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瘦马独剑 » 两军阵森严肃穆。壮士胆夷然不惧。男儿身当配吴钩。待收燕云十六州。

两军阵森严肃穆。壮士胆夷然不惧。男儿身当配吴钩。待收燕云十六州。

    第三十七章两军阵森严肃穆。壮士胆夷然不惧。男儿身当配吴钩。待收燕云十六州。

    "师古,可平,殿前司禁军精锐,看着甲仗精良,训练有度,可却没真刀真枪上过阵,这兵员只能用咱们自己兄弟了!"杨可礼校阅检示了番殿前司几营精锐,发现花架子看着漂亮,实际上居然没卵用,没几个见过血的,这种状态素质,辽人骑兵一冲只怕就崩了。

    种师古点头赞同,"俺还是领俺那一都五十重甲吧,放心!"

    折可平出自府州折家,长于轻骑运用,杨可礼尽可能凑了些,加上他自己亲卫,总算凑了一百,重骑只能挑殿前司的了,也凑了五十,最后是曹云所率一百弓弩手,凑足三百之数。

    待到乔琛赶到,兵员器仗俱己到位,殿帅府下了血本,精良步人甲,白梃具装马具,其它蹶张弩,铁臂弓,精铁枪,百炼刀,开山斧,甚至还给将领每人一具青塘冷煅瘘子甲,真是武装到了牙齿。

    "学之来了,某家不问而召,置学之于战阵凶险,还望学之见谅。某见学之骑射无双,才延请相助,请与折可平各领五十轻骑,助我破敌,此大宋颜面之战,死事小,输阵大,望学之助我。"杨可礼顶盔贯甲,抱拳恳切道。

    乔琛动容,回礼道,"此乃国事,乔某宋人,岂会置之事外,固所愿也!"

    刻钟后,擂鼓震天,滚滚烟尘扬起,一左一右,相隔里许,两支小型军队缓缓而来。

    大辽皮室铁骑三百,人人一身河中锁子甲,外罩天竺犀皮甲,头戴锁面尖铁盔,身边人手一匹乌孙马,肩高都在四尺半,马罩皮甲,人持长枪,腰佩弯刀,背负骑弓。

    个个气定神闲,浑不当事,虽三百人,却整齐划一,森然如千骑万军,一见遍知尸山血海中杀出的傲然之师,领头的是大辽军中新锐,奚族人萧干。

    另一边的宋军则是合成部队,前出重甲步军,大斧如林,后排一都弓弩,箭尖闪光,最后具装重甲,如远古猛兽般恐怖,两翼轻骑拉开间距,都是轻甲配弓,擅长骑射之士。

    宋军出场,看台观客如雷掌声,官家见自家军士雄姿,也是点头颌意微笑,甚至挥手示意,引起山呼万岁。

    宋军将士举起手中兵器致敬,并发出震天万岁,杨可礼身后大旗烈烈招展,彰显大宋军威。

    "右马助,你曾在清盛公帐下担任骑军侍大将,远征虾夷蛮人,你评价看,辽宋两军孰强孰弱,比之我和军又如何?"倭国使节藤原中纳言问言护卫长蜷川右马助景平道。

    "难,辽军骑士气势沉稳,应是百战之军,每人武器配置都是在自己最称手位置,又顾惜马力,战前牵马而行,某注意到,许多将士还在给马喂食豆料,作战经验丰富之极。而宋军甲仗器械之精良,叹为观止,兵种配置也合理,士气也高,双方胜算要看主将能力,以及战术运用,某估计以过往战绩,大辽胜面稍大,应在六四之数。"蜷川分析道。

    "至于比类我军,卑下实言,胜之多矣!"蜷川苦着脸实话实说。

    "仔细观察,我大和不能落于人后,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不可不察!"藤原神色凝重说道。

    "嗨…"蜷川躬身应是。

    其余诸国使节也是郑重观看,纷纷衡量自国军队长短,以作参考。

    "呜…",殿帅府高太尉见时辰己到,下令吹响牛角,雄浑之音响彻校场,沧凉之感顿起,所有人紧张的注视场中。

    皮室军主将萧干,时年不过二十几许,瘦长精悍,杀伐之气溢于言表,作为新崛起的奚人大将,萧干履历丰富之极,讨伐反叛阻卜部落,对阵西夏铁鹞子,甚至助阵属国高昌,深入七河之地的八喇沙衮,杀得东喀喇汗人间风丧胆。

    最出彩一仗,孤军千人奔袭千里,在夷播海西突袭塞尔柱突厥援军七千,一战斩首三千,生俘蛮酋万夫长,威名传于河中诸国,被称为桃花石天将军。

    萧干注视对面宋军片刻,手一挥,一百皮室翻身上马,朝着宋军战阵而去,待到百丈距离,百夫长一声呼啸,百骑转向横驰,并于马上张弓搭箭。

    杨可礼战阵经验丰富,也曾对战对越境寇掠的阻卜人,骚扰加远射是阻卜人惯用招数,只是骑弓偏软,射程不过数十步,最多百步,但辽人却在三百步外张弓,让他大觉诧异。

    但依例还是下令举盾防备。

    一百皮室军举弓略向上,嘣嘣响起,百支铁箭如雨般抛向宋军。

    当当当,箭头撞击盾牌,铁甲之声不绝于耳,虽然距离远,杀伤力己不强,但杨可礼还是震惊到了。

    三百步抛射,非三石强弓不可,普通士兵能开一石弓己是了不得了,三石弓非千里挑一不可,而且还是马上开弓,这些辽人皮室,个个精锐如斯,己到恐怖境地了,杨可礼有些忐忑不安了。

    剩余二百辽人居然席地而坐,嚼着肉干观阵,浑不把宋军放眼里,仿佛是对阵斩杀栏中牛羊般。

    "杨将军,这样对我军不利,我军立阵,消耗气力精神,而敌可循环替换,轮流上阵,时间一长,非崩溃不可!让某出阵挫挫敌军锐气!"乔琛向杨可礼建言道。

    "可观敌骑卒,战力远在我军之上,出阵非其之敌啊!"杨可礼自知自家骑兵没法和这些皮室比,忧心忡忡道。

    "某一人一马即可,今时对阵,唯弓强马快,某有分寸,不会坠大宋军威!"乔琛立军令状道。

    "好,学之万须小心,不必硬撑!"

    "遵令,某去也!"乔琛抱拳,翻身上马,今时出阵,他的依仗就是胯下这匹御马,官家为取胜,将宫中御马为将士骑用,也是下血本了。

    这匹由天方客商所贡天方马,肩高五尺以上,乔琛骑在上,宛如天神般威风凛凛,他一拍马颈,马儿通人性,立即撒开四蹄加速。

    辽军皮室百人将一见宋军中有人单骑冲出,立即命一名什夫长领兵截杀。

    十骑皮室纵马上前,左右散开,准备包抄。

    "来得好!"乔琛双腿一夹马腹,天方神驹一个加速,马上乔琛张弓搭箭,三石强弓拉成满圆,一箭飞射,三百斤弹力下,长箭破空疾去。

    当先一名皮室精兵被射中面门,大叫一声落马,尸身被战马拖着而奔。

    场中看众齐齐喝彩,这一箭潇洒利落之极。

    萧干微微惊讶,宋人缺马,骑射一技向来远不及游牧出身的辽人,这年轻宋军控马骑射之本事,就是在皮室精锐中也是罕见。

    契丹皮室中一名勇士见状大怒,策马扬鞭,待马匹疾驰中跃上鞍背,执弓搭箭,连珠三箭,弹弦中,雕翎箭如电飞射,直取乔琛。

    好个乔琛,左右手探出,各自牢牢抓住两箭,头一侧,张嘴钢牙又咬住第三支箭,那雕翎尚尤剧烈颤动。

    所有人惊赞,这一手接箭技艺世所罕有,光凭这手,就是绝世骑将。

    将箭集于左手,右手执弓,也是三箭连珠,但贯以精妙内劲的发射更是迅捷辽人皮室勇士三分。

    三箭连环而至,己被惊骇到的皮室勇士慌乱中急忙抽盾护身,嘣…第一箭炸裂皮盾,第二箭正中右臂,张口呼痛中,第三箭射穿了头颅。

    胯下战马犹自奔驰,而骑士己倒坠马下,拖起阵阵尘土。

    萧干皱眉,本想此战虽不容易,但凭自家将士之勇,也是必胜之局,没想到敌方居然有这样的无双骑将,单骑比斗这种最涨士气,最显勇武的方式反而大败亏输。

    一挥手,牛角号吹起,前出的百人队立即全队压上,不让乔琛有腾挪空间,并且齐齐放箭,迫得乔琛只能拨马后退避箭。

    辽军也不敢过于追赶,宋军步弓劲弩射程大威力足,骑步对射要吃亏。

    拨马回转的乔琛回阵参见杨可礼,献上自己的破敌建议。

    "将主,辽军骑兵优势在于机动,而我军强在甲胄兵器,若在平野,我军必败,但校场方圆五里,限死了范围,我军可布满天星阵,步弓百五十人轻骑下马百人分成五队,隔百丈设一队,重骑居中支援,某再去诱敌,敌若至步弓射程,则攻击,以点滴杀伤消耗辽人皮室,若敌集兵攻步队,则骑兵尽出,以重骑冲阵杀伤,如此循环往复,敌除决战无他途。"乔琛详解道。

    "好谋划!学之扰敌,诱敌,辽人纵看破亦无法,此地利所限也,校场对阵今日为限,此天时所限也,狭路相逢,人和在谁?诸位竭力,必在我军!"杨可礼大赞道。

    "将军,宋人变阵了!"萧干听言仔细观察,果然,宋军分出步甲弓弩,连轻骑也下马变成步卒弓手,隔百丈一队,围个大圆,而重骑兵居中,形成一个梅花阵。

    "不好!"萧干立即发现了此阵的利害之处,这是以步制骑,限制皮室精骑活动范围,攻击任一点,都有三处可同时还击,并还有蓄势铁甲重骑虎视眈眈。

    "上马,全军出击!"萧干知道,不能再用老办法了,步弓射程大,威力强,而校场这么点大,己方目的是全胜,不能被宋军压着僵持,对宋军而言,不败就是胜利,在外人看来,辽军骑兵是被宋军步卒压制而不敢战,那大辽国威何在?皮室军威何在?

    必须乘宋军刚布换阵型,索性正面决战,萧干相信,只要歼灭一处宋军,此阵就断环,剩下的就是围猎了,至于那几十重甲骑兵,又不是没见过,塞尔柱人也有,只要不让其正面冲撞,其不耐久战,不足惧!

    三百皮室精锐呼啸而至,以锋矢阵急速突袭曹云所领边角一队。

    "重甲小队在前,弓手在后,准备百步抛射!"曹云急忙下令道。

    十名重甲步兵立于前,二十名劲弩手持弩待射,二十名下马轻骑持弓待机。

    辽军精骑以萧干为尖刀,飞速接近中,外围骑兵持盾,中间全部劲弓上弦,死死盯着宋军,等待主将军令。

    "稳住,稳住…"曹云一边测算距离,一边稳定军心。

    "放…"双方几乎同时放箭,曹云边侧左为种师古队,右为折可平队,见敌己近,也是齐齐放箭。

    箭雨如云下,辽军皮室疾驰,宋军凝神防卫。

    噗噗噗声中,不时有宋辽士兵中箭,双方都是强弓劲弩,虽然人数不多,但杀伤力很惊人。

    轰的一声,辽骑己冲撞到曹云小队,当先重甲顿时一半被撞飞,缺口大开。

    "拦住他们!"曹云大呼,持矛迎头就上,弓弩手和下马轻骑都丢了弓弩,或长刀或长矛列阵迎上。

    萧干非常清楚,决不能被这些宋军缠住,失去机动优势,被步卒合围缠斗正是宋军意图,他大声呼喝,要迅速吃掉曹云。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谁都懂,萧干直接就瞄上了居中指挥的曹云。

    步卒队列原本已经冲散,但在曹云疾声大喝下,仅剩的三十余人拼死也要拖住辽军,不让骑兵跑起来。

    曹云张弓搭箭,射翻一名悍勇的皮室,这时身边侍卫突然纵身,挡在了他面前,一支雕翎箭贯穿了侍卫咽喉。

    时间不过短短一息,但双方战斗之惨烈惊呆了观礼台上的人。

    辽骑被重甲兵砍翻,被战马拖着跑,宋军步卒被战马撞飞踩踏成肉泥,瞬间双方己数十人或死或伤。

    其余数队宋军火速靠拢,包抄辽骑,而杨可礼也率五十重甲铁骑催马加速。

    萧干命手下近卫吹响号角,示意脱离缠斗,运动起来对宋军进行分割歼灭。

    杨可礼五十重甲骑兵狂催战马,要赶在辽军重新集结运动起来前夕突入,双方在争取那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曹云已经身陷重围,身边甲士死伤殆半,但他知道万万不能让辽骑加速运动起来,否则前功尽弃。

    他不顾身被数创,大吼一声,挺枪疾奔,直取指挥的萧干。

    曹家枪法乃是开国大将曹彬一脉相承,是战阵上大开大阖的精妙杀招,可是这些辽军精锐个个都是百人将级别的悍卒,而萧干更是杀神一般的存在。

    铁骑催动,萧干手中狼牙棒挥动,曹云长枪顿时脱手,虎口震裂。

    狼牙棒一旋,反击曹云甲背,顿时将他打得口喷鲜血,单膝跪地。

    正欲一棒击碎曹云天灵盖,被加速催马赶来的乔琛大喝一声,硬生生以手中长枪搁挡住了势如泰山压顶的狼牙棒。

    双方都是手臂一震,惊骇对方神力之余,立即变招冲杀。

    萧干,大辽后族奚人,年轻一代的无双猛将,不仅军略超群,战阵武技更是号称军中第一。

    师承北神殿殿主萧达,那个称霸北地数十年,东西南北四绝之一的绝世高手,力能搏熊虎,几次领兵,皆以少兵破众,特别是远征河中之战,杀得黑汗人及其宗主塞尔柱望风披靡,被喻为大辽坚壁。

    他就是这支辽国无双精锐的灵魂,过往作战,其必当先,以卓绝武技为锋矢冲阵,往往事半功倍,但今日却碰上了从军以来最棘手的对手。

    乔琛长枪如龙,萧干狼牙棒如山压顶,两人走马捉对,宛如龙虎互搏,交手之快,如化身两团黑影,旋风般你来我往各展平身所学。

    就在这短短时间,宋军重骑己经冲入了战团。

    杨可礼大喜,自觉胜利在望,重骑冲阵之威,无人可挡。

    只是他小瞧了辽人战力,这些久经沙场的悍卒,经验之丰富不是普通士卒可比。

    对阵过河中塞尔柱突厥重骑兵的大辽皮室精兵,份纷换上铁锤,狼牙棒等重兵器,以高超的骑术,在两马相交间,重击重甲骑兵。

    虽然皮室精兵也被冲撞坠马数十,但宋军五十重骑也几乎伤亡殆尽,杨可礼身边仅余不到十骑,连他自己也险遭重击坠马,他大惊失色。

    种师古,折可平等剩余四队二百人终于赶到,由于重骑的冲阵,虽然伤亡巨大,但辽人最终没能集结跑动起来,双方形成乱斗局面。

    宋军单兵远逊于皮室精锐,几乎以搏命方式在作战,幸亏种师古等几员大将武力出众,勉强斗了个堪堪维持。

    看台上赵官家面色渐渐凝重,纵然不知兵,他也瞧出形势不利,这关乎颜面,国威,怎叫他不焦虑。

    耶律博欢也惊讶了,这些百里挑一的皮室精锐可说是大辽最强悍卒,任一个损失都是肉痛万分,如今伤亡百数,他也坐不住了,纵然取胜,也是自损八百的惨胜,但面上还是要装出大辽胜券在握的威风凛凛样子。

    萧干和乔琛的较量己经白热化,双方索性下马酣斗,乔琛原以为以自家纵横江湖的身手,对付一个辽将应该没有问题,哪知道这辽将武技竟不在己之下。

    校场比拼,数百人杀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东方两支最强军队,都见识到了彼此的顽强和战斗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