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非梦 » 第十四章 家族标识

第十四章 家族标识

    一切都好像在变,但一切好像都没有变。刘伟达念初三的那年,停办了多年的大学突然开始了招生。这太突然了,很多人都感到懵,不是凭手茧厚就能上大学吗,不是说交白卷也能上大学吗?怎么就突然要凭真本事考了呢?

    一些年青人开始着了慌,在学校里几乎什么也没学到呀。临时抱佛脚……寻师,熬夜……但大多数年轻人,则破罐子破摔了,原来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但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某种安慰,就自嘲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一切和开门办学有关的事也就嘎然而止。学校的中心,迅速转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来了。老师们脚步匆匆,尽最大可能的收集各种资料,为学生补缺补差……可这是非常困难的事。

    刘伟达当然没有高考的资格,但初三能考中专。不论是考取了大学,还是考取了中专,在那时都是让人羡慕的事,是件荣光无比的事。父母不用说了,整个家族,甚至全村,都像是跟着沾了多大光似的,兴奋的要说上好几天。

    努力,还是破罐破摔,刘伟达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停的转向。结果是哪一头都没坐实,身心却在这种不停的转向中焦虑疲惫了起来。

    学校里有几个有学问的老师,男女都有。他们都是犯了某种错误,从城里下放到此的,有些类似于古时的充军发配。但突然之间,这几个教师都被调走了,剩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本地人了。

    大姐刘惠芳,初中毕业后就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二姐也已经高中毕业了,正在家中等待下放。可突然政策变了,城里的青年不用下放了。于是,二姐重新收拾起书包,到学校里补习去了,她立志要考上大学。三姐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念书,她在等待招工。四姐念书有些迟,和刘文达一个样,在念初三。

    这是个极重面子的家族。早年间,刘家在小城红的发紫的时候,家族中的每一位,说起祖上的荣光时,从不说劳苦功高的爷爷,因他是个乞丐,很丢面子的。。

    父亲则不同了,在外面念过大学,要不是爷爷的横加阻拦,就留洋到国外去了。正是这个父亲,凭着他的精明,凭着他的冷酷无情,没多少年就将这个家族发扬光大了。

    他娶了位乡下大财主家的女儿,丰厚的嫁妆,使家族的财富一下猛增了不少。于是,他在小城中置门面,办实体,造四合院……后来,他又娶了几房姨太太,就像比赛似的,嫁妆一个比一个丰厚。

    任何的成功,都必须大胆无情。就是人人羡慕的一切大财富,有哪一条不是以无情的手段取得的,难道谁能举出个例外?

    刘文钊父亲的巨大财富,当然也是在冷酷无情不择手段中取得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死后留下的巨大财富,会给他众多的子孙几乎带来灭顶之灾。财富瞬间说没就没了,就连他一直引以为豪的大四合院,也无奈的让给了别人居住。这还是小事,财富本来就是身外之物,没了就没了呗,可从此以后,他的后人就必须夹着尾巴做人了,只能是规规矩矩,不可以乱说乱动。但无论外界如何的风云际会,总有一些隐藏在深处的东西改变不了,家族的标识,或者说基因,外力是强迫不了的,一定会遗传。

    这四个姐妹,个个都虚假的自傲,极度的自私,阴险中贪婪,彼此之间都瞧不起对方,甚至在肚中还会暗暗的咒骂对方。她们之间从没有商量这一说,个个都只想着自己,不管不顾别人的死活,绝对的是一盘散沙。可一旦面对外人,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刘伟达,她们也能出奇的团结,极具战斗力。

    四丫头最小,像极了祖美凤的性格,但非常的遗憾,相貌上确实差了不少。她有着一张圆圆的大脸,大大的眼睛还能说的过去,但皮肤粗糙,脸上长满了横肉,一个大大的朝天上翘的鼻子,可鼻梁是严重塌陷的,极其的影响美观。她给人的外在感觉,是一种狰狞、霸道、惹不起的狠角色。

    也确实是这样,别看她年龄最小,却蛮横、心毒,常强词夺理,跟她有过交往的人,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她的厉害。即使她上面的那三个也是狠角色的姐姐,内心当中都有些杵她。

    外人不太可能知道这姐妹四人之间的秘密,只知道她们一个个昂着头,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这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切的装腔作势,都是内心极度自卑的表现。这一盘散沙似的四姐妹,一旦遇上了潜在的威胁,或者根本就不是什么威胁,而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像猛禽一样,展开那吓人的长长翅膀。如果对方还不识趣,不退阵,那带钩的喙,必定张开无疑了。这阵式,一般人会吓的屁滚尿流,哪里还敢叫阵!要是祖美凤再加入了进来,那只能是自认倒霉,不认输也得认输了。

    这一家,在口字中极其的有名,街房邻居都会自觉的避着走,谁都不想惹来一身骚。

    刘伟达懂事后,就一直不敢直面这五个女人。那个家他是回不去了,他也没有想过要回去。自从刘惠芳下放后,他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反正自己早就在农村,下放不下放对他来说,已不是个问题。可现在问题来了,他下放不了啦,那今后到哪儿去安身?考学校,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有把握吗?他实在是没有信心……

    居佳美成绩一直都很差,她的心思很简单,只要有哥哥刘伟达,她就十分的知足了。可刘伟达不这样想,妹妹就是妹妹,怎可能成老婆?他对居佳美,就没有对小兰的那种感觉。

    小姨祖美娟也有这个意思,是儿子又是女婿,亲上加亲,这是多美的一件事!

    这看起来有些荒唐,但那时表兄妹结婚,却是天经地义的事,老祖宗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但现在肯定不行了,婚姻法明文规定不说,就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再也没人会考虑这种陋习了。

    其实,那时的农村中,还有很多的所谓娃娃亲存在。祖美娟有这样的想法,也完全合情合理。

    人的观念,肯定是跳不出周围的环境,就是圣人,也不可能例外。

    这两个孩子还小,又都在学校,祖美娟决定先放上一放,等大些了再说。要是现在说了,可能会适得其反,使两个孩子过早的有些不自在。

    有的人是外强中干,而有的人则是慧内秀外,可刘伟达两者都不是。他给人的感觉始终是瓢头瓢脑,大大的头,厚厚的唇,糊里糊涂,做事蛮干,就像只呆头呆脑的鹅。

    可要是你仔细的看一看他的眉宇之间,还是有些英气的。他实际上是个既狡狯,又朴实,既愚蠢,又聪明的主,特别是有一颗强大勇敢的心。

    很多人没看清这一点。倒是被他那粗俗的外在表现迷惑住了。

    正是有了这样的特质,刘伟达在后来的经商中,迷惑了很多人,觉得他既老实,又憨厚,又没有心计,就轻视了他,少了些防范之心。可不知不觉中,订单就跑到了他这里,连自己口袋中的钱,也跑到了他手中。

    刘伟达早就知道了居佳美的心思,也明白小姨的心意,可他就是装糊涂,只把自己当作小姨的儿子,居佳美的哥哥。

    本是春节前,刘伟达就要初中毕业了,但由于要改学制,所有在校的学生,都延长了半年。也就是说,刘伟达在第二年的夏季才初中毕了业。事实上,初三他读了三个学期。

    这一年,要进入高中学习,必须要通过考试,由分数来说话了。上一届的初中毕业生,就没有考试,而是不加选择的全部都可以上高中,除非你个人不去念。

    这多出的半年,美其名为补缺补差。刘伟达就在这半年中,学到了比前三年还要多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