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吟晚唱 » 第三章宣政殿试三

第三章宣政殿试三

    晴空万里的天空,温暖的阳光穿梭于云层之间,把光辉洒给人间,中天日耀,诠释着人生奋进的鼎盛。往日慵懒漂浮的云彩在暖风的追逐下,逐渐聚拢又分开,漫不经心地挪动着,平添了几分活泼。仿佛一切都是新生,仿佛一切都在灿烂地微笑。

    浴在阳光下,每个毛孔都是舒坦的、自在的、闲适的。所有的烦恼、压抑都像水汽一样蒸腾,挥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刻苏哲景的心情也正如这和风丽日的天气,愉悦而又晴朗。

    “帝烜来了啊!快快快,来坐。我特意请了厨师来家里做,待会让你一饱口福。哈哈哈!”丞相府里哼着小曲的苏哲景按捺不住内心深处的兴奋和喜悦,连连招呼华帝烜进门坐下。

    华帝烜见苏哲景一副神采奕奕,连举手投足间都带上了一种轻快节奏的样子,也忍不住乐了起来:“苏相不至于吧,我才只是被允许参加殿试而已,还没获封‘今科状元’呢。您老这未免也太开心了吧。”

    “哎呀,迟早的事,迟早的事。你之前的表现远超了我的预想,获封‘今科状元’不过是时间问题。现在,我的心情啊,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哈哈哈!”

    “您老别高兴太早了,这后面的事还没有定数呢,小心乐极生悲。古人云: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眼瞅着苏哲景像是知道华帝烜明天就要获封“今科状元”,比其本人还高兴。担心苏哲景忘其所以,过于兴奋的华帝烜只得向苏哲景泼了一盆冷水,劝着。

    “满嘴跑舌头——胡诌八扯!你小子乱说什么呢!”一听这话的苏哲景不乐意了,直说华帝烜扫他的兴,白了一眼不愿搭理。

    华帝烜瞧着苏哲景老小孩的样子,淡淡一笑道:“我这不是怕您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嘛。我可经不住您的碎碎念。”

    苏哲景点点头,深表赞同地说道:“既是如此,那你就得好好努力才是,你要是不能获封,出去别说我们认识,我丢不起这人!”

    “苏相您怎么这样啊。之前不给抄近路就算了,现在连人都不认了。”华帝烜愕然到。

    “我还没给你抄近路啊!你抓着葫芦当瓢打——昧了良心瞎了眼啊。哎哟,枉费我煞费苦心的为你张罗,在朝会上还和袁崇严那个老东西吵了起来。哎哟,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片真心喂了狗哦!”苏哲景边说边佯装胸口痛,捂着胸口,哎哟哟地叫着。

    华帝烜嘴角抽动,这哪跟哪啊:“苏相您这是唱的哪出戏啊,七老八十,还童心未泯。难怪陛下说你老不正经!”

    “谁老不正经了,他才老不正经呢!他就喜欢故弄玄虚,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端起架子摆起谱来比谁都强。装模作样、矫揉造作得很。”苏哲景不屑一顾,白眼更是翻上天了,对着华帝烜反唇相讥起拓拔渊来。

    “您如此‘胆大包天’,陛下知道吗?”华帝烜瞪着溜圆的眼珠子不可思议地看着苏哲景。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我又没夸大其词,你那日入宫不是也瞧见了吗?我可有半句歪曲事实?他就是欠,得骂!”苏哲景嘲讽起拓拔渊来,是毫不犹豫下意识的“尖酸刻薄”。

    华帝烜联想起那日进宫,苏哲景对拓拔渊的不客气,只觉得俩人没几十年的交情做不出来那样,由此可见拓拔渊和苏哲景的关系是多么的“稳如泰山”。

    “好了,言归正传,过几日殿试有几件事,我要交代你一下。”苏哲景一改先前的嬉皮笑脸,正经严肃地说到

    华帝烜也坐直了身体:“您说。”

    苏哲景:“第一件事,殿试之时你要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华帝烜疑惑不解:“这时候,我难道不应该竭力表现出我的才华吗?为什么反倒要掩饰起来?”

    苏哲景徐徐地解释道:“《菜根谭》有云: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此前我让你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只是为了博得进入殿试的资格。然‘今科状元’的称号,并非全靠你的才华横溢,还要靠人心!正所谓众口难调,人心叵测。你做不到至真至美,也不可能做到。不要锋芒太露,显得太聪明,收敛锋芒才是明智之举。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要学会缩求前进的方法,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

    见着华帝烜皱眉思索,苏哲景又接着说道:“狡兔三窟,人亦如此。一个人要拥有足以藏身的三窟来自保。这三窟的第一窟,便是藏巧于拙锋芒不露,在必要的时候装傻充愣。第二窟,便是韬光养晦深藏若虚,不使人知道自己真正的才华修养。这第三窟,便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纯洁。此窟看似与前两窟有所矛盾,其实不然。不露锋芒,韬光养晦并不影响洁身自好,相反,洁身自好是前二者的基础。俗话说:大智若愚,便是如此。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件件都要劳心伤神,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会整天为琐事缠身,在世俗面前夸耀自己的才华。你要懂得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这是苏哲景给华帝烜上的第一课,明哲保身。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且身居高位的苏哲景怎么不知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人心就像一口井,深不可测。

    尽管华帝烜聪明伶俐,足智多谋,可他能接触到的人,不过是同学、老师、亲人等。初出茅庐,不谙世事的华帝烜那会是官场上一个个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老狐狸的对手。他得让华帝烜明白,人心不古更胜魑魅魍魉,理智终是不敌人性。世间万物,唯人最可怕,红尘滚滚,唯人心最难测。

    华帝烜茅开顿塞:“我明白了,多谢苏相。”

    苏哲景点了点头,说起了第二件事:“第二件事,敏行讷言宁默毋躁”

    华帝烜没有像前一件事那般不明所以,直言道:“苏相是想提醒我说话遇事,宜在深思熟虑?”

    苏哲景很是满意:“孺子可教也!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故《诗经·大雅·抑》有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周易·彖辞》亦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在话语中逞威风,最易惹出是非。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该说话时就说,不该说时永远也不说。所谓言多必失,说话谨慎,才能不至于把话说绝,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做事也是同理,三思而后行。但切记不要拖泥带水、优柔寡断,一旦将机会贻误殆尽,就再也无法挽回了。沉稳做事,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这是我对你的告诫。”

    殿试不只是华帝烜与考官的对垒,还是联邦当权者的龙争虎斗。华帝烜获封“今科状元”,就意味着他必定是人中翘楚、国之栋梁。这样的人任谁都不愿意放过,届时势必会引起各派势力的夺人大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成为皇储候选人,历史上有且仅有文宗皇帝和睿宗皇帝两位选择了成为皇储候选人。

    苏哲景这既是在提点华帝烜殿试上的说话做事技巧,也是在告诫华帝烜要考虑清楚,不要被其他人的诱惑浮云遮望眼,冲昏了头脑。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他希望华帝烜能心如磐石,永不动摇,坚持自己的理想,固执而执着地走下去。

    人生的遗憾之一,就是轻易地放弃了本不该放弃的,最后后悔莫及。

    “我心如磐石,不可转也!”华帝烜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好!好!好!我没看错人,没看错人啊!”苏哲景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