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默于兰 » 第二十一章:陈瞎子

第二十一章:陈瞎子

    生物竞赛之后我们已经步入高三,搬进了高三部的教学楼,顶楼只有一班一个教室,颇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从六楼俯瞰下去正对着校外公厕,匆匆忙忙人潮汹涌,在这样焦灼的环境下抢到一个坑位安详的蹲下看着外面焦急的人群颇有一番享受,像自己以后调休时去单位转转看别人忙活,或者去吃喝玩乐,看服务业的人忙活,其实都是一样的。

    不知哪儿来的老大爷不光打扫男女厕所的卫生,还在下课时间在公测中间架起了小摊卖起了卫生纸和卫生巾,缓解同学们的燃眉之急外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只是江湖传言老大爷人品一般,喜欢调戏买卫生巾的漂亮女同学,其实这种行为很恶劣,因为他只调戏买卫生巾的漂亮女同学,买卫生纸的漂亮女同学和买卫生巾的普通女同学他都不调戏,不光有见色起意的性质,还有乘人之危的性质。

    像辉哥的青梅竹马们,便是被调戏过的对象,至于辉哥事后是否解决此事我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老大爷的作风实在是不好,卫生巾便不好卖了,女孩儿们全部都自带卫生巾,提前进入了有备无患,包包是隐私的年龄阶段,可惜那会儿老罗卖锤子风生水起,还没直播带货漱口水,女孩们第一次了解漱口水是看小时代了解到的,以为是上海贵族专用,否则女孩们背包里又会提前装着顾里的漱口水。

    卫生纸再多销,利润也不如卫生巾大,久而久之老大爷黯淡下去,不知是因为收入变低,还是没有了调戏的机会和乐趣。

    再后来老大爷上演朋克风戴着一款大墨镜上班,照理来说陈瞎子可以撩到国际范的杨小姐,厕所老大爷再不济凭着这幅墨镜也能重拾往日卫生巾的销量雄风。

    可老大爷却干脆不卖卫生巾了,只卖卫生纸,比销量低那会儿更加沉默寡言。

    据江湖传言得知,原来那老大爷某天又嘴欠,亦或者说,有一女孩儿人缘实在是一般,连卫生巾都借不到,只能去老大爷那儿买。

    老大爷那会儿本就内心孤单寂寞冷不是一天两天了,近日没什么调戏对象,外加生意惨淡,内心正有一股浴火像一头困兽一般冷静而凶猛,便又干起了老本行。

    可这次或许是太寂寞了,光逞口舌之快还不过瘾,竟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么庄严的时刻,交货手和收钱手各往前探了半寸,狠狠地摸了一把!

    本来就摸了一下手手也没什么,那姑娘在那个纯洁的年纪和年代早已徘徊过一些橱窗住过一些旅馆了。

    可能在擦拭伤口之时想:“老娘小小年纪阅男无数,可到最后连块卫生巾都他妈的借不到!那些男人都是负心汉!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或者去召唤师峡谷打打杀杀,连块卫生巾都不好意思去帮我买!老娘风华绝代风情万种!竟沦落到被这老头揩油欺负……”不知不觉地哭了起来。

    大嫂一哭,大哥们便从网吧杀了回来,又盘了一大堆小弟,只是这个故事里大嫂是主角,还阅男无数,所谓的大哥还是大哥,所谓的小弟就不一定只是小弟了,也有可能是另一层面的大哥。

    据说那天大爷特别惨,虽说没从南天门打到北天门,却也从男厕所打到了女厕所。当时我们的厕所是旱厕,还是一个要供应3000多名学生抽烟排泄的旱厕,老大爷的后果可想而知。至于打到了女厕时老大爷是否还想着边挨打边看看屁股,我就不知道了。

    老大爷的伤痕其实是非常累累的,不过被衣服遮住了。只是那对招子一青一紫,着实不太雅观,便只能cosplay陈瞎子。

    但这个陈瞎子可不敢逢人摸骨,不知是风评太差卖纸利薄还是挨了顿群殴的缘故,老大爷在上课时间打扫厕所的工作几乎荒废了。虽然男厕一直挺脏不好打理,可老大爷曾经动不动就跑女厕打扫,那可是兢兢业业啊。

    出了事儿之后老大爷就往门口一坐,什么都不管,最后校方把老大爷辞退了,换上了老大爷的媳妇儿老大娘,老大娘干的比老大爷好,男女厕所都打扫的井井有条,又把曾经辉煌的卫生巾与卫生纸事业做了起来。甚至深知这个年纪的女性心理,增加了卫生棉和验孕棒,销量颇有前景。

    曾经的大嫂不计前嫌还买过几次,男生这边老大娘也没闲着,小到一块钱一根的红双喜,大到15一盒的软中华应有尽有。

    虽然老大娘在学生眼中颇有声望,可她却洁身自好,总是摆着一张臭脸,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模样,厌恶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这是把我家老头子开除的单位,这些是勾引我家老头子的骚狐狸,这些是打我家老头子的兔崽子……”

    可怜又可笑。

    我们几个当时所谓的著名文人都记录了此事,辉哥从受害者的角度表达了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希林从老大娘的角度揭开了财富密码。小猪说男厕有8个窗户,女厕有7个,终究是男女不平等罢了。就我最俗,讲的爱情,当时还觉得自己高深莫测,现在恨不得立刻买副墨镜装陈瞎子。

    记起一门叫社会学概论的选修课,老师提了一个主观问题——“什么是文化?”

    我当时就记起来上周概率论老师讲的一个吹嘘自己是博士还假装很谦虚的故事:“过年的时候我买了一副对联儿,贴的时候对门儿也出来贴对联儿,他说:‘小李啊!你都是博士了!都这么有文化了!对联儿还用买么?自己写一幅不就得了么!’同学们呐!这个问题问得我很惭愧啊!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我身为一个博士,竟写不出一副对联,我愧对文化这个词。”

    我强忍着恶心第一个举手,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后来老师又提了几个同学,我那会儿才发现我跑题了,亦或者说太自我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格局小了。

    因为别人回答的文化都是大方面的,例如美食文化,旅游文化等,我的对联儿文化亦或者博士文化跟人家的一比,太小家子气了。

    那会儿我也想钻进地缝。

    偶然下老杨看到了我们的大作,当时便说:“什么狗屁观点!你们首先要明白贫贱夫妻百事哀,其次要知道养老保险多重要,最后要知道公务员多难得!什么悲天悯人!什么下海经商!什么男女平等!什么生死相依!全都是狗屁!”

    “册那。”我们小声又异口同声地嘀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