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宋太祖赵匡胤 » 008:谋划

008:谋划

    “王继恩?内臣从未听过,皇子可有更具体的信息吗?”

    李继美思索片刻,还是记不起来这号人物。

    “我只知他在大周时就进宫了,年纪不会太大,应该不到三十岁。”

    “内臣还是不知此人。”

    “好,你留心一下,找到了让小李子告知我就是。”

    “是,内臣定当留意。”

    李继美答应之后,作揖告辞而去。

    “小李子,你和李大监什么关系,他如此照拂你,亲自引荐你到我面前。”

    赵昕吃完一个水煎包,喝了口温热的羊肉汤,对旁边站着的李神福问道。

    “皇子恕罪,小底是李大监的养子,并非有心隐瞒皇子。”

    “有心无心都好,以后在我身边,一些事情不要等我问了才做解释,否则我如何信任于你?”

    赵昕并不意外,严肃地说道。

    驭下之道,首重恩威并施,李继美既然主动靠过来,把养子送到他身边,那就是在他身上下注。

    那李神福就可以试着使用,那首先自然就要管束好,不能骄纵。

    “谢皇子宽宥,小底明白了,以后定当不敢隐瞒任何事情。”

    李神福立刻跪下回话,心中反而对赵昕更亲近敬重了。

    若是对他什么都不说,那才是对他毫不在意了。

    “好,起来吧,以后不要动不动就跪,关于王继恩的事情,让李大监暗中查询就好,不要大肆声张。”

    赵昕想了想又道。

    只有先找出此人,加以监视,或许就能判断出赵光义要怎么动手。

    至于他被监视,赵匡胤会知道此事,那样更好。

    只要查出王继恩和赵光义来往的证据,那他直接就可以化解如今的危局,把梦话的事情翻篇,以后安稳发育。

    赵昕在谋脱困之计时,有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次日早晨,开封府大堂上。

    推官石熙载正报告着最近几起在审的案件,堂上的赵光义却几乎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好,吾一会便看这几起卷宗,石推官,你先去忙吧。”

    赵光义回过神来,收下卷宗,心思却还在昨夜收到的那封密信上。

    为了这件事情,他几乎一宿未睡,此刻精神十分萎靡。

    他怎么也想不通,昏迷一天的侄子竟然说了梦话,话中明示是他害了二哥,夺了皇位,然后又把四弟和两个侄子给逼死了!

    “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赵光义心中十分愤怒,真的是侄儿做梦,还是人造的梦?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信骊姬,造成申生自杀,重耳与夷吾出逃,国内大乱。献公死后,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夷吾借助秦穆公的兵力回国继位,对于曾经杀死两位国君的里克,采取了拉拢策略,又担心其谋反,就赐死了里克。

    里克临死感慨,若没有他杀了前两位公子,迎接夷吾回国,夷吾又如何能即位,认为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赵光义可跟里克不同,非但没有罪孽,还有大功!

    大宋立国之初,二李叛乱,哥哥赵匡胤外出平叛,是他坐镇京城,维持后方安定的。

    如今他任开封尹五年,不说把这开封城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也是和平稳定,民心凝聚。

    他固然很想继承哥哥的皇座,但还没丧心病狂到,害死哥哥、弟弟、侄子的地步。

    哥哥若是不想听母亲的遗命,传位给他,只需跟他明说便是了,何故搞出这种梦话谶言逼迫他?

    赵光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有心去找哥哥刨白内心,放弃继位的想法,可是心中又是不甘,又是不敢。

    不甘的是,这是母亲临终遗言,哥哥并未反对;不敢的是,他无法解释怎么得到的这个消息。

    “命悬一线,生死难料,必须与幕府中的人商议商议此事了。”

    赵光义很快做出了决定,命人即刻去唤最信任的几个属下。

    开封府,后堂密室中。

    左补阙、开封府推官石熙载,开封府主簿贾琰、掌书记姚恕、典财陈从信、宾佐商凤五人恭敬坐在下首,听赵光义说着昨夜那封密信的内容。

    “这些梦话若是真的,大尹未来定得大位,可惜泄露了天机,怕是就有了变数。”

    商凤不无遗憾地说道。

    “如今大尹形势危急,你竟还敢想此事?”

    陈从信埋怨一句又道:“大尹,无论梦话是真是假,必须都是假的,否则大尹又何以自处?”

    “吾何尝不知啊,可又该当如何应对?”

    赵光义苦涩摇头道。

    他思虑了一夜,发觉无论是否采取行动,都对他十分不利,故而才只能找亲信商议。

    “此时确实不好应对,因为不管如何,官家都会疑心大尹。若是有所行动,那更是坐实了。”

    石熙载无奈说道。

    “既如此,那就更应该行动,否则官家信以为真,便难以挽回了。”

    姚恕当即发话道。

    “是啊,从信兄说的对,此梦话只能是假的。相信以官家谨慎的性情,必然会先查此事,再做定论,目前还有时间安排。”

    贾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皇子不过七岁,深居宫中,能接触的人不多,国舅王继勋胸无城府,策划此事的可能性很小,此时暗算大尹,四皇子和他都无法获益,所以梦话八成是真的。”

    陈从信再次说道。

    “那便更应该即刻谋划了,否则官家查证无人策划此事,信以为真,大尹危矣。”

    商凤再次强调道。

    “不要杞人忧天,纵然梦话是真的,官家也不会因此对我不利。”

    赵光义开口道。

    “话虽如此,那大尹莫非要放弃那大位了?”

    贾琰急切道:“大尹不可啊,此乃昭宪太后遗命,若因梦话放弃,岂不是不孝?”

    “你又怎知,那梦话不是太后托梦?”

    一直沉默着的石熙载开口道。

    “唉……”

    闻听此言,赵光义叹息一声,这是他最担心的。

    他就怕此事背后之人是他的好二哥,那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甚至成了自投罗网。

    “官家不会做此事,目前绝对不会。”

    刘从信坚决地道:“大宋伐蜀后,深陷叛乱之中,不知何时才能彻底平定蜀地。南汉、南唐、北汉、契丹,这些大敌还在,官家需要国家稳定,朝堂一心,才能整军备战,继续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又不知多少年才能完成。两位皇子都还年幼,不足以服众,官家需要大尹做为储君,以防不测。所以,我敢断定,此事绝不是官家所为。”

    “此言确实有理。”

    赵光义点点头,其他几人相互看看,也是认为赞同。

    “既如此,那便可以谋划一番,祸水东引!”

    “好,此事一定要做的天衣无缝,无迹可寻。”

    当下,密室之中,众人齐心谋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