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拯救皮皮虾 » 第116章 著名摄影师

第116章 著名摄影师

    戴继尧马上把话筒递给李舜承:“李老师,这真是太可贵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舜承没想到记者会采访自己。

    他从没思考过这一问题,想了想,说:“还真是意外,这也许只是巧合吧。”

    看了看儿子:“其实军军比我对高考更有感觉,他能考这么好,就是他对每一课的知识点的把握都特别到位。他也很努力。你们报道他就好了。”

    “他是省第一,当然要报道了,你这个优秀教师也一定要让大家认识的。这可是为我县的教育事业负责啊。”

    马闻桓也说李老师的事迹非常典型,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高考和普通教育该怎么平衡。

    李舜承以前就和儿子讨论过这话题,就谈了儿子当时的看法。

    提到用高考逼着学生学知识总比象前些年放纵他们要强,每个方案都是不完美的,按着目标选一个缺陷相对较轻的就好,算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陈泊仁听了非常兴奋,说:“就是这理,两害相权取其轻。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在座的人都觉得这是高论,一定要在报道中体现出来。

    戴继尧发现,今天的采访真是太及时了,没想到宝藏埋藏在这里。就问了好多临时追加的问题,李舜承都慎重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当然所有的观点都是切合时代精神的。

    李建军在草地上听着父亲毫无破绽地谈着对教育的看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心想,怪不得老爸这些年能护得自己和一家人周全,除了外公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高情商啊。

    戴继尧很想知道,李舜承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这么大的问题的,这可是高层决策者的思维。

    李舜承淡定地答:“其实这是军军在思考的,当时是为了解决我的困惑。”

    在场的人又被震惊了,想不到这么系统的论调是从一个孩子的脑袋里想出来的。

    沈熙陌把李建军叫到跟前,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满脸的疑惑:“军军,你爸刚才说的你都听到了吧?这真是你说的?”

    李建军还在自己的情绪中没出来,毫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连“嗯”都没发一声。

    沈熙陌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语气有点生硬,问:“军军,你是怎么会关心起教育问题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一个人必须要懂点知识,但又很难自觉去学习。象前几年那样学校不管学习,学生都放纵自己,什么都没学到。

    老百姓没文化没知识,国家就落后,落后就挨打。

    所以每个学生都必须被逼着学点东西,这样国家才有人才,才会强大。所以我赞成恢复高考。”

    沈熙陌抽回了手,站了起来,对李舜承说:“李老师,你家儿子是亲生的吗?我怎么看,他就怎么不像你。”

    李舜承尴尬地笑笑:“我也怀疑过,可他又明明就是。看这鼻子嘴巴就是我的翻版。”

    说着站起来捏了捏儿子的脸。

    大家就这话题笑论了一番,又回到了正题。

    戴继尧让李舜承思考一下,这猜题押题的本领能不能推广,特别是对于其它课程有没有参考价值。

    贵妃县这次考试的上线人数在本地区并不是最高的,但特殊班级理科班的上线率却是名列全地区前茅,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李舜承教的物理单门课的贡献率也是最大的。

    李舜承本就不喜欢争什么名,但对学生的事却高度负责。答应回去了要好好总结一下,尽量找出一些可用的经验。

    大家又揪着这一问题讨论开了。

    戴继尧已收起了麦克风,认真地听着。

    拿相机的年轻人,李建军知道了,是贵妃日报的记者。

    他已把照相机挂在了脖子上,拿着本子在快速地记着。

    李建军似乎心情好了一点,走过去站在他身后,看了一下他的本子。发现一个字也没认出来。

    他用的是速记字符。

    发现李建军在看自己,记者停了下来,想和他聊聊。

    他把李建军拉到了离众人十几米的草坪上,二人面对面坐下来。

    看李建军虽然身高像个高中生,但脸上明显带着高中学生不大有的稚气,好奇地问:“军军,我听刚才他们都这样叫。我想问一下,你几岁了?”

    李建军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下,说:“十四了。”

    他不敢把自己说的更大。

    “刚看你好像还想了一下,你不记得自己的年龄了?”

    “不是,我是觉得十四岁上大学会不会有点早。”

    “确实有点早。你以前不上学,在家是怎么自学的?”

    “就看书,字早就认识了。”

    “你这次英语考了满分,是怎么学的?”

    “也是自己看书,做习题。”

    “有想要上的学校吗?”

    “还没想好。”

    二个人聊得都是平常的话题,记者也没拿本子记。

    李建军突然想起还没问他叫什么。记者告诉他自己叫“苏红辉”。

    李建军不觉笑出了声,一个和自己一样带时代感的名字。

    苏红辉不知道李建军笑什么,以为自己哪里出洋相了。在学霸面前,他有点自卑。

    苏红辉初中毕业就不想上学了,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去年刚被提拔作了文化局副局长的父亲把他弄进了贵妃日报社做了一名记者。

    实际上,在采访时,他经常比被采访对象还紧张。后来主编让他给别的记者打下手,拍拍照什么的。

    今年初,在春节的街头采访中拍的一张照片,得了地区的一个重要奖项。

    现在,一些大型采访现场的拍照工作领导就点名让他去。

    今天本是被电台的同行喊的私活,戴继尧是他的好朋友。向领导汇报时,领导让他和另外一个同事一起来,两个兄弟单位就这样联合来了。

    李建军想起来了,原来这名子这么熟悉,不是因为它带着时代感,而是前世在贵妃县的各种摄影展或一些杂志上经常能看到。

    这家伙是以后贵妃县的一著名摄影师。

    李建军不觉多看了他两眼。

    苏红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忍不住问:“我哪里不对吗?”

    李建军笑笑,神秘地说:“没有。”又盯着他看了几秒钟,嘴巴仍然咧着,“你得拍照技术很好吗?”

    “哪里,就是混日子。我的工作就是给人拍照,对了,我今天给你拍了好多张单人的,洗出来后给你寄几张。”

    二个人聊着天,不知不觉聊出了感觉。

    李建军觉得苏红辉很合自己的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