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炎帝国 » 第四十九章 朝会

第四十九章 朝会

    即便是在消息传播落后的古代,谣言也传得很快。当天夜里,这谣言就已经传到王宫中去了。

    这么多年来,即便大炎河发生洪涝,洪水也没有淹到炎京城。这次水灾如此严重,民间又在传各种谣言。炎帝很愤怒,下令让人去查。可是查又能查出什么结果,就算把传谣言的人抓来杀了,但谣言已经传出来了。

    炎帝连夜召集了几个近臣进宫议事,可没有一个提出解决方案。谣言一出,扰乱民心。气得炎帝把群臣骂了一顿,然后都赶了出去。

    群臣都出去后,东炎烨还留在那里。

    “父王,国库那边传来消息,说是粮食已经不够用了。”

    “国库的粮食就不够用了?”

    “是的。”

    “这个时候,上哪儿去找粮食?”

    东炎烨站出来说:“父王,如果实在不行,我可以从我封地运粮过来。”

    “你一个封地能有多少粮食。”炎帝听到东炎烨的话,忽然之间有了主意,他看着东炎烨说:“烨儿,这件事情,你放到明天朝会上说。”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

    东炎烨离开薪火宫后,回到东宫寝宫,刚坐下没多久,东炎羽就跑了过来。

    “大哥!”

    东炎烨看着东炎羽,问道:“你怎么来了?”

    东炎羽说:“我看到老师连夜被召进宫,猜想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就过来问问。大哥,发生什么事情了?”东炎羽进来看见东炎烨一脸愁容,猜想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东炎烨长舒一口气,说道:“我刚从薪火宫回来。父王把一众大臣骂了一遍,那气氛可真是够压抑的。”

    “发生什么事了?父王为什么发火?”

    “还不是因为连日大雨,受灾的百姓增多,民间出现了一些谣言。”

    “谣言已经传到父王耳朵里了?”

    东炎烨看着他,“你也听说了。”

    东炎羽无奈一笑,说:“我不仅听说了,我还发现了在难民中散播谣言的人。”

    “什么?”东炎烨也是一惊,“你发现了散播谣言的人?”

    东炎羽把在难民营中看到的情况给东炎烨详细说了一边,连跟踪那些人到唐古府也都说了。

    东炎烨也很纳闷,“照你这么说,散播谣言的是唐古府的人?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东炎羽也不明白唐古家为什么要散布谣言,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东炎烨叹了口气,说:“算了,这件事情最多抓几个散布谣言的人,让他们闭嘴。”

    “算了?”东炎羽疑惑地问:“难道父王不打算处理造谣的人吗?”

    “处理?怎么处理?”东炎烨说:“如果这背后是唐古家,那我们最多抓几个下人。要处理,也是处理这些下人。又动不了唐古家。”东炎烨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说太多,他转头说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

    东炎羽也望着门外,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水灾。片刻之后,他转头对东炎烨说:“现在水灾导致灾民流离失所,最紧要的事情是保证灾民有食物。”

    东炎烨看着东炎烨,笑着说:“你和我们想的一样!”

    “我们?”

    东炎烨笑了笑,说:“父王也是这样想的。”

    东炎羽这才明白,原来东炎烨已经有对策了。

    “刚好你来了。”东炎烨说:“我正好有事情和你商量。”

    “什么事情?”

    “你之前不是在根水城种了许多土豆吗?好像还挺多的,我想拿一部分出来震灾。”

    “没问题啊!”东炎羽爽快的答应了。

    “那你今晚就在东宫住下,明天随我上朝。”

    “上朝?”东炎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上朝?”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东宫的侍人将东炎羽叫醒,给他洗漱更衣。

    东炎羽迷迷糊糊的,只能任由侍人为他梳洗。另一个侍人捧着一套衣服走进来,说道:“羽王子,这是烨王子以前的朝服。烨王子吩咐为你换上。”

    “朝服?”

    “烨王子说,事出突然,没有时间为羽王子缝制朝服,只能暂时用烨王子以前的朝服了。”

    东炎羽到不是介意衣服,他只是没有想到,上朝还需要穿朝服。

    这朝服是上朝时穿的服饰,王子的朝服上纹有王族专用的火焰纹,整体上又红、金两种颜色。这一套朝服虽然是东炎烨以前的,但看起来成色还很新,看来没穿过几次。

    想来也是,朝服是上朝专用,区别于宴会上用的礼服和平时日常服饰,所以穿的情况也不多。

    东炎羽换好衣服走出来,东炎烨已经在外面等他了。东炎烨上下打量了一番东炎羽,笑着说:“还挺合身的。”

    东炎羽无奈问了一句:“必须要穿吗?”

    “当然,今天可是正式朝会。”

    两人一同上了轿辇,朝焰云殿赶去。此时的天空依旧阴沉,还有点小雨,空旷的王宫中十分宁静。身在王宫,丝毫感受不到外面流民遍地。

    焰云殿外,两人从轿辇下来,进入大殿中。大殿内已经站满了各阶层的官员。他们按照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的位置依次站列。东炎羽和东炎烨身为王子,其位置在九卿之后,在大夫之前。

    位九卿之列的冷子贤看了一眼东炎羽,昨夜东炎烨给冷子贤去信说:“羽明日随我上朝,故留宿东宫。”冷子贤知道东炎羽会来,但不知道是为何事。

    东炎羽笑了笑,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东炎羽看向大殿正前方台阶上的龙椅——这把椅子不叫龙椅,因为大炎国的人不信仰龙,而是信仰火,所以这把象征王权的椅子叫火王座,其外表也是呈现红色。

    等众大臣都到齐后,炎帝走上火王座坐下。

    “拜见王上!”众臣跪拜炎帝。

    “诸位平身。”炎帝看着下方众人。

    “王上!”廷尉姜文辅说道:“近几日水灾造成的流民数量日益增多,民间出现了不少谣言。臣得知消息后,立即着人探查此事,截止今日凌晨,臣已下令抓捕了散布谣言着共一百三十余人,目前正在审讯中。”

    “好。”炎帝面无表情地说:“给我好好审,找出是谁在幕后指使散布谣言。”炎帝在说到“谁”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让人感觉怪怪的。”

    “是!”

    东炎羽在下面听着,也是一愣。这姜文辅抓了这么多人,应该很容易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他为什么不说?

    这时,冷子贤走了出来,说道:“王上!近日流民增多,赈灾的粮食已经不够了!希望王上能再度打开国库放粮,让百姓能度过水灾时期。”

    自从连日大雨,大炎河水灾发生至今,冷子贤所统领的王城禁军和青阳震统领的城卫军一直负责炎京城内外的震灾。随着时间的流逝,先前发放的粮食已经不够了。

    炎帝看了一眼谷梁玖,说了一句:“丞相!”

    压力给到丞相谷梁玖,谷梁玖面色为难,他回道:“王上!臣已核对了国库中的粮食,只有不到五十万斤,目前只能拨出十万斤粮赈灾,否则水灾过后,来年国库中就没有粮食了。”

    炎帝也很震惊,“为什么只有这么点?”

    “回王上,这两年来,收成不好,国库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多。”

    “王上!”青阳震也走了出来,说道:“王上,十万斤粮食远远不够啊!”

    炎帝此时也没有办法,只能说的:“诸位,此次水灾是百年一遇,我们应当共同应对此灾。诸位看,粮食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炎帝说完,看了一眼东炎烨。

    还未等东炎烨开口,前面的太傅唐古育就说:“王上!国库里面虽然没有现成的粮食,但可以用钱买啊!”

    炎帝看了一眼唐古育,问道:“向谁买?”

    “北方青龙国。”

    唐古育的意思,就是用钱向青龙国买粮食。炎帝面无表情的看着众臣,问道:“诸位臣公怎么看?”

    东炎烨走上前,说道:“父王,目前我大炎国还没有到要向他国买粮食的地步。我大炎国境内,各家封主都有存粮。此次大炎河水灾,乃是天灾,我大炎子民应戮力同心,共抗天灾。我愿意从封地运来粮食,以解当下燃眉之急。”

    “好!”炎帝赞叹道:“烨儿能有此心,为父很高兴。”

    台下的丞相也会意,说道:“敢问烨王子,能从封地运多少粮食过来。”

    东炎烨说:“我的封地少,近两年收成一般,我愿将封地内所有储备粮拿出来,约有二十万斤。此外,八王子羽之前向我借了土地种植了一种名为土豆的作物,我与八弟商量了,他愿意将粮食献出,约有三十万斤。总共约有五十万斤粮食。”

    “五十万斤粮食?”此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好!”炎帝大感欣慰,笑着问:“羽儿今天也上朝来了?”

    东炎羽走出队列,说的:“是的,父王!”

    “你种的土豆是什么东西?”

    “回父王!是我在民间偶然所得一种野生作物。我没有耕地,便向大哥借了土地来耕作,没想到这种作物生长迅速,数月的时间,便长了几十万斤。”

    “好!”炎帝也没有多问,而是对众臣说道:“烨王子在我大炎国的封主当中只是一个小封主,羽王子更是没有封地。他们都能拿出五十万斤粮食,那其他封主呢?”

    这时,冷子贤说道:“王上,臣家族封地不多,但……应该能拿出十万斤粮食。”

    “很好。”

    青阳震走上前,说:“王上,青阳家可以拿出二十万斤粮食。”

    炎帝点点头,说道:“青阳一族是我大炎国的肱骨之臣啊!我知道,在这之前,青阳家已经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粮食震灾了。”

    廷尉姜文辅也走上前,说道:“王上,姜家愿拿出十万斤粮食。”

    东炎羽一看,这些家族一个个都这么有钱?难怪王国的国库里没粮食,反倒是下面这些封主有粮食。不过,目前站出来的几家,除了青阳家,其他都是小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