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烬宋 » 第八章 我有五成把握

第八章 我有五成把握

    他很快翻看完了一册流水账。

    咋一看,字迹工整、滴水不漏、完美无瑕,如处子一般干净。

    浑然是一本出入合理的账簿,处处展露着专业与无懈可击。

    常平哂然一笑,取第二本看了起来。

    书房里只剩下了翻书的声音。

    “沏杯茶水。”常平头也不抬,一目数行的扫视账簿。

    头上下弧线摆动,像是老汉坐在摇摇车里。

    吴三郎冷眼旁观,点了点头,身旁的女使便端了凉茶水放在常平案前。

    直到常平研起了磨,众人才觉得他不是故弄玄虚。

    倒水,转圈,墨条轻轻转在砚池里,优雅而从容。

    这是文人雅士独有的风姿,不是一般人能模仿地出来的。

    吴三郎眼中出现了异样,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到底是自己有识人之明。

    流雪儿见惯了文人墨客,眼眸里闪烁不已,单论这举手之间的风度已不输州县士人了。

    一汪水墨已成,常平提起兔毫笔,运腕在尺长的白麻纸上画起了表格,填上字迹。

    后世的他仿遍名家文字,唯有模仿赵孟頫的字被人几乎分不出真假来。

    赵体外貌圆润,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虽然后人诟病他的字缺少了一些势与韵,为人缺少风骨,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字体自成一家。

    表格上的字迹,让吴三郎与账房咋舌不已,相对于其他人的粗通文墨,他们几人却是浸淫笔墨多年的,哪里不知道好赖,伸着脖子紧盯着看。

    数十张表格,各册数据一一誊写其中,常平若行云流水。

    半个时辰的时间,复式记账法的运用很快将账簿中的错漏查出来。

    他喝了口茶水,又将十五档算盘推到一边,依着心算,边写边一一道出:“玉潭堰出入铜钱,共计十五万三千三百一十二文的错漏。”

    “齐山庄园共计三十六万七千六百二十三文的错漏。”

    “平天圩一百一十四万四千五百六十七文的错漏!”

    “清溪庄园四十七万三千三百一十一文的错漏。”

    “湖山庄园五十九万五万四千二百七十五文的错漏!”

    “池口镇临江圩田一百六十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文的错漏!”

    “万罗山桑园有……”

    “前街胭脂绒线铺……”

    ……

    “嘭”!

    吴三郎拍案而起,跑来夺过账簿细看一番,怒道:“吴家素来宽厚,狗奴贱婢,竟然侵吞我家巨资,不杀个干净难解我心头之气!”

    越想越气,近一年不过收入万贯,没想到被侵吞了也近万贯,自觉已经够节省了,没想到是为奴婢节省的。

    于是掀翻了面前的桌案,大脚狂踩几下,发现众人都躲得远远的,又踩了两下。

    只有常平端坐在自己的案边,平静的看着他。

    常平心道,若是能见到折色前的账簿,怕是错漏更大,他没有道明,想必只要吴三郎继续查下去就会发觉出来。

    “敢问姓名?”吴三郎瞬间平复了怒火,叉手问道。

    “常平。”常平叉手,无奈的回复,都踏马问第二遍了。

    “随我盘查各处,一百贯!”吴三郎的眼睛瞪得像哑铃。

    “很抱歉,这是你的家事,我是一个没有户籍的外人,甚至我都无法证明我自己。”常平摇了摇头。

    他继续道:“既然已经有了新账簿,很容易追根溯源,我去与不去都不重要。张家救我一命,我需要回去报恩,不能在别处浪费时间。”

    吴三郎呵呵笑道:“短视!流雪儿,你带他们去账上支取二十五贯,并今日的赏赐两贯。另外告知李主管,让他为小郎君落个户籍。”

    张雪娘与张雨娘原本战战兢兢,此刻俱是大喜,一同拜谢吴三郎。

    吴三郎厉声道:“今日事谁也不许泄露,违者杖杀!”

    出门的时候,常平感到背后凉嗖嗖的,似乎吴三郎凌厉的目光在一路跟随。

    流雪儿捂着心口,很久才道:“真个好郎君,能得三郎君另眼相待。”

    常平叉手回应道:“多亏娘子的引见与帮衬,常平在此谢过。”

    流雪儿抿嘴笑道:“不必言谢,都是夫人的吩咐。方才见你字儿恁地好,三郎都看痴了。为我写副字吧,可否新作一首诗,雪儿当作传家宝。”

    常平搜肠刮肚,这不是难为人么!

    张雨娘揽住流雪儿的胳膊,撒娇道:“常郎君不善写诗,憋了半日才写了那一首……”

    流雪儿笑道:“小郎君就将那首诗写下,就当你送我的!”

    说到这个,常平就不困了,点头同意。

    为流雪儿写了诗,领了钱财,三人就要告辞,却被一百二十多斤的铜钱难为住了。

    账上支得却是货真价实的省陌铜钱,每一枚都是黄澄澄、沉甸甸的,不是当三钱、五钱、十钱的那种津巴布韦币。

    流雪儿贴心的吩咐胡奴儿套上牛车送三人回去。

    临行前,常平夸了夸吴三郎:“三郎君果然不一般,不像传言中的暴戾。”

    话刚落音,就听到宅里传来凄惨的哀嚎。

    几人俱是一愣,流雪儿急匆匆告辞,朝宅里跑去。

    没钱的时候不会太过于关注集市里的东西,会越看越难过,即便口中生津,也要掂量掂量口袋里的几个大子。

    有了钱,决不会空手而归。

    抹胸妇人卖的蜜茶水,好喝又好看。

    这是两个娘子都喜欢的,常平买了四碗,连带着胡奴儿也沾了光。

    常平见两个娘子头上戴得是雕花木钗,于是花了七百文为两位娘子各买了一只铜钗。

    花了五百文为张三郎买了一件乌巾。

    花了一贯钱买了诸多食料、调料和一只羊腿。

    从铁铺里买了两套铁锅、铁铲用来炒菜,就是质量有些差,轻轻滑铲了几下铁锅的薄底,有补铁的营养功效。

    粮食必不可少,索性买了一石粳米,花费八百文钱。

    又买了笔墨纸砚,花了一贯钱。

    如此花去了近五贯钱,张雨娘心疼地将常平掐得龇牙咧嘴,又悄悄的摸着铜钗偷笑。

    此时已是午后,几人吃了些糕点、角子充饥。

    牛车穿街路过名叫“杜全钩家”药铺的时候,常平看到了那个卖柴的红脸汉子。

    “请先生容我一日,必将欠的药钱补上,小儿实在撑不下去了,恳请……”红脸汉子抱拳不停地作揖,六尺的身材几乎低到了地上。

    “噫,你也赊欠,他也赊欠,我这里又不是养济院。若是你真要救你家崽子,何不卖田、典押、借贷,偏偏与我为难!”药铺店主皱着眉头,语重心长,“你道打摆子是一两副药能救回的?回去听天由命吧!省下钱财,娶个娘子,再生个!”

    “先生!真没有法子了吗?”红脸汉子的嗓音突然沙哑,半边脸苍白,半边脸痛苦。

    店主转身就走,留下一句话:“回去,等死!”

    红脸汉子顿觉天昏地暗,毫无知觉的拱拱手,失魂落魄的走出店铺,迎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泪水横流了出来。

    街上依然热闹非凡,似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

    “梅家蒸饼,好吃咧!”

    “官人,尝尝大栗糕嘛……三文一个,哎呀,莫走呀……呸,盯了老娘半天……”

    “新鲜江鱼,最后一条哟!”

    凉棚下打盹的摊主眯眼小憩,面前摆着夹子、包子、蒸饼。小乞儿悄悄顺走一个包子,摊主哼了一声,继续睡觉。

    常平跳下牛车,静静的站在街中央。

    红脸汉子眼睛里没了神采,不停地喃喃道:“俺要回家……”浑然不觉眼前有人挡了他的去路,一步又一步的往前走着,步伐沉重而缓慢。

    常平背着手道:“我有一些把握救你儿子!”

    红脸汉子忽然止住了脚步,泪水依然流着,眼睛一动不动的望向他,良久才爆出一声呼喝:“真的?!”

    常平点点头:“五成把握,信或是不信?”

    红脸汉子拼命的点头,两只手握在一起,两只眼睛如同泉眼一般汩汩冒水。

    常平坐上车,红脸汉子紧跟在后面,两只腿迈动得很有力。

    张雨娘缩了缩脖子,总感觉背后凉嗖嗖的,担心自己也会染上打摆子,于是扯了扯常平的发尾:“那个,常平,你……”想到常平一下子挣了二十五贯,便打消了骂他的念头,且容他快活两日。

    牛车过桥的时候,女拦头与胡奴儿互相对视,她一眼认出了上次殴打自己的便是这个胡家人力,于是转过头去,任由牛车驶过。

    常平忽然想起吴家的哀嚎声,于是问胡奴儿,胡奴儿哪里敢说,装作耳聋,一直喊着:“驾!驾……”

    一路上嬉闹,唯有胡奴儿老实巴交的赶车,脸垮成了加菲猫。

    红脸汉子依然跟着,半步不落下,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希望。

    到了村口,听到了一片哭喊声。

    张雨娘侧着耳朵,分辨了一下道:“张九郎家的、张六郎家的、陈四郎家的……张三郎……我家!爹爹!”说完跳下车冲去。

    张雪娘脸色瞬间苍白,也跟着跑去。

    常平催促胡奴儿赶车,很快到了门前。

    只见三十多名乡兵已经锁拿了五人,缩头缩脑的堵在张虎家的院门,为首的有张大保长、甲头、小保长、管队。

    半边篱笆墙被推倒在地,张三郎躺在院里,捂着额头。

    “爹爹!”张雪娘扑了过去,跪坐在地,搀住躺在地上的张三郎,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