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辈家国傲骨 » 第二章 满目皆白

第二章 满目皆白

    伏月五年,边防军传来噩报,临祁关守将崔元才奉辽州州牧何守锜之命领兵三万出关北伐,被羌羯两部前后伏击,深陷重围,三万北辽军战死,主将阵亡,何守锜援兵来迟,致使临祁关失守,其后五城全部沦陷。

    自此,北境辽州仅剩据雄关,承山关两处天险,分别由刘昭兴的六万北府军,何守锜的九万北辽铁骑镇守。

    少年李林虎一袭白衣静静注视着临祁关的方向,榆林镇投军的男人大都在崔元才麾下,李林虎的父亲也不例外。他虽不懂军中之事,却也明白此时出关讨敌是因何守锜贪功冒进,不知这位州牧大人想到战死临祁关的三万将士,想到三万户北境子民家家缟素,可会有半分愧疚。

    李林虎身旁的陈榆眼眶微红,脸色透着病态的白皙,虽年仅六岁,却也能看出没有北方孩童的粗糙,反倒如南方人一般清秀,陈榆身体一直都差,哪怕是哭丧一场,也用尽了这孩子的全身力气。

    陈家阿公得知消息后便一病不起,往日的精神气也全都没了,他不怕自己儿子战死沙场,可这般白白牺牲,让他对曾追随了十余年的老将军产生了太多疑惑。他想问问,想问老将军,当年他追随老将军征战北境,立下赫赫战功,可为什么,老将军的后人却将自己儿子这般葬送,三万北境男儿,谁不是为了一腔热血报国,谁不是为了保卫身后的亲人才从军,就这么白白死在了你何家的功名录下,老人不理解,当年领将士们出生入死的老将军,为何会有这样的后人,当年誓与将士同生死的老将军,怎么放心把北辽军交付给这样的后人。

    老人终究没能撑过这年的寒冬,临终之际还无声念叨着:“大将军,孤雁营百夫长陈向勇,此生不欠大将军什么了。”床榻前,陈榆已经哭到昏厥过去,陈母轻轻抱着陈榆,守在老人身边,多年来,男人参军在外,是她一人操持陈家上下,最终等来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如今家中支柱的阿公也逝去,陈母再也抑制不住多年的辛酸苦楚,放声哭了起来。只是哭了几声,陈母突然抬首直直盯着一旁的李林虎“虎子,婶子知道你志向远,知道你以后会有大出息,你婶只是个妇道人家,跟的男人命不好,婶也没有什么要抱怨的,只是求你,将来一定要带小鱼儿离开北境,带他去南方,最好是让他读书,可千万别再当什么兵了,好吗?婶子求你!”说着,就抱着陈榆给李林虎跪下。

    李林虎赶忙上前搀扶“陈婶不可如此,林虎这些年来承陈婶和阿公照顾,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必然不会忘了小鱼儿,我李林虎今日起誓,他日定会让小鱼儿读上书,此生护他周全,绝不让他踏上战场!”听到李林虎此言,陈母再不出声,只是默默为公公守灵。

    伏月六年,李林虎参军,遵陈阿公遗愿,李林虎并没有加入边防辽军,而是入了刘昭兴的北府军。

    伏月八年,萧瑟的月色中一骑疾驰向据雄关,被据雄关外斥候发现时,少年已是浑身鲜血,奄奄一息,“砂洵城叛变,敌袭”向北府军斥候传递这七字信息之后少年便昏死过去。

    伏月八年,砂洵城守将叛变,引蛮族匈奴部入城,北府军粮草供应被截断,腹背受敌,刘昭兴虽提前得到密报,奈何大势已失回天乏术,据雄关失守,北府军仅剩不足三万人退至雪樵城。

    李林虎因冒死传讯有功,被刘昭兴收为亲卫,九岁的陈榆常去刘昭兴府寻李林虎,年纪虽小却也不怕凶悍的北府将士,聪明伶俐的陈榆竟这样成了刘昭兴府上常客,深得刘昭兴和众将士喜爱,兄弟二人一个忠义骁勇,一个机灵可爱,刘昭兴爱才心起,索性收二人为义子。

    年末,魏都传谕:刘昭兴守关不力,至使辽州大半落入敌手,命刘昭兴速回魏都领罪。

    刘昭兴将北府军交与长子刘定宇后,仅携李林虎与陈榆二人赶往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