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临江传 » 第二十章 五行齐备会有时 厚土无信怎能全

第二十章 五行齐备会有时 厚土无信怎能全

    李鹤一醒来时,正躺在一张草席上。看四周的环境,应该是在某个老乡幸免于难的家里。墙上还渗着水,房顶上的瓦片也有几处漏洞。他起身来到门外,只见院子里是满地的稀泥,院墙根也出现了白蚁蛀蚀留下的坑洞。

    似乎是察觉到了院内的动静,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两个穿着军服的男人走了进来。

    “小神仙,您醒了!”

    说话的人,看上去十分兴奋,他的同伴则是立刻跑出门去,叫来附近所有的士兵和乡亲。

    很快,小院儿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人们脸上堆满了喜悦,七嘴八舌地谈论着那天傍晚的事。

    李鹤一问:“我睡了多久了?”

    士兵抹了抹脸上激动的泪水,答道:“小神仙,您睡了三天三夜了,我们都担心您醒不过来了。”

    李鹤一看见他这模样,有些慌了神,还从未有人在他面前流露出这般真挚朴素的感激之情。他像个刚断奶的孩子,睁大了双眼盯着那个士兵,丝毫不掩饰心中的疑惑和好奇。

    士兵终于被他看得脸红了,揉揉脸,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娘亲你看啊,小神仙和我差不多高呢。”一个扎着小角的孩子跑到李鹤一身旁,用手比了比身高,高兴地对母亲说到。

    “傻蛋,快回来,你怎么能和小神仙相比呢!”母亲立刻斥责了他。

    “小神仙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的本事,一定是从天上来的!”一个汉子若有所思地分析起来。

    “是啊,我当时就是看到他从天上飞下来的。”旁人也开始附和,但似乎他们都没有亲眼看到那天外飞仙的一幕。

    “后来还从天上掉下来了呢!”

    “傻蛋,你再胡说,给我滚回家去!”

    大家都被这孩子的话吓到了,若有人都看向李鹤一,生怕他发怒。李鹤一却笑得很开心,像那个孩子一样开心。

    其实,他也不过是个七岁的孩子,只是不知何时起,自己已经忘了这件事了。

    这一批人在院子里待了很长的时间,如果不是后面的人嚷着要进来感谢小神仙,估计他们会一直待到天黑。人群大概换了四五批,院子里面依旧挤满了人,甚至墙头和楼顶上都是人。

    “哎呀,天杀的,别把我家墙给弄坏啦!我的瓦,我的瓦呀!”院子主人家的叫喊声已经不是第一遍了,每换一批人进来都要叫一遍,但他似乎并没有因此气馁。

    “老乡,不妨事,到时候官府会替你重修房屋的!”

    得到官兵的承诺,主人家这才消停了下来。

    官兵又说:“乡亲们放心,官府会帮助大家一起重建家园的!”

    一时间,院子里的欢笑此起彼伏。

    一个老人家哆哆嗦嗦在人群里蛄蛹,人们立刻给她让了一条路来。她走到前面,牵起了李鹤一的手,露出了仅剩的几颗牙齿。

    “孩子,你辛苦了。”

    李鹤一微笑着,却突然感到一丝酸楚,他摇了摇头,道:“没事儿,我不怕辛苦的。”

    老人家的孙子上前来,一边向李鹤一道谢,一边安慰着奶奶,将她扶了回去。他二人慢慢悠悠地走着,仿佛时光也慢了下去。

    最后进来的,全是救灾的官兵。没有人记得那个在北岸帮助他们一起修筑堤坝的小孩儿长什么模样,但他们却清清楚楚地记得,的确有过这样一个人。当官兵们看到李鹤一的时候,男儿刚毅的面庞也多了几分柔和。他们不禁会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少年,未来又该是怎样的一个男子汉。

    这群人似乎并不像乡亲们那样,对李鹤一的神仙身份充满了敬畏。能令他们感到共鸣的,是这个少年郎胸膛里那颗火热且赤诚的真心。

    百夫长走上前来,以最端正有力的姿态向李鹤一拱手,口中说道:“多谢仙人!”

    李鹤一还了一礼,道:“修行之人行走世间,当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这是在下应该做的。”

    众人闻言,都面露欣慰。

    百夫长叹了一口气,道:“没想到如今这世间,还有阁下这样,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仙人。真是众生之福啊!”

    “难道如今天下的修仙者,都不管百姓死活的吗?”李鹤一不禁感到奇怪。

    百夫长听到李鹤一的话,无奈地摇了摇头。

    “仙人想必是隐世修行的高人,所以不知道凡间的事。如今的修仙者,一心只求脱胎换骨,早就不把自己当人了。”

    “竟有这种事……难怪那天在岸边,连半个修仙者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也难怪这些士兵并没有太在意李鹤一的神仙身份,看来修仙者之间出现了大事情,在临江仙那个年代,无德之人是不配得道的。

    听到李鹤一的话,众人心中都生起一股悲凉,院子里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百夫长道:“仙人救水有功,这里的乡亲都愿意留仙人多住些时日,只是如今这情况您也看到了,实在是一言难尽。我已通禀湛阳城,城主大人叫我务必请您回去,赏您黄金千两,另有府宅一座。您看什么时候启程合适?”

    李鹤一闻言,想到湛阳城里郄家夫妇的嘴脸,和他们那恶毒的话语,摇了摇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还是留给灾民吧。府宅我也用不上,云游四海惯了。劳烦官爷替我谢过城主,我就不随各位同去了。”

    在场的士兵都傻了,那可是黄金,一千两黄金,即便是城主自己的俸禄,也得挣几辈子不吃不喝……

    他们哪里知道,李鹤一心中清楚中原的税收重头都在郄家。这黄金千两到底是算城主府的,还是算郄府的,谁又说得清呢?再次想起郄八金的嘴脸,李鹤一仿佛能看到他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那千两黄金实际上都是他们郄家的钱,你李鹤一还是有愧于他们郄家。

    想到这些,李鹤一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惊得搞不清楚状况的众人全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李鹤一反应过来后,才说道:“多谢诸位的厚爱,李某愧不敢当。我会在此多留些时日,与诸位一同重建家园。”

    众人听了,都发自内心地佩服这个少年,纷纷说到,“仙人大义!”

    当晚,主人家用为数不多的剩余粮食煮了稀粥,李鹤一虽然不饿,但也没有拒绝。他知道,如果自己拒绝了,这位淳朴的老百姓心里会很难过。

    这碗粥寡淡无味,比喝水还顺畅。想想郄府里面,每天都有大鱼大肉,盘子里面满是油腥,偶尔才有一两顿清单的素菜,与这粥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就连郄府每月十五施舍给流民们的粥,都比这稀粥香甜,浓稠。

    都说中原地富民强,可在天灾面前,也不过尔尔。

    用过饭后,主人家把今天刚晒干的新草席拿出来给李鹤一换上,李鹤一却推辞了。见主人家再三相让,他只好说自己睡了几天,并不困,想出去走走。主人家又去给李鹤一找灯笼,可是翻找了半天,只见他脸色越来越窘迫,李鹤一便说他有法术,夜里不消点灯。主人家这才松了口气,送李鹤一走出院门。

    这里的夜晚,有着与湛阳城截然不同的夜色。银月高悬,稀星点点,虽不见银河星光灿烂,却别有一番恬静滋味。潮水遗留的痕迹还未完全退却,月华洒落凡间,映出一簇簇波光,南风拂过,便见群星满地。李鹤一忽然动了凡心,像个孩子一样在水洼中踩来踩去,就像当初在临江仙府中,与流水嬉戏时那样,充满了童趣。

    不知不觉间,李鹤一走入了一片幽静的密林。这些挺拔的大树也没能幸免于难,长得粗的,断了许多枝杈;长得瘦的,更是被洪水拦腰折断,生机正在悄然流逝。

    李鹤一捡起一根树枝,上面残存的生机让他心生怜悯,于是将它轻轻葬在土里。他坐在土包前,静静的冥想。从事,到物,再到人。

    他不想再去寻找郄然了,如今洪水退了,郄然没了目的,自然会回去的。他更不想再回到湛阳城,修行之人云游四海,才能寻得机缘,留在那里,只会耽误了他的修炼。他又想起三天前,那如山峦般高耸的凡人灵气,心中感到无比震撼。

    于是他凝神入心,再次运转起金丹妙法,但想到这世间已经没了炁,他忽然又改了练气诀。天地灵气凝聚于心,送入奇经八脉,再汇入丹田气穴,那股纯正的金气,似乎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圣人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乃天地万物共有之,土为根本,金、木、水、火为四象,五行合一则为阴阳。五行之中,金气虽主杀伐,实则聚敛有度,因而气不外泄,经久不衰。故纯金之气,可使精力源源不断,使人不知疲惫。

    如今,李鹤一体内的金气分生出一丝润泽,暗合金极生水之理。然而两股气息并不能交融,这意味着土气匮乏,保藏之气不足,所以不能牢固阴阳之根基。金、木、水、火、土,对应着人之五德,仁、义、礼、智、信,所谓厚土才能载德,李鹤一失信于人,自然信土有缺。

    弄清楚体内的变化之后,李鹤一睁开双眼,心中怅然若失,决定还是去寻找郄然,达成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