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尽是物是人非 » 第二章 了却君王事,作灯把天青(上)

第二章 了却君王事,作灯把天青(上)

    靖州巡抚府衹大堂,在此深夜堂内两排油灯依旧明亮,照的古色古香的靖州巡抚府衹大堂明晃晃的,一位身穿黑金丝的青衣常服中年男子此时正独自俯在案台旁,审阅着各郡县报达州府的公文。

    不知是因公文内容过于繁琐还是有些操劳过度,青衣男子不时的放下手中公文搓揉眉心以此来缓解心中的疲惫。

    不多时,一位身穿灰衣,主薄打扮的男子进入大堂内,大步流星劲直走向案台下方,行走时劲风刮的两旁的火光有些摇曳,只让人觉的气宇轩昂。

    一袭青衣的男子也随着脚步声的传来,便将目光从手中的公文挪到了下方灰衣主簿的身上。

    只见这灰衣主簿虽穿着朴素,面相也是平平,但站立在堂前时却如初冬里的”独枝”,孤而不怯,枯而更扬,敷手而立,满身迸发的尽是那淡淡的古朴书香。

    青衣男子则是皱了皱眉头,心怀忐忑的低声问道:北地形势如何了?是否真就如坊间传闻的那般?

    那灰衣主薄并不急于回应,先是作了一揖,随后才正了正身形拱手回应道:禀杨公!已收到幽州巡抚赵新诚大人的回信。

    确认圣上已下达了密诏,大柱国于一月前被镇北将军卢差国临时替换,此时正在返京路上,除少许护卫军同行外,数千亲军尽数留在了北地!

    灰衣主簿不急不慢的说着,上方的青衣男子却是再也坐不住了,忽然站起身来,一边焦急的来回踱步,一边示意灰衣主簿继续往下说。

    灰衣主簿话音刚落,大堂上方的青衣男子目光如电顿时勃然大怒,转头便将手中的还握着的公文狠狠的摔在了案台上。

    声嘶力竭的怒喝道:如今圣上不理朝政便罢了,竟还要听信他们的谗言,我大梁的江山!是他们这些乱党的江山吗?

    咳!咳!咳!

    连自己的胞弟也不信吗?就凭卢差国那”憨货“能守的住北地吗!咳!咳!唇亡齿寒之理难道这些人也不懂?

    青衣男子一边歇斯底里的痛骂,一边不断的发出剧烈的咳嗽声与喘息声,可发泄完后便只剩下挂在脸庞的失望与长长的叹息声。

    而下方的灰衣主簿见状看的有些心急,关心道:杨公!身体要紧。但最终还是碍于青衣男子的摆手示意。

    才继续补充道:据此次传回消息称,早在一载前千浪谷大捷时,因朝内党争缘故,原本应到的粮草、军需足足晚了月余。

    那时千浪谷近两万余边军都是饿着肚子打仗的,虽终究是大柱国胜了,但却有整整一万余将士战死千浪谷,至此大柱国便放出话来要那些人血债血偿,那些人怕是不愿看着大柱国势大,才有今日百官联名弹劾!

    说到此时下方的灰衣主簿仿佛如鲠在喉,眼眶微红,神色愤恨,少了几分读书人从容。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至于北地形势,大柱国坐镇北地两年来,历经大大小小十来场战役,歼敌共八万余之多!

    加之三年前的途山一役,引来圣上猜忌也是必然,好在大柱国乃当今圣上一母胞弟,想必是不会招来杀身之祸,只是今后大柱国都再难重掌军权,除非北地岌岌可危。

    灰衣主簿说完连忙目光铮铮看向青衣男子,身形也向前靠了几步,想是先前的剧烈咳嗽已让他有心生警惕,深怕眼前的男子急火攻心就此倒下。

    此时一袭青衣的男子,闭目缓缓摇晃着那早已生起斑驳青丝的脑袋,神情痛心疾首道:好生算计啊!好生算计啊!

    若北地形势真如你所说那般,北蛮子怕是十载内都无力再挑起大战了!这泼天的功劳到成了他们的了,奸佞啊!奸佞啊!!!

    青衣男子仰天长啸,一下瘫坐在地,见得青衣男子似受打击,灰衣主簿也不再如先前那般从容淡定,连忙上前作势就要将他扶起。

    但那青衣男子则坐在原地,气若游丝的叹着气,仍旧摆手向他示意无碍后,痴痴的发起了呆来,过了几隙,才长叹一声,眸子心灰意冷的望向灰衣主薄。

    大堂内油灯映照而去,已生起褶皱的脸颊像是又老态了几分,其上写满了”失意“二字,他语调低沉的问道:张渗,你与我共事几载?

    下方灰衣衣主薄见青衣男子只是心中郁积,身体无大碍,这才退回原地回应道:回杨公!至杨公任户部尚书到如今已有十五载。

    此时青衣男人偏了偏脑袋看向堂内那摇曳的火光,一双眸子浑浊无光的喃喃说道:昭景二十五年家父任青州江南道御史,只因不愿参与朝中党争,而被多方打压弹劾,最终落了个告老还乡下场。

    而后便与杨某改名为,杨政清!

    说到此处青衣男子微微向那油灯斜了斜身子,语调变的高亢了起来,仿佛那油灯便是他的”知己“,继续说道:至此将那半生的夙愿都寄予了我,望我能做一个不为君只为民的好官,想来是对先帝有些怨气的。

    永新七年!杨某不负父望考取功名,位列三甲!

    永新十五年!杨某官拜户部尚书,有望入内阁,当今圣上更是赐下”了却君王事,作灯把天青“的圣言!

    那时杨某以为终于可以一展宏图,就此圆了家父的心愿,只可惜那大梁的盛世!黎明百姓的盛世!终究是琼楼高宇,我等读书人的美梦罢了。

    此时杨政清的嗓音已有些颤抖

    好一个”了却君王事,作灯把天青“!

    如今这天光便是大暗!凭我这只苟延残喘的破灯想亮了这天?不过是痴人说梦!

    哈!哈!哈!

    此时曾时任大梁王朝户部尚书的青衣男子竟然旁若无人、不顾言行的高声痴笑起来!只是声调中尽是凄凉与伤感。

    其中除有着几分自嘲外,便是踏过千山、体会炎凉却仍旧不能修得正果的万般不甘!本近在迟迟再回首却摇风万里的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