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送财神的人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送财神的人

    他是我们村里的光棍,已经快40岁了,父母已经去世了,还有个哥哥,和他没什么来往,他自己住在一个破房子里,放前后有园子但是不怎么打理,都荒着,每年自己简单整理一小块种点蔬菜吃,但是因为不怎么收拾,菜地里也是荒草丛生,都盖过了蔬菜,所以他的蔬菜都是这样野蛮生长,长成什么样算什么样,所以别人家茄子尖椒黄瓜都又大又长,看上去就营养丰富,他家的就歪七扭八的,就像他的身材,光棍天生大骨节,所以走路有些蹩脚,胳膊也伸不直,就好像农村经常挎着筐的妇女留下的后遗症一般。

    光棍有几亩地,也和他的园子一样,管的不精心,所以每年产量刚好维持他的生活,因为收入低,也没有其他特长,所以年纪轻轻就成了村里的低保户,和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领低保,平时他也不怎么出门,不知道在家干什么,经常看到他都是去村里小卖店买吃的,他很少和村里其他人打招呼,也没有人愿意理他,在农村懒汉是比打牌耍钱还让人烦感的,因为耍钱的人至少很多人都是有耍钱的资本,他们要么有商业头脑,要么足够勤劳,在牌桌上也是有输有赢,当然也有一直输钱把家败光的,不过这种也是少数,所以耍钱的人可以让人看到希望,但是懒汉不行,傻吃孽睡没尽头儿,所以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即使是村里有的呆傻的女人,急于找婆家送出去,家长看到这个光棍也是避之不及的。

    光棍每天出门的时候还是会笑嘻嘻的,虽然没有人搭理他,但是他仿佛也不在意,主动见面打招呼,有的人还象征性的回应,更多时候还是装作没听见匆匆过去,光棍也不以为然,依旧笑嘻嘻的,当时村里还没有自来水,都是要去挑水,像我们这些孩子成为半大小子的时候都开始挑水了,光棍就拎着一个小塑料桶,每天就拎那么一小桶,够用就行,他也不在水缸额外多备一点水,觉得挑水太累,所以村里挑水的男人们见他都会嘲笑他“天天拎着个尿桶,拉拉那一点尿好干啥?”他就笑着回答“够用就行”,听说他家院子里放了一些水盆和水桶,下雨天接着就用来平时洗脸洗手啥的,洗衣服他都是到南边的小溪边上,也许这是大家唯一能看到他像个过日子人的样子,他洗衣服都是去很隐蔽的地方,顺便把身子也洗了,那时候放鹅子的孩子还会偷偷的去看他洗澡,看看他下边是不是也像他胳膊和腿脚那样弯的。

    光棍讨人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偷过别人家的鸡鸭,曾经有人上门去骂他,但是不好动手,村里都知道他家里穷,村干部每年评先进村集体都怕他拖后腿,所以一般这种事情村干部每年都会帮着解决这样的事情,好息事宁人,避免这种不好的名声传出去,再后来村干部都会隔三岔五给他送点肉改善伙食,这让光棍觉得自己有了依仗,所以田地更不精心了,以至于逢年过节村干部还要给他点米面。但是即使这样在评文明集体光棍还是拖了后腿,因为村里有人举报村里有人无所事事,年纪轻轻有手有脚的拿低保,后来村政府也经常去找光棍,建议他干点啥,但是他都不爱去,后来有人支招让他过年买财神,村里都给他备好,他自己挨家串就可以,所谓的财神就是塑料画,过年很多人都会买,去游说光棍的人也说的好听“你这就是干了财神爷的活啊,每年给人送送财神,人家高兴你也有钱,也不累也不需要投入,这不挺好的么?”

    就这样每年冬天村里多了一个蹩脚的送财神的人,以前送财神都是初五送,但是光棍干了这个活之后根本不讲究什么时间,想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候送,有时候还特别不开眼的赶饭点去送,看见主家吃什么好的不免会讨一点,硬生生的把送财神干成了要饭的,搞得村里人都背后骂他,也同时骂那个出主意让他松财神的村干部,但是现在见到甜头的光棍别人想不让他干都难,每年定点去政府要财神,如果政府没给准备好就去闹,村里人在各方面看不上这个光棍,但是从无赖这一点上,是没有人不佩服他,村里赶上这样个货,村干部也没办法,只能被赖上,如果能有办法把这个货请出村儿,他们还真是巴不得的,于是又有人给出馊主意让去别的村赶集的人顺便带上他,让他到别的村也送送财神,于是光棍的疆域有随着赶集向别的村扩展。别的村和镇里反应镇领导批评村领导,结果村领导也振振有词说“村里该想的办法都想了,其他工作不爱干,就爱送个财神,我们也不能打消低保户自我创业的积极性吧”,镇领导也无话可说,于是光棍在各个村里送财神也出了名,听说他来各家各户都大门紧闭,于是光棍又去镇里,最后镇里没办法出钱把他送回去。

    就这样光棍成了村里的名人,经常像上班一样出去,然后再有专车送回来,隔三岔五还有领导好吃好喝的送过来,日子比那些天天下地干活的人还滋润,以前偷鸡摸狗的事情也不做了,因为领导都有送,一来二去还和政府领导有了不少关系,村里人反倒开始主动过来来往,有些求人办事的事情还会让帮忙。

    后来村里干部私下聊天的时候得意的说“人啊有时候把任何一个事情做牛逼了也了不起,你看看咱们光棍,把无赖刷到这个份儿上也是没谁了”,“要不说还是你是老狐狸,支了个好招,帮咱们甩掉一个好大个拖油瓶,现在评先进村集体都不再有人再说光棍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