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儿时的游戏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儿时的游戏

    周末去姐姐家,注意到外甥学习之余的娱乐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手机,除了吃饭其他时间也不怎么理人,我突然感觉现在的孩子的游戏枯燥又单一,不由的让我想起我们的童年没有物质匮乏,还没有手机,电话也只是村里小卖部或者政府才有,电视还是黑白的没有几个台。

    那时候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玩具或者小车,所以我们经常在地上画格子、挖个坑、弄个泥巴、叠个纸就可以玩,还开心的不亦乐乎的,那时候我们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有玩闹有交流,知道面对别人的欺负如何联合小伙伴,知道伙伴受了委屈如何去哄,知道如何团结协作干一些小坏事,知道在坏事暴露的时候如何不牵连别人,我们一起玩是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懂得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去完成一件事情,同时更多时候都是在外边阳光底下疯跑,所以一个个身体都很皮实,摔一下都不会怎么样,拍拍屁股起来继续疯。

    弹瓶盖

    弹瓶盖,是用啤酒瓶子的铁瓶盖作为工具把别人的瓶盖弹反过来就是赢了,那时候我们如果得到那种开启后上面完好无损的瓶盖简直如获至宝,因为这样的瓶盖经过简单的加工就是可能是玩具中的王者,当时对于瓶盖有三种加工方式,一个是用类似球状物将瓶盖鼓起的地方砸凹下去,一定要均匀圆润,砸完之后原来鼓的地方要像一个小锅一样,看上去特别细致;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鼓起的地方不动,把瓶盖底下牙齿的部分磨短,这样瓶盖就成了一个高度比原来矮了一半的瓶盖,这样也不容易弹翻过来;第三种方式是耐心的把瓶盖牙齿部分砸翻过来,这样瓶盖接触地面的周长变大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形状有助于保持瓶盖的稳定,为了在游戏上取胜大家分别私下里使出各种手段技工,每个精心处理的瓶盖在小朋友严重都是一个宝贝一样,所以对于弹瓶盖输了的一方的沮丧不亚于输了钱,而赢了的小朋友经常趾高气昂的回家,胯兜里边装了满满的瓶盖,走起路来哗啦哗啦作响,父母是不会理解这些不值一文的瓶盖在小孩那拥有怎样的荣誉感和虚荣心,和同学展示的时候同学们也会表现出羡慕嫉妒的表情。

    扇piaji

    这个是用两个条形废纸交叉叠成的四方形的纸质玩具,背面是没有任何造型的平面,正面是因为折叠交叉形成四个直角三角形,他的玩法是把对手的piaji放在地上,用力将自己的piaji拍在地上的时候可以把对手的翻过来即为赢,那时候几个小朋友各拿着一些自己的“武器”,轮流上阵,最后赢的那个就是把别人都扇过来的那个,他也会得意的把一堆战利品带回家,虽然在父母看来这个东西一文不值;这里也有耍赖的人,就是知道要玩这个游戏,他们会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这样扇的时候会带一点风,有助于翻面。

    弹流流

    其实“流流”就是玻璃弹珠,这个是小时候需要投入一点费用的游戏,流流都是从商店里买的玻璃球,有大的有小的,多数里边有花不同颜色的,后来还有表面镀了颜色的像珍珠一样,还有的做成类似磨砂玻璃一样不通透效果的,有钱的小孩会在兜里揣着很多各式各样的流流,记得那时候的玩法是画一个圆圈,然后中间挖一个坑,把对方的玻璃球撞进坑就是赢了,出圈也是输,所以这个游戏也会有输赢。

    拔老根儿

    这是秋天经常玩的游戏,那时候会从落的叶子总挑选一个叶子梗结实的一个和朋友互相比,把对方的拉断而自己的没断就算硬,那时候叶子的选择是很有技巧的,落了很久的梗都已经干了的不行,因为这种往往太脆,一折就断,刚落的叶子也不行,因为这样的梗水分比较多,纤维还不够硬,只有落了一段时间叶子梗有些褶皱,但是还保持一点水分让梗有很强柔韧性,同时相对又比较粗壮的才是最佳,那时候小朋友经常在放学路上沿着路边杨树下寻觅,找到了宝贝后同一路回家的其他同学笔试,赢了的就不断接受别人的挑战,输了的就继续在路边搜寻,这样打发了很多的课后和放学后的无聊时光,当然最后这个游戏不像前面那几个会有一些战利品,只是会在沿路留下因为输掉丢弃的的断掉的叶子梗,,即使是赢了百战的“老根儿”也留不过秋天,最后因为干枯失去水分而坏掉,也有耍赖的人会在梗中插入细铁丝,或者用加强韧性的液体浸泡,这些都是虚荣心之下的小聪明,事后大家知道总会要被奚落一番。

    摔泥炮

    这个是之前放鹅的时候经常玩的游戏,就是用合理的黄泥,几个孩子分别做一个类似碗状泥胚,然后用力的倒扣在地上,因为空气的冲力会吧泥胚的底部炸开一个洞,比赛就是谁炸开的洞大,看似无聊的游戏几个朋友可以在泥潭边上玩一下午,第二天胳膊疼的抬不起来。

    扒尿炕

    这个是几个人一起玩的游戏,就是弄一个沙堆或者土堆上边插上一根棍子,几个人轮流扒沙堆,开始还可以肆无忌惮的大把大把的扒,但是随着沙堆变小,木棍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大家就都要小心的巴拉,最后谁把木棍巴拉倒了,谁就输了,大家会起哄说哪个孩子晚上一定会尿炕,可能这个游戏对于人只是有个小小的羞辱,没有什么实质的惩罚。

    歘嘎拉哈

    这个是女孩子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所谓的嘎拉哈就是羊的膝盖骨,个头小巧,因为长时间被人把玩会有些包浆的关泽,后来也有买的塑料的嘎啦哈,据说这个是个满祖的游戏,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有四个主要的面,坑、肚、和针儿、轮儿,一般刷旮旯哈是要有4-5个旮旯哈在配合一个口袋,先把嘎啦哈散落,如果开始就与相似的面那就随着扔口袋抓起同面的嘎啦哈,以不碰到其他的嘎啦哈抓起同面,然后又能抓起掉落的口袋为可以继续的标志,以坚持时间最长为赢,玩法中要先记住同面嘎啦哈的位置,因为口袋抛起眼睛只能盯着口袋,手去盲抓,抓到后再保证口袋不落地,碰到别的、抓到不同面的嘎啦哈没抓住口袋都为输,就要交给别人接着玩;还有一种玩法是随着扔口袋,手将嘎啦哈翻成同面,以不出错同事能最少次数将嘎啦哈完成四个面全部翻面齐全,最后整体抓住所有嘎啦哈同时接住口袋为大满贯,这个难度要比上一个难,但是这个是冬天女孩子最爱玩的游戏,经常可以一下午一直玩。

    打噶

    “噶”是陀螺在东北的称呼,小时候大家不知道陀螺,只知道“噶”,上学之后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打噶是冬天孩子们喜欢玩的一个游戏,有时候带着爬犁去冰面上去玩的时候会顺便带着,大多数是木头做的,最下边用图钉或者其他铁质的表面圆润的物体来做,这样保证旋转的时候阻力最小,但是木制的需要家里有木工经验的人才能做出来,所以这样的噶不是谁都能有,但是农村的孩子为了玩总有自己的办法,那时候有的人家里开始有了拖拉机,村里也有了修拖拉机的店,总会有些不用的洛斯帽嘎达,这个是我们的宝贝,如果能捡到大的就是更幸运了,我们会把大一点的溜溜塞进去,有的会用电胶水,有的会塞椅子额布保证溜溜可以卡在螺丝嘎达的孔里边,这样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噶,几个孩子在冰面或者压的比较实的雪地上轮番的抽打,噶就这样不停的转,几个孩子就这样可以玩几个小时,有的时候噶的质量不行,会把螺丝嘎嘎甩飞了,大家就在雪地里翻找,就这样度过冬天无聊的日子。

    推铁圈

    这个说不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游戏,一般是村里的大孩子上学的路上推着玩,小孩子看见了觉得喜欢就回家想办法要,父母不给做就自己想办法做,有的铁环是用铁丝自己做的,,还有的把家里废的水桶砸砸,下边部分卖废品,上边水头的口部打磨一下就有点像铁环,推铁环的杆子一般就是用铁丝弯曲一下就可以,于是上学的路上就有了形形色色的铁环,有的因为铁丝太软经常推着就变形了,也成了另外一种乐趣。

    憋死牛

    记得放鹅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在地上画好小格子,然后用小木棍和小石头作为两队然后两个人互相憋对方,其实不复杂也很枯燥,但是小时候几个人会乐此不疲的玩一个下午。

    翻绳

    这个是女孩子玩的比较多的游戏,就是用毛线绳做一个圈,然后用手指勾个形状,另一个人要想办法翻出另一个不重样的形状,然后反复,这样的绳子就会在两个人的手指间一会像琴弦,一会像纺锤、一会像手绢、一会像水槽,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怎么翻了,记得不同的形状要用不同的手指,我记得我当时还会耍赖,当别人翻出手绢的时候,我会从另一个方向用两个手的两个手指一拉,就变成了另一个方向的手绢,别人说我耍赖我会说我的方向不同,那时候翻绳有规律,每个形状的翻法都是固定翻法,所以有经验的孩子可以记住更多的花式,最终就能赢,而这个游戏实际并不在意什么输赢,更多时候还是翻出新样式的得意与兴奋

    粘蚂蛉

    在东北蚂蛉指的是蜻蜓,所谓的粘蚂蛉,就是用一个上面有分叉的木棍,把一些蜘蛛网缠在分叉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的类似蚊子拍的东西,在再上面喷一点水,这个网的粘性就会特别强,在夏天蚂蛉多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工具粘,其实这个不是什么比赛,就是玩,谁粘的多也没有什么奖励,就是有一种莫名的厉害的荣誉感,最后这些蚂蛉有的是放生了,有的就被喂了鸡了,后来上学大家知道这个蚂蛉是益虫所以后来大家不怎么玩了。

    掏鸟窝

    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基本都是用一种特殊的草做的屋顶,每隔两年这个草会腐烂所以需要重新修缮,这样的屋顶经常是麻雀做窝的地方,于是小伙伴会在晚上用一个顶部有两个小分叉的木杆子在之前探查觉得是鸟窝的檩条之间进行操作,把木棍分叉处插进鸟窝然后旋转木棍,连鸟带鸟窝就都被木棍缠在一起了,后来觉得这个是挺残忍的,因为常常会有幼鸟或者鸟蛋因为这样的操作被损害了,后来被大人制止了。

    地崩子

    这个其实不是一个游戏,而是大孩子在山上抓大鸟的一个陷阱,这个是我搬家到靠山的村里和比我大的村里的孩子上山见到他们做的一个陷阱,这个是用一个小树压弯之后用绳子和地上的一个利用木棍子做成的陷阱笼子进行结合,笼子里边放上粮食,鸟吃粮食进入陷阱会触发机关,树会迅速回弹然后把鸟的腿或者翅膀夹住,这样就逮住了,这个是在物质匮乏年代大家难得的改善伙食,但是上山的人多,经常做的陷阱被别人截胡,毕竟在山里没有哪个领地是专属于谁的。

    这些是我能记住的一些游戏,还没包含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跳格子、滑冰车、溜爬犁、老鹰抓小鸡等等这些在其他地方普遍玩的游戏,后来有了扑克我们还会玩五十K、粘年糕、斗地主什么的,大人用扑克赌钱,小孩子没有钱就输了喝凉水,所以小的时候经常有输了的小孩喝水喝到撑哭了的。看现在的孩子拥有的比我们那个时候丰富太多,但是乐趣却比我们少,他们的游戏少了和人的交流,少了创造力和协作的过程,有时候我在想科技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也让我们只有单一的思维方式、枯燥的行为习惯,科技改善我们生活的同时,也限制了娱乐,就像楼房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也像鸟笼一样限制了我们的空间,让我们忘记了菜园中的四季蔬菜植物生长变化,不知道蛙声鸟鸣对应的节气更替,我们习惯了在手机上看天气,忘记了燕子低飞,麻雀吞食的天气寓意,不知道日晕月华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我们太依附科技的产品,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感知。

    科技改变生活是很明显的,但是我觉得决定人生的还是人本身,所以我觉得教育本身还是要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去感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