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余自大雪山而来 » 第三章 雪之女

第三章 雪之女

    无终这一思考就是五十年。

    大夏也发呆了五十年。

    太史局的两位,包括夏帝予都老了。

    应该说,还好这个世界的人类有修行,活的比一般的世界长些,不然他们的坟头草都该有三丈高了。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很无奈。

    五十年前的异常怎么就没影了呢?

    为了那个异常,整个大夏紧张了足足二十年,又外松内紧了三十年,却依旧没有等来那个变化,也没有收获任何消息。

    难道当时太史局看错了?

    别开玩笑了!

    西伯的至宝是那么容易毁坏的东西吗?

    所以大夏还是不能松懈。

    但不松懈的将是新一代人了。

    在这五十年后,在位已七十载的帝予,退位了,将帝位传给了太子槐。

    太史局的张君游、徐寅公也早在二十年前就告老还乡了。

    当然,这些和无终都没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静静坐在冰封的王座上,思考。

    长生种的时间观念和短生种完全不同。

    对夏人来说五十年的悠长光阴,对无终来说只是一次简单的思考罢了。

    不,不应该说简单。

    因为无终做出了决意。

    无终的决意,是不存在“简单”,这样轻而易举的东西的。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什么能将无终的决意与简单相关联。

    在这“简单”的思考过程中,命运同样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无终大人!”一个少女来到无终座前,觐见。

    这少女黑发披散,身上只穿着一件白裙,除了容貌还算美丽,整体可以说很普通,与无终那充斥着冰霜与风暴,连岩石都无法在其中存活的宏伟世界似乎不太相称。

    但细细一想,这样的普通少女,却出现在这样宏伟的世界,本身就说明了她一点都不普通。

    黑发披散?只一件白裙?

    这样的装扮在大夏最繁华的江南水乡出现倒还正常。

    但这里,如果有人敢这么穿,他或她唯一的下场就是在一瞬间化为冰雕,并在下一瞬间被风暴吹成飞灰!

    而且,这个少女居然还赤着一双足……

    这样如果也是普通的凡人,那妖魔之乱就该反过来,换成恐怖的直立猿之乱了。

    少女当然不是人。

    虽然她曾经确实是,但那个羸弱的,连普通的妖魔都无法对抗的山村少女,早在五十年前就死去了。

    历经五十年的光阴,在冰霜与风暴的孕育下,从信仰和灵魂中诞生的是全新的生命,雪之女。

    雪之女是什么?我是无终大人唯一的巫祝!

    对这种介绍,少女如果知晓,十有八九会表达不屑。

    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怎么看我根本毫无意义。

    我的意义只有永恒陪伴在无终大人身边……

    还有作为巫祝,给无终大人办一些事。

    比如现在,区区时代的漩涡,居然就妄图请无终大人离开高贵的王座,去品鉴你的变革,我绝不允许!

    就让我来判断一下吧,你是否有延请无终大人的资格。

    少女这样思虑着。

    无终看出了少女的心思。

    不过这不是因为他懂得读心术,也不是因为少女很好懂。

    这只是因为,少女是雪之女,而无终,是冰霜、风暴与乌云的主人。

    所以无终才能懂得,少女的心绪。

    “雪,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吧。”无终道。

    无终大人居然喊了我的名字!少女雀跃。

    但她表面上并没有表露这种雀跃。

    因为那是不符合这宏伟世界的。

    表面上,她只是宛若大雪山上,无数年都未曾消融的积雪,寂静地回答:

    “是,无终大人。”

    ……

    雪离山后,无终也没有继续在他的王座上等待。

    他做出的决意可不是让雪出去,自己等信。

    那样的决意哪里需要五十年的光阴才能做出!

    这五十年,他一直在探究命运的罗网,那由因果的线编织的东西。

    这五十年中的事,乃至与这五十年相关联的上下五千年的事,他都进行了探究。

    像大夏对他的搜寻,他早在五十年前就知道了。

    他只是不做理会罢了。

    他觉得那没有意义。

    只是在命运的罗网中挣扎的生命罢了。

    不会与他的疑问相关。

    只是,花费五十年的光阴,无终也终究未能找到看上去能与他疑问相关的东西。

    所以在五十年后,他决意,去看一看真实的命运,而不是被他握在手中的,因果编织的罗网。

    说起罗网,雪,也在其中。

    虽然相比于绝大多数在罗网中挣扎的生命,雪的本质要高贵得多,但终究是在其中。

    所以,雪其实也是无终观察的对象。在命运的罗网里,雪的遭遇,或许能给无终巨大的启发。

    当然,无终将冰霜与风暴的力量赐予雪并不是因为这个。

    只是确实可以这么使用她罢了。

    对无终的这种使用,雪也非常清楚。

    甚至这种使用方法本就是雪的主意。

    无终可想不出这种需要“旁人”来辅助观测的方法。

    如果不是雪这个信徒意外死在了他的领域,如果不是他意外苏醒,无终的领域里只会有永恒的寂静。别说“旁人”,连“旁”的概念都不会有。

    或许,五十年中,他追根溯源无数因果之线,却依然找不到答案的原因就是这个。

    他只是观察了因果,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

    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一”,而“一”是不存在因果的。

    因果,是存在“二”的世界才存在的东西。

    因果编织出的罗网,更是要生“三”,生“万物”,于“万物”之中才可以存在。

    所以无终才会立下那个决意。未来,他甚至会亲手拨动命运的弦,去理解他的世界不存在的东西。

    当然,这“亲自”之中,无终要拨动的一切弦,应该以雪的弦最为重要。

    因为,雪是无终的世界中诞生的第一个“旁”。

    所以,雪的身上,一直存在着冰霜与风暴的眷顾。无论无终在做什么,雪的事,他都会知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所以无终就听到了这个,在他刚刚动身的时候。

    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余在命运的罗网中曾见的,人类追求永恒清净的法门。

    雪,刚离开就遭遇这个东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