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 »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拖拉机

和老家有关的故事——拖拉机

    小学的时候村里拖拉机开始多了起来,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四轮拖拉机,还有一种是手浮拖拉机,四轮的比较普遍,因为速度开适用性强,后面挂上犁就可以趟地,挂上翻土机就可以翻土,挂上挂斗可以拉土拉沙子拉货,秋天打场的时候和稻子机连上,就可以挨家挨户的打稻子、打黄豆,那时候收割机还没普及,水稻和大豆还是要先通过收割拉回来然后在统一时间拉着机器到各家去打,这个活是要集体劳作的,比如打稻都是大家互相配合,男人们或者强壮的女人们负责把稻子捆用草绳拴好然后把稻穗送进打稻子机然后边走边转动稻捆,稻子粒就被机器中带齿的高速滚筒打下来了,最后要用力把稻草在抽出来,小时候我曾经也想尝试,发现机器具有很大的内卷力度,我力量小根本拽不动稻子捆,最后稻子捆被直接卷到了机器里,还好我放手快,要不我也危险了,所以一般这个活都是强壮的人来做,大家都顺序的取捆、上机、卷动稻子捆,最后抽出来稻草,整个流程大家就像是排练好的舞蹈团,一直在稻子垛和机器两边循环;打黄豆要简单一些,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村里人都是把黄豆平铺在场地上,然后给马套上一个架子,架子后边拉着石头棍子,那棍子就像一个小型的压路机的圆筒,只是村里的这个是用石头凿成的,这个石棍子有直径一米的也有小一点的,两头造出两个凹坑,木架子专门做两个圆木把头部磨圆然后顶进去,然后再用一些木方固定成类似钳子的形状,这样就形成了辊子,套上马随着马转圈走动棍子就压在所有的豆干和豆荚上了,秋天的豆荚很脆,一压豆荚就会崩开,金色的豆字就出来了,但是这个效率比较低,而且场地也不够大,需要不断的收起来桔梗再铺上新的豆杆;有了机器之后还是几家人组合把大豆从豆子垛上铲下来,大家不断的往机器里续,最后豆子从下边的筛孔中出去,豆荄就从侧面出来,以后留着作为柴火。

    相比四轮拖拉机来讲,手浮拖拉机就不那么多功能了,它机器在最前头,然后有个长长的操控架,档杆子也特别长,跑起来速度慢,挂上拖斗马力也不太够,拉不了多少东西,相比四轮拖拉机要便宜轻便,一般水田比较多的人家比较爱使用,因为它前轮可以替换成类似风车轮一样的铁轮子,然后后面还可以挂拖板。

    我家里后来买了一台二手的四轮拖拉机,我不知道叔叔是什么时候学会驾驶的,因为当时村里会开的人并不多,家里养牛马的人不舍得话这个钱,一方面自己不会开,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这个是费钱的东西,要烧油,农村的路坑坑洼洼的还经常陷入泥里边,还经常坏,修理又是不少的费用,不及家里的牛马好用,既不用花钱,养久了卖还值钱,有时候观念的转变可能有一代年轻人就行,因为年轻人更喜欢新的东西,学习也快,学会开拖拉机能方便很多的田间劳作,所以没几年村里就有很多拖拉机在路上跑,司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

    我家里的拖拉机是二手的,所以除了农忙的时候用,农闲的时候父亲经常是在修车,于是家里外屋地上有了各种黑漆漆的扳手,零件;还有一个硕大的柴油桶,使得外屋总弥漫着柴油或者机油的味道,因为总修车,所以父亲多数时候脸上手上身上都是黑漆漆的,用肥皂都洗不掉,到了冬天拖拉机启动起来还比较麻烦,因为温度太低,水箱都冻了,经常是用开水往水箱灌来化冻,然后父亲一直用摇把子摇,废了半天劲也启动不起来,后来为了防止冬天不好启动,外屋还把门拓宽灶台往里移,冬天拖拉机直接开到外屋。

    关于拖拉机还有一些搞笑的事情,村里有个小孩特别喜欢闻柴油出来的烟的味道,所以经常会围着拖拉机的烟筒闻,有一次他爸爸没注意到所以就启动车,没想到把孩子的脸熏得黢黑;拖拉机车头上一个油箱一个水箱,一般外边还有个拖拉机盖子,但是不利于散热,所以很多人都会把这个盖子拿掉,机器运转时间长了水箱里边的水就会烧开了,农忙的时候我们如果开拖拉机一般会带着鸡蛋,放在水里就能煮熟吃,如果赶上田地周围没有水,带的水又喝光了,我们也常会把水箱里的水放出来晾凉了喝,虽然会有点机器的味道,但是至少是煮沸过的水,还算卫生;村里有个男人,他家小孩特别欠,明知道水箱很烫,但是总会过去比划着摸摸,说他好几次都不听,他爸爸一生气,直接把他手按到水箱上边,小孩子被烫的嗷嗷哭,以后长记性了,再也不到水箱上边比划了。

    村里有一段时间都吃那种一卷一卷的爆米花,后来知道是村里有一家卖了个爆米花机,用拖拉机带动的,谁家要做爆米花,就准备好玉米或者大米,他就过去,帮着做,一般收点加工费,机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额外收入,比如拉沙石料、拉土什么的。

    我家因为拖拉机也经历过一场意外,那时候每年政府都会要求各村排人派车去休江堤,父亲和车也被派去了,不会开车的就要干一些体力活,会开车的就清闲一些,主要负责拉土,但是那年江堤有点陡,父亲开的拖拉机向上开的时候打滑车头翻下来,水箱里边滚烫的水直接从水箱口倒灌出来,直接浇到父亲身上,被抬回来的时候浑身通红,在炕上躺了一会红的地方就开始形成大大的水泡,村医生过来一边负责挑破水泡一边给上药,那年夏天我中考,整个夏天家里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后来出来上学,父母出来打工,家里的旧拖拉机据说卖掉了,不过因为太旧了没卖多少钱,关于拖拉机最后的相关记忆就是父亲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给我弄了一个拖拉机驾驶证,不过我一直也没有用到,我对拖拉机一直都没有驾驶的欲望,以后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也不再有驾驶拖拉机的需求,不过对拖拉机最深的印象,就是每次农忙完回家的路上父亲驾驶着拖拉机,妈妈、我还有姐姐会坐在拖拉机大轮子上边的挡泥板上,随着拖拉机一起颠簸,侧坐在挡泥板上,手抱着驾驶座的靠背,面冲着拖拉机行进的方向,风把妈妈和姐姐的头发和脖子上系着的围巾吹起来,迎着风我们会眯缝着眼睛,这仿佛成了农村生活的一个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