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工业革命中的大宋 » 第265章总有站在风口上的人

第265章总有站在风口上的人

    余靖想想也是,现在的皇帝还有机会拥有孩子,他全身心的去造孩子,做事会留有余地。

    等几年后,皇帝再没有机会拥有孩子,而且知道是故意延误的,这怒火,可以想想那疯狂的后果,人头滚滚都是轻的!

    可是这事情触碰多了,就知道,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利益群体。

    是,皇帝有孩子了,朝廷会稳当点,但汝阳王和他儿子赵宗实呢?还有那些投注在赵宗实的人呢?会疯狂反扑。

    想到这里,余靖叹了口气说道:“你从今以后要注意安全!”

    赵乾云:“多谢!没有事情晚辈告退!”

    余靖:“你走吧!”

    赵乾云离开后院,余五娘走出花丛,出现在余靖面前:“孩子见过父亲!”

    余靖看着自己古灵精怪的女儿,无奈的说道:“看你也看过了,见也见过了,听也听到了,你该死心了吧!”

    余五娘苦笑:“如此人物,怎么可能死心?父亲,他说的香料是真的吗?”

    余靖笑道:“怎么能有假,我都见过那个东西,只是不知道还能拿来做香料!”

    余五娘:“如果是真的,这可是滔天巨富,父亲,我们欠他的人情可就大了!”

    余靖无奈的摇头说道:“谁说不是?”

    余五娘笑道:“父亲,我想去他的工厂上班,看看什么是工厂,什么是印刷厂!”

    余靖怎么不知道余五娘的心思,拒绝道:“姑娘家家的,抛头露面总不好!”

    余五娘说道:“父亲,你没有感觉到,整个广州都变了吗?变的急躁,变的富庶了?”

    余靖:“怎么会?”

    余五娘:“父亲!你去街上看看,以前闲汉遍地,茶棚都是人,现在呢?哪有什么人?”

    余靖点头说道:“是啊!以前一天有几十起打架斗殴,现在三五天都没有一起。你想说什么?”

    余五娘:“父亲,广州在变,变的很快,可以看出,未来这些工厂会成为广州的核心!”

    余靖:“现在就是!”

    余五娘:“父亲,耕读持家很快就会这潮流冲的七零八落!

    我不敢想象,一天的工资能买3,4本书,一人的工资可以养活2个读书人,甚至3个读书人!

    父亲你能想象一个广州参加科考的人超万的情形吗?”

    余靖:“这是谁告诉你的?”

    余五娘:“我这几天,都在跟着他,我听说了一些事情!”

    余靖:“说说!”

    余五娘:“盐场有5000多人,都是在识字,他把识字和工资等级挂钩,还给他们的孩子找来先生,其他的工厂也差不多情况!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的纸厂造纸很快,一天几万刀,印书也很快一天几百本,而且书和纸的价格都很低,低到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可以买3,4本书!父亲你能想象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吗?”

    余靖凝重的说道:“这是好事!”

    余五娘摇头说道:“不是!这不是好事,几万读书人都受他的恩惠,朝廷会寝食难安的。父亲,我们要和他保持距离!你们不合的假象要更加激烈!”

    余靖皱眉说道:“你的意思是做出不和的假象?你去工厂,我去要人,然后我和他闹的人尽皆知?”

    余五娘:“是的!”

    余靖:“行吧,过几日他招人的时候,你自己想办法混进去!”

    余五娘:“是!”

    赵乾云回到家,看到金台憔悴的站在府邸门口,他吃了一惊,问答:“你回来了,其他人呢。”

    金台单膝下跪:“在金华,小队中楼虹桥,王守朴他们想分钱后回家,陈老大阻止他们,被楼虹桥暗算,身死当场!”

    赵乾云问道:“那他葬在何处,家中可有人?”

    金台:“我把他带到佛堂,让我师傅安葬在寺庙后面,日夜给他超度!他的家人,他没有家人!”

    赵乾云叹了口气说道:“这样也好,不过等稳定后,移到烈士陵园,享受后世百代的香火供奉。”

    金台听的热血沸腾,拱手说道:“金台替陈老大谢过侯爷恩德!”

    赵乾云:“你先休息,明天下午来找我!”

    金台:“是!”

    赵乾云对身边的人说道:“安排他休息好!”

    警卫:“是!”

    赵乾云对金台说道:“你好好休息!”

    金台离开了,赵乾云叹了口气,土匪里也有忠烈,可惜了。

    不过金台的回来,让他非常的高兴,自己很多事情可以交给金台来处理,特别是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赵乾云今天没有心思想其他的,他对杜月的活着,耿耿于怀,他不想杀杜月,但杜月的存在就是一口锋利的剑悬在头顶。

    他非常介意这柄剑存在,因为这是一口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砍下。因为杜月的存在很可能把梧州城内的旧案翻出来,给别人把柄!

    不过他想想,自己干过的事情,哪件不是惊天动地的?给别人太多的把柄,多一件又如何?

    现在事情实在太多,他现在突然理解得那些造反的,一准备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

    这造反压根就不能临时起意,兵员,粮草,武器装备,战马,看看不过几个词,但后面哪样不需要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好在赵乾云有足够多的产业,利用这些产业囤积粮食,制造武器,训练兵员,至于战马?没有地方养!

    他想到战马,就想到到美洲,深入内陆探查,光靠两条腿,走到何年何月,还有人挑肩扛的,能带多少东西?

    马,一定要的,可是带什么吗?按说蒙古马,耐力好,耐粗饲,适应力强,是最好的选择。

    但岭南哪里去弄蒙古马?去辽国,去夏国弄?弄的到吗?就算能弄到,又能安安稳稳的运到岭南吗?

    他想到了大理,滇马拥有蒙古马绝大部分的优点,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好有点,就是矮小,非常适合在船舱里。

    怎么去大理?或者说什么理由?他想到侬智高,这家伙就在大理求救兵呢,自己可以利用一下!

    他想到这里,就派人给香港下令,生产八一杠,弹药。他打算去大理一趟,弄过5000匹滇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