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书之有福 » 第八章 拖延

第八章 拖延

    “爹,我要这个糖葫芦,糖葫芦!”

    从外祖家接回来的小有富如今才三岁,骑在父亲脖颈处,看到什么都兴奋的不行,眼下他的眼睛被糖葫芦吸引住了,一个劲儿的往那边儿够。

    徐成松被儿子带得,只得赶紧走到糖葫芦面前,“别动了,一会儿摔了你。臭小子,劲儿还挺大。”

    徐有富虽然不常见父亲,却跟父亲徐有松很亲近,每次父亲消失个十天半个月回来,他都要兴奋的缠着父亲好久,往日里亲近的母亲曹氏便后退一射之地。

    好在曹氏也为他们爷俩儿亲近高兴,此刻在旁边牵着闺女徐有美,笑盈盈的看着爷俩亲近。

    徐成松从袖笼摸出铜钱一口气买了三串儿糖葫芦,先拿了一串儿给儿子,又拿起两串儿,一个人一串儿给了曹氏和闺女有美。

    曹氏有些脸红,“我这个岁数了,还吃什么糖葫芦,等会儿有福回来,给有福留着吧。”

    徐成松摆摆手,“嗨,她是个鬼机灵,怎么也不会亏待自己,你就吃吧,大不了等她回来,再给她买一串儿。”

    曹氏见丈夫如此说,便也不再推拒,接过糖葫芦,有些别扭的歪过头去咬了一口,糖衣甜的让她眯起眼睛。

    徐成松不肯在家好好务农,总是闲不住跑出去。他一个大男人,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没钱了去卖卖苦力,也不至于饿着,十天半个月回来,除了给家里交些钱,还能留个零花的。

    这些曹氏都知道,她也不多管。她早知道,自己嫁的男人是个管不住的,只要他心里有家有孩子,她不去计较那么多。这世上,有二伯那样守着妻女孝敬父母的,也有大伯那样的读书人,自然也有自己男人这般爱闯荡的,因此,作为三媳妇儿,曹氏从来不喊苦不抱怨。

    …

    徐有福这会儿在集上,她有眼色的没有打扰三叔一家,而是自个儿转悠,当然,跟她的小伙伴李文献一起。

    “徐有福,你这些日子去城里快活去了,是不是把我忘了?”

    李文献有些幽怨的说道。

    徐有福闻言,抖了抖胳膊,“说的什么话?”徐有福眼睛往四周骗了钱,幸好,大家都忙着逛集市,没有人注意他们这里。

    “给,田记的点心,这可是我从牙缝里省出来,特意给你带的。”

    徐有福从袖口拿出一个油纸包着的绿豆糕,递给李文献。

    说来,李文献平日里看着挺有范儿的,不搭理人的时候,看着特别高冷,没想到私底下却爱吃软绵绵糖津津的糕点,说出去都没人信。

    李文献见了糕点,才算原谅了小伙伴的冷落。

    “好吧,这次就算了,下次你出去,提前跟我说一声。”

    李文献只看上的徐有福,没有别的小伙伴,这些日子跟母亲读书累了,他都无人可以说话排解。

    “嗯,知道了。”

    对自己的小伙伴,徐有福还算体贴,“这次是事发突然,我就是试试,谁能想,我娘真的同意我进城了呢?”

    两个人在集市上,便走边逛,便是个卖草鞋的,两个人都能蹲着看半天,当着摊主的面儿研究这草鞋怎么编。摊主也只是笑呵呵的看着,农人嘛,干嘛都舍不得花钱,这些草鞋大都会编,他也不介意两个小的研究,他挣得也就是个功夫钱。

    两个人自觉看会了,便又去别的摊位闲逛。

    直到走到一处杂货摊儿,这才停下脚步。

    这杂货摊儿跟别的卖家不一样。别的卖家都是十里八乡的农家人,农闲的时候做的些小东西,或者是鸡蛋等物,拿过来换些零花钱,卖的东西都是家里常见的。

    杂货摊儿却是专门卖东西的小贩,因此,杂货摊儿上的东西,相比别的卖家,更新奇精致好看。

    两个人同时看上一柄小剑,不过一拃长短,十分袖珍,但是再袖珍,也是铜铁做的。

    “我父亲以前有一柄长剑,只是后来,母亲给收起来了,比这厉害多了。”

    李文献盯着小剑看了半晌,才扭过头,对徐有福说到。

    徐有福对摊子上的丝线手帕视而不见,眼睛也盯着这几个“真家伙”。

    “劳烦问一下,您卖这些东西,官府不管嘛?”

    徐有福直愣愣的问,让李文献赶紧看了摊主的脸色拉这个愣头青。

    摊主闻言愣了愣,随即嘿嘿一笑,把小剑拿起来,打开,“看见没,没开刃儿。”

    徐有福恍然,“哦~”原来这样可以。

    徐有福看向李文献,拍着胸脯道,“等咱们宝贝长大了卖了钱,我给你买个这个。”

    小孩子豪气的话让摊主一笑,没有多管。

    小孩子能有什么宝贝?恐怖他们的宝贝,或是小鸡崽儿,或是一条鱼?

    李文献闻言,眼睛亮了亮,“这不好吧,宝贝是你的,我就是凑个热闹,而且这剑还挺贵的。不顶吃不顶穿的,买来也没什么用。”

    徐有福看稀奇一样看着李文献,“你竟然也会说这种话了。这还是曾经那个,捧着铜钱出来交朋友的李公子吗?”

    徐有福调侃。

    李文献当初刚来徐家村时,就做过这蠢事儿。

    “好了,别废话,你要不要?”

    “要!”

    “那就好,到时候给你买!”

    徐有福一锤定音。

    两个小的高高兴兴的就要走,摊主不知出于什么心思,也跟着凑趣,“我这是精铁掺铜的小剑,本来要半两银子,你到时候要买,我给你便宜些,四百五十文!”

    徐有福摆摆手,“老板等着我!”

    两个人又接着往前逛,没多久,竟碰倒李文献母亲崔氏。

    “娘,你身子不好,怎么出来了?我一会儿就回去。”

    李文献赶紧跑过去扶住母亲。

    李文献母亲崔氏顺了顺儿子跑乱的头发,又看向徐有福,“读书都有休沐的时候,你也不用每天闷在家里。得空跟有福出来散散心也好。”

    说着,崔氏柔和的目光看向徐有福,“你母亲近来可好?我有多日没有见过她了。我这场病,把献儿吓得不轻,多亏你找来的草药,才让我这么快好清。改天,我可要登门道谢。”

    崔氏跟村里唯一城里读书人家的姑娘秦氏,相比较其他人而言,关系最为亲近,时不时还会串串门,说说话。

    徐有福在长辈面前,一向乖巧,脸上漾起笑容,“伯母不用特意谢,我也是歪打正着了,对您身子有好处就好。”

    “娘,您出来买什么,让我去吧。”说着,又看向嬷嬷,“李嬷嬷,您扶着母亲回去吧。”

    崔氏喘了口气,“哪里就那么不济了,我走一走,身上还畅快些。”

    李文献哪里放得下心。他如今,也只有母亲了。

    “有福,我扶母亲去集上逛逛,你跟我们一起吗?”

    李文献看向徐有福。

    徐有福摇了摇头,“我三叔说不得在等我了,我去找他。”

    “那好,咱们改天再聊。”

    说着,李文献扶着母亲往前去,崔氏冲徐有福笑了笑,无奈的被儿子搀着,往一旁的摊位上过去。

    徐有福无所谓的耸耸肩,她逛集市,也是无聊罢了,这些东西,她其实也不怎么看得上。

    “有福,回来了?李文献呢?”

    徐成松见徐有福回来的早,忍不住往她身后瞧,“吵架了?”

    徐有福摇头,“没有,碰倒李伯母了。”

    徐成松了然,“看来她身子好多了,前儿我走的时候,还听说病重咳嗽的下不来床,这样也好。”

    说着,徐成松手自然的把胳膊搭上徐有福肩膀,将她圈在身侧,“走吧,你三叔也正好逛完了,该买东西了,你过来,正好替我拎东西。”

    曹氏在一旁牵着闺女,客气道,“怎么好让有福女儿家掂那么多东西。”

    她知道自己丈夫跟二伯家的闺女投缘,见怪不怪的笑道。

    徐有福将三叔的大胳膊扔下来,看着三婶儿,“三婶儿,没事儿,我有力气。”

    一家子回去的时候,还是三叔顶着儿子有富,三婶儿牵着有美,两个人手上只拎着最轻的点心和草鞋,大头儿罐子碗筷什么的,都是徐有福背着回家。

    桂芳婶子从集市上早早买了东西回来,守在家门口。就为了看谁家买了什么好东西。

    见徐成松一家子回来,忍不住踮着脚看,前胸后背,还有手上袖口,眼睛扫了遍,嘴上还不闲着,“呦,你家这是发财了,前阵子进城做工挣了不少吧?早该这样了,你说咱们徐家村儿,新房这几年修的不少,你家那屋子虽然不小,也该归置归置,别把钱都给老大一家了。你看人家,那缎子手帕说买就买,有福成大闺女了还穿麻衣呢。说起来,你们没买布料?这天快凉了,厚衣服也该准备了。”

    桂芳婶子一张嘴,就让人忍不住翻白眼儿。

    老三徐成松也不惯着她,当下瞪着眼睛,“海子呢?再不管你媳妇儿,我打人了。”

    院墙后,闻言顿时窜出一个人来,正是老实憨厚的海叔,此时他正一脸憨笑,“成松什么时候回来的?找时间咱们喝两杯。你嫂子向来这样,你别跟她计较。”

    徐成松早先也是村里一霸,同辈儿的,大都知道他拳头的威力。此时徐成松只“哼”一声,径直带着一家子走开。

    身后,海叔还在教育桂芳婶子,“以后遇见他,躲远些,他可是个煞星。”

    …

    晚饭,一家子在院子里坐在餐桌旁,一大家子,愣是没有人出声说话,连向来有些蛮气的有富也小动物般警觉的窝在母亲怀里吃饭。

    “老二老三,跟我进屋!”

    暑伏末的天气,还是闷的很,仿佛要将这节气发挥到最后一天才罢休。

    母亲和三婶儿收拾碗筷,徐有福空了,却舍不得进屋,眼睛只往堂屋瞟。

    “赶紧洗漱睡觉了,明儿还要去打猪草,别起不来让猪饿着肚子等。”

    祖母的声音响起,徐有福赶紧起身回屋,条件反射似的。

    屋里,明明跟祖父的屋子一墙之隔,却愣是听不见堂屋的声响,徐有福忍不住嘀咕,“这屋子造的,也太实诚了些。”

    偷偷掀开门帘,却见晚饭时没有出现,禁足许久的徐有珍悄无声息的从屋里出来,正沿着屋檐往堂屋门口去呢。

    那鬼鬼祟祟的样子,一看就心虚。

    “堂姐,听说你学绣花儿了,也教练我?”

    徐有福突然猛地掀门帘出声,吓了徐有珍一跳,她抚摸着胸口,努力不去看祖母和众人探究的目光,“我就是出来方便一下,改天白日光线好了,再教你。”

    说完,徐有珍甩了辫子,便又回屋去了。

    都在一个院子住,有什么事儿,能瞒过有心人?

    徐有珍父母掏钱让闺女学刺绣的事儿众人都知道,祖父徐老根儿和家里人,对徐成林有安排这件事儿,徐有珍自然也知道。

    只是不知道,祖父具体要怎么办,但是来着不善这件事,徐有珍还是能看明白的。

    屋里,徐家三个男人,正围坐在堂屋四脚桌前。

    “你们大哥来信儿了,说是院试前,没功夫回家,要看考场,还要温习功课。既然这样,那就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说着,徐老根儿沉吟半晌。

    “老二,你这两天进城摸摸情况,看具体是哪一天考完,老大那里,有没有雇人去接。你大嫂那里,先不用管,只看住了老大和有禄。”

    “是,爹。”

    “老三,等你二哥带了准信儿回来,你这两天就先躲出去,等那天再回来。你大哥向来怵你,你在家,他恐怕不肯轻易回来。”

    “嗯,您放心吧。”

    安排好,屋里一阵沉默。

    “爹,咱们还是有话好好说。大哥那里,他读书也是挺辛苦的。”

    徐成材忍不住劝父亲道。

    老三徐成松嗤笑一声,“二哥,知道你厚道,可也别把人都当傻子。咱们家,守着徐家村的宝地,还从上到下都搂紧裤腰带,就大哥一家,吃香的喝辣的。往日里,族里出银子,也是看父亲和你的面子,别人家都起新房,就咱们家,小二十年了,还是老样子,从吃的穿的,住的,走出去都不像徐家村的人。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惯着老大了,得让他知道知道,家里人的辛苦。说不得这次管的狠了,老大还有机会考出来,否则,他心思全在抠钱上,早没心思研究书本了。”

    “这…”徐成材想到妻女,说不出反驳的话,“好吧。本来想大哥是老大,又从小读书,总该比咱们省事儿。这次,就听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