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舞龙,我骄傲 » 毕业答辩论文—— 1例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毕业答辩论文—— 1例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个案护理报告

    题目1例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姓名陈毓莹

    专业护理

    班级20级护理3班

    学号20080306

    实习医院高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指导教师吴晓芳

    1例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20级护理3班程陈毓莹

    【摘要】目的讨论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亲自护理的一例病人的病例,分析患者目前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病情稳定,恢复后出院。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有利于病情好转和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心律失常的护理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当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异常改变或存在异常传导组织时,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1]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本院综合内科收治一名心律失常的病人,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好转,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俞新原52岁。患者2022-12-22因肌肉酸痛,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随后反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伴失眠,2022-12-31凌晨上诉症状加重,就诊金山医院急诊,昨日因症状加重,就诊亭林医院,给予氧气吸入后症状好转。今2023-01-12患者至我院门诊就诊,测抗原阴性,要求住院吸氧补液治疗,遂门诊拟“新冠病毒感染后,心律失常”收入病房。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呼吸平稳,步入病房,营养中等,发育正常,主动体位,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对答切题。

    主诉:反复胸闷、呼吸困难22天。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平时未服用药物;早搏病史,具体不详,本次发病行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多源性室性早搏,目前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bid+麝香保心丸必要时服用。新冠疫苗接种3针,其他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无。

    体格检查:

    体温:36.7℃脉搏:7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91mmHgSpO2:97%

    专科检查:

    心:视诊:心前区无局限性隆起与凹陷;

    触诊: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

    叩诊:心相对浊音界如下:

    右侧(cm)肋间隙左侧(cm)

    Ⅱ

    Ⅲ

    Ⅳ

    Ⅴ

    注: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8.5cm。

    听诊:心率:73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

    心肌功能:肌钙蛋白<0.02ng/ml,肌红蛋白20.8ng/ml,CKMB质量1.0ng/ml,BNP:小于4.00pg/ml,胸部CT(100243472):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

    24小时动态心电图[2]:1.观察全程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室率66次/分,最快心率138次/分,见于07:38,为窦性心动过速,最慢心室率49次/分,见于04:41分,为窦性心动过缓。最长R-R间期为1.27秒,发生于12:43,为早搏后长代偿间歇所致;2.室上性异位心搏共有18次,占总心搏<1%(平均<1次/1000,最多平均5次/时,见于21时段),包括房性早搏下传心室单发14次,有房速1阵,由4个心跳组成,发生于01-0521:42,,频率为101次/分,时伴室内差异性传导;3.室性早搏单发4次;4.ST段:Mv5时呈水平型压低,Mv5最大压低-1.3mm,发生于01/0522:32,持续时间2.9分钟,伴T波倒置。冠脉增强CTA(CT2916850):左前降支开口处轻度狭窄。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0*10^9/L;中性粒细胞3.2*10^9/L;淋巴细胞数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3.9;血红蛋白(HGB)138g/L;血小板计数177*10^9/L;D二聚体0.19mg/L,肌钙蛋白Ⅰ0.05ng/ml,CKMB质量3.69ng/ml。。

    临床诊断:

    新冠病毒感染后、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

    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高危

    焦虑状态

    1.2治疗和效果

    一般治疗: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脂饮食,健康宣教(控烟),注意休息,监测血压、氧饱和度、心率,吸氧PRN(灭菌注射用水吸氧用)。

    对症支持治疗:肌苷注射液提高细胞代谢,维生素B6、维生素C营养支持,替米沙坦40mgq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控制血压,酒石酸美托洛尔改善心肌耗氧,心可舒片活血[3],活力苏补血益气改善睡眠,麝香保心丸必要时。2023-01-14加用黛力新早1#,中1#抗焦虑。

    完善相关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粪常规、粪隐血、心电图、B超等检查;胸部CT、血常规、心肌功能已做;患者中老年男性,予肿瘤标志物筛查。

    焦虑状态:患者反复胸闷、呼吸困难,对疾病非常担心,焦虑使睡眠差,加用抗焦虑药物后症状有所好转。

    2023-01-19患者近日无胸闷、呼吸困难发作,夜间睡眠较前改善。查体:体温37℃,血压114/66mmHg,SPO2:100%,心率:60次/分,未闻及杂音,腹部(-),双下肢无水肿。2023-1-17动态心电图:总检查时间22小时45分钟;全程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平均心率59次/分。全程无动态ST-T改变。余主治医师查房后示:患者HOLTER正常,经评估,病情好转,同意明日出院。

    2.护理

    2.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睡眠型态紊乱、焦虑、潜在并发症如猝死、阿-斯综合征等、知识缺乏。

    2.2护理措施:

    2.2.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胸闷症状明显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耗氧,减轻心脏负担,并氧气吸入。鼓励病人在醒时每小时做深呼吸。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减弱,可下地床边活动,走动时间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宜.。住院后期逐渐增加活动,可在室外走廊散步,上厕所等。移开病人经常走动区域的障碍物,以提供病人安全的活动场所。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2.2.2睡眠型态紊乱:与心悸发作所致的不适有关

    保持睡眠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避免使患者情绪紧张的各种刺激。

    应提供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和方法,尽量满足病人合理的入睡习惯和入睡方式。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对病人进行促进睡眠的宣教: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睡前热水泡脚、听轻柔的音乐、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积极实施心理护理。

    2.2.3焦虑:与心律失常发作反复,对治疗缺乏信心有关。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给予良性的心理暗示。医护人员对患者亲切关怀,注意倾听患者诉说,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疏导,使其感到痛苦体验有人同情理解,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多给病人讲战胜新冠的病例,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境。在上海感染高峰期,大家纷纷阳了以后,护士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精神上给予安慰。在护理中,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消除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对患者进行行为疗法[4]:是消除紧张,减轻焦虑的一种最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深部肌肉的松弛训练来对抗焦虑反应。教会患者渐进性肌肉放松方法,每天坚持。

    心悸也可以由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引起。有较明显胸闷、心悸症状的早搏患者,可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遵医嘱给予抗焦虑药物(黛力新)治疗能明显减少房性心律失常。虽然室早程度在治疗前后并没有改善,但患者的心悸等心血管症状改善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患者原来存在的心血管病症状并不一定与室早有关,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可能得益于焦虑抑郁状态的控制。[5]

    2.2.4潜在并发症:猝死。

    向病人说明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感受,若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遵医嘱应用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保持输液通畅,并根据心率、血压、呼吸及用药情况随时调整滴速。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仪器如除颤起搏器,抗心律失常药及复苏药。

    2.2.5知识缺乏:缺乏心律失常相关知识。

    个性化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疾因及防治知识。强调积极治疗高血压,饮食宜清淡饮食,忌饱餐和忌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遵医嘱继续服用药物,说明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教会患者和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交待家属应注意的事项和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如发生阿-斯综合征时心前区捶击方法。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基础疾病的情况。

    3.护理体会

    3.1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3.2通过对本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深刻了解到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以及观察要点。除了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外还需注意观察SPO2情况,这些数据都是分析和了解病人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点观察的一项指征。

    3.3此案例也让我体会到了学校人与医院人的不同,在内科中可能单独按一种疾病学习。但是在实际中,一位病人可能有多种疾病,一种病扣着另外一种病。像这位患者属于心因性的窦性心动过速,从新冠阳转阴后身体仍旧不适,心理过于紧张导致反反复复的胸闷。我们的护理对象是人,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书上的治疗护理、健康宣教列出不同的情况,但在面对不同的人时,有更多的变化性,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尤其是健康教育。在与病人的交谈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如病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从而更有针对性护理病人,以及进行健康宣教。

    3.4在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中,人们足不出户,导致了一定比例的心理焦虑与抑郁。但在综合医院,人们对由焦虑抑郁引起的躯体不适普遍认识不足。且把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等同起来,有很强的病耻感,谈“精神病”色变,对这种药物避之不及。同时对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存在明显多疑和偏见。有研究表明单纯性房早、室早患者,其心血管症状更多的是由焦虑抑郁引起,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障碍的评估及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的治疗,应该成为其基本的诊治措施。作为护士遇到焦虑的病人,应学习并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通过解释、答疑方式告知患者其躯体症状与内心的焦虑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以及如何能够减轻不良心理状态在护理中,对患者子女进行宣教,帮助其分析自己亲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或切断刺激源,使他们感到家庭的温馨,增强乐观情绪间。分析患者内心冲突,化解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3.5在护理这位病人前我在门诊补液室(包括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输液……)待了六周,前四周没有多少病人,第五周开始上海疫情高峰,还没来得及进病房,病房就闭环了。等疫情高峰过去,一日来几十个补液的病人,一天更比一天多。在那种高强度的工作量下,我的打针技术也突飞猛进,患者都说我打针打得不疼。第一次从门诊到病房给第一个打针,一看该患者年纪不大,静脉也清晰,但由于自信过头,明明进了针,不断调整,就是不见回血。急得汗都出来了,就怕人家会骂我。最后是老师调整了针头位置才成功回血。再有机会给这位打针的时候,可能熟悉了病房的环境氛围,病人也没说别的话,我的心也稳了很多。在病房其实不像在门诊,门诊要是给人扎破血管之类的,会被病人说的,有的还会骂。第二天再碰到就不让我打。病房里一般来说,碰到昨天失手了不会说护士的。这次的实习,也是理论实践的过渡,可能因为我因为卫校实习过,对我来说,没什么不不太适应的。这次的实习也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成长了不少,我在护理上、在生活上都变得强大了起来。我也有信心能做好一名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冯丽华、史铁英,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80

    [2]张蕾,1992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04:438-440

    [3]霍望,心可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3-54

    [4]彭秋林,焦虑抑郁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的治疗及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6:162-163

    [5]毛家亮,鲍正宇,李春波,宋玮等,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鉴别及研究治疗[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0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