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瘦马独剑 » 红叶黄花秋意晚,飞云过檐千里行。浩浩大江东流去,浪花起淘尽英雄。

红叶黄花秋意晚,飞云过檐千里行。浩浩大江东流去,浪花起淘尽英雄。

    第八十五章红叶黄花秋意晚,飞云过檐千里行。浩浩大江东流去,浪花起淘尽英雄。

    东京汴梁王明州宅第,一座两进小院,位于外城朱雀门龙津桥附近,面积大概亩许,虽不甚大,但在人口暴增,土地紧张的大宋国都,也不是一个普通新晋七品朝官可以负担的起的。

    原本朝廷为解决低品官僚在京住房问题,在外城修筑了一批古代公房,但始终跟不上人员编制的不断增加,新晋在京官员往往要排队等待很久也无结果。

    耿南仲对王明州非常器重,将自己这座私宅赠于其居住,作为对王明州新任从七品监察御史的贺礼。

    耿南仲乃是钦定太子少师人选,不出意外,明年辛卯年官家将会改元政和,并册封太子,所以耿南仲是当今朝中炙手可热的新贵,作为耿南仲心腹,又与儒学名门程氏交情匪浅,王明州也受到了广泛瞩目。

    但王明州很清楚如今万事尚未确定,贵妃和梁党还在千万百计争取嘉王楷夺嗣,并且赵恒党羽翼不丰,核心亦只耿南仲,宇文虚中数人,官职权位并不重,其余张叔夜等只是表态支持嫡长即位,但并不深度参与谋划。

    没有军权,没有外援,没有朝党,甚至财力人力都廖廖无几,这种架在虚空中名位,如空中楼阁,一有变故就会瘫塌。

    耿南仲性格偏好高骛远,高谈阔论,不喜俗务。宇文虚中精明强干,但又过于固执,偏刚直,且目高于顶,对人而言高傲清冷,若以这两人行事,自己内部都会争论不休。

    幸好二人都看重王明州,加上王明州确实能干又善于揣摩上意,所以这一党实务其实大半由这新晋监察御史掌握。

    王明州深感本方根基太弱,必须大力夯实基础,不仅在朝中建议两大佬大力拉拢示好,自己也选择同科进士中有能力者广为结交。

    又广揽能人异士,建立属于本方的民间势力。

    "郑屠,本官吩咐的事办得怎么样了?"王明州一身青色便服端坐主椅,一边翻看一些札本,一边开口向恭谨立于堂中的千面人屠郑临风询问道。

    郑屠自被乔琛等人端了给营近十年的东京地下黑暗王国后,又被梁党无情抛弃,甚至要杀人灭口,五鼠帮锦毛鼠燕顺被人灭口于宫狱,矮脚鼠王英暴毙于开封府大牢,白日鼠白胜不知所踪,只有鼓上鼠时迁李代桃僵,金蝉脱壳,以替身代死,活了下来找到郑屠,这两人恨极梁党,又走投无路,遂投了王明州,成了太子党鹰犬。

    两人都是老江湖,但一经接触,也被王明州高超能力和聪慧头脑逐渐折服,初时还有点小视这个大头巾年轻人,但几次不落痕迹的敲打和展现了强大办事能力后,再也没有了异念。

    郑屠撇了眼边上闭目养神,同样肃立的川中青城派著名剑客铁云子,对方毫无所动,依旧假寐不语。

    心里暗哼一声,向这来自西南,声名不显但实力丝毫不弱自己的二三十岁年轻剑客,亲切问候了对方至亲长辈。

    铁云子乃是受宇文虚中引见,王明州新收纳的高手,半步宗师境。

    宇文虚中来自四川名门,宇文氏也算望族,世代簪缨,是朝中蜀党中坚,虽然近年蜀党势微,但川蜀人杰地灵,为官不少,宇文虚中加入赵桓党,表明了一部分蜀地官员在国本问题上的态度。

    蜀中岷山派,峨眉派,青城派,乃至成都府的唐门,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派,虽然不似三山五岳那么出名,但底蕴一点都不逊色,能人异土辈出。

    青城派与宇文氏关系匪浅,可谓宇文氏在江湖民间的武力存在,前次王明州提出组建民间暗势力,宇文虚中就传信青城派,让他们派遣些得力弟子过来听差,铁云子率领师门十几二三代杰出弟子来了开封。

    铁云子到来,与郑屠隐隐分庭抗礼,形成竞争关系,所以郑屠暗暗不爽,加上深悉上位者用人分而治之之道,也就故意表示出不睦之态。

    "禀大人,时迁己赶赴浙东路,大人所言及那明教海匪徐老七,己接洽,其在明教颇不如意,时迁来信,徐老七愿带旧部投效大人,估计这几日应可到京。"郑屠恭敬答道。

    "好,做事无钱不行,本官招揽那徐老七,是为组建海上商队考虑,船只己让新任庆元知府程复大人代为留意,只是这熟练水手是各家海主抢手之宝,颇难招募,也罢,这事急不得,需慢慢来。"王明州说道。

    郑屠称是,王明州又道,"你辛苦跑一趟,本官好友王凛王将军,己赴京东东路担任兵马都总管,你替本官送封书信于他。"。

    郑屠接过信笺,也不耽搁,施礼转身就去了。

    见郑屠远去,铁云子睁开了眼,王明州又对他道,"带人密切注意梁党动向,一应事无巨细都要记录汇报,现在乃是争嗣关键,王贵妃梁太尉决不会无功于衷。"

    "己排人手,每两人一组,一日分四班轮替,王副都点检,梁太尉,王承旨等一些梁党中坚都有专人关注,又有机动三组,每组十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只是人手资金还是不足,无法做到全覆盖,只能重点关注。"铁云子叹道。

    王明州很欣赏铁云子,不是那身武艺,而是缜密的思维和合理的分析,听说其还有秀才功名,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干的人。

    "钱和人你都不必担心,大胆去干,噢,本官招募了一批孤儿幼童,你平日有空,教授下武技,有好苗子,着重培养。人暂时养在城外周家庄。"王明州对铁云子道。

    听说有人手,铁云子迫不及待就想去看看,立马告辞就奔城外周家庄去了。

    王明州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屏风后火凤凰莫依依一身宋服,挺着微隆的肚子,走了出来,递上了一碗莲子羹,怜爱的看着王明州。

    "依依做的莲子羹就是好吃…"王明州接过莲子羹喝了一大口,连连赞叹,惹得莫依依笑意盈盈,满是幸福。

    "王郎不要太辛劳了,天色不早了,早点歇息,明日还要上朝呢!"莫依依给王明州披上挂在椅背的披风,关切说道。

    爱怜的摸着莫依依的肚子,一脸陶醉,半晌不说话,莫依依也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抚着王明州肩膀,眼光里满是幸福。

    "依依你有身孕,先去歇着,某还要见个人,稍后就回寝。"放下莲子羹,王明州对莫依依柔声道。

    莫依依很是聪慧,她知道王明州有些事不想让自己知道,特别是自己在将阴山发生的事,尤其将遇见乔琛告诉他后,他的反应和表情很迷惑,不象是好朋友应有的关切和欣喜,反而好象有点意外,惊讶,或者说是不悦。

    男人间的恩怨她也不想掺合,只想依偎爱郎一生,相夫教子,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哀牢山少寨主,七禽之一的半步宗师火凤凰了,只有监察御史夫人莫氏。

    "你莫太辛劳了!"莫依依关照一句后退入内院去了。

    王明州看着莫依依离去,吁了个口气,抹了把脸,对室外侍候的族兄王大富喊道,"大富,去把人带进来!"。

    王大富应了声,片刻后一阵脚步声响起,一行人进入屋中,对着王明州施礼道,"草民杜迁,杜氏,宋万拜见御史大人。"

    来得是落魄的前黑帮头摸着天杜迁夫妻及现汴京黑道头子云里金刚宋万。

    望着底下恭谨万分,甚至带点拘束的三人,王明州客气摆手示意免礼道,"请诸位深夜来寒舍,是有事相商。"

    三人听言急忙表示道,"大人言重了,得大人看重,是草民荣幸,愿听大人吩咐。"。

    杜迁得白无伤传授心法,内伤已无碍,他知自己己是和白无伤,或者说与眼前的小王大人牢牢捆在了一起,所以立即表达了忠心。

    宋万自随乔琛闯荡地下魔窟,捣毁了五鼠帮,虽然是凭着一腔义愤,后来也得了官家赏赐,但他很清楚,五鼠帮背景复杂,自己己经陷入了泥潭脱不了身了,与其束手无策招人报复,还不如投靠一个强大势力,来招拆招为好,原先的将门曹家,早就没了昔日风光,害怕受牵连,居然来信言明退出干股,不再干涉铁沙帮事务,这摆明是撇清干系了。

    所以王明州一招揽,宋万立刻毫不犹豫投效。

    王明州知道这三人也没什么大本事,但都是深植汴京的老混家,交流广阔,关系复杂,三教九流都有门路,这些对自己非常有用,所以刻意招揽,委托白无伤先行洽谈,他料定没有靠山,被人虎视眈眈的三人必会立马投靠,果不其然。

    "三位,本官也不绕圈子了,召三位来,是洽商生意,不要惊讶,本官对商贾之事一向不排斥!"王明州开门见山道。

    杜氏夫妻和宋万对望了眼,不约而同问道,"不知大人要经营何种生意?"。

    "青楼,酒肆,客栈,赌档,只要大宋律法不禁止的,都可以干!"王明州大声道。

    三人对望点头,这都是常规操作,也无甚新意。

    接下来王明州的一番话让众人惊掉了下巴,太他娘的脑洞大开了。

    "本官在城外周家庄,靠近汴河之处,要了块地,一千亩,还让人修了个码头。"王明州顿了顿。

    众人想小王大人是要搞货栈啊,手笔也不小了,一千亩地,虽然周家庄在城外十里,但一千亩怎么着也值一两万贯了。

    见众人反应平淡,王明州又道,“本官要建立一个超级货栈,招揽各地货商入驻,分门别类,成为一个集货中心,外围设一中介机构发布货运信息,统一标价,方便接货转运,省去车行货商互相寻找和谈价麻烦,本官把这称为大市。"

    杜迁三人都是久居市井,熟悉商业运作之人,甫一听似乎平淡无奇,但细一想,简直平淡中见神奇啊。

    汴京人口上百万,富商权贵云集,是天下一等一商贸繁盛之地,但官仓只管漕运物资,而私仓普遍各自为战,规模偏小,豪富之家采购,自有相熟商户送上门,但普通人家则必需到专门店铺,关键不在于终端用户,而在于分销中端很难便捷比较价格质量,进行多方比对。

    所以这大市一开,汴京各大分销坐商必定欢迎,而对原料商而言,也是多了无数潜在客户,是一本万利之事。

    三人激动莫名,这是发大财,赚大钱的机会啊,望向王明州的眼光中己满是崇拜和金光闪闪。

    "几位都是汴京有名的奢遮人物,人脉广阔,所以这先期招揽商户入驻,要依赖各位广为宣传,本官也会配合。"王明州早就预料到几人反应,波澜不惊道。

    "那是应有之事,应有之事!"三人频频点头。

    "还有,前次抄没五鼠帮产业,开封府发卖,耿大人,宇文大人也收购了些,算是为朝庭分忧了。"王明州转头喝了口茶。

    杜迁几人知道王小大人肯定还有话说,都正襟肃立聆听。

    "二位大人不喜俗务,所以委托本官代为处理,粗略看了下,内外城有酒楼四间,赌档九处,青楼三间,容栈两间,车马行一家。这些产业都需人打理,本官想,青楼,客栈,酒楼由杜氏贤伉俪负责,赌档,车马行由宋帮主接手。"

    三人听后又是大喜,汴京城内寸土寸金,这些产业只要稍加打理,就是日进斗金的买卖,当然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这定是有代价的。

    果然,王明州又说道,"你们挑选机灵的人,每日留意各种客人的谈话,详加记录,交由本官族兄王大富处汇总。"。

    这是将产业发展成无处不在的眼线,随时掌握各种动态,作为决策的参考了。

    三人都是拎得清的人,即己搭上船,为彼尽心效力当属份内事,有付出才有所得。

    "愿为大人效力。"三人齐齐再施礼,彻底融入王明州势力。

    王明州是务实之人,做事雷厉风行,布置完成后立即开始各项工作。

    周家庄大市开始平整奠基,施工队进场,各处产业也由杜,宋接手,走上正轨,收到王明州来信的王凛立即让密州兵马都监牛皋秘密配合王明州的人,进行胶州湾码头翻建,使之成为连通高丽,倭国的贸易私港。

    最后,是现在明教的香主,曾经的海上大豪徐老七带着侄子徐三子及百余旧部应召来到了汴京王明州周家庄基地。

    "徐海主,咱们又见面了!"王明州从内院出来,笑吟吟的看着徐老七和徐三子笑道。

    听到脚步声,又有人说话,徐老七一抬头,仔细端详片刻,大惊失色道,"你…你…你不是…莫不是…那…"。

    "半年前宁海相会,本官对徐海主可是记忆犹新,至今不忘啊,哈哈!"王明州大笑道。

    徐老七一把扯住还呆愣的徐三子,两人扑通跪地,大呼道,"冒犯了相公,该死该死!"。

    王明州上前亲自扶起二人,这是从没有过的待遇,和言悦色道,"不打不相识,本官对徐海主也是很佩服的,所以费尽心思延请海主叔侄来此为朝廷,为大皇子效力,还望二位不介意本官唐突之意。"。

    发展海贸才是王明州核心要务,海贸首重海上人手,这徐老七纵横海上多年,是积年老海贼,对外洋水文非常熟悉,航路也不陌生,关键其受明教拉拢却混得不得意,此时招揽,最是合适。

    徐老七早后悔跟着明教混了,明教内山头倾扎,一点不比海上争斗逊色,而且尽是阴招,不比海上争斗堂堂正正,如今落魄时有人看重,况且又是官面之人,不比以往盗匪身份,怎不乐意。

    两方都有意,这事就顺利水到渠成,徐老七拍着胸脯保证必不负王大人重托。

    王明州这时才告之其早在准备,海船由庆元府出面负责,王氏在庆元是望族,根深蒂固,如今族中王明州发达,都与有荣焉,大力支持其办事,大批青壮集中起来,作为各项预备人手,什么帐房,掌柜,伙计,水手,护卫全部搞齐。

    庆元府本就近海,大量人口都涉及海贸,王氏也不例外,如今朝中有人,各种明面私下的关系都可以浮出,光明正大的干了。

    加上又在山东秘密开了私港,徐老七都憧憬未来纵横海上,风光无限的场景了。

    王明州宁海结交的杨可礼,种师古,折可平如今颇受重用,杨可礼升任捧日军都指挥使,掌管内城左厢,种师古为广济军防御使,掌握漕运要冲,折可平为神卫副都指挥使,驻守外城。

    这些沙场旧识都是过命交情,平日为避嫌,不能频繁往来,但互视为奥援,而这些王明州并不宣扬。

    短短三月时间,王明州依靠各种运作,己经初步建立起一支潜力巨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