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二姐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二姐

    二姐

    大姨生了两个女儿,如果不是计划生育要求她绝对不能再生了,大姨真想要个儿子的,可惜事与愿违,大姨也无奈,好在自己开了个小卖部,后来把精力都放在经营小卖部上了,日子过的在村子里也算不错了,这个抵消了没有儿子的失落,两个女儿差了4岁,大姐出生的时候大姨是把她当儿子一样看待的,所以大姐性格比较直爽,同学吵架很少能从大姐那占到便宜,因为她和大姨很像,大姨就是心直口快,从来不怕得罪人,别人说一句话的功夫她三句话都说完了,大姐虽然说话慢条斯理,但是气势上完全不弱,而且真正感觉吃亏了的时候她也敢动手,大姨说大姐从小打架就厉害,当时大姨一边看小卖店一边带大姐,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大姐见陌生人不害怕,经常有大人带着调皮的孩子过来买东西,调皮的孩子想欺负大姐,最后都是哭着被大人带走的。

    二姐出生的时候大姐已经在村里没有孩子敢惹了,一般一家里的两个孩子相似的少,互补的多,二姐也没摆脱这样的情况,二姐从小就处在大姐的威慑之下,所以形成的迎合的性格,她很少和别人发生冲突,如果发生了自己一般会是先认怂的那个,所以大家都说大姨家“老大龙,老二熊”,这些都是听说的,我记事的时候大姐和二姐都是大孩子了,印象中大姐小眼睛旁圆脸,笑起来算是甜,但是不笑的时候也很凶,二姐大眼睛小脸盘,我一直觉得他有明星相,后来看过《我的父亲母亲》觉得那时候二姐两个大辫子特别像招娣,同时又和那时候《咏春》的一个演员很像,所以我从小就更喜欢二姐,一方面因为漂亮,另一方面他人很温和,愿意和我们一起玩,印象中二舅家哥哥经常到大姨家串门,哥哥也不愿意和大姐玩,爱和二姐开玩笑,有一次在炕上捡到二姐的长头发,然后拿起来叼在嘴里得瑟的说“看这是老夫的胡子”,二姐就俏声回怼“那明明是小姐我的头发”。可能那是我刚到记事的年纪,而二姐也即将结束的青春,在这时仅存的一点童趣的记忆。

    后来大姨大姨夫做了一个决定,也从此改变了二姐的人生,对于女儿大了之后大多数都是要嫁出去的,但是大姨大姨夫在村里还算是富裕的,他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家业能传下去,用现在眼光看所谓的家业不过是一个小卖店和几间大瓦房。大姨夫决定招上门女婿,在考虑家业传承人上大姨和大姨夫以及完全一致,就是给大姐,因为大姐足够强势,能够撑得起家,二姐相比之下就太软弱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大姨和姨父在我记事之后对大姐就很明显偏向了,因为继承家业的人以后也是需要给他们养老的人,在其他亲人看来这个事情对二姐极其不公平,但是也不好说什么。于是村子里那么多年也头一次出现婚车接新郎的场面,因为是村里头一遭,所以全村人都来看热闹,那时候村里还没有轿车,大姐夫就是被一架铺着红被子的马车接到大姐家的,没有盖头,没有红妆,大姐夫穿着不合身的西服身上挎着个红布,在鞭炮声中从下屯接到了大姐家,对于大姐夫和大姐怎么认识的我不大了解,好像没有所谓的处对象的故事。大姐夫就是下屯一个穷苦人家,但是长得俊,这个俊也是当时的审美,我对姐夫的印象他长相特别像《婉君》中大少爷的样子,圆脸大眼睛,看上去就很好欺负的样子,事后证明他也确实很好欺负,在家里怕大姐,在外边怕事,没有闯荡社会的见识和顶天立地的胆魄,好在为人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如果脾气大的人也不会甘心入赘做上门女婿。

    大姐结婚之后就成了一家之主,家中所有的家当田产名义上就都是大姐所拥有,也就更显现出掌柜风范,之后二姐处境更像是一种寄人篱下的状态,所以过了一年二姐也出嫁了,嫁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农村,二姐夫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结婚时上边还有个哥哥没结婚,父亲去世,母亲和他们一起住,二姐夫原本应该是继承家里的房子然后养活老人的,但是因为比哥哥早结婚,所以母亲就格外心疼哥哥,为了让哥哥有结婚的条件,二姐结婚不到一年就不得不和二姐夫搬出去自己住,空出来房子给哥哥结婚用,于是原本可以继承的房子院子后来都变成哥哥的了,当然老人也应该哥哥养的,但是新进门的嫂子太霸道,一边把男人拿捏的服服帖帖言听计从,一方面对于老人趾高气昂,没有半点包容与贤惠,过门没多久就和老人吵架,后来老人也被赶了出来,于是二姐又要勉强负责养老人,这些窝囊的事情让大姨气愤的不行,但是也无奈,相比二姐的婆婆,大姨又好到哪里去呢,招上门女婿之后家业归大姐,二姐基本什么都没从大姨这边得到,大姨也不敢接济,怕大姐知道不高兴,以后自己晚年也不好受。

    此时二姐和二姐夫外边欠着搬出来时候买的债务,再供养着老人,隔三岔五霸道的嫂子还过来找事,老姨住在同村实在看不下去替二姐出头把老太太和他大嫂都赶了出去,在村里,人们是最会看人下菜碟,如果发现你软就都来欺负,见你硬反倒过来巴结,以后后哥嫂再也没敢来闹,婆婆也识趣的回到自己家,嫂子反倒主动与二姐交好,二姐算是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我对二姐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帮着烧替身,那是二姐生完女儿,女孩长得很漂亮,但就是总爱生病,后来找大师算命说就是因为孩子太漂亮,所以招小鬼,需要找个替身,让替身替她把所有的小鬼招走,这样孩子身体就健康了,只是以后孩子就不漂亮了,这个还必须舅舅做,至于具体的原因不得而知。村子南边据说以前是个小庙,现在庙都没有了,但是灵气矮子啊,烧替身最好在那烧,庙的灵气能镇得住小鬼。算命的说替身是不可以让人看到的,只有舅舅在烧之前可以打开看,所以那是我亲自参与过的最玄乎的一个事情,到了烧替身的地点,我打开黑色的布包,看到里边30多公分高的秸秆和纸做的人,说实话做的是相当精致,比上坟烧的纸人做的精致的多,上坟的纸人多数是用秸秆做骨架,用画完的画纸裱糊上去,所以会给人滑稽可笑的感觉,但是替身的头发穿着都是用稻草的最细的部分编的,所以有精细加工的层次和细节,虽然也有绘画和裱糊的部分,但更像人已经有了很好的体态和五官之后的稍加点缀与修饰。很可惜这样精致的物件只能一把火烧掉,现在我回想依然惊叹当时算命先生的手工,如果不是它带有灵异的寄托,单纯就以其精致作为家里的摆件或者玩具,肯定都是不赖的,但是大师让她承载的使命,也注定它只能短暂美丽,随着烧替身还要嘴里念叨“送走一个漂亮的换来个丑的”,事后二姐还给我卖了一些点心,说是算命说必须收下的。

    学校的教育让我知道这个是迷信,不可以信,民间有很多玄乎的说法,尤其是对于小孩子,话说小孩子因为未沾染世间之气,所以他们的眼睛更澄澈,所以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还有话说越是漂亮的孩子,越是天上神仙的灵童,因为犯了戒被遣到人间修行,所以会承担更多苦难,烧替身然后更换姓名,是人们用一种偷梁换柱的方式以换取孩子一生的平安顺遂,而此方法有背天道,所以可能会给别人招致灾祸,给予好处就是作为补偿。后来我外甥女确实不怎么生病了,同时随着长大也不那么好看了,我和朋友说这个事情他们一方面觉得玄乎,同时也说漂亮孩子长大不漂亮是很正常的,就是小时候太好看,长大后变化太大会让人心里有对比。

    我上高中以后很少回老家,对于二姐也没再见过,从亲戚那得知二姐后来因为姐夫出轨离婚了和外甥女一起生活,我开始诧异一直很软弱的二姐怎么有勇气离婚,亲戚说是外甥女实在忍不下去要求二姐离婚的,而且给二姐撑腰以后养她。这就是二姐的故事,在亲戚看来二姐熊了一辈子,一辈子都任由生活摆布,对内隐忍,对外让步,但是同时她每一段人生都会有人成为他的保护伞,也许有的人她的一生就是要承受不公平,但也同时有人在默默保护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