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208章 夺权(上)

第208章 夺权(上)

    “报!!!”

    一员传令兵拖长声音,从远处快马奔来。

    早前商议好出征桂阳的计策,王旭就在第二天辰时点将发兵,由张靖率领两千人为先锋,负责主战,杨凤率一千人为后部,看管粮草辎重和后勤医疗人员,他自率三千多人为中军。

    大军走官道大路南下,从零陵东南部的营道东进桂阳,经过桂阳西部的南平和临武二县,然后转向往北,逼近桂阳郡府郴县南方的骑田岭,行军路线彷如是个U型。

    如今的道路不像后世那样可以横穿山脉,泉陵与郴县虽然一左一右,直线距离短,但中间全是崇山峻岭,连条山路都没有,除去这条大路,那就必须绕道东北的长沙郡,从桂阳北部进入。

    目视着传令兵奔到近前,王旭略微收敛心神,沉声喝问:“何事?”

    “回禀将军,张将军率部抵达骑田岭南部岔路口,往北便是客岭山一带,直通郴县,往东南则是去往曲江县,张将军令属下前来询问下一步命令。”传令兵拱手道。

    王旭沉凝半晌,轻声询问:“有没有周朝和郭石的消息?”

    “按斥候早前回报,他们龟缩于客岭山附近的大寨,忙着在周围几个大乡筹集粮草物资,目前应该还在那里。”传令兵道。

    王旭听得摇头,暗暗好笑。

    看来周朝和郭石真是被打怕,这种局面还选择龟缩,既不果断出击,也不遏制险要,明显是心生退意,嗯……那就一边吓他,一边赦免,继续瓦解他们的斗志,顺便把他们逼到北边的区星那里去搞王睿。

    心中做出决定,王旭果断抬头,厉声喝道:“传令张靖加快行军速度,进击客岭山附近的贼营,一切事宜自行决断,持续给周朝和郭石制造压力,宣扬赦免榜文,凡是无条件投降的贼寇,一律不予追究,重新安置落户,划分土地,资助农耕,包括周朝和郭石,嗯……还要注意对方会逃跑。”

    “诺!”传令兵急应一声,调转马头狂奔而去。

    右边并骑而行的王凯缓缓笑说:“周朝和郭石看样子是不敢跟我们打,会不会直接献降?”

    王旭淡淡一笑,正要搭话,左边的王飞陡然抢道:“大哥,你也想得太简单,他们哪可能直接献降,依我看,他们必定去找区星汇合。”

    “为什么?”王凯略带疑惑,他饱读诗书,文采出众,但确实缺乏历练。

    王飞想了想,突然反问:“大哥,如果我们三兄弟一起回家种田,你觉得怎么样?”

    “我们如今正要实现宏图大志,为什么要回家种田?”王凯急声回一句,似乎想透什么,突然惊悟:“你是说……”

    王飞粗着嗓子抢话:“不错,我们走正路,他们走邪路,周朝和郭石麾下确实有很多良民,但也有不少无法回头的惯匪,习惯烧杀抢掠,结下太多仇恨,根本就不愿回去做良民种地,除非被逼上绝路,断然不会轻易投降。

    这批人是周朝和郭石带成这样,也是贼寇的主要战力,目前区星这个大贼还在,叛乱旗帜未倒,贼寇中即便有人心生悔意,或是碍于兄弟情义,或是碍于内部争斗,或是担心被身边人怒杀,同样不敢轻易吭声。

    若想他们投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匪寇内部分化,拉拢愿意投降的人,打击冥顽不灵的人,逐步感化训导,再配合外部压力,迫使他们投降,但这太耗时日,所以只能走另一条路,那就是直接打得他们绝望,把死不悔改的全部砍掉,百姓岂不早日安稳?”

    静静听完王飞这番话,王旭感叹地呼口气,心里非常欣慰。

    “二哥,当年我们离家的时候,你还是一味蛮干,想不到现在已有这么深刻的见解,你说的不错,不管周朝和郭石是否有悔意,此刻都不会降,也不敢降,若是不敢跟我们打,势必与区星汇合,集中仅有的精锐负隅顽抗,我们现在只需稳步施压,宣扬投降免死,动摇更多贼寇意志便好。”

    一切不出所料……

    下午申时三刻,贼帅周朝派军迎战张靖,假作誓死抵抗,实则加紧收拾钱粮物资,意欲连夜弃寨逃跑,张靖连斩两员贼将,击破敌军,更在巡夜时识破对方密逃的计划,衔尾追击,斩首四百余人,俘虏千余,迫使周朝和郭石率部逃往东北的汉宁县,寻去与区星汇合。

    张靖没有孤军紧追,屯驻在客岭山北边的六华乡休整。

    次日下午,王旭率中军抵达六华乡,简单设下庆功宴鼓励张靖,休息了一夜,于第二天清晨继续北上,赶在午后抵达桂阳郡府——郴县。

    远远看到城门紧闭,王旭策马冲到城墙百步开外,冷着脸厉声大吼:“我是讨寇将军王旭,尔等快打开城门。”

    “将军可有凭证?”城头守将急声回应。

    “我已经派遣兵士通知,何须凭证。”王旭安抚着胯下躁动不安的战马,略有些恼怒。

    城头守将思虑片刻,大声道:“将军,虽然已有兵士前来通报,但难以确定阁下是否将军本人,着实担心有贼寇冒充,能不能盖上将印传至城头?”

    想着对方小心谨慎是情有可原,王旭没有多话,回头让王凯拿来小块绢帛,轻轻盖上将印,绑上箭矢,吩咐高顺射到城楼。

    不多会儿,城头守将冒出头来:“将军息怒,鄙人这就打开城门。”

    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郴县城门缓缓打开,城门外的吊桥徐徐放下,“砰”得一声架过护城河。

    一群衣着光鲜的官吏沿着城门通道快步迎来,为首的官员老远就笑着大喊:“将军勿怪!将军勿怪!刚才实是无奈之举,早前贼将区星曾采用类似的方法骗取城池,我们不得不谨慎些。”

    王旭策马前行几步。

    “阁下是?”

    “下官是桂阳郡五官掾刘度。”刘度使个眼色,露出若有深意的笑容。“对了,我左边这位便是桂阳县的县令张羡。”

    张羡含笑拱手:“下官拜见将军。”

    他的身高体型与刘度相当,只是年龄大得多,看起来更稳重些,下颌留着长长的胡须,打理得很漂亮,尽管面带笑容,眼神里却藏有浓浓的忧色。

    王旭略作打量,笑着回说:“多亏你们尽忠职守,桂阳才有数县得保平安,待我平定区星,定然据实上奏,为你们请功。”

    “这都是分内的事,哪敢求功。”刘度显得非常热情,笑着接话:“身为桂阳官吏,没能保得郡内安稳,导致贼寇横行,实是问心有愧,今后势必听从将军号令,竭力支持将军平贼。”

    “诶!叔宪莫要过于自责,此次区星叛乱,起于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太守失职,与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殚精竭虑,保得半郡平安,哪有过错,我定然向朝廷表奏各位大功。”王旭感受到刘度主动亲近的心意,亲热地唤起他的字来,明确表达拉拢的意思。

    刘度的笑容更深了些,高兴地说:“将军宽宏大量,怜惜我等苦楚,鄙人铭感五内,怎敢不效死力,将军行军劳累,不如先到府中安坐,属下已备好茶水为将军解乏。”

    “那就有劳了!”

    王旭微笑着翻身下马,顺手把马缰扔给典韦,被桂阳官吏簇拥着走向城内。

    一路上,刘度非常恭顺,不停介绍桂阳的一切,张羡看出他的态度,变得异常沉默,除非王旭主动询问,不然都是闭口不言。

    这让王旭更加确定张羡是坚决投向王睿,心中暗暗谋划,面上却不动声色。

    晚上,刘度设下丰盛的接风宴,牵线搭桥,引着桂阳官吏与王旭认识。

    这些官吏有一半非常活跃,频频敬酒,热情客套,对零陵众将也很尊敬,还有部分官吏显得比较敷衍,勉强赔笑,心事重重的样子,剩下的官吏则跟张羡一样,仅是礼节性拜见,然后就静静坐着,没敢给脸色看,也没有多话。

    王旭豪爽地陪着众人喝酒,看似醉醺醺的样子,实则始终观察情况。

    这些热情的官员显然是听从刘度,今后算是自己人,那些勉强赔笑的官员,应该都是摇摆不定的人,可以设法拉拢。不吭声的人,十有八九就是张羡的死忠,眼下张羡没有犯错,我没权利直接停他的职,也不能让他有上奏告我的罪名和理由,那就只有一点点逼他闹起来,嗯,就这么办……

    这是场特殊的晚宴,刘度的鼎力支持让王旭迅速摸清桂阳情况,做出自己的决断,当晚宴结束,他借着酒意强势入住郴县太守府,开始明确插手桂阳政务。

    此后几天时间,他不急着发兵增援王睿,让士卒在郴县军营里修整,转而天天抓着桂阳的内务不放,各种挑刺找毛病,排挤张羡和他麾下官吏,步步紧逼,把实权逐步转移到刘度和主动投靠的人。

    如今他有皇帝的诏令,督察荆南四郡兵事,战时摄政并无不妥,没人能明言反对。

    善于交际的周智也按照他的吩咐,大肆拉拢摇摆不定的官吏,特别是与樊家沾边的那帮人,更是重点照顾,他巧借樊家有部分人在零陵郡担任官吏的有利条件,恩威并施,各种手段齐下,哪怕不肯投效,也促使对方保持沉默。

    这般里应外合,上压下拉,可说是把张羡逼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今王睿不在这里,单是他张家的实力,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和权利,但他非常能忍,始终不吭声,只是不停催促出兵,要求零陵郡府兵增援王睿。

    王旭没办法明着拒绝,推说士卒连续征战,尚且需要休整,故意拖延,直到前线的王睿传信催粮,他终于找到彻底激怒张羡的机会,在文武官吏齐聚议事的时候,突然以零陵大军也需要粮草为由,强行扣下本该运给王睿的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