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书之有福 » 第四章 差事

第四章 差事

    老管家领着徐家祖孙三人,从后门进一个院中,指着忙碌的院中下人,“都是些杂物,有搭戏台子,也有归置东西的,都不是太重的活计,但是需要小心,手脚轻。”

    徐老根儿点了点头,“您放心,咱们爷俩都省得。”

    老管家点头,“我就是看好您,才带你们过来。来顺儿,过来。”

    说着,老者招来一个系着红布条腰带的下人,指着徐老根儿两个,“这是我给你找的帮工,你先带一带,这前院儿的戏台那边儿,我就交给你了。”

    “丁管家,您就放心吧。”说着,转向徐老根儿两个,“你们跟我来吧,有几根圆木,正要人过来帮着搬一搬。还有这小的,咱们这儿人多杂乱,带个小孩子,一会儿磕了碰了怎么办?下次别带了,知道吗?”

    老管家连忙出面,“这孩子我带走试一试,一会儿不成了给送回来。这孩子你就别管了。”

    丁管家发话,管事不敢再多言,连忙点头哈腰,“您说的是,这孩子一看就机灵。”

    丁管家没再看管事,只跟徐老根儿说了句,“孩子我带走了,放心。”

    便转身离开。

    徐有福看了一眼祖父父亲,在父亲有些担忧的眼神中,摆摆手,跟着丁管家离开。

    没有走出多远,便到了一溜排房处。

    丁管家回头看了一眼徐有福,“那边儿是干活儿的,这会儿是出库记账的,你要是能干,你祖父父亲的活儿,可能轻省不少。”

    说完,管家回头看了一眼徐有福,见他双眼分明的看着自己,以为小孩子不懂,便笑了笑,又兀自带着徐有福来到排房笔墨处。

    他带徐有福过来,一来是府里识字可靠的人不多,而徐有福一家一看就是个可靠人家。所谓面由心生,老管家一辈子,对眼神儿还是自信的,他不会看错徐家一家为人。

    另一个,就是闲情上来了。

    他一个丁府老管家,跟着老太爷享了丁家一辈子的富贵,眼下年岁大了,最喜爱如徐有福这般十来岁的机灵小子。

    此时带徐有福过来,也是逗逗小孩子,若成便罢了,若不成,也能当个乐子,跟老太爷闲聊的时候做谈资。

    老太爷如今年岁上来,在家荣养,也没了年轻时的戾气,对孙辈宠爱,见到别家小子也喜爱。

    徐有福跟在管家身后,在排房其他人的目光下,抓着毛笔,利落的写下“圆木”两个字。

    “啧啧。”

    老管家嘴里啧啧出声,徐有福少有机会执笔,一笔字大如斗,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横平竖直了,容易辨认。

    接着,便见徐有福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圆木的采购和支取,又停都不停的给出余数,然后接着往下记录。

    管家在一旁看得点头,“你说会算数,还真是没有骗老头子。”

    说完,看向一旁的账房管事,下巴点了点徐有福,“后院儿忙乱,让他跟着你打下手。”

    徐有福就这样,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差事。

    管家事忙,将徐有福放下便离开。

    “一会儿有人来取东西,你就拿着我的条子去库房取东西,跟库房那里对好帐,别让人家糊弄了。否则出了纰漏,把你卖了也赔不起。”

    丁管家离开,管事拿着调子说到。

    徐有福点头,一副老实模样。

    她没想到,事情发展这么离奇。

    本来就想着来城里看看古代城镇的模样,没想到,什么都没有看到,就被老管家“慧眼识珠”,“委以重任”。

    徐有福心里叹了口气,“没办法,人有才,藏都藏不住,先挣了钱再说。”

    虽然她都不知道自己能挣几个钱。

    “去,取彩绸过来。单子在这里。”

    “哎。”

    徐有福答应一声,便要转身,好险停下了步子,看向管事。

    管事哼笑一声,“库房在后院儿西角房。”

    徐有福得了话,这才往后院儿而去。

    “哎,你这小子,在这儿瞎转悠什么呢?”

    徐有福在一个假山处转了两圈儿,才终于碰到人。

    没有计较这声音中的不客气,徐有福拱手一礼,“这位小哥儿,请问西角房在哪里,我奉李管事的令过来取彩绸。”

    来人没想到,在后院儿碰到个没规矩的小子,在后院儿乱转,竟然不认识自己。

    从假山上跳下去,跟徐有珍堂姐身高仿佛的小子,一身锦袍,头顶束着攒辫儿的男孩儿,出现在徐有福面前。

    徐有福看着男孩儿,等着他回答。

    男孩儿见是个眼生的,见到自己不惧不怕,眼睛转了转,就知道这是从外边儿找来的帮工。

    只是年纪这么小,又在库房管事手下,看来是个识字的。

    少年眼珠子一转,就猜出徐有福身份,可能是年纪仿佛,男孩儿抬脚往前,“跟我来吧,那库房的李管事最爱摆架子,他这会儿恐怕等你回去求他呢。那库房在后院儿西北角,那么远,该有后院儿小丫头带着才是,他却让你一个人来。应该是看你年纪小,故意戏弄你。”

    徐有福也是上过班儿的,虽然多年过去,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工作了,但是她却始终记得,在职场,跟同事那些勾心斗角的感觉,就一个词,腻歪。

    没想到,来到古代的第一份差事,又碰倒这样动心眼儿的“老人”。

    徐有福跟上男孩儿,嘴里道谢,“真是多谢你了,不然,我还不知道转到哪里去呢。”

    男孩儿摆摆手,“无妨,后院儿是女子居所,为防冒犯,本就设计的道路复杂,你第一天来,找不到路正常。”

    大人与大人之间,很难建立信任,但是小孩子间,三言两语,就变得熟稔起来。

    “我进学回来,便看见你在后院儿转悠,幸好你没碰倒李嬷嬷,不然,她不狠狠训你一顿,不会放过你的,说不定还要找到李管事,让他罚你。李嬷嬷那个人,也不知哪里来的尊贵,就爱让别人怕她敬她,我几次看见她训斥小丫头,把人训哭才算,那倚老卖老的模样,看着就让人厌烦,也不知道母亲如何忍受这老虔婆的,要我,早撵了她出去。”

    徐有福听了,点头,“就跟李管事一样?难道是因为他们都姓李?还是因为他们都上岁数了?”

    两个人说话投机,相视一笑,嘿嘿笑起来。

    男孩儿领着徐有福来到库房,在库房外等她取东西。

    库房的人见来人,也不敢耽误,二话不说,照着单子就给徐有福取东西。

    一匹红绸一匹绿绸,颜色亮的扎眼,只是绑柱子上装饰用的,不是用来穿的。

    徐有福单子放怀里,抱着两匹布,心想,若是桂芳婶子见了,恐怕眼睛都要发绿,她喜爱鲜亮的颜色。

    “我来帮你吧。”

    男孩儿好心伸手,徐有福往旁边躲开,“不重,就是看着大块儿。”

    男孩儿见徐有福干瘦的身板儿和胳膊,有些羡慕的啧啧出声,“你看着瘦,还真是有劲儿,若你去跟我武师傅学武,他怕要满意的点掉头了。”

    说完儿,男孩儿看向徐有福,“我还要给祖母请安,先走了,改天再来找你玩儿。”

    徐有福早就知道这是这家的少爷,当下也点头,“好。”

    男孩儿跑走,到圆门处又回过头,“我叫丁永安,你叫什么?”

    “我叫徐有福。”

    男孩儿满意的跑远,徐有福看着少爷的背影,心下忍不住调侃,人家穿越都是贵女,自己呢?成了闰土了,还跟少爷做了朋友。

    嘿嘿。

    徐有福自得其乐的一笑,抱着两匹布,往前院儿李管事所在的账房走去。

    她想,她可能真的遗传了祖母的大力,所以,才能抱着两大匹布还走路轻轻松松。

    想着祖母那鹰爪一般有力的干瘦手掌,徐有福觉得,自己长成那样也不错,最起码以后遇到不顺眼的,一抓一个准,只要让她抓住后颈,那猎物就死活都逃不开了。

    中午丁府给了半个时辰吃饭歇息的时间,徐有福从阴阳怪气的李管事那里领了两样菜,装进碗里,带着馒头去找祖父和父亲。

    两个人正蹲在墙角,跟一众下人帮工在吃大锅饭。

    此时,徐有福小小人儿,端着一看就跟他们不一样的饭菜过来,众人都忍不住侧目。

    徐成材难免担心儿子,此刻还没说话,就被身边的抢白,“徐老家儿,这是你孙子?真是有能耐。竟然吃上丁家饭了。”

    他们帮工的大锅菜是现场做的,跟丁家的饭菜不是一锅,因此,帮工才这么说。

    徐老根儿一笑,默认了这个说法。

    过分自谦,有时候也让人看不起,徐老根儿虽然是个老实厚道模样,这点儿道理还是知道的。

    徐成材替父亲道,“嗨,他个小孩儿,就是得管家青眼,过来凑个热闹,正经活儿,谁放心让他来?”

    众人善意笑着,徐有福也笑着过来,把饭菜放祖父和父亲面前,蹲下开始啃馒头。

    直到吃完了饭,各自休息,徐有福才跟祖父和父亲说起自己在前边的活计。

    “挺简单的,就是跑跑腿,可能看我年纪小,能在后院儿走动。”

    两个在外边做惯了活计的大男人,如何能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在外边干活儿,最难得就是眉眼高低。否则,他们怎么会甘于辛辛苦苦伺候那几亩地。累是累了点儿,心里却踏实痛快。

    徐老根儿叹了口气,看着瘦小的徐有福,“本以为就是说说,如今你都上工了,临时跟管家撂挑子也不好。好在就半个月,你忍一忍。你虽是女孩子,但是咱们徐家人,宁愿吃亏,也不会背奸滑的名声,十里八乡的,都在一片土地上,终有碰头的时候,你懂吗?”

    徐有福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祖父,“您放心,我省得。”

    “嗯。”

    徐老根儿点了点头,徐成材怕父亲话重,让闺女心里害怕,便拍了拍闺女的肩膀,玩笑道,“你母亲果然没给你取错名字,你合该叫有福的。你看,果然有福,一进城就找了个轻省活计,多少人没有门路,这个活儿都碰不到。回去先别跟你母亲说,待领了工钱,再让你母亲高兴高兴。”

    徐有福心里翻了白眼,果然,父亲惦记的只有母亲,她挣得钱,还没到手,这会儿就眼见要飞走了。

    不过徐有福没说什么,没分家,便是父母都没什么私房钱,更别提她了。

    徐有福拍掉父亲的手,也跟着坐到墙根儿下的柱子上休息。

    丁府下人戌时散工,像徐家这样乡下来的,离家远,便被管家特许,早走半个时辰。

    回去的路上,暑气蒸腾,祖孙三个都没有说话,只憋着劲儿往家走,终于踏进徐家院门,徐有福耳边,仿佛听到了踏实的松口气的声音而且是三重奏。

    “老头子,回来了,快洗洗,这鬼天气,暑气越发盛了,明儿你们出门,带一罐子绿豆汤解解暑。”

    徐家一家三口,都走的大汗淋漓,衣裳湿透。

    祖母为首的女人们,赶紧给打水打饭。

    徐有福也生平第一次享受到了家里女人的伺候。

    她忍不住想,若她真的是个男子就好了。

    不用每天打猪草回来,不歇脚的忙碌,还要给干活儿的打下手,忙前忙后还得不着一丝功劳。

    哪像现在,忙活一天回来,让人忙前忙后的伺候。

    “老二,你明儿就别去拖累你爹了,就在家。家里猪饿一天了,明儿你还是去打猪草,知道了吗?”

    祖母突然道。

    徐有福一听就急了,好在徐老根儿摆了摆手,“无妨,这些天就让她跟着。”

    没有说缘由,家里其他人好奇却也不敢问。

    徐老根儿向来在家里有威严,便是婆婆,也不会当面盘问。

    秦素清和老三媳妇儿,还有徐有珍都好奇的不行,却只能憋着。

    一家子在院里,此时太阳已经彻底落下,宽敞的院落,有一丝风吹散暑气,吹来凉意。

    众人围坐一起,喝着放凉的绿豆汤,就着青菜,凉快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