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 第三十七章 你给朕翻译翻译

第三十七章 你给朕翻译翻译

    和诗词不同。爱.阅.读

    一首品质极高的战诗词,稷下学宫有规定,不管是哪一国的读书人作出来的,都必须要将其呈报文庙,以供人族所有读书人学习。

    以诗词进攻,是读书人最基本的手段。

    文位较低的读书人,他们可能没有能力做出好的诗词,但和妖蛮交战的主力军,又往往是文人文位的读书人。

    所以这条规定必须有,这是为了整个人族考虑。

    故而诗词在异象中会显现出原文,距离近的大儒都能感觉的到。

    但文章就不同了。

    文章囊括的内容浩瀚,能引动的力量同样是更大,不是自己所作的文章,其他读书人很难发挥出对应的力量。

    诸如先圣的典籍,在后人手中,也不过是截取一部分开发学习,在某一句某一段上下功夫。

    因此好的文章出世,会引动异象,但不会让人看到内容。

    就如同现在,贡院上方,有接连不断的异象出现,但谁都不知道文章内容是什么。

    大秦青年才俊极多,不止李玄一人。

    诗词更讲究天赋,而文章考验的是扎实的学识和眼界。

    参与科举的学子,哪一个不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自有抱负理想,能写出引动异象的文章并不奇怪。

    当然,异象最大的,还是李玄所在考房上方。

    灭六国论,只是这一文章中心,传出去就足够惊世骇俗了。

    七国相争,各小国在这几个国家中各自找靠山的局势维持了数千年,岂会是轻易打破的。

    贡院上方的异象层出不穷,长乐郡的目光尽皆汇聚于此。

    王宫内。

    秦王和董相依旧在下棋,刘询依旧脸挂笑意的在一旁看着。

    不出意外,秦王依旧输了。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耍赖试图掀动棋盘。

    主意原因是董相也不给他机会,以文气将棋盘压的死死的。

    一局过后,秦王站起身来,看向贡院方向。

    望着漫天异象,秦王大笑不止。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老三,你说这次科举,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文章来?”

    秦王负手而立,君王气息在这一刻尽显。

    董相面目淡然,眼中带有欣慰。

    大秦的优秀的年轻读书人越多,那大秦的朝气就越足,也能越来越强。

    “这次策论的题目是陛下所出,考试结束之后,几位大儒便会将前十的文章送于宫中让陛下定夺,到时候自然就会知道。”

    董相也很期待。

    “朕记得当年,我们四个参加科举,长风所作的文章名为《封侯非我意》,其中那句‘封侯非我意,唯愿九州平’便是他的大儒之道,而你做的《治国十九策》更是成为大秦治国的标杆,在你和长风的努力下,我大秦才有了如今的盛况。”

    “陛下的《少年秦论》更胜一筹。”

    秦王和董相商业互吹了一波。

    ……

    贡院。

    《灭六国论》已经写完。

    李玄仔细看了看,确认无其他问题后,便将它摘抄到试卷上。

    举人科举只有笔试。

    接下来只需要等成绩结果出来。

    对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李玄心中其实没有多大的把握。

    论文章质量,李玄有自信同届考生没人比的过他。

    但最终排名是秦王定的,影响次序的除了文章本身以外,还有君王的喜好。

    科举结束,李玄走出贡院。

    “李玄,这里!”

    他刚出贡院,就看到杨迥朝他挥手。

    “你们怎么这么快?”

    李玄没想到自己反倒是最后一个出贡院的。

    “男人就是得快。”

    杨迥回了一句,然后问道:“最后的策论你写的什么?”

    不待李玄回答,他又继续说道:“我写的是一山岂容六虎。”

    “老田呢?”

    田放在一旁垂头丧气,看上去有些颓废。

    “我这次科举怕是凉了。”

    出来以后,白鹿洞学院的学子们自然也会讨论科举内容,前面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策论这一项,大多数的学子理解出来的意思大多数都是和七国有关。

    虽然他们不如李玄目光之长远,写下《灭六国论》这样的文章,但也多少和各国外交有关。

    唯有田放,他写的文章中心貌似有些跑题。

    “老田到底是农家弟子,六虎相争,他做的文章中心愣是理解成什么山中缺食物,就连老虎这样的百兽之王都没得吃了,只能同族相残,然后引申出国家要重视农家,培育更多的新型作物什么的。”

    啊这……

    听完杨迥的话,李玄对田放也竖起了大拇指。

    阅读理解满分啊。

    “老田,你也不必丧气,你的文章,说不定不会落选。”

    不过田放凉没凉,李玄倒是有别的看法。

    如果秦王还是当年那个秦王,田放的文章说不定还会取得不错的排名。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秦王如果真有意对六国出兵,那么他必然会采纳田放的文章,囤积军需粮草。

    ……

    “这文章做的,狗屁不通,生搬硬套,这样的人是怎么考上秀才的?”

    “辞藻华丽,胡堆乱砌,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朴实无华,想法却不错,可入。”

    贡院内,几位大儒正在阅卷,请过圣选,将没有文气的文章筛选掉后,剩下一篇篇文章进入他们的眼帘,好的坏的,都被一一分类。

    “这一篇,三位,由你们定吧。”

    许青禾看的正是田放的文章。

    虽然名字被遮住,但从文章内容上看,许青禾一眼便认出了这是田放所做。

    除了田放,许青禾也想不到谁还能从六虎相争中联想到食物方面了。

    屈灵均走过来,先将文章看了一遍。

    平心而论。

    田放的文章做的不错,但是有些跑题。

    “既然是开放性策题,也就不存在跑题不跑题的说法,策论本就是为国筛选治国良策,依老夫看,本文可入。”

    倒是孟夫子出言替这篇文章说话。

    “老夫无异议。”

    屈灵均想了想,也点头同意。

    确实,陛下虽然出了题目,但没给出具体的作答范围。

    从这方面说,田放的文章倒也不算出格。

    不过排名不能太高就是了。

    “这届的学子作的文章,比往届质量都要高。”

    每年的科举,屈灵均等人可能会轮换,但孟夫子是雷打不动的,他监考科举二十余年。

    “以往历届,唯有陛下他们能压得住这一届考生了。”

    说话间,孟夫子的手顿住了。

    他手里拿的,正是李玄所作的《灭六国论》。

    ……

    “陛下,贡院那边将科举学子的文章送来了,一共十一份。”

    “十一份?”

    秦王饶有兴致道:“是今科考生中出了两篇不相上下的文章吗?”

    对此,秦王很期待。

    “贡院那边传话来,其中十一篇文章中,有一篇存在争议,有一篇备选,全由陛下定夺。”

    “呈上来!”

    秦王的兴趣更大了,刘询当即过去,将存放试卷的文宝拿过来。

    秦王取出玉玺,将文宝禁制解除。

    他拿出一篇文章看了起来。

    “老三,这篇是骂你的。”

    看过之后,秦王哈哈大笑。

    这篇策论的主题是党争。

    文章里说,六虎是朝堂上互相争斗的各大党派,其中最大的一头老虎就是董党,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朝堂上没有其余读书人的立足之地。

    “你看看,骂的是真狠啊。”

    秦王将文章递给董相。

    董相则是一脸黑线的接过来。

    怎么有人骂我,陛下您好像很开心似得。

    文章言辞犀利,处处透着对大秦的担忧,最后更是发出董党不除,大秦有志之士将无出头之日的呼吁。

    “写的不错……”

    董相看罢,吐了一口浊气。

    以他的涵养功夫都被文章骂的差点破防,可想而知这个考生多狠了。

    通篇上下,引经据典,没说一句脏话,但每一句都在戳董相的脊梁骨。

    被他骂的,董相都差点生出累了,这个世界毁灭了吧的想法。

    “可用之才。”

    “朕也这么觉得。”

    秦王憋着笑,继续看下一篇文章。

    “哦……这篇也是骂你的。”

    ……

    “这篇……这篇骂朕的。”

    一篇篇看过去,秦王董相两人额头的黑线都能成马赛克了。

    十篇文章,六篇骂董相,三篇骂秦王。

    有的是上来直奔主题,有的则是委婉含蓄。

    但是不管文章中心是什么,都会拐弯抹角的提上这么一嘴。

    “天下学子,苦你我久矣。”

    将手中的文章递给董相,饶是秦王都苦笑不已,发出这么一句调侃的话。

    至于一旁的刘询,则是耸拉着眼皮,神游天外。

    年纪大了,就是容易犯困,唉,什么都听不到看不到,好烦啊。

    “几位大儒选出这十篇文章,意思也很明显啊。”

    天下学子,不可能都选择骂秦王董相,必然会出现赞美的文章,但眼下是一篇都没呈上来。

    显然屈灵均等人将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文章剔除了前十之列。

    “老师虽不在朝堂,但依旧心系天下。”

    董相点头。

    读书人骂他骂的越狠,就代表着大秦越有希望。

    对此他已经恢复了淡然。

    反正他又不是真正的奸相,读书人骂的是祸国乱政的董相,和忍辱负重,一心为国的董仲生什么关系?

    这么一想,就舒服了。

    “这最后一篇文章,应该就是存在争议的那一篇了,有争议,该不会是夸咱俩的,然后文章又做的极好,到了屈灵均他们也不能将其筛除的地步?”

    取出最后一篇,秦王看过去,脸色瞬间就凝重起来。

    “甚得朕意!”

    “甚得朕意啊!”

    “朕本以为,先前的文章已经写到了顶点,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文章,这是谁做的,好,好,好啊!”

    秦王激动的手都在抖。

    “老三,你来,你给朕翻译翻译,这篇文章写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