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路过温哥华岛 » 第四十二章 岛上华人创业

第四十二章 岛上华人创业

    温哥华岛是一个休闲旅游城市,美丽的风景,纯净的空气,低廉的物价,吸引了许多新移民到这里安居乐业,来此旅游的华人络绎不绝。孙鸿晨在几年前就发现了这一商机,于是创办了中加文化交流公司,购置游艇、旅游车辆,开设《温哥华岛极致游》网站,专为来岛上观光的游客服务。江浩和陈永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也是孙鸿晨的左膀右臂,他们配合默契,所以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后来,因为孙鸿晨的家庭发生了变故,他连自己的牙医诊所都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经营旅游生意,公司业务逐渐萎缩,到了破产的边缘。江浩决定带着家人到温哥华市发展,陈永开始自谋出路,购置了一条游船,专门承接中国游客的海钓业务。陈永的脑子灵活,又不怕吃苦,他的海钓生意非常好,没过多久,他们家又添置了一条游船,老婆儿子齐上阵,挡不住的财源滚滚而来,忙得全家人不亦乐乎。哪知道树大招风,陈永与同行张洪波在竞争中闹上了法庭。由于他们的海钓业务有偷税漏税的嫌疑,法院裁定暂停营业,补办相关手续,补交税费,这场官司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此事件之后,陈永就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从此合法经营海钓业务。

    孙鸿晨看着陈永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的创意和规划无法实现,别人却借此机会创业成功,这让他感到惋惜和不甘。他的游艇停泊在海湾,而且停泊的成本很高,在公司没有经营收入的情况下,他只得将游艇拖回家来,停放在后院里。

    每当看到他因为这件事而沮丧,我总想为他做点什么,给他一些精神上安慰,这不太现实,他是个很自信的人,我要说的话,可能他早都已经考虑过了。不管怎么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安慰自己,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他过去的生意和婚姻所困扰,其次就是过好眼前的日子,至于今后会怎么样,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孙鸿晨家的后院很大,游艇只占去了一个角落,除了香椿树、黄瓜地和菜地之外,还剩下大片草坪。他计划在房子两侧的平台下面修建两间工具房,用来放置除草机、推车、锄头、铲子、水桶、浇水管等。他请朋友老王明天过来施工,让我给老王当帮手,我爽快答应下来,在这个寂寞的地方,我也希望与人交流。

    第二天上午,孙鸿晨上班去了,我就把后院的木门打开,在院子里准备好茶点。这时,老王的车到了,他把材料和工具从车上搬下来,我上前帮忙却被他阻止了。

    “你是金枝玉叶,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谁说的呀,我可没有那么金贵。”

    “哈哈哈……”老王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他的年龄与孙鸿晨差不多,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头顶脑门油亮光滑,高大身躯像座铁塔,仿佛将聪明才智和劳动干劲集于一身。我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感觉他挺有亲和力。老王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曾经在BJ市政府工作,参加过许多大型项目的研发,也是一位成功人士。老王投资移民加拿大之后,开了一家做阳光房的公司,专门为客户承建花房、种子育苗房和休闲喝茶的阳光房。

    老王在二楼的平台下面,用木板将三个方向都围了起来。我问道:“你为什么不把这一方也围起来呢?”

    老王解释道:“剩下的这一面做临时活动门,可以关闭,也可以拆卸。这是鸿晨的主意,如果修建成两间完整的房子,你们家整栋房子的面积就会增加几十平米,今后每年的房产税也会随之上涨。”

    我恍然大悟:“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合理地规避税收。”

    老王和我忙了两天,两间工具房终于建好了,其中一间堆放除草机、手推车、烧烤炉、户外桌椅板凳等。在另一间里面做了几层架子,上面摆放一些小型工具,整齐有序而且一目了然。

    后来孙鸿晨告诉我,自从老王的公司成立之后,他的生意就一直不好。为了支持他的业务,孙鸿晨以女儿练功需要把杆为由,让他在家里的客厅做了一排移动的木制把杆。还请他做了两个大笼子,用来养鸡和养兔,实际上家里并没有养鸡和兔子,那两个笼子一直闲置在后院。

    老王的公司在成立八个月后就倒闭了,投资的几十万加元全部化为乌有,辛苦一生,一夜之间又回到了过去。老王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呆在家里不吃不喝,两眼发直一句话也不说。他夫人怕老公想不开干傻事,所以特意上门找到孙鸿晨,请他帮忙开导一下老王。我们以工具房顺利完工为借口,邀请老王夫妇到家里来吃饭,交谈中得知老王父亲病逝的消息,他即将动身回国奔丧。孙鸿晨回想起当年父母生病,远在异国他乡的医生儿子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

    “难道我们这些人是不孝之子吗?”他们也曾扪心自问,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它可以是一道选择题,也可能是一道无解题。我觉得老郑、孙鸿晨、老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出身于所谓的“犯错”的知识分子之家,在那个时代,要想出人头地简直是难上加难,只能忍受着巨大的压力。随着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他们这批人看到了一线曙光,所以他们将全部精力用在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上。移民加拿大之后,对父母的思念逐渐转换成为割舍不断的思乡之情,漂泊好像是他们的宿命,如今好像是安居了、乐业了,但在精神的旷野上,他们仍然在流浪。

    孙鸿晨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家可归,苦海无边,回头无岸,我们的命运就只能是匆匆过客。”

    当晚大家聊了很多很多,送老王夫妇出门时,我看见孙鸿晨把一个信封递给了老王,他没有推辞,也没有道谢,他们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我在思考,老郑、老杜和老王,他们是五十年代的人,在国内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投资移民的项目,都是高大上的实体经济。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则抓住新移民潮带来的商机,投资方向是移民中介、房地产中介和留学中介这些见效短平快的项目。朱敏夫妇的移民中介公司,其业绩做到了BC省第一;彭凯旋的房地产中介公司,把目标锁定在来岛上考察的中国人身上,许多新移民都成为他们公司的客户;张培永的留学中介公司,除了为中国留学生提供赴加拿大学习的服务外,还为留学生的父母提供陪读、买房、租房等服务。这两代人创业方向的差别带来了不同结果,其中的原因,是观念和角色的转变,还是胆识和冒险精神,我认为两者都有。

    在孙鸿晨家附近,有一家华人开的寿司店,我每天跑步从那里经过,看见店门口总是停放着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店里灯光柔和,不时飘出来音乐声。我透过窗户往里看,里面却没有吃饭的客人,门庭冷落得让我好奇,便向孙鸿晨打听这家店的情况。

    他说:“这个老板是BJ人,专为投资移民开了这家店。”

    我问:“他们家的生意这样冷清,难道不怕亏本吗?”

    “你就别替古人担忧了,人家有的是钱,只管往生意里投钱就行了。”他看我一脸茫然,又补充道:“他们只需按照移民局的要求,雇用当地员工,定期足额纳税就可以了,至于经营收入从哪里来等操作细节,人家早就把移民政策研究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