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豪门凰权 » 第四十三章 唇枪舌剑

第四十三章 唇枪舌剑

    无荟文生资格,无人敢出声打扰两国文坛交锋。司马宗蕊凭实力证明自己确有参加史集辩论的资格,而荟文生们与东晋使节的辩论已近尾声,连丁点获胜的希望都没有,不免有些焦灼,就连礼部侍郎和翰林苑博士蔡文都紧张不安起来,偷偷瞥眼蹁跹姑娘,希望她出手拯救燕京文坛。

    荟文生们恨不得抓头骚耳苦思对策,显然已黔驴技穷。司马宗蕊从容起身,荟文生们偃旗息鼓,不得不让位蹁跹姑娘,由她出手相助。

    全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司马宗蕊,获胜的希望就在她了。

    东晋使节转身面向走来的司马宗蕊,显然尚有余力,亦是从容不迫,淡定非常。

    “敢问轩辕蚩尤之争如何?”司马宗蕊抛出问题,等东晋使节回答。

    “华夏蛮夷之争。”东晋使节回答。

    “何为蛮夷?何为华夏?”司马宗蕊进一步提问。

    “蛮荒之地有蛮荒之民,无三皇五帝定伦,野合生啖,与动物无意成为蛮夷。华夏在平原善农耕,三皇五帝借自然之道智开文华,民散布长江黄河两岸,仓颉文字,伏羲创乐,女娲定婚娶,分门户,解蛮夷入文明,是为华夏。”东晋使节毫不犹豫地回答。

    九岁稚童名婴宁,东晋建康长春巷人,自出生即开口说话,有奇才,善辩论,人称神通婴宁。

    陛下暗尉探来的消息,只有少部分人知晓。

    “胡人为华夏为蛮夷?”司马宗蕊抛出敏感问题。全场都关心婴宁如何作答。

    “华夏蛮夷非教条死板规定的,而是区别智人和未开智的蛮人。习华夏规矩,做文明人自然规划华夏,反之亦然。”婴宁答。

    偏僻角落坐着十岁华贵稚童,俨然太子出访见识啖经集的辩论,此时如赶上好戏似的,眼睛也不眨的注视场中辩论。

    “好,你问我答。”司马宗蕊道,似在运转脑筋,又漂亮的转身。

    “周王溺水,何以问楚无礼?”婴宁思索片刻后问。

    司马宗蕊笑了,场中所有人都跟着莫名笑起来。

    “楚在蛮夷,不服天子。昭王伐楚,在归途溺于汉水,文人哪个不知?问罪于楚,原因楚不贡周,侵袭周所分封之王国。昭王伐楚,本是应当,楚不降王,分庭抗礼。周王室问罪于楚,名正言顺!”

    婴宁点头默认司马宗蕊的回答,又道:“此两国史集辩论平局,如何?”

    司马宗蕊看向主持席上的礼部侍郎王兆基和翰林苑博士蔡文,后者相互看一眼,微笑点头。

    裁判钟声敲响。

    “可!”

    司马宗蕊,婴宁对面作揖,退居席上。

    荟文生和书生齐声喝彩,唯有数名有才名的荟文生暗暗咬牙,准备多日的啖经集辩论竟让九岁稚童和蹁跹姑娘一介女流之辈出风头,简直奇耻大辱!

    …

    燕清从书案前醒来,发现天光大亮,忙出门,见宰相大人已经上朝归来,劝燕清等待女儿蹁跹归来再说。

    燕清无奈,辩论已经结束,郁闷地与笑呵呵的宰相大人来到正厅等待。

    看宰相大人的喜色,司马宗蕊应该获胜,或者平局。

    荟文生们都斗不过东晋使节,蹁跹姑娘与东晋使节斗个平手,宰相大人在朝堂上出了风头,应该面上有光。

    宰相大人一味请燕清喝茶,乐呵呵的合不拢嘴。

    哼,司马宗蕊来,我一定要问个彻底。辩论题目我都要弄到手。

    司马宗蕊心情大好,快步前往书房寻燕清,得知燕清在大厅陪宰相大人,又转道前往大厅。

    “父亲,女儿回来啦。”

    司马宗蕊轻快来到,宰相大人捋须微笑,频频点头,心情好的满面红光。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宰相大人漫步回书房,留下燕清和蹁跹姑娘。

    “蹁跹姑娘,你出门怎么不与我说?害我错过两国文坛交锋!你赔我。”燕清气的跳脚,指责蹁跹姑娘不仁义。

    “你困的不行,随我前去不得打瞌睡。那怎么行?堂堂燕大娘子在两国文坛交锋上睡着,说出去有伤燕大娘子的威名。我思来想去还是没叫醒你。”司马宗蕊狡猾辩解道。

    “嗯?真的?你没骗我?”燕清疑道。

    “当然,我从未骗人。”司马宗蕊保证道。

    “你把史集辩论题目写出来,我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我刚回来,有些乏了。改日再给你就是。燕清,我回闺房歇息去了。”

    “哎,数日来都未休息好,好乏啊。”司马宗蕊捏肩喊累的走了。

    “哼!你准备论战,我一直陪着,竟连辩论都不叫我,不够朋友,没义气!”燕清跺着脚,骂了一句,气愤出宰相府邸。

    宰相大人已遣人去西凉王府唤马车来,李老三正等候在宰相府邸门前。

    燕清登上马车,连荟文馆都不提,直接打道回府。

    司马宗蕊出够风头,又把史集注解交给燕清。燕清怨司马宗蕊的气没过去,接触那么多之乎者也,肚子里自认有些墨水,好奇心驱使下翻开看看,不仅荟文节辩论题目和答案都在,更有针对性的注解,偏僻如里,果然是宰相府邸深居文人底蕴。

    燕清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赞个高字。

    燕秋蝉借来抄录完,燕清打发皇家商号旗下印刷工坊拿去印刷,趁着荟文节热,赶紧大赚一波。

    荟文节要持续三天,一日三场,荟文生们可以不分立场派别的自寻对手各自为战,又可寻助力彼此攻伐,堪比大燕文坛的三国论战,无固定盟友,又可随意结盟提携相助。

    裁判由翰林苑和荟文司官员担任,评分根据一苑一司裁判。

    因为啖经集上与东晋使节辩论史集,荟文节更加热门。燕清适宜地推出史集经义注解,登时大卖。街头巷尾稚童小儿都会背诵辩论答题。

    因司马宗蕊与东晋使节辩论明珠在前,荟文生们之间的辩论就味同嚼蜡,虽正常有序进行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可大家都知道记忆中最出彩的那两人。

    荟文节进行不下去,加之荟文生中颇有名气的数人要求与蹁跹姑娘当场辩论,荟文司首席文华亲自造访宰相府邸,与宰相大人相谈甚欢。

    次日,蹁跹姑娘如约而至,与荟文生们大开辩论自由之风。

    一连数场,蹁跹姑娘俱皆出席,来者不拒,言辞犀利,博得满堂喝彩。

    与蹁跹姑娘辩论史集出彩的荟文生之间展开争夺辩论冠军的赛事进行的如火如荼。

    与荟文司举办荟文节不同,谈判司内,闻启蒙率诸班谈判司同僚会同燕清,司马宗蕊旁观监督,对面坐着不卑不亢的婴宁。

    两国议和事宜就此展开。

    原本朝廷打算在荟文节后再进行和谈,可因为两国文坛交锋耽搁时日,和谈事宜也就不因区区荟文节而拖延了。

    “我大燕与付秦,辽东两面作战,你晋廷趁我大燕危难出兵伐我。不顾合约,简直恬不知耻!”闻启蒙开头既定下两国交战中晋廷毁约伐燕的基调。

    前次秦叔公来燕商定边界,定立合约归晋。如今燕晋再度交锋,长江两岸屯兵百万,赌上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秦叔公不好来燕商榷和谈,借故告病了。

    婴宁沉默不语,此问不好答。晋土分裂,北方混战,晋廷屡次北伐,又屡次失利退守长江南岸。

    诸国无义战,本就天经地义。

    燕臣都在等婴宁九岁稚童如何作答。

    “春秋无义战,况今日天下。我晋廷偏居一隅,北方尚有晋民。燕地纷乱,我晋军前往燕地保护晋民,无可厚非!”婴宁面不改色地道。

    咦?好个伶牙俐齿。燕清和司马宗蕊互视一眼,不仅暗暗夸一句。

    “诡辩!”闻启蒙拍桌子骂道。

    “诸国邦交以强者为尊,燕强可以灭魏,匈奴,辽东,付秦,亦可灭晋。反之,亦然。燕乱而诸国动。燕强而诸国忧。付秦失门户云宥城,辽东败回,魏疲弱,皆欲燕晋争锋,趁乱取利。

    今两国屯兵长江两岸,百万大军隔岸相望。罢兵,免伤国力。动兵,与敌便利。今我晋廷议和,已矮了一头,遣我九岁稚童就为免伤两国和气。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燕战魏,匈奴,付秦,辽东,国力消耗巨大,虽有燕大娘子全力支持,与我晋廷物阜民丰,兵强马壮相较,势均力敌。

    战,短时间无法决出胜负,空消耗国力兵力。而燕周有西南付秦,北部魏国,辽东窥伺。南岸有晋,燕必要屯兵防备。再与我晋军大战损伤军力,燕周监视西南付秦,北部魏国,辽东的兵力就显不足。所以必然和谈的局面再如何欺辱我一介稚童又有何益?”

    场中谈判司官员面面相觑,面对九岁稚童再强的气势都显得洞吓儿童,传出去大燕国威何在?

    时局如此,欺辱九岁稚童又有何益?燕清忍不住要夸奖那小儿一番。

    和谈暂停,闻启蒙入宫面圣。婴宁返外国公馆歇息。

    太子已在外国公馆等待婴宁,他有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扣下婴宁,做太子伴读。

    婴宁看眼居所门前静立的两名宫人,叹口气,推开滑门,见燕太子坐在小几案前翻看史集,无趣地盘膝坐在地板上,一句话也不说。

    太子嘻嘻一笑,熟络又厚脸皮地商议道:“留在我燕京做我这太子伴读,好不好?我有个想法,需要你我携手完成。”

    “免谈。毫无势力的年幼太子想要空手套白狼,想的美!”婴宁毫不客气,一脸厌弃地道。

    “你在晋廷不也做个赋闲人?晋帝又不掌权,他赏识你有什么用?你在燕京做我伴读,至少有进阶的机会。你考虑考虑,万一成功,我必重用你当大司马,首席谋士。”太子软磨硬泡,挽着婴宁的胳膊引诱道。

    “不行!没指望的事,我绝对不干!”婴宁毫不留情地推开太子。

    太子毫不气馁,又欺近拉拢。

    “我会给你娶媳妇,就像慕容云歌那样的。你要不要?”

    “不行!就是不行!”

    “那我赏你大宅子,美妾无数。”

    “不行!”

    “那我予你手书,来日成功,我保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行!”

    …

    “明天我再来看你。你等我。”太子嘻嘻笑着跑开,宫人们忙跟着,生怕太子有个闪失。

    “哎,哈巴狗,怎么撵都撵不走。烦死了。”

    婴宁躺下,摊开四肢,望着天花板出神,嘴角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