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妃尝人生 » 四百九章张家小厮吐露实情,阮先生规劝张元哲

四百九章张家小厮吐露实情,阮先生规劝张元哲

    赵旻祾跟着小厮往外走,实在不甘心就这么走了。他从身上扯下了一个吊坠,塞到了小厮的手里。小厮吓得躲开了,说道:“公子使不得,老爷知道了非把我赶出去不可。”

    “这个足够你后半辈子吃喝不愁了。只要你回答我一个问题就好了。”赵旻祾说道。

    小厮看着那个玉坠,怀疑地说道:“这个有那么值钱呀?”

    “买下这个宅子没有问题。”赵旻祾说道。

    “那你问吧,也许你说的那事我不一定知道呢。”

    “徐县令家的千金嫁到哪里去了?”

    “谁是徐县令家的千金呀?小的不认识啊。”小厮一头雾水。

    “就是你们姑奶奶家的表小姐。”

    “那小的哪能知道啊,从小的到这府里当差,就没有见过姑奶奶。”小厮为难地说道。

    “他家的小姐前年不是回来了吗?还从这出嫁了。”

    “公子,您弄错了吧。什么表小姐出嫁呀,这样两年张家就没办过喜事。”小厮摇着头。

    “那会不会你不知道呢?”

    “这您就开玩笑了不是,张家又不是什么小户人家,要办喜事,整个滨州都得传遍了,我们这家里的小厮能不清楚吗?”

    赵旻祾想着他说得在理,这张元哲再怎么也是一方父母官,家里要办喜事,不可能没有风声。于是把玉坠放到了小厮的手里出了张家。

    小厮随后拿着玉坠去了家当铺,让人估计。当铺的掌柜的看完要出五千两买下来,小厮惊得瞪大了双眼,兴奋地说道:“还真得发了。”

    他当下辞掉了张府的差事,拿着银子买了套宅子,置了几个铺面。寻媒婆说了一门亲事,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赵旻祾心里装着满满的疑惑,回到了广聚财客栈里。老板立刻拎着壶茶水进来,一边倒茶一边打探:“各位公子爷,今天玩的怎么样?这找的人找到了吗?”

    “老板,我问你,你们知府大人家里,这几年可办过什么喜事?”

    “知府大人家里呀?喜事啊,那就是他小孙子出生了。当时呀在福丰酒楼那里,摆了一天的流水席,全城的百姓都可以免费去吃,而且一分礼钱都不用掏。要说那福丰酒楼的饭菜的确是好吃。”掌柜的一脸的回味。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赵旻祾问道。

    “五年前了吧。”

    “那这两年没有吗?例如什么嫁女什么的?”

    “公子爷,这张知府家就三儿子,没有女儿怎么嫁?”

    “那是他妹妹家的呢?”

    “那人家有自个的爹娘,祖宗。怎么能跑到张家来出嫁呢?这不合规矩。”老板说道。

    “那这么说,这件事是不可能的啦。”

    “当然不可能。”

    “可他为什么骗我呢?她又去哪了?”赵旻祾嘀咕道。

    “公子爷,您说什么呢?”老板没有听清。

    “没有什么,你出去吧。”赵旻祾说道。

    老板只好点头出来啦,耳朵贴在门边上偷听里面的对话。

    赵旻祾越想越心焦,对着两个侍卫说道:“走,去雍城,我要去问个究竟。”然后就起身出了门。

    打开门,老板正贴在那里,见被发现了,尴尬地笑了。

    赵旻祾没有理他,直接奔向了马厩,拉出自己的马,上马离开了。叶枫和刘廷马上追了出来,骑马去追他。

    留下不明情况的老板,在后面喊道:“哎,你们就这么走了,还住不住啦?”可是没人回应。

    到稍晚的时候,严渠带人来了,问道:“他们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去了哪里?”

    老板谄媚地笑道:“爷,您不知道他们呀已经走掉了。”

    严渠一把揪住老板的衣服说道:“你是不是走漏了什么风声?”

    “没有没有,小的真的没有呀。”老板一脸苦瓜相。

    “那他们怎么突然走啦?”

    “小人不知道啊。他们就问了几个问题,就这么走了。”

    “问的什么问题?”

    “就是跟张知府家有关的。”

    “张知府?”严渠开始思考起来:难道他想拉拢滨州知府。

    严渠也知道这滨州是富饶之地,把地方官拉到自己的阵营里一定是好处多多。于是马上去了张家。

    张元哲待赵旻祾离开,立刻把府里的阮先生请到了家里,将赵旻祾来事情同他讲了一遍,请他一起来商量主意。

    阮先生听完张元哲的话说道:“滨州地强民富,自古是个商贾盛地,被人惦记上是迟早的事。大人啊,现在与以前不同,我知道您有一腔爱国热血,可是这皇上都归降了,咱们这些小民怎么能拗得过军队呢。您要是硬抗,那遭殃的只能是这滨州的百姓啊。”

    “可是,偌大的国家就这么白白的被人占去,我心里难平啊。”张元哲说着捶了一下桌面。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不甘又能怎样?就周家的军队训练有素都敌不过,咱们府衙的这点人不是白白送死吗?万一再伤及百姓…再说了这天府建国不足百年,百年之前这滨州不是大唐的天下吗?那大唐之前呢什么商周列国的,一大堆的国家,最终不也就是史书里那么一小页吗?最终留下的不还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老百姓吗?为朝庭那是大话,老百姓才是真的,活在你面前的。”

    张元哲听了阮先生的话茅塞顿开,叹了口气:“若那人再来,我会好好和他谈一下的。”

    “您要是心里不乐意,我可以代您去。”

    “算了,迟早都要面对的。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张元哲下了决心。

    门卫的小厮进来了,说道:“大人,门外有人求见。”

    “那去请他进来吧。”张元哲说道。

    “那大人,我先告辞了。”阮先生拱手说道。

    “本来打算留你吃晚饭的,看来只好让你带回去了。”张元哲笑道。

    “多谢大人了,那叫花鸡?”阮先生听到吃的,吞了吞口水。

    “放心吧,我命厨房做了两只,本打算吃一只,让你带走一只的。现在只好全让你带回去了。”

    “多谢大人了。”阮先生脸上乐开了花。

    这位阮先生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不喜欢朝堂上的权斗,偏爱游山玩水和美食。多年来,游历各地,吃遍大江南北。最后来到了滨州被福丰酒楼的饭菜给吸引住了,连吃六天,可最后一顿,身上的银子用光了,饭菜钱都给不出来了。顾掌柜的一看这个主,就直接给免了单。

    可谁知这阮先生迷上了福丰酒楼的饭菜,第二天又来了。小二一看赶紧去同顾掌柜的说:“掌柜的,昨天那个白吃的又来了。”

    顾掌柜的看了一下说道:“算我的账上吧。”

    结果,这阮先生又赖在酒楼里吃了三天。顾掌柜的看这位这么不自觉,就去见了他一面。没想到一聊,发现他还挺有学问的,想着张元哲把那只顾捞油水的师爷给法办了,这身边刚好缺个助手,于是对着阮先生说道:“其实这酒楼里的饭菜不是最好吃的,我给你指个地儿。”

    阮先生一听来了精神:“哪里的?”

    “城东张府。”顾掌柜的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