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豪门凰权 » 第四十五章 一路凯歌

第四十五章 一路凯歌

    荣王爷趁倒春寒的极寒天气,不遗余力调兵遣将攻城掠地,燕军越过南岸,已把战场扩展到益州北部,宁州中部。晋军战场失利,频频丢失疆土。

    大燕胜过一场,占据益,宁两州大半郡县,大方爽快地又开始与晋廷和谈。

    按照燕人质朴无华的世界观,拳头大的占理!

    晋廷原本划江而治的想法因为益宁两州失利而被迫放弃。

    晋军得知燕军不仅勇猛无畏,而且根本不惧冻疮。大败多半源于此,苦挨着等该死的倒春寒过去。

    晋廷遣使回信,同时增援益宁两州的军力源源不断抵达。

    当晋军以为燕军纵横晋地而谨慎防备,燕军居然高筑城墙,建设硬寨,大搞严防死守。

    晋军萌了,不是说好的你攻我守的么?燕军耍赖!

    祖少龙猜测荣王爷担心战线过长,又要防守已占城池和要命的运输线,一旦军需供应不上,而占据倒春寒这一天时也解不了深入敌境的危局。

    痛揍一顿晋军后,老练地以守为主了。

    倒春寒是会过去的。

    东平军慕容云歌驻守北岸,荣王爷率大部燕军攻城掠地,当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荣王爷一边时,慕容云歌开始动了。

    短短数日已分兵攻克宜都,江陵,南平,天门,威胁武陵,与荣王爷同样的以守为主,稳扎稳打。

    东平军,荣王军已占据主场优势,进可攻退可守。

    晋廷朝臣吵嚷不休,祖少龙耐着性子等待时机。

    燕晋两方第二轮较量只等一个契机。

    …

    燕陛下一日三次,不屈不挠,不眠不休地寻燕清问致胜良策,燕清头都要大了。

    趁着倒春寒已占据控场优势,又要胜敌良策,我燕清是诸葛亮吗?是作弊利器吗?

    燕清坐在龙椅上,看着旁边陛下殷殷期盼,朱金端茶倒水亲热侍候的份上,干脆利落地回火器房思考对策。

    而荣王爷趁倒春寒攻城掠地的同时,司马宗蕊已被燕清请来皇宫,凭她无与伦比的枪械天赋,研制出火枪应该不成问题。

    皇宫火器房的校场上,三排四十五名禁军一方队的军阵布满整个校场,火枪队正在司马宗蕊的指导下练习射击。

    陛下亲自造访,激动地热泪盈眶,“我大燕胜了!”朱金大拍马屁,胜祖强爷的话都鼓吹出来了。

    司马宗蕊疑道:“这人是谁?”

    燕清凑近,悄悄递话:“大老板。”

    司马宗蕊明了似的点头,毫不见外地问:“工钱怎么算?”

    “我去跟大老板商量。”

    不论燕清说什么,陛下哈哈大笑,一切照准!

    哎,大老板真好。

    …

    火器房加班加点的制作火枪,禁卫军日夜练习射击,训练一批就和火枪运输队一同开往前线,训练军卒使用火枪。

    火枪经由司马宗蕊改善,射程二百八十步,用织田信长的三段式火枪阵,筑栏为屏,专门对付骑兵和冲杀的步兵。

    短短半旬时间,荣王军,东平军就已搭配火枪队,禁军为教头,日夜练习。

    …

    晋军本以为倒春寒一过就可以扬眉吐气大干一场,谁料燕军火枪队分分钟教做人。

    骑兵步兵刚到二百八十步射程范围,围栏后的火枪队毫不客气的用三段式射击术把晋军射成筛子。

    荣王爷高兴的握着火枪赞不绝口,燕军高呼打过建康擒晋帝。

    慕容云歌知晓火枪的威力,已打算在东平军中常备火枪队,越多越好。

    长枪队成为燕军克敌利器,每逢大小战斗必有火枪队。荣王爷,东平军及地方军亦配有火枪队。

    有的地方军借临近军队的火枪队做教头,好酒好肉的招待着,就怕临战无火枪队支援。

    千二百人的火枪队横向排列,在盾牌阵或围栏的保护下无往不胜,又有骑兵策应。晋军骑兵步兵接连受挫,疆土逐步退缩。

    而燕大娘子遣人警告前线燕军防备晋军使出挡车应对火枪队。

    辽东帝遣人告知晋廷挡车或许可以应付火枪队,晋军营连夜赶工,挡车配合步兵一出,燕骑兵策应两侧杀到,晋军再次溃败。

    晋军彻底死心,不再挑战燕军,改被动防御。

    晋廷吓傻了眼,付秦惊掉下巴,辽东帝有些焦灼。

    干么燕大娘子不是我的信臣?

    火枪我也要有!

    晋廷,付秦,辽东均派出间谍,不论买偷盗枪,还是威逼利诱,誓要燕军的火枪。燕军护着火枪运输队,又严加管控火枪,数日一查,失火枪者死罪!

    司马宗蕊趁有时间,借西凉王府暗道通往秘密户外研发室,把一系列轻重步枪狙击枪捡重要的研发出来,又备有专门的子弹,有备无患。

    西凉六军已秘密制作火枪,训练火枪队。火枪制作图纸和专人偷偷前往云宥城,把火枪带进悍儿军营。

    朝臣吹捧燕陛下统御有方,致胜有道,胜过汉武秦皇,吧啦吧啦一通夸,燕陛下乐得合不拢嘴。

    六皇子趁机提出前线犒劳三军,替父皇慰问大燕将士。六皇子不是燕清,陛下虽然高兴,可一思考厉害就没答应他。

    此举动了四皇子的神经,明面平心静气,暗地怨怼六弟不敬兄长。

    燕地禁止粮食出境,船队出东海向北航行,购进高句丽等国粮食,又卖出燕地工坊产品,银钱流入的多,出的少,有时以物易物。皇家商号不断进账金银,又不断输入盛世钱庄。从盛世钱庄输入燕军营充做军饷。

    燕军久战之下仍有余力,晋廷绷不住了,遣来使和谈,甘愿进贡金银绸绢等物。

    燕廷为战和吵嚷不断,六皇子,四皇子下场争锋朝政,两厢争执不下,六皇子邀燕清参政,燕清婉拒,闭门修学了。

    陛下召宰相大人夜谈国事,次日再次提出修养生息,推行国策,宰相大人不再老僧入定,即刻领命,一面派谈判司官员与晋廷和谈,一面积极遣散余勇回乡耕田,在城乡按需分发牛马。

    考核官吏的国策推行,按劳力多寡和贫沃广仄分配土地,催耕赶泥牛的立春春耕节热热闹闹的展开,整个燕地欢天喜地。

    燕清居家不出,宰相大人有求必应。

    燕晋两方谈判使节在谈判司内涂抹横飞,争个你死我活,燕廷文官为推行国策热热闹闹,如火如荼地派遣京官监督地方国策实行,功勋武将则把目光放在两国议和事宜上,为尺寸之地争个面红耳赤。

    陛下询问国库官吏,知道燕清已充盈国库,当即兴高采烈地在皇宫阅军,封侯的封侯,拜将的拜将,赏赐金银绸绢豪爽大方,反正有燕清掌国库,钱有的是。

    阅军场山呼万岁,陛下红光满面,喜不自胜。

    事后,燕清忙寻陛下,大胆指责道:“奖赏不是这样的,陛下乱花臣的钱!赔我!”

    陛下想起来在阅军场上“赏万金千金百金,绸绢百匹千匹的”,忽然有些肉疼,颤颤巍巍又不好意思起来。

    “那…国库财赋都在你手里,不就在朕的手里是一个意思吗?朕与你有约,朕需要的时候你照准下发就是。没什么好谈的。”陛下开始底气不足,又蛮横无理地训斥一番,生恐燕清扣下国库财赋不允发放陛下允诺武将功臣们的赏赐,以致君王的威信扫地。

    “陛下,臣为陛下省吃俭用打理国库财赋,又忙活自家商号和盛世钱庄的生意,逢战军饷器械等物资臣亦要全力以赴的完成。陛下,您体恤微臣一点好不好?”燕清语气软下来,带着恳求的泪光。

    “那这次照发,下次朕省点花就是。”陛下见不得人哭,心软下来,商量道。

    “那只准这一次,下次必须与我商量。”燕清见好就收,可怜兮兮的,就像陛下赏赐武将,就是在割她肉似的。

    陛下应承下来,连连点头,又是一句照准!

    除了照准陛下就没别的可说的,哎,大老板真好,就是花钱大手大脚了些。

    我得管管!

    “陛下,臣忙的都来不及吃饭,累的都清瘦了。”燕清埋怨一句。陛下看了看,果真消瘦了,心疼的道:“那爱卿在皇宫用膳,又什么不满意你自己吩咐御膳房改过就是。”

    朱金在旁陪笑,又夸燕清,燕清朝朱金眨巴眼,病病弱弱地走出平安殿。

    陛下下发赏赐耗掉大半国库,燕清查账,望着空空落落的国库只剩空壳,顿时欲哭无泪,激动之下当场喷出一口老血。

    七天前调盛世钱庄的财富刚刚充足的国库,满满当当的金银绸绢哪!

    …

    诸国休养生息,燕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霸主,辽东,魏,付秦,晋遣使频繁。燕清闭门修学,疗国库血亏的内伤,软磨硬泡司马宗蕊教狙击枪射击术,司马宗蕊烦了,在秘密研发校验场地教导燕清狙击枪。可司马宗蕊死活不愿再造一把,燕清千米狙杀目标的梦想顿时破碎,当场吐一口老血。

    燕清望着皇宫方向,临倒时含情脉脉,一句:我想念陛下了!

    …

    四皇子在军事上插不上手,又把目光定在当前陛下最在意的国策推行,上奏陛下要代陛下巡察地方,恩抚郡县百姓。

    陛下正为燕晋边界划分烦恼,当即应允,封四皇子为巡察御史,拥掌刑参奏之权,四品以下可拘捕下狱,押送京畿。

    六皇子关心和谈事宜,未与四皇子争夺巡察地方的差事。

    四皇子临走前陛下面授机宜,率三百禁卫军出发。

    出发当日,少数四皇子亲信在京门口恭送,陛下在皇城上目送,一直目送四皇子的马车消失在茫茫旷野上。

    四皇子一走,燕清就潜龙出海,急急奔来寻陛下解闷。

    死司马,坏司马,都怪你!谁让陛下是个好老板呢,有些贱贱的想念陛下的照准。

    四皇子,六皇子都已发力,太子居东宫,与婴宁弈棋解闷,什么都不过问。

    皇后有意无意地暗示燕清站在太子一边,燕清笑笑,没回应。

    六皇子的母妃德妃常邀燕清品尝糕点,欣赏刺绣,又赏鱼观花。宫里女人的心思燕清懂,可就是隔岸观火待价而沽,迟迟不肯真的站在哪一边。上面不是还有一位?陛下恩宠燕清,燕清知恩图报。陛下的意思不明,燕清不敢妄自扶谁上位。

    陛下,臣要闭门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