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临江传 » 第十九章 妙法识人道 丹心显神通

第十九章 妙法识人道 丹心显神通

    “李仙长,你怎么从天上掉下来了?”

    李鹤一不知道崇元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是何种表情。他这次依旧没能平稳落地,摔了个狗吃屎,如果不是天生脸皮跟铁一样厚,估计脑瓜已经碎了。

    站起身来,抹去脸上的水渍。见崇元明坐在牛背上,鞍座上支了一把油纸伞,看起来像个悠闲的隐士。若不是身处湛阳城大街,真怀疑他是不是要去某个野外的水塘采风。

    崇元明翻身下鞍,来到李鹤一近前,抬起袖子为他遮挡雨水。

    “仙长,你这是怎么了?是修炼出了什么问题吗?”

    李鹤一神色黯然,想起刚才的事。若是问的入世修行,那崇元明猜的也算正确,的确是修炼出了一些问题。

    “不过是心境有些不稳罢了。”

    李鹤一说完便要走,崇元明又叫住他,问:“仙长身上的顽疾可好些了?”

    这话让李鹤一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方才他还信誓旦旦说自己从未撒过谎,竟忘了自己说过这种骗人的话。仔细一想,自己这几个月里与人相处,做了太多太多之前从不会做的事情,越发感觉自己不像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更像个吃惯五谷杂粮的凡夫俗子。心中困惑,莫非这入世修行,就是要在世为人吗?忽然又想到圣人刘询和大圣郄兀,才惊觉自己对凡人的偏见到底有多么根深蒂固。心念至此,暗暗叹了一口气。

    谎话既然已经说了,就说到底吧。

    李鹤一道:“好多了,今日正要出城,回洞府一趟。”

    崇元明闻言,两眼放光,道:“仙长要回洞府,元明正好也要出城,不知可否与仙长同去?”

    李鹤一拒绝道:“此番路途遥远,你肉体凡胎,又不能乘风,去不了的。”

    崇元明却说:“去得去得,我这青牛乃是神兽,让它吃饱喝足了,上天入地也不在话下。”

    李鹤一回头看了一眼那只玄角青牛,摇了摇头,道:“先生有所不知,我那洞府,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乃是人间一处须弥之境。进去出来,需要耗费上百年的青春,先生若无仙法傍身,即便你能活那么久的时间,等你回来了,这人间也早已变了模样。”

    崇元明听了,若有所思,说道:“仙长莫不是在诓我?仙家洞府我也去过几回,那金水仙府便是其一,就在太子湖畔,哪里是什么须弥之境?”

    李鹤一笑了笑,道:“入世的仙人,自然将洞府修在人间。可我那洞府,确实远在光阴之外,不止千里。否则人人都能进去,岂不是乱套了?”

    他师父的临江仙府,确实如他所说,是一处须弥之境,若没有他师父的指引,旁人即便跟在身后,也是进不去的。至于那路途中耗费的上百年时光,更不是虚言。他因为有师父的仙法加持,所以才能不花一分一秒,来到人间。那日郄兀救他一命,他若是能回到临江仙府,他早就回去了,何必来湛阳城走一遭?

    崇元明惊叹:“原来这世间还有如此高深莫测的神仙,仙长的法力只怕比那金水大仙更胜一筹吧!”

    李鹤一又笑了笑,欲说出师父的事,仔细一想还是算了。他老人家素来清修,不愿沾染红尘,就不给他添什么俗世业报了。

    崇元明见李鹤一笑而不语,心中却笃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李鹤一更加钦慕,把方才李鹤一摔了个狗吃屎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不如元明送仙长一程,你我同出城去,如何?”

    盛情难却,李鹤一只好答应了。

    二人同骑,到了南城门外二十里的地方,再往前便是一段山路,李鹤一下了牛背,谢过崇元明之后,独自往山中走去。

    行不多时,不然听到身后有人高喊:“仙长早去早回,元明还来接您!”

    李鹤一闻言,不禁心头一暖,回头三望,感激涕零。

    来时凋零落,临别死浮萍。

    俯首把恩报,甘为三尺丁。

    良言一壶酒,恶语满桶冰。

    幸得元明郎,悠悠送别情。

    眼不见之处,高天之上,一只大鹏遁入乌云之中,鸟背上那眼含万般怜惜与不舍之人,正是湛阳城城主刘询。

    此去南方寻找郄家二公子郄然,李鹤一昼夜兼程,不敢歇息。辗转两天,才终于打听到了湛阳城的赈灾部队所在。

    中原南部无山,有一条湛江支流横亘在这片大地上。数日不断的暴雨,让江水暴涨,因此淹没了这片平原。无数房屋被毁,无数梁田被淹,无数人消失在这无情的洪水之中。

    赈灾部队在江北抢修堤坝,又在下游开凿水道,引导洪水流入东海。

    李鹤一来到人群中,四处寻找郄然的踪影,每个角落都找遍了,也没发现郄然。眼见着洪水猛兽夺人性命,李鹤一决心放下寻找郄然的事,与众将士一同救水。

    说来也是令人唏嘘,这世上修士个个身怀异能,此刻在这里救水的,放眼望去,竟都是凡人!

    天空中,乌云压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人们的尖叫声如同洪水一样起伏,如同雨点一样嘈杂。刚刚建好的堤坝,瞬间土崩瓦解,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岸上军民的生命。

    “小孩儿,快回去,这里危险!”

    这话是旁边高大的战士对李鹤一说的,李鹤一分明看到他魁梧的身躯也快抵挡不住这场暴雨,显然已经战斗了数日,疲惫不堪了。

    “不用管我,我与你们一起抗洪!”

    耳听着这个幼小的身躯中爆发出的洪亮嗓音,那战士倍感欣慰,却仍旧将李鹤一拉到了后方。

    “你躲远些,当心被水冲走!”

    “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一刻不停地忙碌了三个时辰,暴雨终于稍微消停了许多,洪水也变得温和了几分。

    将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李鹤一也松了一口气,放下了紧张的心,坐到旁边。

    夏日的炎热并没有因为下雨而减少,这些将士身上纷纷散发出浓浓的汗味,让李鹤一避之不及的同时,也更加感叹他们的辛苦与坚韧。

    面对着洪水,李鹤一心中苦闷,不禁叹道:只可惜我法力不比从前,否则驱云止雨,劈土开道,哪一样不能轻轻松松泄了这洪水?再不济,我还能用避水诀下水救人,总好过只能在这岸上使这股蛮力。

    一旁走过来一个士兵,拿出一块不太新鲜的面饼,递给李鹤一。李鹤一愣了一下,他并不饥饿,也不疲惫,但还是接过面饼,一口一口啃了起来。也不知怎的,那面饼竟然十分甘甜,让李鹤一心中的苦闷一点点消退。他看了一眼岸边密密麻麻的人群,再次叹道:

    原来,凡人就是用这众志成城的力量,与天地争斗的吗?师父,难怪您老人家叫我入世修行,原来人间的道,远远胜过仙道啊。

    傍晚,洪水平静了下来,李鹤一托救人的小舟将他送到了对岸。上岸之后,他依旧四下寻找郄然的下落,好不容易见到一个熟悉的背影,结果却是认错了人。

    一番思索过后,李鹤一只能猜测郄然并没有随湛阳城的军队一同过来,而是独自上的路,或许此刻郄然还在路上。他有心回去寻找郄然,可实在是放不下此处受灾的百姓和受苦的将士,思来想去,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一个两全办法,内心深处仿佛有无数细绳纠结在一起,根本理不出头绪。

    忽然,李鹤一听见一阵哭声,正抬头寻找,却又听见别处也想起了哭声,两处,三处,四处……李鹤一跃上高空,往下看,原来是受灾的百姓在哭。李鹤一叹了一口气,等着身子往下坠落,却不知为何,自己竟然飘在了空中。

    “快看,有人在天上飞!”

    “是神仙!神仙来救我们了!”

    下方传来的喊声让李鹤一忽然间不知所措,但他转眼便稳住了心神,思考自己为何能飘在空中。

    是御风术吗?李鹤一否认了这个想法,他并未念过法决,全凭脚上力气跳起来的。难道是有人暗中相助,可他搜寻周遭修仙者的灵气,却一无所获。思来想去,李鹤一决定用心眼一探究竟。

    他闭上双眼,盘腿坐于高空,关闭五感,凝神入心,神识扩散。此刻天地万物在他眼中,都成了一片虚无,只剩灵气勾勒出的光影,而那些像经脉一样流动的灵气,就是世间的各种生灵。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聚集在岸边,汹涌的人气仿佛一座大山,坚不可摧!而他自己正是因为这座大山的依托,才能飘在空中!

    李鹤一猛然睁眼,眼中金光大放,退水之法已然出现在他的心中。

    他欲以这些凡人的灵气为元,运转金丹妙法,引炁入体,化炁为神,施展御水之术,将这洪水送回天上,化作满天乌云,遣至东海——正如那日临江仙在沐风林中的做法一样。然而此番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百姓遭殃,他也会道消身死。

    “师父,徒儿今日将要效仿您的仙术,拯救这一方黎民百姓。愿您降下天恩,保佑这些凡人,不被徒儿的法术伤了生命根本!”

    一番祈祷过后,李鹤一站直身子,左手拈花为诀,右手并指作剑,催动四方灵气,施展金丹妙法。只见那洪水,被无形的灵气缓缓覆盖,慢慢开始沸腾,旋转,化作水汽往天上飞去。为了不伤及凡人,李鹤一放慢速度,一点一点调动着洪水,丝毫不敢松懈。不多时,他额头上浮现出一层薄薄的汗珠。

    地面上,凡人们屏住呼吸,看着这水往天上流的旷世奇观,竟然都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谁都不敢说话,生怕打扰了仙人施法。

    地面上的洪水肉眼可见的减少,房屋也露出了一大半,约莫还有三尺深的时候,李鹤一再也坚持不住了。他收了化雨之法,变幻手印,鼓起肚子,用尽最后的力气往天上吐出一阵迅猛的狂风,将乌云尽数吹向东海。

    天空中,缓缓落下几滴雨珠,许久不见的夕阳终于露出了它的笑容。

    李鹤一长舒一口气,身子一沉,坠向地面。他很想跟围过来的人们说点话,可是他太困了,眼皮比身子更重。他喊了两声,也不知道到底发出声音没有,突然脑子一沉,昏了过去。

    湛阳城中,上空的乌云渐渐消散,一只大鹏在空中玩耍了两圈之后,化作一道金光,落入城主府中。

    郄府内,郄然一言不发地看着父亲和母亲,眼中盛满了恨意。他甩开衣袖,转身跑出府门,骑上骏马,火速往南门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