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烬宋 » 第十一章 杀气腾腾的吴三郎

第十一章 杀气腾腾的吴三郎

    “喝点水吧,汁液烤干需要几个时辰。”常平舀了一瓢水,递给他。

    佘顺一饮而尽,索性坐在地上,盯着火堆。

    常平无奈的摇摇头,见天色已晚,暗道该吃饭了。

    将羊腿清洗干净,将上面的肉片下,骨头、肉片扔到锅里,加上冷水,切些姜片,加入料酒。

    张雪娘很默契的添柴烧火。

    待大火烧沸,常平撇去浮沫,扔入葱、蒜、芫荽、萝卜和挑出籽的红辣椒,从院子里捡一根松木棒,去皮洗干净,扔进锅里。

    时不时的一通搅拌,羊肉的香味弥散开来。

    张雨娘咽了咽口水,干脆将桌子搬到灶台旁,边写‘一’字,边盯着锅里。

    常平不管她,另起一锅煮米饭。

    “哒哒哒!”马蹄声从院外传来。

    常平闻声望去,一匹雄健的枣红色河曲马突然停在院门处,扬蹄嘶鸣,马背上是一张欠揍的脸。

    吴三郎身着窄袖窄身的白色凉衫,洋洋得意的跳下马背,扔掉缰绳,仆从接住,十数个彪形大汉跟在他身后。

    他大跨步走了过来,鼻翼动了动:“你倒是会庖制羊肉,这味儿就不比京城樊楼做得差!”

    骚中带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常平屏住气搅了搅大锅,瞥见吴三郎腰间剑鞘上有殷红的血迹。

    于是他扔下铁勺,拱了拱手:“我也擅长庖制马肉,远来是客,三郎君且安坐稍待。”

    张雪娘与张雨娘连忙施了万福礼。

    张虎也拖着伤体出来见礼,吴三郎见状让他回屋歇息。

    张雨娘让出凳子,请吴三郎坐下。

    吴三郎朝她点了点头,见桌上尺长的白麻纸写满了‘一’字,笑了笑,揭过去,看到了常平的字迹。

    “好个清溪河,真踏马不错。死人能复活,活人真快乐。来来猜几拳,反正能复活。”

    “哈哈!”吴三郎大笑起来,“常平,你真是个趣人!”

    煮好了骨汤,米饭也熟了。

    张雪娘为吴三郎、常平各盛了一碗浇汤米饭,又盛些饭食送到屋里,给爹爹吃。

    至于那些庄客护卫,吃起自带的干粮。

    “做得很不错,我能吃三碗!”吴三郎不嫌碗筷粗鄙,扒拉了几大口,赞道。

    他挑出红色的辣椒沫,问道:“这是何物?”

    “辣椒。”常平淡淡的回道。

    吴三郎拍了拍桌子:“辣椒?莫非类似食茱萸般的辣物?我道为何农家饭如此美味,原来有此新鲜调料!给我装上一石,我给你一百贯。”

    常平无语道:“没有,别说一石,一两我也拿不出来了。”

    吴三郎有些愠怒,莫非要加钱?

    常平继续说道:“此物源自于数万里之外,偶然得之,大宋没有,待我试着种出一些来再说吧。”

    说罢不再搭理他,将自己的那碗饭端给佘顺。

    “小郎君,我不饿。”佘顺很感激,以至于脸上的肌肉抽动起来。

    “拿着!”常平将碗塞到他手中,不容置疑道。

    吴三郎眯着眼睛看过去,朝走来的常平道:“端地一个好汉子,已入你彀中。”

    常平皱眉道:“好男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他不是图什么回报,三郎君怎么能以己度人。”

    吴三郎哂笑一声,吃了两口,继续道:“你在做什么?”执着筷子指向火堆旁的大缸。

    “治疟疾!”常平道。

    吴三郎愣住了,放下筷子:“你能治?”

    “说起来不过五成把握。”常平有些无奈,

    青蒿素在这个时代很难提取出来,只能靠提取汁液晒成粉,以量取巧。

    “我没看错你!”吴三郎有些兴奋,竟握住了常平的手。

    常平浑身一紧,不动声色的抽出手来,拱了拱道:“三郎君所为何来?”

    吴三郎还沉浸在兴奋中,拍了拍腰间剑鞘:“不过是在清溪庄园杀了两三个吃里扒外的恶奴,顺道来看看。”

    常平有些无语,听他语气,似乎杀人跟杀鸡没什么区别。

    “你莫怕,依律行事而已,若将恶奴送到官府,流放数千里,不如死了痛快。小爷杀了他们,却放过他们的家人,算得上是慈悲为怀。”吴三郎轻描淡写道。

    他一口气扒完了饭,指着白麻纸上的打油诗道:“这是什么?”

    常平解释了一通,吴三郎拍手道:“岂有此理!恰好明日我去池口镇巡视查账,一同去州里,为你助阵!”

    说罢将那首诗收在怀里,“你再写一副吧!”

    常平嘴角抽了一抽,还不等他开口,吴三郎扔下一只鹿皮荷囊,手一挥,打马离去。

    “尼玛真嘚瑟!”常平腹诽道。

    鼓鼓的荷囊很刺眼,常平想将他丢在火堆里。

    张雨娘一个箭步跑过来,打开荷囊,只见里面有两块十两左右的银铤。

    “发财了!”张雨娘抱在怀里,眼冒金光。

    张雪娘轻轻地揪了揪她的耳朵,夺下荷囊交给常平,责道:“这是吴三郎给常郎君的润笔费,与你何干,真是财迷。”

    常平笑了笑,将荷囊丢给张雨娘,说道:“二娘子帮我保管,我需要取用时找你要。那二十贯铜钱,请大娘子帮我保管。”

    张雨娘抱着荷囊大笑三声,跑到常平身后,揉了揉他的头,又捶了捶他的肩,喜道:“我为你保管好,一文都不会差的。”

    常平严肃道:“保管钱财需要学会认字、写字,不然是睁眼瞎,连账簿都看不明白。”

    “省得,省得,我这就练字。”张雨娘坐回桌边,提笔写起了‘一’字。

    常平撇撇嘴:“可以写二了。”

    张雨娘喜滋滋地点头遵从。

    张雪娘叹了叹气,抚住额头,发愁起来。

    天色已黑,火堆依然在旺盛的燃烧。

    佘顺有些焦急,不时的看向天空和远处。

    常平查看了一眼水缸,里面的汁液依然有大量的水分。

    “佘二郎,你若焦急,不如先回家去照顾你家小郎,我盯着就行。”常平也有些焦急,毕竟救人如救火。

    佘顺恭敬道:“让小郎君费心了,小儿有邻家照顾,我只担心他撑不过……”

    常平一拍脑袋,将铁锅、木盆收拢起来,将汁液分成四份,让雪娘与雨娘来帮忙。

    四人一起用扇子扇起来,这样能加快水分的蒸发。

    佘顺扇得最快,两臂如同不知疲倦的机器臂一般,丝毫不停。

    一个半时辰后,锅盆里出现半干的粉末,常平已经累得歪倒在地。

    两个娘子也是抱在一处,累得直吐舌头。

    佘顺依然不知疲倦,问道:“小郎君?”

    “可以了,将粉末收集一处,回去给小郎吃下,记得分做二十份,不要喝太多的水,两个时辰吃一次。”常平有气无力道。

    佘顺大喜,嘭嘭磕了三个头,收集了粉末,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常平啊,我快累死了,明日能不能取出点钱买点蜂蜜吃?或者一块饴糖好不好?就花一文钱。”张雨娘虚弱地翻着白眼道。

    …………

    鸡犬喊亮了天色,村子里出现忙碌的声音。

    许多人踏着清风白露,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劳作。

    “啪啪”的舂米声在院子里响起,迷迷瞪瞪的张雨娘愤怒地冲到院子里,看到有不少人围着石舂。

    “二娘子,吵到你了?莫要怪我,石舂在你家……”一个妇人面露为难之色。

    张雨娘火气顿消,可不是么,昨日佘顺将石舂搬到院子里,就没有搬回去,于是讪讪地溜回屋里。

    张虎休养了一夜,脑袋上抹了草药,缠了绷带,伤势恢复了许多。

    他走出门外,抱拳道:“对不住各位。”

    “吵到三郎了……”

    “三郎伤势如何,要多多休息……”

    “天杀的张应……”

    一众人纷纷安慰。

    日出的时候,常平才起床。由于张三郎伤了,昨夜便让他在右屋休息,自己在堂屋打地铺,地上硬邦邦的,睡得浑身不舒服。

    院里人纷纷与他打招呼。

    一表人才的人样子,无人不夸赞,暗道张三郎得了个好女婿。

    常平笑着朝众人拱手,漱了漱口,走到院门外,见到郑五郎坐在地上。

    “常郎君!有十个人兄弟愿意一同去县衙,何时动身?”郑五郎见到常平,急忙起身,他的发髻有些湿漉漉的,应是等了不少时辰。

    “现在去!人都在哪里?”常平问道。

    郑五郎吹了声口哨,十个村汉纷纷从不远处的竹林里钻了出来,年龄有大有小,十几岁到四十多岁不等。

    其中几个是昨日被锁拿的汉子,都前来与常平打招呼。

    常平与众人拱了拱手,又问五郎:“牌位都带了没有?”

    “都藏在荷包里呢。”郑五郎拍了拍背后。

    常平点点头,回屋与张虎说了一声,张虎听完就要跟着一起去。

    常平很想说一个老汉参与年轻人的事情干嘛,终究劝道:“张叔,你好好养伤,看护住家,有吴三郎一起去,不会出什么事的!”

    劝住了张虎,常平将写好的打油诗拿上,又带了些铜钱,正要出门,张雪娘往他嘴里塞了一个鸡蛋,嘱咐道:“郎君,一切小心,若是不成,就跑回来。”

    常平心头一热,被鸡蛋堵住了嘴,终究是点了点头,大嚼起来,噎得差点喘不过来气。

    张雨娘捧着荷囊,递向常平,嘴里嘟哝道:“刚捂热就要还给你了,去县城花销不少,记得给我带回点蜂蜜。哎,莫要被人打了,昂。”

    常平笑了一声,推了回去道:“两位娘子放宽心,我去去就回。”

    且不说自己带了三贯铜钱,足够一行人的吃食,只要有吴三郎那个大户在,就不愁没钱花。

    与二人告了别,边走边想到一个问题,吴三郎叫什么名字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