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豪门凰权 » 第二十八章 要军饷来的?

第二十八章 要军饷来的?

    此事传入陛下耳中,宫里一直未见动作。朝堂保持缄默,京里街巷的议论声也渐渐淡了。

    西凉王府松口气,燕清监督三弟策论,军训的事交给亲卫负责,王府西门招聘坊工亦未落下。

    工坊在临近海港,马津渡,江口等便利处,如火如荼的遍地开花。

    两府商谈婚事,慕容雪罕见地出面,竟要求推迟婚期,理由是皇家商号和西凉王府一应事务均需燕清主持,待晚两年,燕秋蝉燕鸿鸣熟悉了,再把燕清嫁出去。

    老夫人不肯点头。

    舒哥侯府等着燕清嫁过来,趁机把持皇家商号,哪里肯等两年。

    慕容雪哪里不知道,不得不虚与委蛇一番。

    “燕清提过,她嫁了人就是夫家的人,皇家商号的生意不能随着她的出嫁而脱离西凉王府。鸿鸣虽小,秋蝉两年间跟随左右,对生意已轻车熟路。有不懂的只管问她就是。”

    慕容雪笑容可掬地道。

    老夫人看她气定神闲,胸有成竹,恐怕真有此事。

    “燕清又说,为不影响皇家商号的生意,她已着手由秋蝉承担部分事务,府中与各地生意账目往来都要通过秋蝉首肯才可。”

    老夫人正自思量间,慕容雪趁热打铁地道。

    “两府的婚事已推迟两年,此时王府夫人再要推迟,只怕婚期遥遥无期。”老夫人商量道,语气已大不如初,底气不足了。

    “哪有。不过两年,皇家商号有燕清坐镇,我放心。王爷提过,燕清这个乖女儿,他可舍不得。一次与我说,要不为清儿寻个入赘良婿。反正在王府,随时可见。以后的孙儿孙女都在王府,看着热闹。”

    燕贺山不按规矩出牌,说不准…

    “那可不行。燕夫人,咱们两家谈好的呀,不得再改动的。”

    “呵呵,老夫人。娃娃亲是先夫人定下的,王爷并未准许。况且鹿鸣山庄那回,舒哥侯爷可是输过的,三家商定一女侍二夫,真是老头子越活越回去了。我作为清儿姨娘,处处为她考量。今次出门,她叮嘱我万事和气为贵,老夫人为人亲和,定不会为难我。”

    “那我需与老爷商量,待改日拜府商定婚期事宜。”

    慕容雪含笑离开,老夫人喃喃自语片刻,忙唤舒哥涛来。

    慕容雪来府商量涛哥与燕清的婚事,舒哥涛哪里待得住?听闻老夫人唤他,忙奔出书房,未到大厅,舒哥涛的声音已传入老夫人耳中。

    “娘,娘…”

    老夫人轻声骂道:“都老大不小的了,还如此毛燥。”

    舒哥涛嘿嘿一笑,搀扶老夫人的手,关切又亲昵道:“慕容雪来府,到底商量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你如此毛燥不稳重,就是我都不敢把女儿嫁你!”老夫人心里窝火,要不是两年前涛儿出走,哪里有今天的事。

    “娘,那页不是都揭过了吗?您又重提做什么?难道慕容雪来悔婚?我去找她回来,由我来说。”

    舒哥涛说完就急着走。

    “站住!跪下!”老夫人喝道。

    舒哥涛不情不愿地跪下。

    “族祠那里跪着,无我的命令不得出来!”

    “娘!”舒哥涛求道,又恳求黄婆子帮忙求情。

    “还不退下?”

    舒哥涛负气奔出。

    老夫人着急,遣管家看着。管家忙追出去。

    …

    慕容雪得胜归来,燕秋蝉燕鸿鸣庆幸长姐又可以多待两年。

    燕鸿鸣策论课业进步神速,军训挥拳更加有力。

    燕秋蝉跟随燕清左右,学习如何做生意。京里大小工坊的管事监理都打过照面,见过工坊如何运转。以往只过账目,如今亲眼瞧见,对豪门女眷来说新鲜很多。

    运输业由亲卫退伍兵卒负责,燕清只招负责运输的总主管赵义来府,燕秋蝉见过,相互熟悉一番。

    赵义仍旧军旅做派,只认西凉王府,单膝下跪,奉王爷为主,问夫人,长小姐,二小姐,三公子安。

    燕秋蝉瞧眼长姐,不敢出头请赵义起身。

    事后,燕清解释道:“军旅讲究规矩,忠心。赵义本西凉军退伍兵卒,退伍前为飞鱼营百人队长,退伍时领校尉衔。西凉军部推荐他来京担事,才任他运输总管事。今日他初次入咱王府,运输的事只管交给他负责,比旁人叫咱王府放心。”

    “嗯。”燕秋蝉点头,想起飞鱼营为西凉三州战损殆尽,王府厚待余下来的军卒并无不可,遂认同长姐的安排。

    豪门女眷对边军戎马生涯陌生,只在史书上见过流血漂橹,折损殆尽,见了赵义铁血汉子一身的彪悍气,才有点明白战事到底有多残酷。

    “长姐,二妹会以长姐为师,亲厚咱西凉六军的。”

    燕清点点头,又教训道:“该亲厚的亲厚,若是做错事,该罚的当罚。咱皇家商号获陛下恩宠,不可逆陛下旨意。咱抓大事,放小事,事事烦心,那可有的忙了。”

    “长姐教训的是。”

    ……

    晋使秦叔公入京商谈和平通商事宜,商定边界仍以长江为界,燕晋互通有无。

    魏使方逸与谈判司闻大人周旋,麾下随臣打探朝堂军政,摸清大燕庙堂与地方诸镇的微妙处境。

    付秦遣使孙尚,与谈判司争吵着要大燕归还失土,双方大打口水仗。谈判司分批对付付秦遣使,就是不肯松口。

    辽东来使莫前羽只为通商,顺便与陛下信臣裴珠泫密谈机要。

    “如辽东不稳,大燕可出兵扶太子稳定辽东。此乃弊国太子手书。”莫前羽推了推羊皮手扎,面色和气。

    裴珠泫盯着那封羊皮手扎,沉默片刻,“莫大人,你回国禀告贵国太子。我大燕愿与太子共进退。若贵国出现异动,我辽西军定会挺身而出。绝不叫宵小之徒窃居庙堂!”

    “我方有信扎一封,望贵使回禀太子我大燕的诚意。”

    互赠信扎,裴珠泫收好,回禀陛下。莫前羽笑呵呵起身,准备回辽东禀告太子邀功去了。

    …

    辽西军暗中练兵,为辽东朝堂不稳,赫连皇室操戈而厉兵秣马。

    晋,魏,辽东,付秦来使刺探燕朝堂情报,燕朝堂亦时刻关注诸国军政。

    燕魏休养生息,数年内无大战,付秦招募贤臣谋士,精练士卒,欲学曹操并吞天下。辽东老皇帝纵情声色,时日不远。辽东太子文弱,难控朝政。三皇子赫连庆雄心勃勃,只待老皇帝呜呼哀哉,取而代之。

    晋无心北伐,只求江南繁华。

    燕清幻想有朝一日领兵出征,可那时她已嫁作人妇,贤妻良母了,西凉王燕贺山对此不报希望。

    燕贺山把目光投向三子,又带着怀疑和不信。西凉三州六军十分排外,陛下亲命的封疆大吏和都督指挥官都未在西凉扎下根来,灰溜溜地折回燕京,再不见动静。

    不止西凉,诸镇与陛下相互猜忌,因军饷器械战马粮草都在陛下手中,不敢妄动。陛下每日面对诸国地图,思量如何攻取天下的同时,思虑燕内已成痼疾的诸镇,不知该做如何想法。

    慕容泽作为陛下的亲兄弟,唯有相信驻军在大燕皇室起家的祖地--龙城的二哥和他的万余游龙精锐。

    今日,燕清前来,陛下在宣武殿召见。慕容泽前来禀告游龙精锐的操练事宜,碰巧与燕清擦肩而过。

    慕容泽冷漠的脸有股陌路的味道,燕清无暇理会,忙快了几步,拱手道:“陛下,有事唤臣?”

    陛下背对着燕清,似在考虑中州战事。

    燕清不敢妄动,静静立着,思忖着陛下召唤所为何事。

    一旁朱金无声打着手势,燕清心领神会,心道往后与朱金应酬的见面礼增加三成,不,五成!

    “燕清!”

    一声喝震醒燕清,燕清忙弯腰,恭谨拱手。

    “你知朕召你的目的?”

    “臣…臣猜猜看。陛下定是为付秦来使的事烦扰。”

    燕清小心抬头望眼陛下,陛下仍背对自己,却已经挪动了方位,正近处半弯腰在察看地图。

    见陛下转头,燕清忙垂头,姿势更加恭谨几分。

    陛下踱步坐在龙椅上,目光在燕清身上逡巡,端来茶细饮了一口。

    燕清生意病发作,趁机提道:“陛下可听过清茶?”

    陛下不明所以地望着燕清。

    原来陛下不知道清茶啊,那就该推荐他呀。

    “陛下,臣的清茶坊出品的清茶颇受诸国商旅青睐,遂有意推荐陛下,望陛下心眼明亮,国事处理起来更加顺利。”

    “嗯?你带来了?”

    燕清遗憾地摇头,又道:“臣稍后遣人送些过来。不过要原价购买,陛下,臣小本经营,不赊账的。”

    “你敢问朕要钱?胆子真够大的。”陛下笑骂一句。

    燕清趁陛下高兴,移到近前,笑着提道:“陛下,您唤臣有事?臣为报陛下厚恩,定倾力相助。”

    “嗯,这还像话。”陛下夸道,转而换过话题,“朕的二哥驻军龙城,筹建的游龙精锐兵不足千…”

    燕清挑眉,要军饷来的?

    “陛下,您定的规矩…”

    “朕定的,朕可以随时更改!”陛下不高兴了。

    燕清小心陪笑道:“陛下,臣并非违逆陛下。只是朝堂军政,臣不过问的。皇家商号正值用钱拓宽规模,错过了会损失惨重的。里面可都是陛下的钱,您想,那些金银珠宝,古玩字画…”

    陛下犹豫起来。

    燕清趁热打铁:“陛下,您定的策略莫不是动摇了?”

    陛下眉头皱起。

    “龙城远在燕京千八百里,中间层层关卡,诸多要塞高城相隔,陛下若担心朝局有变,可在近郊筹建信得过的精锐士卒,日夜操练。裴珠泫忠心耿耿,由他担任副指挥完全胜任。况且臣代陛下做那么多好事,京畿附近对陛下奉若神明,哪个敢不敬陛下?魏武帝生时筹建的七万青州精锐,凭着雄才大略,信臣勇将,可谓挣出整个北方。陛下如何不效法一二?”

    燕清见陛下心动,停下话等陛下做决定。

    “国库的钱都存在盛世钱庄,朕要军饷,你总不能不给。”陛下语气软了起来,商量道。

    “陛下,不仅您的钱,皇族,勋贵,文臣,百姓的钱都存在盛世钱庄。所以盛世钱庄不能倒。皇家商号和盛世钱庄捆绑得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陛下,臣的意见就是少动国库的钱,利滚利,七年翻倍,再七年翻三倍。如此一来,陛下有用不完的钱。南下克晋,北上伐魏,中州战事挥指间平定。辽东不稳,再择机攻灭,成就万世功业,比肩秦皇汉武魏武帝。”

    “如今付秦逆天下大势,而非天下有事。陛下,今日慕容皇叔要军饷,陛下给。明日东平军,诸镇武将都来寻陛下要军饷。陛下国库里有那么多的军饷?陛下,重中央而非重地方,重王业而非重小义乃您亲自定下的国策,不然乾坤颠倒,神器倒执,恐我大燕重蹈汉末的覆辙啊。”

    陛下神色稍喜,点头道:“嗯,有道理。那筹建七万精锐的事朕派裴珠泫与你并肩协作,到时朕要亲自检阅军容。”

    “臣遵旨。”

    燕清出宣武殿,深深吐口气,筹建七万精锐,每年需四十万石。

    燕清有些羡慕裴珠泫的好运气,指头都不用动,盛世钱庄便要每年提供四十万石的军饷。

    算上京里在盛世钱庄的钱,地方上存进钱庄的钱,紧一紧银根,筹建七万精锐的花销总抠地出来。

    作为陛下信臣,诸事操劳,我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