何人?”

    中年男人旁边的人说道:“这是郑水伯大人,前来视察大炎河水位。你们是何人?”

    福根一听,便知道来人的身份,笑着说道:“原来是郑水伯大人。我身后这位,乃是我大炎国的羽王子。我是烨王子的家仆,奉命管理根水城。”

    郑水伯和他的两个侍从看了一眼眼前那个穿着斗笠的少年,王子的身份,还没有人敢冒充。郑水伯立即行礼,说道:“臣共丘郑水伯,见过羽王子!”

    “有礼!”东炎羽说道:“郑大人视察水位,为什么跑这山坡上来了?”

    郑水伯说道:“我刚才在河边视察水位,看到一个巨大的水轮,又看到这空中水渠,感觉到颇为神奇,所以走上来看看。”

    福根说道:“那是羽王子造的水车,不是什么水轮!”

    “羽王子造的水车?”郑水伯惊讶地问道:“眼前这位羽王子?”对方说的确实羽王子,可是羽王子分明还是个小孩,怎么能造出这么精巧的机械?

    东炎羽笑着说道:“是我造的。郑大人不相信?”

    “确实难以置信!”

    东炎羽一边走一边说:“造水车不难,只是需要一点想象力而已。”东炎羽看着旁边的郑水伯,又问道:“郑大人在朝中居何职位,为什么要来这里视察水位。”

    郑水伯也走在东炎羽旁边,说道:“我在朝中并无职位,只是我家族历代,都被炎帝任命为治水工,专门负责治理大炎河的水患。”

    “我看大炎河很平静,也会有水患?”

    “会有。每年的雨季,大炎河水位上涨,都会淹没一些农田。我们所负责的,就是勘测出哪些地方容易被淹,上报朝廷,查缺补漏。”

    “查缺补漏?”

    “对,在地势较低的地方都有堤岸,若遇到水位上涨,就要加强堤岸。”

    “要是堤岸防不住呢?”

    “那就只能被淹了!”

    “你们这治水的方法,也太落后了吧!”

    “落后?”郑水伯看着眼前这个小孩,虽然他是王子,但他还是孩子。他问:“八王子有何高招?”

    “治水,宜疏不宜堵。这点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吧!”东炎羽想,“大禹治水”的年代,比这个世界落后多了,连大禹都知道,他们不知道,也太说不过去了。

    郑水伯笑了笑,八王子能说出“宜疏不宜堵”,看来他还真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郑水伯说道:“没错,治水宜疏不宜堵。不过,大炎河不是黄河,即便是雨季,水位也上涨不大,用不着开渠引流。”

    黄河?东炎羽一愣,问:“可是轩辕国的黄河?”

    在北方的轩辕国有一条名为黄河的河流,其特征也是河水呈现黄色,因此得名。

    “自然是轩辕国的黄河。如果像治理黄河那般开渠引流,那到了旱季,大炎河的水位就太低了。那时,就没有水可以灌溉农田。这其中的得失,八王子可明白?”

    东炎羽恍然大悟,他问道:“黄河就曾开渠引流?”

    “是的!”

    “我明白了。如果水位上升不大,确实没有必要开渠引流。”

    “可大炎河每隔十几年,还是会发一次大水,农田都会被尽数淹没。”说话的是福根。他一直住在根水城,每十几年被淹一次,这是他亲身经历的。

    “有这种事?”以东炎羽不过十岁,十几年发一次的大水,他自然是没经历过。

    “确实有!”郑水伯说:“不过,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大概十几年才会发生一次。”

    福根看着郑水伯,问道:“郑水伯大人这次这么早就来勘察水位,难道是担心今年的情况?”

    郑水伯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我听闻,去年冬天,青龙国和轩辕国境内经历了一次寒冬,持续时间特别长。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以往的记录,青龙国和轩辕国冬天出现寒冬,持续时间特别长,那么来年我大炎国境内的雨水就会特别多。十多年前那次发大水也是如此,前一年的冬天,青龙国出现了持续时间特别长的寒冬。所以这次我也特别担心,雨季一来,我就在在河岸勘察水位,希望能够提前预防。”

    东炎羽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这里的地理气候和前世的地理气候也不同。不过,两个世界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如果郑水伯看的记录资料准确,那确实需要提防。这些都是经验。

    东炎羽对旁边的福根说道:“福根,关注天气,如果十天之内天不晴,务必把所有土豆收了。”

    郑水伯听到这番话,也是颇为赞赏。对于他们来说,如果雨季持续下去,确实需要提前收一些作物,以减少损失。当然,一些没能长成的,那就没办法了。

    郑水伯没有想到,八王子小小年纪,竟然也有如此见识,对农事也略知一二。郑水伯忽然之间对东炎羽特别感兴趣,又问及他造的水车。同样的,东炎烨对郑水伯也很感兴趣,在这个世界,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好奇心这么强的人。于是东炎羽就邀请郑水伯前往根水城坐一坐,这外面下雨,聊天也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