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085、葡萄酒酿制方法

085、葡萄酒酿制方法

    瞥向曹操,刘辩道:“怎么,你竟也听过郑玄先生的大名吗?”

    “郑大师的名气,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呀?”曹操一脸敬畏和憧憬,“主公,你先前提到《周礼·天官·庖人》的注释,不正是郑大师所著吗?”

    “是极!是极!”袁绍和袁术也异口同声地先后说,“郑先生编辑、注释了“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本!”“若无郑先生的注解,我可学不好《周礼》、《仪礼》和《礼记》啊!”

    似是想起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袁术一言难尽,甚是有趣。

    然后,袁术就和袁绍大眼瞪小眼,半晌又便扭地转过头去。

    石越想了一想,觉得有必要补充几句,以便证实自己也是文人。石越道:“郑老先生乃是青州北海人士,世之大儒、经学大师,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乃是当今的权威,是天下所有学子们憧憬的名师!

    郑老先生的弟子也极多,几乎遍及各地:就比如清河的崔琰、乐安的国渊,北海的孙乾等人,就以“郑学子弟”自称……可巧我还拜访过一、两次呢?

    对了,汝南的程秉是郑老先生的弟子罢?——关于这点,袁别驾和袁祭酒,你们二人应该有所听闻罢?好歹你们是同乡,不是吗?”

    袁绍和袁术含含糊糊,接不上话来。

    其余人:“……”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就听众人不约而同道:

    “你……你竟然认得郑大师的弟子?!”

    石越道:“说来惭愧,当年我也曾经前往北海求学过,可惜郑老先生学子太多,以致我根本没法见到!后来,我就只能效仿郑老先生年轻的时候,听其弟子们讲授……正是那时,我才结识崔琰、国渊和孙乾这三个家伙啊!

    惜叹我的才华有限,没法与郑老先生比肩——

    昔日,郑老先生拜师马融先生,三年不为马融先生所看重,亦是听其高足弟子们授课!可是,郑老先生却从未因此放松学习,仍旧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

    袁术心中一动,接着道:“后来,马融先生和一些高足弟子们在一起演算浑天的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

    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马融先生就把郑玄召去相见。

    郑玄当场就很快地解决了问题,这使马融先生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马融先生还对卢植先生说:“我和你都不如他呀!”

    自此以后,马融先生便对郑玄先生十分看重,最终刻苦学习,才有今日的成就!”

    听罢,石越动容,脱口而出道:“没错,没错!假使昔日我也如郑老先生这般专注,或许……唉!不提也罢。”

    说至这里,石越透出一丝赧然。

    众人却倒吸一口凉气:万万没料到石越竟与郑玄……的弟子有些渊源。

    甭管石越并不是郑玄的弟子,但闻石越能认识郑玄的几个弟子,就足够令众人惊喜不已了:这……这全是人才啊人才!

    渤海郡现在最缺人才啊!

    抚了抚掌,刘辩道:“何不早说?早知如此,本王就……就……”

    就甚么?——刘辩微略地脸红了:怎么办?怎么办?其实,我最最想招揽的心仪人才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啊!奈何对方年纪太小,十年之内是派不上用场了……

    所以?

    所以,就先招揽石越提到的那三个人才,貌似也能凑和?

    心里好不嫌弃地,刘辩身体却诚实道:“石先生,敢问你能否书信一封……哦~不对!是书信三封,帮本王将崔琰先生、国渊先生和孙乾先生请来南皮城?

    当然,石先生你若还认识别的大才,也一并请了?”

    石越朝刘辩行了行礼,恭敬道:“敢不从命。”

    呜哇~太好了!

    他这太守麾下就没几个吏员们,太缺得力的人手了!若是石越能举荐几个人才,那也不错……石越此人,品行挺好,值得信赖。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众人朝他祝福,拱了拱手。

    两眼弯弯地,刘辩也高兴,正想说点甚么,就听一道不适时宜的声音忽然响起:

    “殿下,你还饿不?——这饭别吃了,要不让老朽再重新做一份罢?”

    是胡老头。

    嗯?

    眨了眨眼,刘辩寻声望去,就见胡老头低着头,一副“我错了”的模样,并露出“抓紧机会改正”的姿态。

    看得刘辩哭笑不得。

    转了转眼珠子,刘辩瞄了一瞄桌几:今晚大家统共就没吃几口,谁晓得只这简简单单的晚饭,就给整出了“人才投奔”……尽管大家都知郑玄老先生乃大才中的大才,无奈此等人才,远不是一封书信,就能把人才召来。

    君不见以前,郑玄先生名声鹊起时,被举荐多少次,感叹这人守节不仕,羞与外戚阉寺为伍,不愿涉足仕途,屡拒征辟,一心一意从事著书讲学的学术工作。

    因此,刘辩压根不指望郑玄老先生会搬家,来这渤海郡。

    郑玄老人家今年六十又一岁,已是老者,是长辈,刘辩可不敢折腾对方,就依着对方继续在北海授课,而刘辩他只需撬走郑老先生的高足弟子们即可……

    扯远了。

    总之,桌几上的饭菜不合胃口,大家的确不太习惯……刘辩倒是有心想要吃下去,不要随便浪费,可他委实也受不了这种口味。

    思绪万千,刘辩回过神来,鬼使神差地问:“假如不吃,这些饭菜会……?”

    “让别人来吃。”胡老头说得真朴素,没说直接地倒掉。

    像这种食物,哪怕不美味,也是那群流民们、佃农们眼中的美食啊!

    点了点头,刘辩便点菜道:“那好,你且做几道家常菜罢?”

    “好勒!”胡老头爽快地应下,“殿下,请稍等!”

    言罢,胡老头向刘辩告退,转身去厨房做菜去了。

    目送胡老头离开的身影,刘辩好奇道:“可知厨师在哪儿……烧菜?”

    袁绍和袁术表示不清楚,而曹操道:“主公,没有特殊情况,厨师在府外烧菜。”

    府外?

    刘辩听懂了:此是为了安全么?

    也对。

    忘记说了:当前,刘辩吃饭,通常是在府里。

    但是,厨师是在府外做的饭菜,后由何先等守卫们端来。

    自然地,端给刘辩吃饭之前,何先等守卫们会事先试毒啥的……因此,投喂刘辩的食物,绝对干净,不会伤害到刘辨。

    对于其余吏员们,就没刘辩那么讲究了。

    少时,胡老头带着胡阿妹,端来一系列佳肴:一碗大大的鱼汤,味道很鲜;四碟炙烤蔬菜丝,诡异香脆;一只肥美的烧鸡,大卸八块……接二连三地,端来十道菜,瞧得刘辩咂舌道:

    “够了,够了!再多就吃不下了!”

    “谁说的?!”曹操胃口大开,“再来十道菜,我亦能吃得下!”

    众人笑出声来。

    却见胡阿妹像是变戏法似的,又端来一碟水果。

    刘辩视之,乃是葡萄。

    且是颗颗紫紫的葡萄。

    刘辩顿时笑了:可以啊?——今天的晚饭甚是丰盛啊?

    拿起一颗葡萄,刘辩咬了一口,顿觉酸酸甜甜的,不禁地道:

    “这葡萄是哪儿来的?”

    “回禀殿下,此葡萄就长在那片森林里。”胡阿妹忙不迭地回答。

    “那挺不错?”刘辩随口一说,“会酿制葡萄酒吗?”

    胡阿妹摇了摇头。

    袁绍、曹操等嗜酒之人,则眼睛一亮。

    刘辩见状,哪能不晓得大伙儿心思。

    板脸地,刘辩道:“《史记·大宛列传》有云“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胡老头和胡阿妹:“……”

    父女俩聆听殿下口若悬河,完全懵了:听、听不懂啊!

    嘴角一抽,刘辩再道:“顾名思义,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

    若要酿制葡萄酒,最简单的是方法是:将葡萄粒摘下,用水清洗干净,再沥干水分,后把葡萄粒榨碎,可加糖,放进罐子里,密封起来,能冷藏,最好冷藏!如若不能,就放置阴冷角落,令它发酵一个月……

    一个月后,若想饮用葡萄酒,记得将葡萄汁的残渣过滤干净,就算做好了!”

    胡阿妹睁大双眼,已经说不出话了。

    “需等一个月吗?”胡老头倒是饶有兴趣,“老朽愿意一试!

    殿下,就请稍等一个月罢?老朽必能制出葡萄酒!

    到时,再请殿下你品尝呀?”

    刘辩点了点头,内心却在大叫:我不喝酒啊!

    给你们制作葡萄酒的方法,是为了帮你们丰富饮食种类啊!

    “殿下——”胡阿妹弱弱地开口,“能否请殿下将此法写下来?”

    胡阿妹满脸记不住的样子。

    不情愿地,刘辩道:“好罢。”

    “真的?——多谢殿下!”胡阿妹喜不胜喜,“我定要将殿下的这份制作方法完整地保存下来,让后人瞻仰……这是传家宝啊!”

    刘辩囧了:不至于,不至于……难道你就原地踏步踏了?也不改良作法吗?

    摆了摆手,刘辩道:“这大可不必!本王也只知这一种法子……事实上,制作葡萄酒的方法有很多,你应该多多尝试才对。如此,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才是你的财富,才是合格的传家宝啊!”

    胡阿妹深深地注视刘辩,冷不丁地下拜道:“多谢殿下指点!阿妹记下了!”

    “请起,请起。”刘辩作虚扶状儿,再次地感慨古代礼节真多,动不动就下跪。也没多想地,刘辩扶额说,“稍后本王回府去写方法,你且跟本王去一趟罢?”

    胡阿妹惊喜连连,应道:“喏!!”

    ——此时,胡阿妹对刘辩的态度都变了很多!

    奈何刘辩仍没察觉。

    胡老头用赞赏的目光看向自家女儿:阿妹,干得漂亮!

    胡阿妹低头,侯在一角,深藏功与名。

    “……主公,你再不吃饭,饭就要凉了。”

    刘辩的耳边,听到曹操幽幽的提醒声。

    刘辩:“……”

    刘辩瞅向曹操,还没来得及动筷,又听胡老头说:

    “无妨,无妨!殿下若觉不满意,老朽再去热饭!”

    “不必,不必,尚有温度。”

    刘辩心累:有完没完,还能不能愉快地吃上饭了?

    重新地坐回桌几前,刘辩终于与众人吃起晚饭。

    吃得饱饱的。

    一顿饭后,天都黑了。

    刘辩起身,与众人告别……

    这时,大约众人太饱,一时忘记了刘关张还在带兵去阻止木屋区的外来佃农们。

    是以,当众人各回各屋,躺在榻上,方才后知觉地记起:咦?不是说好要陪殿下等刘关张等人的消息吗?……

    相比众人的疏忽和偶尔偷赖,刘辩可要忙多了:

    一回府邸,刘辩就冲进书房,先将“葡萄酒的酿制方法”默写下来,吹干字迹,交给胡阿妹,随口问了一句:

    “胡阿妹,是罢?——你识字吗?”

    “不、不识字……”胡阿妹脸色一红。

    刘辩没好气地想:不识字,让我写甚么酿制方法?

    唉!

    算了!

    刘辩看了一眼胡阿妹手中的那张布帛,嘱咐道:“收好它!将来你有了孩子,教孩子识字的话,就能看懂它了。”

    胡阿妹听罢,结结实实地愣住了。

    “孩子?”胡阿妹侧目,大约从未考虑过此事。

    “是啊!待你将来有了孩子,总要教孩子识字罢?难不成你打算让你的孩子和你一样,永远目不识丁吗?”刘辩反问。

    胡阿妹则是傻眼了。

    八成是从未有人向胡阿妹提过此事。

    挥了挥手,他示意胡阿妹退下,一点也不想教导胡阿妹。

    胡阿妹收好“葡萄酒的酿制方法”布帛,浑浑噩噩地走了。

    再来是……

    “何先。”刘辩下令,“去问一问石先生,三封信写好了没,寄出去了没。”

    何先领命而去。

    半晌,何先返回,拱手道:“殿下,石先生写好了,只是……”

    “只是甚么?”他瞪眼:何先这厮,何时学会吊人胃口了?

    “只是,南皮城暂无驿站……”

    刘辩:“……”

    明白了!再建一家驿站呗?

    多大的事儿。

    “——信呢?”他可没忘记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