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嫡兄万福 » 第91章 接她回来

第91章 接她回来

    密谈山庄。

    秦恬认认真真装病,无论是旁人来见还是请她做客,她都以病为托婉拒了。

    那朱汉春刚开始总还找机会想要见到她,后面约莫也看出这位公主真的不欲见人,倒也没了动静,一副颇为识趣的模样。

    山庄众人皆相安无事,除了何老先生着了凉,当真生起病来。

    不过此时何老先生也不便离开山庄,只能每日吃些药,慢慢恢复。

    饶是如此,秦恬亦不想在此处多待下去,不仅与那朱汉春同在一座山庄令人不安,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离开,就意味着肃正军快攻徐州城还未能达成。

    时间越久,越是不利。

    山庄早间又下了一阵雨,天气越发寒冷,秦恬在廊下站了站,就被深秋的冷风吹得手脚发僵。

    她穿着厚重衣裳尚且如此,不晓得在寒风里作战的兵将又是如何境况。

    秦恬抬头,迎着一阵北下的寒风向远处望了过去。

    *

    徐州城,城门轰然倒下的一瞬,徐州卫的黄指挥使知道,自己这三品的指挥使终是做到了头。

    明明不久之前,他还想着靠那本家的太监黄显加官进爵,可不但没有帮太监抓到歌姬,反而被那太监怒斥嫌憎,如此也就罢了,毕竟那太监不知怎么火速离开徐州走了。

    他仍旧把心思放在了北面的肃正军上,那肃正军一直想要北上,并无南下之意,而且朝廷也派了大将前往济南,与肃正军作战,他料想这样一来,自己这边总是无虞的,肃正军不可能分出另一股精力,来对付他。

    他不免懈怠了些,因着加官进爵无望而每日饮酒,可就在那晚,他与人痛快饮完酒,倒头睡下的时候,忽然有急报传来,如同催命符一样,啪叽砸到了他脸上。

    肃正军突袭徐州北面的州县,他手下的兵将毫无准备,仅仅两个时辰,就被占了北面两县。

    如此还不算完,那肃正军占了县城,便直奔徐州城而来!

    战事眨眼就到了脸前,他还以为自己醉糊涂了,但当他登上城楼,在凌晨的漆黑之中,看到星星点点的火光不断的涌现汇聚,最后如同火海一样涌到城下的时候,黄指挥使一双脚都软了。

    怎么会呢?

    肃正军不怕朝廷两面夹击腹背受敌吗?他们怎么敢突袭徐州?!

    惊惧之中,黄指挥使酒醒了个完全。

    若是守不住徐州城,就算肃正军不要他的命,朝廷的刀也在等着他!

    可这般情形,他根本不可能守城反攻。

    黄指挥使彼时立时叫了人来,给徐州周边的卫所传信,让他们派兵支援。

    在支援的兵马到来之前,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奋力守城了。

    肃正军的兵力不可谓不威猛,黄指挥使终于知道为何朝廷连派大将,却都没能清剿这群反军。而这肃正军的将领,好像极其熟悉官兵的打发,他试着突袭都被肃正军打断,而守城的薄弱之处也被肃正军很快发现,然后穷追猛打。

    黄指挥使觉得自己就快撑不下去了,而南面卫所的援军迟迟不来,只传来消息说那南成军也出兵攻打卫所驻地,他们自顾不暇,无法支援。

    什么意思?难道反军都联起手来了吗?

    是不是西面也有广诉军的人牵制徐州西面的卫所?

    就在他要陷入绝望的时候,西面派了兵支援徐州。

    黄指挥使在城墙上,看到尚未攻下徐州城的肃正军们,攻城之势头不得不减弱,转而去对抗西面来的援军,简直心头大快。

    他也赶忙派兵出城,两面夹击肃正军。

    看着肃正军一个个倒下,黄指挥使又觉得自己守城有望,甚至可以反攻收复失地。

    肃正军确实凶猛,在这等情形下也没有乱了阵脚,他们那位银面将军太熟悉官兵的作战之策了,还真能两面作战。

    可肃正军再威猛,那银面将军再厉害,面对两边夹击,肃正军也不能撑太久,只要肃正军撤退不再攻城,他就有了新的希望。

    毕竟北面还有朝廷的大将正等着剿灭肃正军,怎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

    可就在黄指挥使几乎看到了光亮升起之时,西面派来的援军突然撤了。

    他们撤得匆忙极了,只给他留了一句话——

    西面的广诉军突袭卫所,他们要先护好自己的大营。

    黄指挥使一下就垮了,而肃正军原本像是被藤蔓绊住手脚的豹子,援军一撤,那肃正军简直咆哮着扑了过来。

    城门倒下震起数丈高的尘土,黄指挥使看着尘土落下后,黑马黑甲的人,戴着一张银色面具,缓缓入了城。

    *

    黄指挥使束手就擒。

    秦慎没有取他性命,只让人立刻整肃军队。

    手下的将领很快前来报他,原本肃正军并无什么损失,但因为徐州西面来了援兵夹击多时,令肃正军伤亡了五百余人。

    秦慎率兵与朝廷作战这几个月里,还没有哪场战事,能一次伤亡五百余人!

    这五百余人本可以不必伤亡,但广诉军的牵制来的太晚了,若是再晚些,肃正军说不定要伤了元气。

    秦慎听闻奏报,深深皱眉不言,只沉默地看着徐州城内外朝廷旗帜纷纷倒下,肃正军旗高悬其上。

    而后,留下一半兵马镇守徐州城内外,他翻身上马,带着余下半边人手火速北去。

    *

    听闻奏报,钱烽脑袋乱成了一团。

    “什么意思?肃正军把徐州城破了?不是假的吗?”

    先前他就曾得了消息,说肃正军正在攻打徐州城。

    他当时觉得这完全不可能,他大军就压在肃正军边界上,肃正军那银面再厉害,还敢在此时腾出手来?

    偏偏消息像雪花一样飞了过来。

    钱烽不免心下动摇,但一想到先前被肃正军所骗,险些中计,他就没敢轻举妄动。

    但肃正军攻打徐州的消息太多了,而且消息来源越来越可靠,完全不像是假的。

    昨晚,钱烽实在忍不住,以小股骑兵刺探,没想到刚到附近,竟就见那银面率兵在周遭巡防。

    小股骑兵没敢贸然出动,立刻转了回来,但也弄清楚了此事的真伪。

    钱烽连忙收兵,一时都不准备有什么动作,一面又中了肃正军的计策。

    可今日,他得了朝廷的消息,朝廷的消息再不会错。消息中说,肃正军当真进攻了徐州城,而且三处反军协同作战,眼下徐州城已经被肃正军攻下了。

    “当真?当真?!”

    来人说当真,“徐州城破了,黄指挥使被俘虏了,领兵的正是那个银面!”

    钱烽脚底打晃。

    他谨慎地没有进攻,却不想还是中了肃正军的诡计。

    钱烽打了半辈子的仗,就没见过把朝廷的兵将摸得这么透的敌人。

    那肃正军的银面将军,到底是什么人?什么出身?

    但不管他是什么人,钱烽眼下都必须要出击了。

    若能趁着银面未能及时赶回,说不定便剿了肃正军在兖州的大营。

    “出兵!”

    钱烽亲自带兵前往,连夜速攻,一直杀到与肃正军交战的边界。

    远远的,他看到了火把下黑马背上的银面之人。

    “哼,莫不又是骗我的伎俩?!”

    钱烽不信秦慎能这么快回来,想那面具之下一定是假扮之人。

    他直接将兵马分三股进发,自己就带着其中一队,直奔那黑马银面的人而去。

    然而就在他率兵几乎就到了肃正军营之前时,一股不好的直觉直冲脑海。

    能做出突袭徐州的银面,会不会也突然回来,也许此刻正等着他恼怒自投罗网。

    钱烽一时未动,而两刻钟之后,他派去的其他两股队伍只有零星几人返回。

    “将军,肃正军那银面将军就在大营中,我们的兵马全都陷进去了!”

    一瞬间,钱烽心惊肉跳。

    遥遥向肃正军鹰看去,高亮的火把下,他好像看到了那银面的身影,似乎正等着他前往。

    钱烽手下攥得劈啪作响,但此等情形怎么还敢上前,只能咬牙打马转身。

    “撤退!”

    *

    肃正军营。

    金曜见将军自马上下来,让人将刚刚抓到的官兵审了一遍,果真是钱烽率兵突袭的。

    但是钱烽不知为何没有到。

    金曜连道可惜,“我先前扮做将军的模样,那朝廷军就没敢出兵,眼下他们应该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这钱烽出了兵又收了手,不然今晚定让他留在此地!”

    对此,秦慎倒是并不算意外。

    就算钱烽此人没有章老将军的谋略,但一个打了半辈子仗的将领,战前的直觉也不容小觑。

    秦慎本也没准备真的抓到钱烽,眼下见状,便吩咐了金曜。

    “钱烽算得谨慎,一时半会不敢再来,我且回大营一趟,你亦不可懈怠,盯好各处。”

    他说完,就翻身上马离开了,甚至不等金曜让人给将军上一碗茶来。

    夜间,孙文敬见到秦慎时亦怔了怔。

    “大将军竟然赶回来了?”

    从拿下徐州城到返回与钱烽作战的兖州北面,又连夜转回到肃正军的大本营。

    孙文敬料想若是自己,早就撑不住了。

    此刻夜全深了,他连忙让人替秦慎收拾,“将军快快歇下吧。”

    秦慎的宿处早就搬到了公主营帐旁,但此时已经到了三更时分,他想她一定睡下了,连行走之间都轻了不少。

    可脚步到了她帐前,还是忍不住停顿了下来。

    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何要突然赶回来,也许,他看着她的帐子,也许只是想在她帐前站一站。

    可他略略这么一站,静谧的火光明灭中,察觉到了些许不对之处。

    他抬手将守营的侍卫招了过来。

    “公主.没在帐中?”

    “回将军,公主前两日就被孙先生送走了。”

    “送去了何处?”

    侍卫并不知道。

    秦慎心下却突突快跳了两下,转身就寻了过去。

    孙文敬刚要歇下了,却见秦慎去而复返,他惊诧,直听秦慎问道。

    “先生把公主送去了何处?”

    孙文敬隐约也看出他与公主之间不同与旁人的关系,连忙让他莫要着急,“公主眼下同老先生和道长,都在那三军密谈的山庄。”

    可秦慎出兵徐州之前,秦恬可是并不需要去的。

    他不免就想到了姗姗来迟的广诉军,脸色沉了几分。

    “公主又缘何前去?”

    孙文敬不好瞒他,实话将彼时的情形都说了。

    “.将军在战场,那朱思位突然提了这么个要求,若是不应,他们迟迟不出兵,或者出兵不利,将军可就要受罪了。所以.”

    孙文敬说完,见大将军面具下露出的一只眼睛,眸色难辨。

    只问了一句。

    “公主也应了?”

    孙文敬说是,“公主一听这样的状况,半分没有犹豫就应了下来。”

    他说完这话,只见秦慎眸色越发难辨。

    孙文敬叹气,他晓得那朱思位看着是个讲究的文人,但心眼子却比武夫蒋山多多了。

    他不仅问秦慎,“彼时将军受困,没出什么事吧?”

    秦慎嗓音沉沉。

    “我自然无事,但我军伤亡五百余人。”

    五百余人。

    孙文敬都说不出话来了。

    肃正军里的兵将,都是从最初就追随他们一同掀翻朝廷的兖州百姓,他们无不盼着有一日,枉顾百姓生死的朝廷可以被掀翻,可这一日,却有太多人都等不到了。

    而这些人原本不必受伤或者命丧徐州城下,正是因为广诉军迟迟不肯出兵,才至于此!

    孙文敬不禁想到彼时商谈的时候,朱氏父子可真是一口答应,话说得漂亮极了,此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让肃正军吃了这样的亏。

    孙文敬暗怒不已,忽见秦慎抬脚就要离开。

    “将军要去哪?”

    秦慎脚下没停,“去接公主回来。”

    广诉军折腾那一番,目前看来,只是为了将公主也作为“人质”一同留在密谈山庄。

    他们到底想要,还不得而知。

    将公主也留在那处,是想做什么?

    但孙文敬思及秦慎已经跑马太久,“将军莫要去了,我去接便是!”

    可秦慎却完全没有回头。

    他只是摇了摇头。

    “我,要亲自去接她回家。”

    *

    密谈山庄。

    秦恬始终没有踏出自己院子一步,魏游也谨慎地守好公主的院内院外。

    算着时间,如果顺利的话,徐州城应该已经攻下了,他们也马上就要离开了。

    最多一日,就能走了。

    秦恬耐下性子,心道再在此间留一天就好,反正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最后一天,再见到那朱思位。

    可就在这时,常子忽然来报了她。

    “公主,何老先生突然昏迷了!”

    秦恬一听,眼皮跳了一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