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牧羊人! » 第14章 两桩悬案(五)

第14章 两桩悬案(五)

    在破获这起重大文物走私案后,省文物局为感谢公安局破案有功,特捐赠了一批物资。张教授在破案过程中提供了重大线索,陈警官还准备向上级申请五千元的奖励基金,但是被张教授婉拒。市公安局召开了一次小规模的表彰会,欢庆过后,众人更多的是为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而感到痛心疾首。同时大家也非常好奇为何张教授对字画如此了解,张教授便给大家介绍了自己早年曾在张家界一带和一位画家生活过多年,并且自己的岳丈也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名家。

    时间回到十七年前,八十年代初,很多领域重新步入正轨。文艺界百花齐放,书法界更是一片生机盎然。1983年,燕南市举办了第三届书法展,这次会展不仅吸引了众多书法家及爱好者的参加,也有很多曲艺界、美术界等名士前来捧场,可谓盛况空前。展会上,有位叫黄清的中年书法家,他的草书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黄清自幼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习书法,自己也深爱这门艺术,即便是在困难期间,他还是一有机会就偷偷练习。如今,黄清的才艺更是得到了充分发挥。展会结束后,黄清收好自己的作品,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中。

    到家发现来了一位客人,转眼见妻女神情落寞哀伤,便问来客何人。

    “还是让他来说吧。”妻子指向客人。客人随即起身。

    黄清打量着客人,眼见他衣着朴素,看样子约三十五岁左右,身材瘦高,皮肤黝黑粗糙,胡茬子更是让他显得有些沧桑,想必是贫寒家庭出生,举止十分拘谨,但仔细看去小伙眼神干练,倒也帅气精神。“小伙子,你是?”

    “叔叔您好,我叫张天宁,请问您就是黄清吧?您的父亲叫黄玉竹?”

    “是的,我父亲隐居多年,你怎么知道他的名字?”

    “我和您父亲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如今他已经去世。”男子打开桌边的一块旧布,继续说道,“这是他的一些遗物,请您收下。”

    看到男子手上的东西,黄清心中一颤、鼻头一酸,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随后张天宁将当年与黄大爷在湘西一代生活多年的往事告诉了黄清。这一聊就是三个小时,眼看天色渐晚,自己还要赶十几公里的路回学校,便起身告辞。但黄清一家一是感念张天宁陪伴父亲多年,使父亲晚年不至于太过孤单,二是怜悯这孩子着实不易,因此不忍让他就此离去,因此黄清夫妇反复劝说张天宁留宿一晚。张天宁连连推辞,因为自从他站在这家人门外,便感到紧张拘束。进家门前,就被阔气的大门震撼,迟迟不敢抠门,生怕认错人家。进屋后更是倍感拘谨,屋内一切陈设都那么整洁,一盏吊灯把家里照射得非常光明,家中的水泥地被打磨得光洁平整,墙壁的字画也十分考究。这显然是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富贵人家,而自己此前从未踏足过如此富丽的屋子。张天宁感觉自己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然而实在是黄清夫妇的盛情难却,况且此时确实天色已经很晚,于是张天宁非常难为情地答应了下来。

    晚饭后,张天宁又给黄清一家讲了很多自己以前的故事。之后张天宁便洗了热水澡,盖着松软的绒被,睡在次卧。这么多年他大多时候都风餐露宿,从未享受过如此舒软的床榻,一种莫名的幸福感萦绕心头,让他久久难以入睡。

    到了夜半时分,他总是听到黄清女儿——黄婷的咳嗽声,想起傍晚时分,他女儿的咳嗽就很严重,而此时更是剧烈。偶尔也会听到黄清夫妇被女儿的咳声吵醒,给女儿送水。直到半夜两三点张天宁困意难忍,才得以入睡,这一觉他睡得很沉,直到早上八点半才醒来。

    对自己这么晚才起床表示歉意后,黄清妻子表示张天宁不必拘谨,甚至还说张天宁可以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一样。张天宁询问了他们的女儿为什么咳喘如此严重,黄清表示说这是打小落下的毛病,只是最近越发严重,去很多医院看过,但都收效胜微。而且近日来黄清本人也有些咳嗽,只是不如女儿那么严重。张天宁表示自己也略懂医术,于是给黄婷把脉问诊。在了解到一些基本脉象和症状后,张天宁表示黄婷患的极可能是非常难治的劳咳,自己还需要回校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师长。黄清夫妇虽然相信张天宁是出于好意,但他们多年来寻遍名医也无法治好女儿,张天宁此番说法定是无能为力的委婉说辞。临行前,黄清夫妇给张天宁打包了很多衣物,还硬塞了二十元钱,张天宁拗不过便收下了。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张天宁真的带来了药,说这是他向一个中医老教授寻得的独家秘方,兴许有效。但张天宁反复叮嘱说,虽然中药副作用小,但此秘方流传百年,药效虽佳但副作用极大,一旦咳喘好后,就必须马上停药。当夜黄清便为女儿熬制好药,一周后,黄婷的咳喘明显好了很多。随后张天宁又带了一周的药,并天天来查看黄婷的恢复情况,又过了三天,黄婷的咳喘便完全消除,但身体出现了炽热难耐、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张天宁便立刻让黄婷停药,并表示这些不适症状并无大碍,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便可得以痊愈。大概又卧床休息半月后,黄婷的不适症状终于得以解除。见到女儿恢复健康,黄清夫妇喜极而泣,张天宁仿佛是他们家的天降恩人一般。而此刻黄清夫妇也发现这些日子以来,张天宁对女儿的照顾细致入微,似乎女儿对张天宁暗生情愫,黄婷此时已经24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只是他二老虽然觉得张天宁人很不错,但年龄大女儿整整一轮,实在是有些不舍。

    随后一段时间,黄清家好事不断。一位南方的收藏家,花三千元买下了黄清在书法展览会上的两幅草书,这在那个年代可谓是一笔天价交易。美中不足之处就是黄清本人的咳嗽日益严重,每每在创作时,被打断灵感,让他十分不悦。于是未经家人和张天宁同意,黄清偷偷服用了当时黄婷剩下的中药。然而这一服不要紧,当天黄清便感到浑身炽热难耐,又顿感神明开朗,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他突然想到这药可能有魏晋文人食用的五石散的功效,但是五石散有很大的副作用,难怪张天宁反复叮嘱一定不能过量服用。黄清一时间也管不了那么多,趁着这股药劲立刻蘸好笔墨、挥毫悬腕,一口气写完了辛弃疾的《西江月》。看着这幅字,黄清仰天大笑,整幅作品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又洒脱灵动,可谓是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

    随后几天,黄清又偷偷将剩下的药剂服用,一连创作出了六幅书法,都让他极为满意,但每次欣喜若狂之后,身体变得极其虚弱,常常需要在床上瘫软半日。为了能找回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黄清给张天宁的学校打去电话,名义上是邀请他再次来做客,其实是准备佯装咳嗽加重,希望能让张天宁再带些药来。

    张天宁看到黄清新创作的作品,原本是异常欢喜,但发现黄清一直在装咳嗽后便感觉哪里不对劲。直到黄清清口说出希望能再开一些药后,张天宁才恍然大悟。联想到他的新作品,肯定是借着药性创作出来的,不禁背脊发凉,连忙问道:“黄叔,您是不是偷偷把黄婷之前剩下的药吃了?”

    “嗯,那天我咳得非常厉害,就自己把药都服用了。”

    “我不是叮嘱过你们,这个药副作用非常大吗?您的咳喘只是一般咳喘,早点去就医肯定可以治好,和黄婷的病症完全不是一回事。您怎么能瞎服药?这药毒性很大,黄婷服药后的虚弱就是毒性在发作,但再怎么说她也是年轻人,能挺得过来,您可不一样,您可千千万万不能再服用了,不然……不然可能危及生命啊!早知道我就把剩下的药都扔了。”

    听罢,黄清一家都吓出一身冷汗。黄清妻子立刻喝令丈夫别再动此类念头。随后在张天宁的陪同下,黄清去省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咳嗽很快痊愈。又过了一段时间,那个收藏家再次登门拜访,对他最新的作品赞不绝口,喜欢得不得了,反复强调这几幅字已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甚至称他为王羲之再世。作为一名书法家,听到此番赞誉,原本应当是满心欢喜的,可黄清转念想到王羲之的死就和过度服用五石散有密切关系,不禁感到莫名的讽刺。收藏家再次以高价买下了黄清的作品,在当时看来这笔钱足以让他们一家人下辈子衣食无忧。

    然而好景不长,长期灵感匮乏对于一名艺术创作者而言是极其痛苦的,尤其是在经历过那个神明开朗、飘飘欲仙的感觉后,他更是异常怀念。在一次次被灵感缺失、头脑混沌折磨得痛不欲生后,他突然想起家中还剩些药物残渣,于是一个邪念孕育而生。他根据这些中草药的形态将其进行分类,然后拿去找不同的中医辨认,由于每位中医只看到了一部分原料,因此都不知道最终配方。最后黄清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再根据各残渣的比例,最终自己调配出了药方。只是原版的药方虽然已经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毒性降到最低,但仍然对人体有巨大伤害。而此刻黄清自己估算的比例必定与原始药方又有所出入,毒性也就更大。在偷偷服用下,很快便嗜药成瘾,最终在一次极度兴奋后,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趁着最后的清醒写下遗书后,撒手人寰。

    遗书中回忆了他一生对书法艺术的狂热追求,并明确表明自己之死与张天宁没有半点关系,同时还不忘感谢张天宁对父亲和家人的照顾,最后希望他可以娶黄婷为妻。葬礼上,那个收藏家来到灵堂,他与黄清有着几十年的交情,两人在艺术上有着很多共鸣。收藏家年轻时也有过书画创作,但没有坚持下来,随后就做起了书画交易。

    半年后,张天宁与黄婷正式成亲。一家人幸福地生活了五六年,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收藏家建议黄婷一家响应政策,南下做生意,于是黄婷母亲便征求女儿女婿的意见。张天宁在大学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单纯的物理研究越发失去兴趣,他仍然想创立意识物理学,但没有任何进展。虽然校方也知道张天宁天赋异禀,但如今看来他更多的是不务正业,成天在学校游荡,并未给学校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他的讲课方式太过天马行空,学生普遍反映跟不上他的思路,因此也颇受领导诟病。还有甚者说张天宁娶了富家女,衣食无忧,自是不愿再受苦受累。虽然余教授多次为他求情,但余教授毕竟还有很多科研要做,而且这些年来为了促进中美科技合作,常年在中美两地奔波。张天宁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好,也不愿总让恩师为难,于是借着这个机会,索性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一家人搬迁到了南方。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加之张天宁的岳母经商有道,一家赚了不少钱,但他本人对金钱并没有过多追求,他仍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对世界的探索上。他也时常带着家人到处旅游,探索一些奇闻异事,但最终研究发现这些要么就是以讹传讹的荒诞故事,要么就是骗人钱财的魔术戏法。他还曾参加过一些天体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学术会议,但他觉得如今的物理学研究仍然是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原地打转,至于暂时无法解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他认为这些只是当前这两大理论的瑕疵所在,如果能对他们进行修复和完善,必定可以将这两大谜题解决。因此他本人相信按照当前主流物理学的发展并不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始终坚信,人的意识作为这个宇宙中最独特的存在,必定有其特殊的意义,是物理学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他也曾诉诸于哲学和宗教,也曾获得过一些灵感,但碍于自己并未接受过系统教育,因此进展得举步维艰。每每在他苦闷之时,他总是回想起在早年湘西遇到的演宙婆,每当他想放弃专研这貌似不切实际的意识物理学后,这场梦幻经历便萦绕在他心头,让他对这个想法割舍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