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邮递员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邮递员

    我有个堂哥是邮递员,他是家族里公认的好孩子,我没法用怎样的标准去形容他,认识他的人都赞扬他,在大人那里认为他听话懂事;小孩子认为他温暖;女孩子认为他谈吐高雅仪表堂堂;男孩子认为他为人仗义值得深交;外人认为他诚实可靠彬彬有礼;家里人觉得他吃苦耐劳与人和睦。因为我们两家往来的不多,所以见面机会较少,对他的第一印象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温润如玉”,男人的帅气有两种,一种是许文强一般的潇洒散发这火药味和侵犯性,还有一种就是如贾宝玉一般的温柔超然物外与世无争仿佛身上天然带有仙气让人如沐春风,堂哥属于后者,他有着圆润白皙的面庞,清澈的眼眸,平静时慈眉善目,微笑时桃花朵朵。

    那时候的东北郊县没有手机、交通不便,与外界的所有的联系还都是书信,堂哥就是当地邮局的一名邮递员,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骑着自行车把收到的信件送到偏远的目的地,然后再把偏远地区收集回来的信件收集回来,送他们去到该去的地方,这不是一个多复杂的工作,和现在城市里的快递小哥相似,但是在那个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年月,他的工作往往是很多家庭农村与城市链接的纽带,那时候很多家人都还不识字,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老人他也需要额外提供写信和念信的服务,当然这个服务是免费的。

    堂哥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几乎每年的全勤奖都会拿到,在分配派送地的时候其他的同事都是找关系给自己安排一些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其实如果他利用一下父亲的关系也可以让自己选择更好的派送地,但是他要强,不希望为自己走捷径,所以最终给他分派的是最偏远的派送地,他没有抱怨,坦然的接受单位所作的任何安排,那些年堂哥总会收到锦旗,因为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他还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的事情,领导有意给他调整岗位,让他更轻松一些,但是他没有同意,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多年的工作让他和各村的人都产生的感情,他担心换一个人他们是否愿意耐心的给那些爷爷奶奶写信,他们都年纪很大了,儿女外出打工,他们和儿女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几个月一封的信件,也许这也成了他们枯燥生活里唯一的念想,每次看到那些老人在村里驻足等候的样子他都不忍感动,仿佛就在读信写信的过程中他就化身成老人的儿女,他一边通过来往的只言片语体会着一个个孤独老人对子女的想念,也体会到他们子女在不同的城市貌似报平安中打工生活的无奈,其实每一封信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往之间传递着世间百态,也许这个就是他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的真正使命,尤其是到了东北冬天,结束了一年的劳作,山村中的人对于外面世界的念想也就是这一封封的信件,让他感到幸福的是每一封信送到的时候看到收件人的幸福面孔,当然更多时候他看到的都是没有儿女书信的失望,也许对于老人来说希望每一次见到邮递员都能听到他说“你儿子(女人)给你来信了”,但是他们也明白孩子们有他们的忙碌,不是随时都会想着回信。

    大姑一直以儿子为自己的骄傲,大姑有四个孩子,前两个是女儿,后两个是儿子,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大背景下,当得知前两个孩子都是女儿的时候,大姑很失望,所以对于女儿给与的关爱并不多,大女儿现在在县里和女婿在工作干粗活,二女儿后来和女婿出国去了日本,村里人都很羡慕觉得二女儿有出息,出去挣外国人的钱了,相比国内虽然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好很多,每次回来穿着打扮上也尽显时髦,但是二女儿自己知道,他们所谓的出国也只是回来看着体面,在国外他们所从事的依然也是社会底层拿不上台面的工作。不过两个女儿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不怎们爱回家,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他们让父亲母亲及亲戚那边的失望,堂哥是集全家宠爱出生的,大姑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堂哥不至于含着金汤匙出生,但是在这个平凡的家庭中他所接受的关爱却是其他孩子无法的,他承载了姑父家传宗接待的荣耀,也承载着大姑对男孩的所有期盼,其实对于两个姐姐来说并不欢迎他,因为他的出现让本来就不被关爱的自己进一步遭受了家庭的忽视,家中一切东西都要以弟弟为先,什么好东西都要紧着弟弟先吃,这让他们也极为恼火,所以在父母不在家需要他们照看弟弟的时候,她们就是给弟弟脸色,堂哥从小就知道和姐姐相处之道,在父母面前也经常帮着姐姐说话,有什么东西也都第一时间和姐姐分享,面对这个可爱又贴心的弟弟,姐俩的心反倒温柔起来,也会带着弟弟和自己的小姐妹一起玩耍,还会把凭着自己的喜好去打扮这个可爱的弟弟,虽然是个小男孩,但是用女装打扮后也活脱脱的成了小精灵。

    小时候和姐姐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家里又迎来了第四个孩子,其实这个在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允许的,凭借着把姐姐们的关系转到亲戚家,他们还是在擦着政策的边界多了几个孩子,这也是两个姐姐和大姑进一步隔阂的原因,因为堂哥出生时候承载了家人太多的期待与自豪,当再生的还是儿子的时候,姑姑姑父也已经没有了第一个儿子的那种兴奋感,所以对待他也就相对平常,同时因为弟弟更顽皮,完全没有哥哥听话懂事的样子,所以对弟弟反倒是无奈多过于宠爱,大姑在对外夸耀的话题中基本都还是以哥哥为主,仿佛哥哥就是大姑教育成功的典范,因为哥哥优秀也让大姑在乡里乡亲面前更有体面,对于弟弟她就闭口不谈,因为他更多的还是负面的典型,打架、学习不好、处对象任何一件拿出来都会让大姑气到肝疼。

    堂哥到了适婚的年龄,也许这是堂哥唯一让家里人操心的事情,媒人介绍的女孩他都没相中,大姑虽然烦恼,但是也觉得自己儿子这么优秀介绍的那些女孩子配不上,等等也好,反倒是小儿子还没介绍自己在外边就已经处了几个了,一个比一个不靠谱,隔三岔五就闹得家长过来评理,这让大姑和姑父犹为气恼,所以更多精力都在给弟弟平事,也就没再关注堂哥的婚事。

    后来我因为上学很少见堂哥,有印象的两次,一次是在大姑家,堂哥在家里做卫生,一个精致的男人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其实我们之间亲属关系不近,所以他看到我只是礼貌的笑笑;后一次是在县里大姐家,那次他是办事顺便去大姐家串门,他穿着黑色皮夹克配着紧身牛仔裤,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个装扮给人一种不羁的感觉,看到我他还是标志性礼貌的微笑,那时候学校已经很多人把张国荣当偶像,在宿舍贴了很多张国荣的海报,堂哥的装扮在某个瞬间有一点张国荣的感觉,不是形同,而是神似。

    后来忙着学业和生活,没再见过他,多年后听说他结婚了,对于嫂子是什么样的人,怎么认识的这些都未曾知晓,婚后没两年从父亲那得知堂哥去世了,我很惊讶,据说是胆囊癌晚期,当时为了给堂哥治病也辗转了好多地方,但终究还是没保住他的性命,家也因此一下子被掏空,大姑和大姑父在那两年一下子就老了。

    父亲在堂哥去世前在大姑家,目睹了他去世前的过程,听说那时候他已经很消瘦,肚子却很肿胀。因为一直没修剪,他的头发和指甲都很长,全家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该去的医院该做的检查,该尝试的治疗都已经做过了,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医生也建议家人不要再徒劳了,还是让尽量缓解痛苦为主吧。一直爱漂亮爱干净的堂哥已经被疾病折磨的不成样子,最后父亲建议给他修剪一下头发和指甲,让他看上去体面一点,堂哥拒绝,他甚至哀求着家人留下他的指甲和头发,他说他一生没有喜欢过什么,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既然已经要死了,就让自己执拗一回,家人都不解,但是也没多想,只是觉得都已经这样了,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堂哥最后是带着长发留着指甲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在堂哥死后堂嫂也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其实她是喜欢堂哥的,因为在她看来堂哥也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男人,但是真正结婚后她发现堂哥内心也是一个女生,虽然他佯装着和自己相敬如宾,但是有些东西掩盖不住,堂嫂没有点破,因为她觉得堂哥其实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如此完美却只能因为世俗眼光无奈的结婚,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人呢,生活对待她又何尝公平,她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她信佛,她相信此生种种都是前世的缘与业,此生他们婚姻一场也不过是要了前世的缘,还前世的业,她在堂哥还清醒的最后,亲自给他梳头,给他修指甲,头发梳的如一个女人一般俊秀,指甲修的也像女人一般修长,堂哥在她面前哭的很伤心,那个仅有堂哥和堂嫂知道的时刻,在堂哥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堂嫂给了堂哥一生压抑的释放,也给了弥留者应有的体面,在堂哥去世后,堂嫂离开了这个家,姑姑和姑父都说她是个无情的女人,她没有辩驳,也没有指责,她甚至觉得他们也是可怜人,不仅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儿子,还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真正了解他,也许不能阻挡他的死亡,至少可以在活着的那些年过的欢乐、自由。

    人们都喜欢满月,因为他代表了美好和圆满,但是你不知道这是它把全部的的背面都隐藏起来自己去体会,把全部美好的呈现出来结果,其实你不会知道他的辛苦,所以每个月满月只能维持一天,月盈则亏,也许月亮还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选择把自己不圆满的部分展现给人们。如果堂哥的人生按照他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可能生命的长度不会拉长,但是至少更多时候他可以跟随着内心的指向。很难忘记堂哥那可以融化世界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