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工业革命中的大宋 » 第266章循序渐进的洗脑

第266章循序渐进的洗脑

    为什么他这样急,不能等几个月后去?那是一支骑兵,不是几个月能完成训练的,而赵乾云时间有限,所以是越早越好!

    他想想还是用正规渠道从大理购买,因为现在还在大宋,还要受大宋的管制,不想因小失大。

    买马是亲自去么?还是派人去?

    如果是正常的话,赵乾云该在忙市场,钢铁厂,等等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实在太多了,怎么处理都处理不完,索性扔给他们,让他们慢慢摸索。

    毕竟自己会的都教给他们了,剩下的除了他们自己摸索之外,自己也无能为力!

    另外一个,自己几乎成为广州的中心,各种利益纠结都是和自己相关,在旋涡中间的自己太扎眼,很容易一步出错,处处被动。

    淡出旋涡中心,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好选择。

    最重要的是,选出特战队后,已经很久没有带兵了,他清楚的知道,兵,枪才是保命的。

    那些所谓的口头保证,圣旨,乃至丹书铁券,免死牌,都是不能保下自己的性命,甚至是催命符!

    这一点他非常清楚,皇朝的承诺只在对统治者有利的时候有用,但凡有一点危险,那么屠刀会毫无差别的落下。

    他不怨帝王的薄情,他自己感觉到危险,也会毫不犹豫的下手,这不是道德和法治能解释的清楚。

    带兵出门训练,顺便买些马,这是一举多得的行动,他没有理由不去执行!

    他走几步,决定拉拢范纯佑,但他不知道范纯佑怎么想的,这很有风险。毕竟他的爹是范仲淹,那个千古留名的名臣。

    但他手上没有人,特别是统帅级的人物。

    狄青算是难得的统帅,但那不可能为自己用。

    未来的统帅王韶还在江州德安寂寂无名,自己这时候去笼络,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过不派人去,不知道他的想法,回头派个人去试试看!

    郭逵,已经和狄青齐名,这样的人自己是无法笼络的。

    所以他更愿意试探一下范纯佑的想法。

    他回头对警卫说道:“去请范纯佑,范大郎请来!”

    赵乾云来到客厅,泡上两杯茶,自己端杯慢慢喝等待范纯佑过来了。

    这两个月范纯佑一直在赵乾云的几个产业里转,他要选择一项产业,作为他造船的资本。

    但赵乾云手中的项目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赚钱,弄的他不知道怎么开始。

    别人很好选,这样多的赚钱项目,早选一两项最赚钱的产业上马了。

    但像范纯佑这样的人,在范仲淹的栽培,又在官场上耳濡目染,就是愈加的小心翼翼,不敢下手。

    他听到赵乾云的召唤,以为是为自己选项目的事情,于是匆匆的过来。

    赵乾云见范纯佑进来,没有起身,把倒了好久,快要冷的茶水推到范纯佑面前说道“座!喝茶!”

    范纯佑已经知道赵乾云的脾性,没有任何俗理,一屁股坐在赵乾云面前,问道:“是不是给我行业?”

    赵乾云呡了一口茶说道:“我要去大理一趟,你要跟我去!”

    范纯佑吃了一惊:“去大理?为马?还是为铜!”

    赵乾云:“马!到美洲,人步行一日,不过三十里,马匹一日数百里,一人双马三四百里,也不是难事。”

    范纯佑点头说道:“按说青唐马为佳,但今年边疆战事连连,榷场断了交易,退而求其次,大理马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行,什么时候走?”

    赵乾云想想说道:“准备一些东西,我们7天启程如何?”

    范纯佑:“好!我带多少人?”

    赵乾云:“你队中必定有牧马好手,多带几个!”

    范纯佑:“你准备买多少马匹?”

    赵乾云:“三五千吧,最好是一人三马九千匹!”

    范纯佑:“我知道你有这个财力。我怕你这些马进入岭南,弹劾你的奏折会铺满皇帝的案头!”

    赵乾云不以为然的说道:“他们弹劾就不做事情了吗?我回头就给陛下上书!”

    范纯佑:“这是必须之事,只是你要九千,就要写1000,或者更少!”

    赵乾云知道范纯佑的意思,就是把数字往小里说,这样不会触痛皇帝的心:“明白了!”

    范纯佑:“有马还不行,还要养,要训练,有牧场吗?”

    赵乾云:“这才是我头疼的事情!”

    范纯佑:“好在大理马耐湿热,可以让人找比较平缓的地带,伐倒,清理树木,不过这地方可就大了,估计要几万亩!”

    赵乾云:“嗯!我知道了!这问题不算很大。”

    范纯佑:“有大片土地,马的问题不算很大,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有看一艘船!也没有看到所谓的船厂!”

    赵乾云苦笑一下说道:“船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们的船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用大树木做龙骨和肋骨,我打算用铁做肋骨,做船肋,这样船牢固点,可以做大点!”

    范纯佑吃了一惊:“铁龙骨,铁船肋,这钱可不少!”

    赵乾云好笑的说道:“我不知道有自己的铁场吗?便宜!”

    范纯佑:“不是!那么大的龙骨,那么重的铁船肋,放到海上还不沉下去?”

    赵乾云:“沉不下去,别说现在是用铁龙骨,铁船肋,以后整条船都是铁的,也沉不下去!”

    范纯佑砸吧一下嘴说道:“别人说这话,我会毫不犹豫的上去抽他的二耳光。”

    赵乾云嘿嘿笑道:“我们都还年轻,以后我们还有机会看到200万担的大船(十万吨)!”

    范纯佑:“有你在,我就信!只是这样大的船运什么?”

    赵乾云呡了一口茶说道:“只200万担的船啊,运粮食,运矿石!”

    范纯佑:“啊!有这样多的粮食!”

    赵乾云:“有,不仅粮食,还有各种肉,鱼,物产,矿石,很多东西可以运!以后是世界供养大宋,大宋的产品销往外国!”

    范纯佑:“从世界各地运粮食到中原,这样说来,未来中原很难有饥荒了!”

    赵乾云给范纯佑倒着茶说道:“你可知道,世间饥荒一分天灾,九分人祸,如果按照现在朝廷的运作,很容易再出大规模的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