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思维乱序 » 7.遗忘

7.遗忘

    这次的思维乱序是遗忘,或许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

    以前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恐怖小短片,内容讲的是人每天都在跟新自己,慢慢的长大并且替换更新掉那些老旧的事物。画面从纸笔这些容易替换的事物开始,到坚固的桌子椅子,再到各种机械和房子。画面表示出了它们从崭新到腐败的过程。最后描绘的事物是人,从孩子开始,到老人逝去,以头发的新旧替换开始,到健康茁壮的成长,再交替到充满褶皱和衰老的疲态剪影,作者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开头。

    之后正片内容是是老人的独白,他将回忆与现实做对比,回想着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感叹着人生变化。内容的最后,老人总结了一生的思考。(我忘得差不多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活跃走到沉寂,从热闹走向孤独,我的一生都在变化。变化的不仅仅是身边的景色,还有我那走向衰败的思想和身体。日月交错,万物生长,生命注定会淘汰掉腐败老旧的事务,就像树木会除去无用的树枝一样,会不会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也渐渐的遗失了属于我的部分呢?就像那忒弥斯之船一样,年轻的自己伴随着鲜活记忆被老旧的自己遗忘,空洞、麻木、痴呆的自己占据主导,被遗忘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那个曾经活过的自己,被不断替换的自己,还会是自己吗?”

    最后的画面是一副剪影,黑暗笼罩了老人整个身躯。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被遗忘的事物会不会更重要,或者遗忘不值一提?因为习以为常了?

    O,“那肯定是不重要的啦,据说那些在脑海中闪过,又立马被忘记的东西通常来说都是不重要的,所以不会是什么大麻烦啦。”

    有观点表示过,遗忘会是生物的一种保护机制,就像忘记痛苦的回忆一样,避免生物本身受到更大的伤害。

    也有一些说法是,遗忘是大脑的一种清理机制,通过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回忆,让大脑承担的负荷降低,给更重要的内容留出空间。

    我说,“我好像都没注意过这些事情,我有过什么特别大的遗忘吗?好像小时候扔掉的玩具我都有那么一点点印象,不至于完全消失。”

    “我”问,或许你还没疲劳到一定程度,也可能你还在“遗忘”的过程当中。

    在读书期间看过一些公益类型的广告,大概的内容都是些老人即使忘记了很多东西,依然会记得子女喜爱的事物,例如吃的喝的爱好之类的。

    没由来的,我问,遗忘了自己,还能记得他人的事物吗?

    “我”说,“那就要涉及到人性啊、热爱啊、信念之类比较抽象的概念了,不知道是否真实,或许他们最重要的回忆始终都不会是自己呢?所以“遗忘”了自己,对那些人来说无关紧要。”

    T,“啧,到哪一步了,怎么又走神了我。”

    S,“睡一会吧,我怕你待会就要猝了。”

    T,“比起猝我更担心事情没做完,做完了我才能好好休息。”

    O,“没事啦,反正能立刻被忘记的,都是些不重要的东西啦,难得一起玩,不如好好想想不遗忘今天把。”

    S,“说到这个,你们说他一直是这种状态会不会一直没什么记忆吧。”

    O,“那可不一定,他在发呆的时候也会回你的话和记住你说的东西,要我说那根本就不算发呆,他就没把注意放在这方面上,当然也有可能他的发呆比较特殊把,或者只是我们觉得他在发呆。”

    我,?

    S,“喂喂,看这边,你还知道我叫什么吗?”

    我说,S啊我又不傻。

    O,“看来是没有忘记呢。”

    我想,T好像在看着这边。

    S,“说起来,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好像现在不应该只有我们吧。”

    我说,嗯,因为只有我们在下雨前赶来了这里,他们连带着我们的饭,一起被隔绝在了外面。还是一起思考一下要点什么吧。

    放弃了思考的T向我们走来,“要不要点这家的烤肉饭,我觉得还挺好吃的。”

    或许一开始遗忘就并没有那么重要?

    每次看到过去的事物我都会觉得很奇妙,就比如以前的课本,我基本上遗忘了里面所有的内容,可当我看到内容的开头,却总是能回忆起相应的记忆。查看那些被遗忘的古诗词文言文也能在心里默念出完整的一段,甚至那些生僻字和需要注意的字词意思也能被勾起。

    就像细水长流,记忆已经在脑海中刻下了痕迹,哪怕水流已经枯竭,记忆已成瘠地,源泉依然能遵循着刻印流动。

    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dan)食,一豆羹(geng)

    舜发于畎(quan)亩之中

    好像每一句都有印象,好像每一句都能翻译出来,好像那段记忆依然留在脑海之中。

    就好像很多时候组成一起就能知道怎么都写,单独拿出来就不知道是什么一样。或许遗忘也分彻不彻底?

    “我”问,或许只是当时你背诵默写了好多次,才会有印象。而且,痕迹再怎么深刻,也依然只会是痕迹,不会是更重要的东西。你也可以好好的回想一下,除了那些古诗词文言文,你还能记得什么当时发生了什么吗?那时候的你在做什么?周围的人又在做什么?可能你连那时候同桌是谁都记不得了吧。

    K,“所以你又忘了什么?”

    我说,有吗,我应该没有忘什么吧。

    K,“会有的,你看起来没有在发呆,而是在回忆着什么。”

    我说,这你们都看得出来?我都不知道遗忘了什么,而且看起来应该也只是在发呆吧。

    K,“不,不一样的的,可能只是你没发现而已,总是会有些细微的变化,或许你没有在意。”

    我说,大概吧,应该也只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会不会我一直在遗忘,只是我没有发现?会不会遗忘才会是正常的情况?我还有记住些什么吗?像是某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

    我说,可能一些比较令自己羞耻和难堪的记忆更不容易忘记吧。

    “我”问,有没有可能,你甚至没有能“遗忘”的东西。

    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样的情况,但我个人还是比较恋旧的,对于一些老事物,像是书本啊,损坏的水笔啊,已经发黄的绘画啊之类的我都舍不得扔掉。也不是说那些东西多么贵重吧,也不是说不能扔掉,就只是我有一种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夹杂在了里面,好像只要去翻找就能显现出来,就能知道被遗忘的会是什么。

    我说,那会是美好回忆吗?会是不大不小的承诺吗?或许应该是某种欢笑的经历?可能会是不可分割的惨痛教训?有点思维乱序了,好像在阻止自我回忆起什么,现在的思考一定会比某些回忆重要吗?我好像又遗忘了什么。

    “我”问,没有那么多刻苦铭心的事情,只是单纯的,像是简单的新陈代谢一样,为了更好的生活,家里人把你过去的书籍扔掉了一样,给房间腾出了更多的空间,用来摆放他们所觉得重要的书籍。就像“遗忘”一样,就那样,轻易的舍弃了。

    所以我会在发呆,看着被替换过的书籍,用着新买的座椅,生活在不同的房间里。

    遗忘了什么,会是精神思考吗,会是被剪掉的指甲吗,会是不断成长的身体吗。

    或许只是一下能被过滤排泄掉的残渣呢?

    M,“或许哪天开始,我们也会谁也不认识谁,那么现在在一起的回忆,是不是一开始就只能被遗忘?”

    O,“不要那么悲观嘛,你都说了会是一种回忆了,那么留存多久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是否美好吧,如果现在就觉得无所谓,那么即使回忆起来了也没什么用吧。”

    D,“即使天南地北,即使我们已经不在记得他人的名字,只要还能回忆起片刻的感受,我都觉得不算遗忘。”

    我说,即使只剩下了感受,没有一点其他的回忆,也不算遗忘吗?

    D,“是啊,就算只有一点点,那也不会只是残渣,那会是我们的回忆,即便他不会产生新的价值。”

    O,“如果说回忆是一种美好的幻想,那么我们的相遇就会是一种既定的奇迹,如果奇迹能够衍生,那应该就会是遗忘留下的信标吧,一个感受的信标。”

    或许我一直都在遗忘吧,遗忘了知识,遗忘了朋友,也会遗忘现有的热爱和经历,可能有哪天,我会连遗忘本身也都会遗忘吧。

    “我”问,不会那么悲观的,只要你还是你,哪怕“遗忘”占据了全身,你依然能感受到某种悸动的存在,那份存在不会是丰满的果实,也不会是奇迹的碎片,它只会是一种“遗忘”的证明,一种证明你还是你的证明。这就够了,即使“遗忘”了,也依然能知道什么是“遗忘”

    没由来的,思维乱序开始了,什么时候思维乱序也会被遗忘?

    或者思维乱序就是那份奇迹的延续?一种华丽的、不会被遗忘的证明?

    感觉没有意义,都遗忘了重要的回忆,只要感受要怎么体会啊。

    无法证明、没有议论、更不会再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