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党项猎人的后裔之万福宝窟 » 第三章 喜 宫

第三章 喜 宫

    (一)

    自从刘淮安帮侃娃找了一份挣钱的差事,侃娃对刘淮安就不光是兄弟般的信任了,也有了感激之情。现在侃娃遇到难题了,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刘淮安。

    那天,侃娃在喜宫穴里发现了银元后,又在洞内走了几圈。侃娃发现东壁洞角昏暗处有一石缝,刚好容一人侧身进出。石缝里侧阴暗潮湿,呼呼往外冒着凉风。侃娃打手电光照进去,也看不了究竟,却隐约可以听到滴水声。

    侃娃知道装备不全,如果再往里走,拳脚施展不开,自身防护难以做到,极度危险。况且只身一人,倘若遇有险情,连个施救的人都没有。思量再三,侃娃决定先折返,之后从长计议。

    有了之前家人的担心,侃娃当然不会跟家里人再去提及进大水峪的事情,两百块银元也只是回家悄悄放好。侃娃思量,最好的两个同村好友党浩哲和党满贯都去广东打工了,关系较铁的南刘村刘淮安虽然常年在西安做生意,但毕竟离得不远,况且也实心帮了自己,这件事情跟他商量应该没错。

    清早,侃娃跟家里打声招呼就赶往西安了。父亲祥海听说侃娃这是要去和刘淮安沟通生意了,满心高兴地对侃娃说,“正事要紧,要注意安全。”

    “公共车上有小偷的,要小心啊”,母亲郑小女急忙补了一句。

    淑凤往门口送,“快去快回。”

    侃娃坐车到西安城北客运站,刘淮安已经在车站等着接他了,两人走出车站径直朝停车场走去。

    走到一个灰色轿车旁边,刘淮安打开车门,要侃娃上车。

    侃娃虽说对轿车了解不多,但四个圈的奥迪标志还是知道的,边上车边说“平时够低调啊,没见你回家开过这车啊!”

    “这奥迪A6也不算什么好车,都是公司的。之前回村开的车也是公司的,都是代步而已。”

    “哦,公司老板是哪里人啊,你们熟吗?”

    “公司是我的啊,不过我也就是做一些基础建材生意而已,不算什么老板。”

    “真厉害,我这次是长见识来了,你这也没几年吧,风生水起了。”

    “生意还行吧,走,我先拉你去吃饭,边吃边聊。”

    车穿未央区往南走,进安远门,沿北大街继续向南,在第二条路口右拐,来到一家饭店门口,门上一匾‘正德葫芦头’。葫芦头泡馍是陕西除羊肉泡馍、肉夹馍之外的另一个特色标志性小吃。其汤肥油重,常煮入半熟面饼,吸了汤汁,汇入麦香,再加以秦椒辣油,浑然天成,肥而不腻,又佐以蒜瓣,去腥提味,吃一口喊辣,吃两口回香,尤觉过瘾。

    车入门口车位,二人下车,在店内大厅靠左窗的一张八仙桌处落座。刘淮安拿起菜单,问侃娃有没有什么忌口的,侃娃摇头。刘淮安便点了两份优质葫芦头和两荤两素四个凉菜,还叫了两瓶啤酒。

    “不是说开车不能喝酒吗?”侃娃关心地问。

    刘淮安笑着说:“这是给你点的,我开车就不喝了,等晚上咱们再好好喝。”

    “晚上就不用了,我下午早早就回去了。”

    “不急啊,你平时也不经常来西安,既然来了就逛逛再走。下午我忙点公司的事情,晚上带你好好玩玩。”

    “真的不用了。”

    侃娃佩服刘淮安的生意头脑,在西安更似如鱼得水,很多人学都学不来。同样是做建材供应的生意,乡亲里面就属他做的牛,而且拉开别的同行一大截。

    “淮安,你说你咋这么厉害呢,我们万福村也有两个长者是做这行的,却感觉他们总是小打小闹的,跟你差远了。”

    “侃娃,这生意道道里面比较复杂,跟你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不过你那头的业务是铁定的,我就找你一个人做。”

    ……

    说话间,凉菜已齐,随后两大碗优质葫芦头也冒着热气上了桌。

    侃娃吃了一口,砸吧一下嘴,“这西安的葫芦头就是味道好,咱们镇上那两家,没一个赶得上。感觉他们的调料味道咬合不到一起,吃着有点裂味”

    “来,先喝口酒吧”,刘淮安给侃娃倒了一杯啤酒,“大城市肯定是各种优质资源的聚集地,小吃也一样,能在大城市做火的生意都是比较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

    刘淮安说完换了话题,“听说你家黑子没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黑子虽然只是条狼狗,但也是远近闻名,有次碰到我们一个同村,他知道你我的关系,就跟我说了。”

    侃娃干了两杯啤酒,“黑子的事已经过去了,就不说了,这次来主要是找你帮忙的。”

    “嗯,说说看。”

    “你帮我买点趁手的装备,我想进大水峪。”

    “你是疯了还是不要命了,进那里面干啥。”

    侃娃觉得刘淮安也不是外人,就跟他讲了只身进大水峪的事情。

    刘淮安若有所思,“我倒是认识几个道上的朋友,说不定可以帮上忙。”

    侃娃一听是道上的,急忙拦阻,“道上的?那怎么行,你若不方便同去,就帮我买一些装备,我到时再找别人一起去。”

    刘淮安停顿了一下,给侃娃添满酒,“这话说得,不找他们就是了。等忙完这两天,我回村了再找你具体商量,如何?”

    “能行”,侃娃又干完一杯酒,“也可以等我们村浩哲和满贯回来过年时再一起计议,那时候天寒地冻,大水峪的梢林也没那么浓密,倒是很不错的时机”。

    “行,先这么说。”

    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闲话。

    ……

    下午,刘淮安带侃娃找了好几家装备店,看好了装备,刘淮安就开车送侃娃到城北客运站了。

    “侃娃,你先回村,我到时候拉装备回去。本来还说你要能呆上两天,我忙完手头活再开车拉你一起回去呢。”

    “不用不用,跟家里人说了今天回去的,装备的钱回头从我提成里扣就行。”

    “说的什么话,又不是你一个人去,是你邀我探险的,装备理应我买。”

    侃娃觉得兄弟之间也没什么啰嗦客套的,“行,那我回家等你。”

    侃娃到家时已经下午7点多了,淑凤看到侃娃进家,忙问有没有吃晚饭。

    “没呢”,侃娃拿掸子打打身上的灰尘。

    “那我去给你热饭,下午家里做得麻食(面食的一种)”,淑凤边说边进了厨房。

    “侃娃,见到刘淮安了吗”,祥海在卧房听到侃娃回来,忙问了一句。

    “爸,见到了,聊得挺好的。”

    郑小女走出卧房,“刘淮安生意做得不错吧,他挺照顾你的,要记住人家的好。”

    “他在西安做得也挺好的,他说联系石灰原料的生意继续给我做,妈你放心吧。”

    ……

    刘淮安的生意的确比同行做的出色,在于他的聪明智慧,也在于他的人员交际。在刘淮安的信条里,只要是能有利于赚钱的,什么人都可交。在外几年,淮安的经历告诉他,烂棉花都有塞窟窿的时候,甭管是正人君子还是歪瓜裂枣,只要对生意对赚钱有利的,他都会去结交。

    今天侃娃问起生意进展,刘淮安还是有点遮掩。刘淮安很清楚,目前,石子石灰这种原材料生产很不稳定,其利润还稍微可观一点,其余的建材生意却因为市场饱和、竞争力大等各种原因,并不怎么挣钱。刘淮安的公司之所以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断的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其背后还有一个难以言说的秘密,他没有告诉侃娃,至少目前不能告诉。

    刘淮安也听过大水峪和板桥渡的故事,万福村的历史他也知道一二,但听说归听说,平日里并没想太多。

    ……

    (二)

    浩哲和满贯在广东打工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他们目前只是跟着小装修队干点下手活,挣不了多少钱。几天下来,满贯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秋天,广东东莞长安镇的晚上还是稍微有点热的。两人穿着背心短裤,在一家大超市门口的简易快餐桌前坐下,各开了一罐啤酒喝,就着花生和烧鹅。

    “当时要是听侃娃的,过完春节再出来也行啊,都说广东遍地是黄金,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捡得到啊”,满贯说话间有点不悦。

    浩哲拍拍满贯肩膀,“没事的,先干着吧,不行再找找,看有没有其他的工作”。

    “不行,我想家了,我想买票回去。”

    “不会吧,这刚出来又要回去,你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两人喝酒喝得很伤感,聊到最后,满贯还是执意要回,浩哲决定留下来继续找工作。

    “满贯,你先回去也行,我赶春节再回。我在这边再待一待,如果找到合适的工作,春节后我们俩再一起来做,如何?”

    “这个可以!”

    两人连着各喝四罐啤酒,晕晕乎乎的回租房休息了。

    ……

    万福村村长党大贵,年龄并不大,四十五六岁,辈份略高,发少脸皱,长的显老,人称贵叔。

    这段时间,贵叔正在寻思镇上领导说的城镇化发展呢。他认为目前村落经济就相当于一个自转的封闭内循环,村民们通过饮食起居和打麻将摇色子等,循环着镇上的微量资金。真有个出门打工或做生意的后生回来,那些好赌之人就跟盯特务似的,实时掌握着他们的行踪,确保能够邀到赌场,将后生在外面挣的钱留在镇上,参与到小镇的“经济内循环”里。

    贵叔认为这种风气必须要改,贵叔想,现在年轻人里面有一些有本事的,能不能回乡开办个企业啥的,带动乡村经济,让乡亲们赚点活钱。贵叔听说南刘村的刘淮安在西安做生意风风火火的,贵叔也打听到刘淮安跟侃娃是要好的朋友,心想不知道侃娃能不能找刘淮安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适合在农村人投资的小项目。即使不能投资,出出主意也好,刘淮安毕竟也是在省城见大世面的成功人士啊。

    上午,贵叔去镇政府找镇长薛义扬聊天时,提出了这个想法。薛镇长很支持,说农村不能一味地发展农业,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如果真有这样的有为青年,镇政府也愿意倾力支持。薛镇长还说,如果全镇多几个这样的典型人物,也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营造全镇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有了镇长的支持,贵叔的心里就更有底了。贵叔还是想干点实事的,他之前有过集体养牛、种草药、种水果等很多想法,但都因受到销路、地理位置、土壤环境等等诸多因素制约而无法推行。贵叔明白,关键是发展的思路不够新颖不够快,也不够贴合村情。眼下,贵叔想找的就是刘淮安,而要找刘淮安,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去找侃娃。

    吃过晚饭,贵叔带了一包芙蓉王香烟,这是镇长上午表扬贵叔主动工作而奖励给他的。

    从村北头往南头侃娃家走,路过满贯家。

    满贯的妻子秀玲正坐在门口小木凳上剥葱,看到贵叔路过,忙打招呼,“贵叔去上街吗,吃饭了没?”

    “刚吃过饭,我去祥海大哥家转转,你这是准备做饭呢?”

    “对,今天回来晚了点,正准备做饭”,秀玲喜欢打打麻将,有时候牌局焦灼,就会回来的晚点。

    贵叔笑着说,“哦,今天输赢情况如何?满贯在广东咋样?”

    “输赢来去的没啥”,秀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满贯打电话了,说他订票回来了,晚上就到家,所以我寻思剥些葱,做个油泼面。”

    “哎,南方也不好待啊。要是村里发展了,年轻人也不会都想着去外面打工了”,贵叔叹了叹气,“那浩哲也回来了吧,没听他媳妇说啊!”

    “浩哲暂时不回。”

    “哦,那你先忙,我走了。”

    ……

    农村虽然是个小世面,相互之间却讲礼数。贵叔来到侃娃家门口,出于礼貌,先跟祥海大哥问好。

    “大贵来了,进屋喝茶”,祥海也是客气相迎。虽说大贵平日里很少来家里做客,但祥海也能理解,毕竟人家是一村之长,摆点谱也正常。再说了,只要是礼貌进得门来,远近都是客。

    寒暄后,大贵就跟祥海简单说了来意。祥海很是高兴,心想,这能让村长看上的后生也没多少啊。

    “侃娃出去联系石灰去了,估计快回来了。”

    “哦,那我晚点再来?”

    “你先喝茶,不急”,祥海邀请村长大贵进了自己房间,给村长大贵倒了一杯茶。大贵给祥海发了一根芙蓉王香烟,两人边喝茶边聊天。

    过了半个钟头,还不见侃娃回来便说要走。祥海忙说,“等侃娃回来了,我让他去找你。”

    “也行!”

    两人踱步到门口,却远远地看到侃娃从北边骑车驶来,后面一股黄色尘烟,就像飞机在天空上拉线一样。

    侃娃远远地就看到贵叔和父亲在门口张望,车到门口,不等灭火就先打招呼,喊了一声贵叔。

    “侃娃,我是专门来找你的。”

    “哦,贵叔有什么吩咐”,侃娃边说边下车,双手拍打衣服掸了掸灰尘,全身上下就跟练了武功秘籍一样冒着轻轻的烟气,“我刚从山里赶回来,要不咱们进屋吧。”

    “就不进去了,在这说也行”,贵叔掏出芙蓉王,正要取烟发给侃娃,却被侃娃挡了。

    “抽我的”,侃娃拿出一包硬中华,给祥海和大贵各发了一支。

    “厉害了,侃娃,抽中华了”,贵叔上下打量侃娃,“这段时间看你发迹不少啊”

    “也没有,这是我一个好兄弟拿给我抽的。”

    “你说的是南刘村的刘淮安吧”,贵叔一脸肯定得问。

    “对,就是他。前两天去西安找他帮点忙,回来给我带了几包。也没舍得抽,今天去联系石灰了,就带身上了。”

    “你们家真是时来运转了啊,不用出远门便有生意可做”,贵叔一番夸奖,又把话拉了回来,“我来找你也是因为你人脉广,看看能不能有个在外面发展比较好的朋友回来支支招,怎么样让咱们乡村振兴,让乡党们富裕一些。听很多人说,淮安这几年发展得很好。”

    “是,我前两天去找淮安,发现他确实发展得有模有样,淮安说这几天会回来,到时我再找找他。”

    “好,等淮安回来,我跟你去拜访他。”

    “看你说的,虽然淮安发展得好,但毕竟属于我们晚辈。到时候他要有时间,我带他去找你”,侃娃很确定和淮安的情谊,也晓得淮安的低调和谦逊,所以跟贵叔拍着胸脯做了保证。

    贵叔开心的点点头,“你还没吃饭呢,赶紧去吃饭吧,我跟你爸也坐着聊了好久了,就先回去了。”

    “放心吧,贵叔。”

    ……

    (三)

    浩哲的妻子佩琴得知秀玲的老公满贯回来了,就想去问问浩哲的详细情况。晚上,佩琴来满贯家串门,找秀玲聊天。侃娃、浩哲和满贯,三人的关系比较铁,他们妻子的关系也比较聊得来,互相串门也是常事。

    这会儿,满贯吃完秀玲做的油泼扯面。秀玲正收拾碗筷呢,佩琴就推门径直走进来了,“秀玲在忙啥呢?”

    “哦,佩琴来了,你先在这坐会,我把碗筷放进厨房”,秀玲指着客厅的椅子。

    满贯也从椅子上起身,“佩琴,要不要让秀玲给你扯一碗面吃,秀玲手艺一般,但油泼面味道还能将就。”

    “我早都吃了,你是刚到家吧,现在才吃饭?”

    “对,我刚到家,你先坐一下,我去给你倒杯水。”

    “刚回来就不用忙活了,昨天我就听秀玲说你要回来了。”

    “来,吃瓜子”,秀玲从卧房拿了一包金鸽瓜子出来。

    满贯把去广东的经历告诉了佩琴,又说浩哲挺有耐心的,不想急着回来。佩琴对只身在外的浩哲不免有了一些担心,本来两个人去还能互相有个照应,这下就他一个人,又是出门在外,想想得有多难啊。

    “浩哲没给你打电话吗?”满贯看佩琴略有愁容,好奇地问她。

    “打了,只说让我不要担心,所以我也是想找你再了解了解情况。”

    随后,满贯把这段时间在广东的所见所闻讲给两个女人听。满贯说,虽然打工是不太顺利,不过游走在城市的感觉还是非常兴奋的。感觉城市的空气里充满着新奇和激情,是个年轻人只要能站住脚就不想再离开的地方。其实这些话是那晚在广东东莞长安镇的大超市门口听浩哲讲的,满贯内心倒并没觉得对大城市有什么不舍。

    ……

    刘淮安回南刘村开着一台黑色的现代牌轿车,既不低档,也不浮夸,他很注意这些细节。当天下午他又开车前往万福村,车的副驾驶位置坐着一位穿白夹克的瘦削男子。男子短发白面,一副墨绿色太阳镜下藏着一双小眼睛。摘了眼镜,若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眼缝中的黑色眼珠却会透出左右晃动的亮光。

    车到侃娃家门口,侃娃正在门口擦洗摩托车,看到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旁边,正琢磨是谁呢却淮安就从黑色轿车下来,侃娃忙起身相迎。

    “回来挺快啊你。”

    “忙完手头要紧的生意就赶回来了,顺便给你也拉了装备”,刘淮安扭身看着从车上下来的白夹克男子,“侃娃,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明哥,我在很多事情上都仰仗他的照顾呢”。

    刘淮安这次之所以这么积极,主要是跟明哥讲了侃娃入大水峪的经历。明哥希望尽快见到侃娃,商量进大水峪的事情。至于为什么这么着急,明哥并没有完全说清。但是刘淮安是不会质疑也不会迟疑的,他在西安之所以能够稳定发展,多半是靠了明哥的指点和照顾。

    明哥摘下眼镜,眯着眼睛笑嘻嘻地向侃娃走来。这个笑容让侃娃并没觉得很亲切,反而有点不爽。不过多年的猎人历练,也很难有谁能够搅动他内心的平静。

    “明哥好”,侃娃迎上前去同明哥握手。

    “侃娃,好奇怪的名字,不过看着很精神啊。淮安跟我说,你喜欢夜间进山狩猎,很是佩服啊。”

    “也好久没再去了”,侃娃确实没有再进山狩猎了,“我叫党志鹏,侃娃是我的小名”

    “淮安倒没跟我说起这个官名”,明哥说完笑眯眯地看看淮安,淮安笑着点头。

    “去屋里坐吧”,侃娃示意他们进屋。

    “今天太阳挺好的,在外面聊天还暖和些。”

    “既然明哥这么说了,我进去拿凳子。”

    三人各拿把凳子,分坐在侃娃家门口,晒着太阳聊着天。侃娃得知淮安已经跟明哥进了进大水峪的事情觉得有点诧异,但出于对淮安的信任,便将自己进大水峪的经历又跟明哥细说了一遍。

    “据我对大水峪的了解,那里是充满了危险的”,明哥拿出烟嘴,放入淮安刚发的香烟点上,“如果再去探险,光有装备还不够,也得有人。”

    侃娃稍有不解,“我一个人都去过了,现在三个人还不够?我们村的满贯也回来了,到时叫上他,就四个大汉了,还有啥不能搞定的?”

    “明哥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淮安拦住侃娃的话,“再说,这要有危险,多几个人也不是坏事。”

    明哥对侃娃说话的腔调略有不满,在西安,凡是听说过他‘书生’这个外号的,都不会这种态度讲话的。不过来到农村了,跟这些农村人也没啥太较真的,只要能带着进山去喜宫就可以了。“你说的喜宫应该不止你看到的那么小,你看到的顶多算是个前厅或者是后厅,‘踏过板桥见五洞,五洞其一通喜宫’,没听说过这个民间的说法吗?”

    侃娃摇摇头,淮安也投来好奇的眼光。

    明哥继续说到,“板桥渡,我去过几次了。过了板桥渡,里面是一个庭院。沿山凿有五洞,倒也不能称奇,所以对喜宫是否存在也就没怎么关心了。但是淮安跟我说了你的经历后,我又仔细琢磨了一下。西山有板桥渡,喜宫却出现在北山山峪。如果真的就是传说中的两者相通的话,那么西山的板桥渡其通往的就并不仅仅是西山山峰的后侧,而是沿侧翼的北山继续通向了东面十多公里外的大水峪”。

    侃娃听明哥这么一说,觉得之前想得太简单了。“既然这样,是不是应该跟当地政府反映一下我们的这个发现呢”。

    侃娃原本寻思过,金元宝和银元都是捡来的,运气好发点小财,也是出于好奇,想带装备再去探探,现在听来应该没那么容易。如果真像明哥所讲,那么在漆黑阴冷的大山缝隙里要钻行十几公里,危险自然不言而喻。关键是钻行那么远能有多大的意义还真不好说。

    侃娃想,还是让国家专业人员来勘察和开发要好一些。到时候,金元宝和银元如果定性是国家的,那交给国家也行,让家人提心吊胆的钱,不赚也罢。

    “当然要我们自己去了”,明哥否定了侃娃的意见,“现在都不知道个所以然,跟政府说什么?等到我们有什么发现了,再告诉国家也不迟啊”。

    明哥看侃娃脸上仍有疑惑,“我有专门探险的人,装备也有,不用太过担心。如果你不想去,带我们到喜宫口就可以了。”

    ……

    佩琴远远地过来了,双手端了个小竹篮,上面用干净白亮的纱布盖着。

    “侃娃,忙着呢?”

    “没,我的好兄弟刘淮安来找我聊天”,侃娃指着明哥介绍,“这个是明哥,和淮安关系很好的”。接着,侃娃又指向佩琴,对淮安和明哥说,“这是佩琴,是我一个好兄弟的媳妇。”

    明哥和淮安点头笑了笑,佩琴也礼貌地笑笑,然后对侃娃说,“淑凤总说我做的油旋旋(陕西一民间小吃)好吃,我今天做好,就拿了一些过来给你们尝尝。”

    “这是好东西啊”,明哥毫不客气,接过一个咬了一口,“小吃街里的都没这个好吃,油嫩软滑,香气四溢啊。”

    明哥这么一说,侃娃和淮安也都各拿了一个,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佩琴则到屋里找淑凤去了。

    ……

    聊了好久,淮安见明哥示意后忙说,“今天我先带明哥住我家了,明天它的几个队员会赶来,那些队员也带了装备,到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侃娃挠挠头,“也行吧。”

    目送他俩开车离去,侃娃进屋,佩琴正和淑凤聊得起劲呢。淑凤看到侃娃进屋了,忙问,“淮安他们不吃晚饭就走了吗?”

    “哦,他们着急回去了。”

    “你们刚才尝淑凤的油旋旋做得咋样?”

    “嗯,好吃!”

    “浩哲说东莞长安镇那里有好多打工的,陕西人也有不少。各省的打工者都住得比较集中,他就想在陕西人租房集中的地段找个小摊位卖小吃,不过具体要等他过年回家再商量。”

    “这想法可以啊,你们三个当媳妇的,就属人家佩琴手最巧。”

    佩琴听了侃娃的称赞非常开心,“其实做不做生意的倒不重要,关键是让浩哲一个人在广东,我不放心。”

    这里的不放心有好几个层面的意思,侃娃和淑凤都听得出来。

    侃娃笑着说,“佩琴想得有道理,我们包括满贯三个好兄弟都是刚结婚的,谁也不想两地分居啊。”

    佩琴听了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三人又寒暄几句,佩琴起身回家了。淑凤也去厨房开始做饭了,郑小女在另一个房间听到厨房响动了,也从卧室出来帮忙做饭。

    ……

    (四)

    刘淮安开车带明哥回阳平县城,住在北桥酒店。车停进大院,两人在旁边的杜氏泡馍馆吃了水盆羊肉。晚上打车去阳平南塬夜市吃烧烤喝啤酒。南塬往南便是阎良市,明哥吃完烧烤,喝酒来了兴致,要去阎良市唱歌去。刘淮安喝得也有些飘飘然,见明哥提出要求,利马附和,“没问题,安排!”。

    于是两人又重新叫了辆出租车去阎良市。去到那里找了一家上档次的KTV,要了包房,叫了‘公主’,嗨得不亦乐乎。

    去阎良前,刘淮安在南塬夜市上给侃娃打了电话,说要侃娃做好准备,明天其他队员一来,就赶去同他汇合。

    侃娃当晚接完刘淮安的电话便辗转反侧,他不想说给淑凤和父母听,免得让他们担心。但这个明哥的行为举止让人觉得有点不自在。虽然有时候也笑嘻嘻的,但言语之间也很霸道和自我。另外,他到底什么来路,对板桥渡和大水峪的传闻知之甚细,还有自己的队员?

    侃娃当即去找满贯,满贯正和秀玲恩爱缠绵呢,忽听到侃娃在门口喊他,起身回应。

    “侃娃,有啥事,大晚上来找我”,满贯知道侃娃这时候找他一定有什么要紧事,就边提裤子边走出房间去开大门。

    “这么早就睡了?”侃娃笑笑地看着满贯。

    “没睡没睡,刚躺下”,满贯有些不好意思了。满贯结婚没多久,又刚从广东回来,每晚行夫妻之礼也属平常。不过他还是急于想听听侃娃所来何事,“秀玲跟我说,下午刘淮安来找你了,还带了个瘦子一起。”

    “嗯,对”,侃娃知道这是佩琴告诉秀玲的。

    “侃娃,啥时候让淮安也给我们家满贯找个好营生啊”,说话间,秀玲一边用手拢着脖后的头发一边从卧房走了出来。

    “行啊,有合适的机会我问问他”,侃娃准备跟满贯谈及下午之事,看看秀玲,欲言又止。

    满贯心领神会,让秀玲进屋休息。秀玲见不方便插话,也没多说什么就进了房间。

    侃娃把下午同刘淮安及明哥的谈话说了一遍,侃娃希望满贯跟着一起去喜宫,“你也知道,我跟刘淮安关系好,但淮安是个谁都不得罪八面讨好的人。所以虽说他的交际圈子广,但也复杂,我看着他下午带的那个明哥,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我去没问题”,满贯掏出一盒蓝白沙香烟,给侃娃递了一根,“你对那个明哥肯定多想了吧,你说他也没对你做什么啊,不能以貌取人啊。”

    “反正留点心总没错”,侃娃还是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又对满贯说,“嗯,你去了就好些,我们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其实我现在都有点不想去了,也后悔把这事告诉刘淮安了。”

    “这有什么后悔的。”

    侃娃深吸一口香烟,“如果我没去大水峪,跟着刘淮安做石灰生意,那生活也会挺好挺稳定的。如今就因为好奇和多嘴,摊上了这么棘手的事,感觉去又不踏实,推又推不掉。”

    “行,没事的,这思来想去得都不像你的风格了”,满贯笑了笑,“我明天早起去你家,等他们到了,咱们一起出发。”

    ……

    尽管他们说话不太大声,但还是被卧房里的秀玲听清了几句。侃娃走后,满贯进了卧房,秀玲从床上坐起来,“你们去那里有危险吗?”

    “有什么危险,侃娃一个人都敢去,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什么?怕个鬼呀”,满贯笑着脱了鞋子上床。

    “白天莫言人,晚上莫说鬼,瞧你这张嘴”,秀玲朝满贯斜了一眼。

    “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谚语是这么连着说的吗?”

    “是不是的不重要,晚上抱着媳妇最重要”,满贯说着就去搂秀玲准备亲热,突然又怔住了,吸一口气,皱一皱眉,“你可不能说出去啊,侃娃不想让家里人担心的。”

    “好,知道了!”

    侃娃回到家,还是难以入睡,心里总觉得不安。如果单单和淮安、满贯他们进山探险,不管有没有什么结果,也是个乐子。可是那个明哥虽然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却让人隐隐觉着他的目的性很强。侃娃想来想去,迷迷瞪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入睡的,就又听见淑凤叫他起床了。

    “门口有好几个人叫你呢,满贯和淮安也一起的。”

    “哦,对,睡过头了。”侃娃忙穿好衣服,走出大门。

    门口停着两辆车,一辆是淮安的黑色轿车,另外还有一辆黑色越野车。越野车边上,除了明哥、淮安和满贯,还有其余四个身穿户外战术服的男子。

    “侃娃,咱这是要干大事啊”,满贯兴奋地说道。侃娃没起床时,满贯就和淮安等人在门口碰面了。因为有淮安介绍,所以满贯跟其他人也很快认识了。

    侃娃跟满贯点了点头,朝明哥和淮安走去,“你们来得早啊”。然后他向其余四个人扫了一眼,笑着问明哥说,“带这么多人啊,怎么感觉跟拍电视剧似的呢”。

    这四个人,一个体形矮胖,却有着单立眉三角眼,叫山豹,一看都是个暴脾气。另有一个体型中等,圆眼厚鼻,叫阿伟,看上去也不是个善茬。其余两个瘦子,一个瘦高个叫铁棒,一个瘦矮个叫三元。

    “上车再说吧!”,淮安招呼大家上车,那四人坐上了后面那辆越野车,侃娃、满贯、淮安和明哥上了前面那辆车。

    发车正准备走,祥海从屋子赶出来,“侃娃,你弄啥去?”

    “我跟淮安他们去看看石灰货源,再找一些其他的建材原料”。多亏提前想好了理由,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回答父亲。

    “那你也要跟家里说一声啊,这连饭都不吃,起身就走啊。”

    淑凤也想这么说来着,见公公这么讲了也就没再说什么。听到侃娃的回话,淑凤也放心了。

    “叔,我们路过街道买点吃的,不会饿着侃娃的”,刘淮安急忙从车窗探头出来解围。

    车子穿过街道,淮安要大家下车,给每人铲了一碗甑糕吃。随后又给每人买了两个肉夹馍,两个红枣油饼,两个白糖油糕,让带在路上吃,这些都是小镇的特色小吃。其实,车的后备箱除探险装备外,还有很多的压缩饼干和速食,以备探险所需。

    车过街道折返往北,直奔万福山山脚,然后在侃娃的指引下,又沿小路开到了山腰上。这里离黑子坠落的断崖处还有一些路程,却只能徒步了。淮安从车的后备箱里取出户外装备,又告诉侃娃和满贯,后备箱里还有几套户外战术服,要他俩挑个合适的码数换上。

    侃娃绕到淮安的车后,看到很多的装备,寻思这得花多少钱呐。侃娃和满贯各挑了一套战术服,边换衣服边对着淮安讲,“咱们这是干多大事啊,这么多装备,得花不少钱吧?”

    “这你就别管了,保障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安全一切为零,所以花点小钱没什么的”。淮安车上有四个装备包,都是提前配套好的,明哥、淮安、侃娃和满贯各自背了一个。后面越野车上的装备似乎更加齐全,满贯好奇的绕到越野车的后面,却被山豹瞪了一眼,顿时没了兴趣,不再去看了。

    这时,瘦高个铁棒从车上拿出了一个类似于排雷用的仪器,满贯又禁不住好奇,忙问,“这是不是金属探测仪?”

    “满贯,他们是专业队员,各有分工的,我们管好自身安全就可以了”,淮安边说边拍拍满贯的肩膀。

    侃娃似乎有些明白了,昨晚躺在床上想来想去,一直觉得明哥他们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但不能肯定是什么目的。现在看来,他们就是冲着传说中的宝藏去的,想到这里,侃娃顿时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