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的第二十八年,我失去了系统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问,如何破坏一个可能威胁到你自身及背后利益集团的政策?

    答,竭尽你与你背后利益集团的一切力量,去推动它,并双倍执行它。

    整个四月份,大明本土仅已知起义事件,总计达到了七十七件。

    这还是已知的,和受限于通信手段成功把消息送到司羿手上的。

    如果要把全部涵盖起来,大概会有两百出起义事件吧。

    七十七件里,有差不多五十件是各地工人起义,剩下的则大多是工业品在冲击农村经济后,部分富农和小地主破产而导致的起义。

    这些事件,少的只有几十人,司羿比起起义,更宁愿相信这些人只是单纯希望朝廷做些什么而聚集起来了,却被当成了鸡杀给猴看。

    最多的,甚至达到了四千多人,被数个卫所反复冲击才驱散了人群,最终超过七百人死亡,起义首领的头颅被送来了顺天府。

    那颗头颅并不好看,狰狞的表情里带着些许迷茫,捧着它的人则一脸兴奋的向司羿请功。

    司羿当时抬起了,看着满朝官员,内心不知为何却平静了下来。

    在没有了系统之中,他甚至不知道这些事情的背后是否有文官们在推波助澜,他不知道此刻看起来平静的朝廷,背后是否已经有文官形成了反对他的派系。

    但他并不慌张了。

    新军已经出海。

    考虑到这一点后,司羿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此时他才注意到,自己之前的状态有多糟糕。

    于是他摆出一副我早已经知道的态度,既没有赏赐也没有给与惩罚。

    司羿不知道这是不是那帮文官们的试探,或许那些文官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例如他们在做一些小动作时,没有和往日一样受到天子的警告,因此产生了怀疑。

    但至少目前,司羿有自信,这帮家伙暂时还能被他压制着,过去十三年累积起来的威望不是这帮文官现在能够对抗的,而早已经习惯的常识也绝非短时间可以质疑的。

    他还有时间。

    既然还有时间,那么,来好好厘清一下现状吧。

    司羿这些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除了压制旧文官体系以外,他也改变了相当程度的原权利体系。

    如今,朝堂之上主要有三个权利体系:工业资本体系,旧文官体系和反帝派。

    工业资本体系,又或者说新文官体系,是在近十年,随着工业发展而诞生的一批文官,他们依靠着对工业的了解和技术上的优势而崛起,走了一条和旧文官们完全不一样的路。

    新文官体系理论上是司羿的坚定支持者,因为工业化本就是在司羿的主导下进行的,可实际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司羿开始大力维持及建设农村的保障系统和医疗系统后,很大程度上,司羿已经成为了工业化的阻碍,司羿正在妨碍工业资本的扩张。

    如今,新文官体系和司羿本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尴尬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即反对工业化的保守派官员们,但同时,新文官体系越来越不满足于受限制的发展,他们希望摆脱司羿的限制,更肆无忌惮的扩张自己的利益。

    而旧文官体系,则意外的却开始接近了司羿。

    旧文官体系实际上是个广泛的派系,他们本质上并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集团,其派系内部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五花八门,虽然名义上王阳明在领导着旧文官们,可实际上,旧文官内部并不一定服从王阳明。

    王阳明一系的旧文官其实手段上更贴近新文官的,他们都是靠着在工业化进程里做事才迅速被提拔的文官,本质上,王阳明系的文官甚至是不拒绝工业化的。但,他们反对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无法接受伴随着工业资本扩张所带来的,对旧有的宗族关系及社会道德体系的破坏。

    说白了,就是一种极其唯心主义的想法——工业化好不好?好!要不要工业化?要!但是,工业必须被旧时代的人所掌控着,他们所期待的是一种保留了旧时代的权利关系及道德解构的工业社会。

    这压根就是个悖论,所以司羿甚至懒得去管这帮人,这也是他为什么容忍了王阳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认为王阳明是个聪明人,欣赏这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他认为,王阳明担任旧文官体系的领袖,迟早会引发旧文官体系内部自身的矛盾爆发。

    而除了王阳明以外,剩下的旧文官便显得杂乱不堪了,他们有的是大地主的代言人,有的代表着旧商人,有的则是家族的坚定支持者,总之,在没有完成统合之前,他们或许能阻止司羿做什么事情,但对司羿造成不了根本上的威胁。

    至于最后一种,反帝派......这是一个奇葩的派系,并且影响力和规模都相当小,若不是当年司羿在系统的派系界面里的的确确看见了这么一个派系,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么个东西的存在。

    这帮人大多都是儒生,他们听过司羿亲自主持的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以及其它诸如矛盾论,实践论一类的哲学课程后,开始认为,儒家如今已经变质了,在汉代董仲舒之后,儒家已经不是当年的儒家,他们需要重新恢复当年儒家的模样,并坚持孔子的理想。

    那么,他们认为的孔子理想是什么呢?

    答,天下大同,人人皆尧舜。

    说来也比较幽默的一点是,理论上,他们是听过司羿讲课,并受到司羿启发才产生这种想法的人,从这方面来说,司羿算得上是他们的老师,但他们的核心目的之一,却是要推翻司羿的统治,建立一个没有皇帝的世界。

    这帮人认为,新朝的王莽是他们需要效仿的对象,但王莽也没有做好,王莽最终是自己当了皇帝,这不符合孔子的教导。他们要建立一个圣人为王的朝代,以学识和能力推举圣人成为君王,而百姓都听从圣人的教诲,习得圣人的智慧,努力达到人人皆尧舜的目的。

    出于某种想法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司羿对这个小派系倒是没有太多的阻止,甚至提供了不少支持。对于这个派系中的一些成员,只要他们做了事,能力足够,司羿不啬于提拔他们。

    虽然这个派系影响力和规模仍然很小就是了。

    在司羿最后一次进入系统界面看这个派系的时候,这个派系的成员数量被系统认定为不到两百人,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员做了官,而且大部分都是地方官。

    这大概就是如今朝堂上的派系划分,旧文官和新文官的冲突如今开始渐渐平息,反而新文官开始不满于司羿的限制,旧文官却因为道德和传统等原因,仍旧对司羿维持着忠诚。

    王阳明等人希望回到过去,但要保留工业化带来的便利,而司羿想要继续前进,所以他们成为了立场完成对立的敌人。

    工业资本仍然想要扩张,而这种扩张已经损害到了旧有权利体系的利益,地主,豪强,宗族,士绅......一切旧时代的人集结在了一起,但他们内部也有着种种的冲突。

    司羿竭力维持着新军的纯洁,试图让新军独立于这一切以外,但他最终也只送走了一半的新军出海。

    未来会怎么样?司羿不知道,他希望自己的祖国,他希望中华文明能够在五百年后仍然存在于世界之上,并免于那些苦难。

    可是,如果这样做的代价,却是让他的祖国逐渐堕落为少数精英的乐园,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地狱,他倒宁愿自己的祖国灭亡。

    “小林。”

    司羿喊到,他身旁一名禁军侍卫立刻做出了回应。

    “是,老师。”

    司羿在新军中的正式名号是老师,他不喜欢别人向他跪下,也不喜欢别人叫他陛下,哪怕穿越了二十八年也不喜欢。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师,就如同他的老师一样,这个将知识和智慧教给他人的身份。

    “请你去一趟翰林院,问一问那帮人,宪法初稿写出来没有。”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