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牧羊人! » 第9章 初探迷云(四)

第9章 初探迷云(四)

    张教授经过一夜休息后,身体已经完全恢复,早上六点多便起床。没一会陈警官就赶来医院,邓院长为张教授仔细检查后表示身体已无大碍。

    趁何子意还未起床,陈警官问道:“张教授,你昨天和何子意说的那个什么双缝干涉,何子意貌似不太相信。”

    “他不信是正常的,他要是相信就有问题了。”

    “为什么这么说?”

    “他毕竟是学院派出生,不过我昨天已经给他详细解释过了,他应该有些新的认识。但这也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大家参考。”张教授说道。

    “说实话,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你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陈警官说道。

    一旁的邓院长连忙说:“我这位老兄学识丰富,不妨死马按活马医,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想想。”

    见自己的好友邓院长对张教授如此信赖,陈警官内心的疑虑也打消了大半。片刻后,他说道:“嗯嗯,也是,不管怎么说张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破案思路,不然我们对于高阳婕的案子始终摸不着头脑。还有这案子的关键人就是何子意,但貌似这小子什么也不愿意说,那天绑架的过程也比较诡异,比如开始时何子意还有点动作,之后这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吓傻了,基本上一动不动了一个小时,就像僵住了一样。事后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支支吾吾,还总是想躲着我,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从昨天我们的谈话中,我感觉到他和你很投缘,你能帮助我们调查下他吗?”

    张教授起身走向窗台,随后陷入沉思。其实他内心对高阳婕的身份非常感兴趣,于是问道:“绑架那天有录像吗?”

    “没有,只有录音。”

    “我可以全力配合你们,但你们可以把录音给我听听吗?”

    陈警官想了想这个录音他听了几十次也没有任何发现,不妨让张教授试试,便答应了下来。这时张教授突然想起自己昨天昏厥时,冥冥之中感觉邻桌的那个小女孩似乎有什么问题,但又说不清楚,便向陈警官询问。

    “她是何子意的学生,父亲早年盗墓为生,后来被人杀害,母亲因此一度抑郁成病,也于半年前去世,现在她和姨妈生活在一起,貌似没什么特别之处。”

    虽然陈警官这么说,但张教授内心还是深深觉得女孩身上有什么诡异之处。之后三人又闲聊了一会,直到八点,何子意才起床。见到陈警官这么早就来看望张教授,惭愧自己竟睡到了这么晚。见张教授现在身体已无大碍,便非常开心。突然想起昨日张教授嘱托自己要仔细调查下高阳婕盗窃的文物的背景,见陈警官在此,便问道:“陈警官,上次绑架我的那个高阳婕是不是之前试图在博物馆盗窃文物?您能告诉我她准备盗窃的文物是什么吗?我对历史多少了解些,可能给破案提供点线索。”

    “她那天准备偷窃的好像是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陨石,据博物馆管理员说,这件文物存放在地下收藏室中,而在大厅中展示的只是高仿品。高阳婕不知如何潜入收藏室,还打开了防盗门,幸好她无意中触碰了报警系统,才被保安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东汉陨石有什么来历吗?”何子意问道。

    “说来话长,这东西还是我们警方从一帮倒卖文物的犯罪分子手上缴获的,据说东西很罕见,当时他们分辨不出来是不是文物,于是起了内讧,还闹出了人命,死者就是你那学生屈茉晗的父亲。后来幸亏博物馆的尹馆长眼尖,一眼就认出来是块宝贝,不然就真埋没了。”

    “那您方便介绍我认识下这位尹馆长吗?我想了解下高阳婕到底为什么要偷这个?”

    “没问题,我这就给他打个招呼,你现在就可以去找他。”

    由于明天还要赶回村子上课,而省博物馆距离南名县有五十多公里,时间较为紧张,于是何子意便向张教授等人道别,并说一有时间就会马上再来看望张教授。

    何子意来到省博物馆后,已是下午两点,由于是周日,尹馆长本是应该休息,但为了何子意的事还是亲自来到了博物馆。

    尹馆长名叫尹云峰,今年54岁,是国际著名的考古学家和文物鉴定专家。年轻的时候为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很多巨大贡献。

    尹馆长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文物考古的研究,向何子意介绍了当时高阳婕准备盗窃的文物是一块铁陨石。虽然史书中多次记录到古人观察过流星雨,也就是陨石坠落时受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现象,但真正保留下来的陨石微乎其微。而这块陨石不仅体积大,而且保持完整,更可贵的是陨石还被做过艺术加工,像是被能工巧匠塑造出的艺术品,只是貌似尚未完工。陨石内被掏出一块大洞,内部被一层铁锈覆盖,但可以看出来,内壁之前是经过精心打磨过的,并且雕饰着一些奇怪的花纹,其纹路与历朝历代均完全不同,很难推断出其具体寓意,更不知道是装什么用的。通过现代科技推测,它极有可能是东汉早年坠入地球的。

    听完尹馆长的讲解后,何子意心里不禁在想,难怪张教授觉得这个事蹊跷,原来高阳婕要偷的这个文物也这么奇怪。于是他下定决心去深入挖掘下陨石的来历,并向尹馆长道明缘由。

    “您应该也知道,高阳婕被捕之后很快就越狱了,说来惭愧,那天她不知道为什么就逃窜到了我上课的地方,还是挟持了我。现在她已经死了,警方也不怎么管这个案子,我平时上完课也没多少事,想自己查查看她偷的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来历,正好我也是学科学史的,对陨石稍微有些了解。您方便给我些相关的资料吗?”

    “没问题,这个陈警官已经和我电话里说了,我这里正好有些复印件,可以送给你,你仔细研究研究,有什么成果告诉我们,我们也好把这个文物的资料完善下。”尹馆长热心地答应了,还给他借了几本图书馆的书籍,让他好好专研。

    何子意连夜仔细研究了厚厚的资料和书籍,同时努力回顾着大学时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学习到的关于东汉科技方面的知识,于是一段历史逐渐在何子意的脑海中拼接出来。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两千年前,去了解一段很多人熟知但未必详知的历史。

    西汉末年,王莽出生于甘中市南名县,也就是两千年后何子意教书的县城。其姑母为皇帝生下男子后,全家人一时间平步青云。然而由于父亲早亡,并没有得到多少恩惠,他选择了侍奉在生病的伯父身边,三年如一日。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太皇太后王政君任命王莽为大司马。扶立不到9岁的中山王刘衎登基称帝,是为汉平帝。当时朝廷国库空虚,土地兼并,流民恶性膨胀,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各地起义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王莽曾立下重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辅助汉平帝将国家治理好,甚至要恢复到文景之治的盛况。随着时光的推移,他越发觉得汉平帝虽然年幼,但聪明能干,明白大是大非,不像哀帝那样纵情声色。而汉平帝对王莽也是百般信任,他明白自己年纪尚轻,很多事都需要这位百官爱戴又德高望重的重臣来商讨。在君臣同心的协力之下,国家逐渐展现出了复苏的迹象。

    然而平帝自幼多病,体质虚弱。公元6年之初,汉平帝突然身染重病,痛苦不堪,王莽为其几乎寻便天下名医,仍不见好转。为此他时常守候在平帝的寝宫旁边,日夜为其祷告,迫切期待平帝能转危为安。他问宦官平帝的情况,宦官难过地说道:“皇上已经多日没有进食,虽有脉搏,但一直昏睡不醒,可能已到弥留之际了。”说完便一声叹息。

    王莽听闻后,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他不希望年仅15岁的皇帝就这样英年早逝,他有很多政治抱负还未达成。至此他更是寝食难安,时时都在思考如何能挽救汉平帝性命,让他起死回生。在身边御医都表示束手无策后,王莽只好命人寻来一群方士前来探讨,看是否有什么奇特妙方。其中一位方士讲,他曾听闻师祖说当年秦始皇所派数千名童男童女东渡,表面上说是去寻找长生不老丹药的,但实际并没有那么简单,据说这些童男童女体内也服用了一些丹药,没走多远都离奇死去。

    王莽听到这些后,突然像受到启示一般。首先他命人寻来当年栾大炼制丹药的原料,这些丹药中含有大量的铅和水银,食入人体后会让皮肤细腻光滑,大有返老还童之迹,但其实都是假象,这点王莽当时已然察觉。但他认为这些返老还童丹药的主要成分其实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河石,而方士栾大为了提高药效加入了过量的铅和水银,结果适得其反。王莽还认为这种天河石中含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成分,于是他将一块最大的天河石研磨成粉,之后将其溶于椒酒,命人喂平帝饮下,又找来数十名童男,也命他们一同饮下。他相信这种奇特的矿石虽然被分成多份,但其中那种超越时空的成分可以将平帝和童男勾连起来,从而使得平帝的意识脱离当前羸弱的躯体,进入健康的童男体内,进而重获新生。

    然而事与愿违,王莽的这一构想无疑是痴人说梦。最终平帝在痛苦不堪的折磨中,撒手人寰,十名童男也中毒而亡,死状凄惨。汉平帝驾崩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可皇室子孙已经寥寥无几,无奈之下,只能拥立两岁的刘婴为帝。然而新皇帝少不更事,王莽深感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只能自立为帝,于是创立了新朝。

    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王莽首先便是决定大力改革,他推出了井田制,使得人人都有田种,这样就可以安稳流民。同时还禁止奴隶买卖,这些举措都意在让百姓安居乐业。然而遗憾的是,王莽的种种政策虽然在今天看来非常先进,但却严重违背了历史进程,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严重不符,反而激得民怨四起。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王莽也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无奈之下,他推出大杀器——发展科技。为了统一国内的尺度标准,王莽发明了卡尺,精度达到了毫米级。可是这终究挽救不了自己王朝的颓败。

    随后几年,王莽愈发郁郁寡欢,甚至时常神志混乱。常常在睡梦中遇见平帝,梦中平帝痛苦不堪,并告诫自己,只有设法让灵魂脱离肉体后,先维持凝聚,不被消散,才能有望进行下一步的移植,而要凝聚灵魂必须借助天降之物才有望实现。这些奇怪的梦让王莽开始回忆起自己当初试图挽救平帝的过程,他坚信自己所采取方式是正确的,只是哪里方法不当出了问题。他开始召集各种江湖方士为自己出谋划策,在重赏之下有人寻来一块奇异的金属,其表面极为光洁,如鸡蛋般大小,且棱角分明,形状罕见,并宣称是从天而降。王莽喜出望外,他一看到这块金属便感觉它似乎有魔力一般,深深将他吸引。随即王莽命人按北斗七星的布局,打造了一个约半米长的青铜手柄,并将该金属镶嵌在北斗勺内,取其名为威斗。从此王莽如获至宝,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

    为了验证威斗能否让灵魂离开肉体而不消散,王莽开始拿死囚做起了试验。多次失败后,死囚已不够用,他开始拿活人尝试,可终究是无法成功。再后来觉得可能是威斗没有与肉体连接好,王莽竟肆无忌惮地开始了惨绝人寰的活体解剖,其手段也越来越血腥残忍,最终让自己落得众叛亲离。身边的人都以为王莽是因为自己的朝政每况愈下、日趋颓败,而变得丧心病狂。

    王莽的残暴再加上各种不合时宜的政策,最终将他的政权推向末路。各地农民纷纷造反,本来一开始他还能从容应对各路叛军,可是在昆阳之战中,天降陨石,王莽大军在陨石坠落下土崩瓦解,原本一片大好的战势瞬间消失殆尽。王莽很快也被逼到绝境,最终身边只有千名勇士死死守护。叛军如潮水般涌来,身边护卫接连倒下,而王莽面对一切却镇定自若,他手中紧握威斗,仿佛感觉可借此物重获新生。然而就在身边护卫即将全军覆没之际,乱军之中突然伸出一只手,一把就从王莽手中夺走了威斗。王莽惊慌之际,一把利刃割下了他的头颅。

    随后王莽的头颅被送到更始帝刘玄手上,刘玄命人将其悬挂在宛城示众。刘秀在得知该消息后,命人偷偷从宛城将其取走。

    刘秀深知王莽能篡权夺位,绝非凡夫俗子,于是他将其头颅藏于密室,整日端详。同时也发现王莽发明的卡尺十分精巧,预感到此物将来可能大有用处。慢慢地刘秀越发觉得王莽推进的科技发明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时间竟非常痴迷。

    郭圣通见夫君近日来常常魂不守舍,便偷偷跟踪,这才发现他竟然和一个头颅共处一室。此时郭圣通已经身怀六甲,见夫君有如此怪异之举,便说道:“刚才我见到这个死人头颅着实吓了一跳,腹中孩儿定也深受影响,我想得赶紧把这个东西装起来。你看用什么装来好呢?”

    “这我倒是没什么想法?你觉得呢?”刘秀回应道。

    “夫君当年率两万人对阵王莽40万人,可谓九死一生,但夫君吉人天相,当夜天神下凡,用流星助夫君大败逆臣王莽。我特意派人寻到一块最大的陨石,听工匠说这陨石材质和铁相似,我想命人将其打出个造型来装这头颅。用天神的力量彻底治住他。夫君意下如何?”

    “夫人想得周到,坦白说王莽此人专横残暴,但并非常人,用上天助我的神器来镇住他定然万无一失!”

    “对了,我还想在陨石内壁刻上一些符文,以彻底封印这个逆臣贼子,好让他不敢再出来作孽。”

    刘秀见妻子拿自己的腹中孩儿说事,也不得不答应。只是好奇地问道:“你还会画符文啊?”郭圣通说自己年轻时和家父的门生学过一些,之后便在绢帛上画出了符文。刘秀笑着说:“这哪儿是什么符文啊?这不就是些树枝树杈吗?不过倒是画的挺精细啊。”刘秀觉得妻子是在玩闹,但郭圣通却执意要将其刻于内壁。此后刘秀忙于政务,也就没再过问此事。

    其实那天乱军中抢走王莽威斗之人正是郭圣通私下安排的一名武艺超群的刺客,之后威斗也留在了郭圣通身边,她还偷偷取下了镶嵌在威斗中的金属。公元41年,郭圣通被废后,秘密将该金属连同装有王莽头颅的陨石转给爱子刘彊,随后刘彊离开都城,死后和威斗及陨石合葬在一处。

    千年来正史对王莽及其事件刻意丑化和删减,后人对王莽当时残暴行径的初衷已经知之甚少。不过何子意还是根据尹馆长赠予的资料和陨石的形状,再结合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掏空的陨石就是用来装王莽头颅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