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高路情歌 » 第143章、屯堡文化(上)

第143章、屯堡文化(上)

    暑假旅游活动计划出来了,可几个人还没有最后定得下来,小宇只想着小叔南飞能带他到最好玩的地方去玩,而郑凌凌却想先去看看小林哥。最后,还是由郑乾和任重来做决定。

    这次,郑乾对于这件事非常的积极,也许是因为儿子郑凌凌的到来吧。他也想能跟儿子多有些交流的机会。最后,由郑乾和南飞先带着小宇、郑凌凌和侯天天一起先出发,去几个他认为最好玩的地方,公司这边,先由任重在公司里组织这几天的工作,等他们玩完了,准备去看小林的时候,再通知任重直接从这边过去。

    当然,江北雁是肯定要走的,现在刚好是她和学生一样的暑假,就连南飞都走了,那江北雁还会不走?还有,豆豆也哭着叫着要跟小宇哥哥一起去玩,没办法,最后只好把小豆豆也一起带走了。好在,现在豆豆也不算小了,也能单独地和小宇哥哥白天在一起玩、晚上在一个床睡觉了,晚上也不一定要找奶奶、爸爸、妈妈了。

    一行人第二天一大早就从工地上出发了,今天还是由郑乾开车,本来怕郑乾一个人开车太远,怕他承受不了,准备坐高铁走的。但他还是坚持开着车走,他说这样,到时有什么事情才方便。好在,南飞现在也已经有驾照了,有些路上,南飞也可以试着帮他开一小节路。

    一辆车,刚好能够坐下今天这么些人,再多有一个就要超载了。这还不算小宇和豆豆两个小孩的小位置。

    半个小时后,车子就已经上了高速。

    高速公路上,平衡、舒适,南飞又想吹嘘他们筑路人的功劳来了。本来安排的是叫郑凌凌坐在副驾驶位上,好跟郑乾多说说话,可郑凌凌却第一个爬上了车,坐在了最后面的位置上了,他的旁边就是侯天天。他是有意识地在避开郑乾,他怕两个离得太近,又无话可说而尴尬。

    所以,最后,还是女士优先,由江北雁抱着豆豆坐在了最前面。南飞坐在第二排小宇的旁边。

    豆豆自己趴在车窗上,一直看着窗外,看到什么东西都感觉到稀奇,也在不停地问江北雁这样那样的十万个为什么,要不,就是不停地怪叫:

    “哇,你看,雁子妈妈,那边又有大挖机了!”

    “哇,小宇哥哥,你看这桥多高呀!”

    “小宇哥哥,那田、田里有鸟,有鸟!看,看,飞起来了。”

    小宇坐在位置中间,什么也看不到,被豆豆吊起了味口,也跟南飞交换了位置,坐在了和豆豆同一边的玻璃窗前,一起跟着豆豆一起惊叹,一起怪叫。

    直到叫烦了叫累了,才慢慢地在车里睡了过去,后面的几个人也都睡着了,只有江北雁还醒着。其实她也有睡意了,但是她还是努力地让自己不要睡过去,留下一个人来,陪郑乾说说话。

    “叔,开车远了,很疲倦的哈?!”

    “呵呵,其实这也不是太远,没关系的。”

    “要不,叫南飞过来替你开一段?”

    “啊,不不不,这才多远呀,不用,还是我开着,你们坐着放心点吧!”

    “也是,南飞那技术,可能还是不太让人放心。”

    “雁子,这放暑假了,还要回家看看吗?唉!还不羡慕你们当老师的,一年有两个假期,多舒服。”

    “可能要回去看看吧,可惜南飞走不了,到时,还是由我把小宇宇送回去吧。”

    “这没关系呀,你不想回去也可以再叫凌凌带小宇一起回去呀。”

    “叔,是你送凌凌回去吗?”

    “没,不过,现在也还不知道吧!”

    说实在的,也许他想送儿子郑凌凌回去,可郑凌凌不一定要他送。

    ******

    车子快要到了,提前十几分钟,郑乾把大家都叫醒了。本来,他们要进入一个市区,才能停下来,但知道要先经过他们要去玩的一个地方,然后才到市里。所以,郑乾就干脆把车先开到这个景点,大家下车,看完了这个景点,再进市区,就不用再走这一节回头路了。

    车子刚刚在景区门口的停车场停下来,就看到了一个完全用石头垒成的景区大门,上面刻着‘天龙屯堡’字。

    旁边镶嵌在一块大大的石壁上的大屏幕,正播放着有关屯堡风物的画面,并以字幕和解说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屯堡文化的来历——

    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这里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

    随着岁月的变迁,这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这里,屯堡人演译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而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数这里的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

    该景区位于市东面21公里处,景区面积22.5平方公里。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这里,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十多年前在这里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并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后被国务院将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

    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却被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

    走过大门,是一排排与众不同的用石头垒成的房子,就连房顶上,都是用石头片做成的瓦片盖着的。

    石头房子中间,是一条条完全由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石板上光滑透亮,旁边是一条浅浅的小溪,溪水潺潺,能看透水底也同样是青青的石板。

    小溪流不大,也就一米多远,不远不远地间隔架着一些小小的木桥,其实,不用架桥,人们也能一步跨过这条小溪,可好像人们都已经形成了习惯了,也没有人会这么粗鲁地去跨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