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明月长生记 » 第十二章 活着真好

第十二章 活着真好

    在今天的晚餐桌上,司马玉衡格外兴奋,向父亲和大哥喋喋不休地讲起御风队的这场胜利。

    他讲起李从心的瞒天过海,讲起自己的演技精湛,讲起孔瑞与傅越的满脸震惊。

    司马玉荫听得津津有味,司马临渊则一脸冷漠。

    司马玉衡太过于兴奋,他忘了父亲从不关心这些小孩子的玩意。

    司马临渊只是慢条斯理地享用着晚餐,双耳自动隔绝了小儿子的聒噪。在不吃妖精的时候,司马临渊看上去就是一个宽厚的长者,一个富贵的员外郎。

    但这个时候,司马玉衡说了一句话,让司马临渊没有办法隔绝。

    “父亲,大哥,我觉得以后我也可以参与家族事务了。”

    慈祥的老父亲放下筷子,尽量用和善的语气询问:“是什么让你觉得蹴鞠游戏跟家族事务之间有哪怕一点点的共同之处呢?”

    司马玉衡满脸失望,但他不敢出言争辩。他面对父亲的时候,完全没有面对孔瑞时的从容。

    司马玉荫出来打圆场:“三弟已经长大了,缺的只不过是江湖阅历。既然他有这心思,那我就慢慢带带他就是了。”

    司马临渊对这个身有残疾但智谋绝伦的长子十分信任。他继续吃饭,算是默认了长子的提议。

    李从心正在下人的伙房里吃饭,司马玉荫的哑仆走进来,将一张字条交给李从心。李从心看到字条后,便放下碗筷,跟随哑仆去往司马玉荫的房间。

    来到大少爷房门前,哑仆轻敲三下,里面传出来一声:“进来吧。”

    哑仆推开门,司马玉荫房间的布置呈现在李从心眼前。

    李从心极为惊讶:整个房间没有经过任何装饰,搭建房子用的泥砖、石头、木板全部暴露在外面。房子里没有任何家具等物品,房屋中央有一张石桌,石桌旁两樽石凳,再加上东侧靠墙一张铺着草席的石床。

    这就是司马府大少爷房间里有的所有东西。

    此时,这位大少爷正坐在石桌旁边读书。

    见李从心进来,司马玉荫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开场白:“鉴于你知道的原因,我就不站起来以示尊重了。”

    李从心道:“主人不需要对下人尊重,只要根据情况适当予以奖惩即可。”

    “坐,别拘束。我是坐轮椅的人,石桌旁的凳子就是给来访的客人准备的。”

    李从心乖乖坐下。

    “蹴鞠赛的事我听说了。我弟弟今晚在餐桌上把事情从头到尾、极其细致地描述了一遍。他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你身上,认为他自己只不过是你的棋子——你别担心,‘棋子’在这里只是一个对客观事实的生动描述,不会给你带来什么祸端。

    我弟弟不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我认为他对你的夸赞应该是真实的。

    你是个人才。

    年轻的,背景很简单干净的,智慧型的人才。”

    李从心谦虚地说道:“其实,我真的只是运气好而已……”他想解释一下其实整个计划并不十分周全,存在很多纰漏,如果孔瑞等人再细心一点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司马玉荫打断了他的话:“运气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没有比它更基本的了。我们都是在运气足够好的条件下才能活着进行现在的对话。”

    他刻意在这里顿了顿,然后继续说,“司马家在外面臭名昭著,我相信在你进入司马府之前就知道这里很肮脏,有很多血债——如果我们的运气不好,那现在这里应该是一座荒宅,复姓司马的人都应该躺在坟地里,甚至连坟地都不能拥有。”

    李从心不敢往下接话了。他不知道“司马家臭名昭著”、“司马府很肮脏”、“姓司马的人都应该躺在坟地里”这样的话该怎么接下去。

    做牙郎的时候,很多黑心商人都会在货物中夹带一些残次品。被李从心发现后他们会暗示李从心只要不声张就能得到一些好处。但没有哪个人理直气壮地告诉李从心,我的东西就是垃圾。

    当然,李从心从业时间短,见识不够广,也许世界上真的有人是这般嚣张。

    司马玉荫见李从心不说话,便安抚道:“你不用紧张,我是个说话很直率的人。

    真诚才是唯一的必杀技。”

    “是,是,是。”李从心连连点头。

    “总之呢,你这次的表现,真的很不错。我替我弟弟谢谢你。你给他找回了面子和自信。更重要的是,你也恰好是司马府中需要的人才。

    净酆是个小地方。

    小地方是什么意思呢?

    机会多,漏洞多,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但同时,可用的人才也真的很少。

    每天跟一群什么也不懂的乡巴佬打交道,真的特别特别累人。

    你还记得那天在杂市上,你怎么跟我弟弟说的吗?为什么要加入司马府。”

    李从心很惊讶:“三少爷把这句话也跟你们复述了?”

    “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我说我是个机灵的人,跟着三少爷能赚到大钱。”

    “净酆城里傻子都知道,跟着三少爷是赚不到大钱的,但跟着司马府可以。

    你的机会来了。我要你独自去一趟锦南城,完成一个任务。

    任务的具体内容到那边后有人会跟你交接。

    我是个坦率的人,提前说好,这次任务内容倒不算多难,也并不重要。主要是对你的一个考验。如果你完成地很出色,证明了你的办事能力。我才能放心你来辅佐我三弟。毕竟运营蹴鞠队时耍耍小手段,和真正办一些见不得光地事,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李从心有些发慌,他只是想做一个受信任的下人,方便他找机会刺杀司马玉衡。照司马玉荫这么安排,状况就往不受他控制地方向发展了。

    “好……”李从心答应得很犹豫。

    “怎么了?”司马玉荫听出了他的犹豫。

    “我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要去干什么,能不能干好。”

    司马玉荫指了指自己,指了指哑仆:“别慌。你看这个屋子里,一个哑巴一个残废,就你一个正常人。我们都能做得不错,你也可以的。”

    李从心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大少爷您真会安慰人。”

    “对了,还有一个事我得问你。”

    “您说。”

    “提前说好啊。这个问题你要是回答得不好,你现在就会死在这个屋子里。”

    “大少爷,您坦率地有些过了。”

    司马玉荫问道:“老三在杂市上杀的那个老头,到底是干嘛的。”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确实容易死人。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李从心对司马玉衡的说法和实际情况有极大的出入。

    实际上,卖糖老头和李从心亲如父子。

    但李从心对司马玉衡说,这老头就是个乞丐,自己不认识他。

    按李从心的说法,老头的死就无关紧要;按照实际情况,李从心潜入司马府就可能是来报仇的。

    后面还有一个变故让这件事更加扑朔迷离,那就是官府在司马临渊的授意下把老头的身份定成了潜逃的江洋大盗。

    当然这一点对于这间屋子里的人倒是很简单,因为官府发布的消息是司马家授意的,所以司马玉荫不可能不知道老头江洋大盗的身份是在扯淡。

    那么司马玉荫问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目的:李从心跟卖糖老头的关系到底如何。

    这个问题确实致命。

    但李从心已经在这一个月所有辗转无眠的夜晚里想好了答案,他早就时刻做好了应对这个漏洞的准备:

    “那个老头是糖摊的摊主,我是个撮合买卖的牙郎。老摊主平素对我非常照顾,所以那日三少爷见到我时我正在糖摊歇脚。

    我之所以抢着说我是摊主,就是怕老头言辞粗鲁惹恼了三少爷。

    但还是没拦住,他死在了三少爷的剑下。

    但我却在这个时候看见了一个机会,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那就是成为司马府中的一员。

    所以我求三少爷能收留我。之所以我说跟老头不认识,是怕三少爷多心。”

    李从心算是给他说自己不认识老头这件事一个合理的解释。

    “你有没有想过为那老头报仇。”

    李从心没有直接回答想还是没想过,他说:“不值当。”

    牙郎,做买卖的,看中的就是利益,看得就是秤杆两边是否平衡。

    司马玉荫安静看着李从心,不说话。

    李从心会死吗?

    不会。

    并不是因为李从心这个问题回答得有多好。其实当他开口作答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即便这么回答,司马家依旧会出于谨慎把他杀死。他一个月来在脑海中的假设与猜想都显得那么幼稚可笑,毫无意义,甚至说起到了反作用,让他自以为安全,然后在不知不觉间来到死亡的边缘。

    但司马玉荫这个问题说出口,情况就不一样了。

    司马玉荫不是笨笨的司马玉衡,他有足够多的眼线和下人,他能轻易调查清楚李从心和老头的关系。如果他想杀李从心,李从心不可能活到这个问题进入耳朵的一刻。

    司马玉荫要的只是一个合理的答复。

    所以李从心此刻敢于正视司马玉衡的眼睛,看上去十分淡定。

    “即便你这么说,我依然可以杀了你以防万一。但我手里实在是太缺人了。司马家想要壮大,按照现在这么下去是不行的。我需要很多,甚至无数,像你这样的新鲜血液加入进来。不然司马家就永远只能偏安一隅,然后慢慢销声匿迹。

    去吧,准备准备,明天启程。”

    李从心倒着退出房间。

    走出去,关上房门,转过身子。

    一瞬间,李从心的脸变得煞白。

    他的腿已经吓软了,跌跌撞撞来到茅房里忍不住地呕吐,一边呕吐一边擦拭额头留下来的汗水。

    他颤抖着回到房间,一路上尽量保持平稳不让自己跪倒下去。

    回到屋子里,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大口大口地喝热水。

    “怎么了?”旁边的人关心道。

    李从心不回答,上炕,猫进被子里,在窗边瑟瑟发抖。

    他距离死亡实在太近了。这一个月里,司马玉荫可能很多次动了杀掉自己的心思。

    他当初发现有人跟踪自己,想当然地以为是孔瑞的人,还将计就计,利用请邵筠吃饭这件事摆了孔瑞一道。

    现在看来,监视自己的很可能还有司马玉荫的人。

    只要自己表现出一点点不轨之心,立刻就会横尸当场。

    甚至……

    李从心在被子里探出头来,偷偷扫视房间中的人。他甚至怀疑,这其中就有司马玉荫的眼线。

    过了好半天,李从心才缓过来。

    他累极了,瘫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睡得很安心。

    因为此刻,不管司马玉荫出于什么考虑,他已经决定不杀自己了。

    “活着,真好啊。”

    第二天李从心起了个大早,他要去置办一些出门用的东西。

    净酆在剑州南部偏东,锦南城则在剑州南部偏北,二者相距八百余里,实在是不算太近。两地气候差异也比较大。

    净酆地势开阔,气候干旱,多风沙。

    锦南城则山脉相连,四季气温与净酆相仿,但雨水比这边丰沛一些。

    李从心准备买些水壶、雨伞、斗笠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杂市上卖的比城内质量要好。

    他骑着怂货,慢慢悠悠从老槐树那边出现在杂市上。眼前还是熟悉的一切,这里曾被他看做第二个家,这里的每个人他都十分熟悉。

    但当他出现在杂市当中的时候,却感受到了异样的眼光。

    一些人目光刻意地躲开他。

    另外一些人则含着怒意注视着他。

    耳边传来人们的低语,李从心听不清具体内容,但想来都是一些咒骂。

    他来到伞摊前,问道:“拿把伞。要质量好一些的。”

    买伞的是个大娘,皮肤黝黑,嘴唇和脸上都被秋日晒得起皮了。大娘道:“没有伞。”

    “可……你这摆着的不都是伞么?”

    “没有伞。”大娘说完这句,扭过身子,和旁边卖斗笠地聊起天来。

    李从心挪步来到卖斗笠的摊子前。卖斗笠的人看了他一眼,继续跟大娘聊天。

    二人的对话明显前言不搭后语,但就是在聊。

    李从心只能先买其他东西。但买什么都一样。

    就连卖金疮药的大蛤蟆,平时那么爱喋喋不休地一个人……啊不,一个妖,见到李从心也一言不发。

    李从心最后来到那个抱着小黄狗卖香囊的小女孩面前。

    他不知道自己来着干什么,他并不需要香囊,但这是最后一个摊子了。

    女孩见到李从心来,虽然也没有说话,但并未表现出像其他人那般的敌意。

    女孩急匆匆写了一张纸条,塞进香囊里。

    李从心十分惊讶,好奇写得是什么,刚想拆开来看,却被女孩制止了。

    女孩按住李从心的手:“离开这里再看。”

    李从心收起香囊,骑着怂货往内城方向走去。

    离开杂市后,他从怀中取出香囊,香囊散发着一股淡淡地清香。李从心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女孩清纯的脸庞,不禁心神荡漾。

    李从心将字条拆开,上面写着:

    “臭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