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非梦 » 第三十九章 错爱

第三十九章 错爱

    半年过后,厂房建好了。不久,一些设备就从河对岸被拉了来。

    夏海根投资的这个厂,生产仿真鱼饵。现在外国的钓鱼爱好者,为了标榜自己环保,不再用动物饵料了,而是使用仿真鱼饵。反正鱼儿不够聪明,假的也会当成真的。

    各种色彩斑斓的塑料丝线被运了过来,跟着这机器和丝线到来的还有两名工程师。夏海根先是在村子中招女工,可应聘者了了,不得已,他去劳动力市场招来了七、八名女工。

    夏海根之所以回来投资办厂,一是他想挣钱,这么好的优惠条件,这么得天独厚的地理之便,这钱他不可能不赚。二是他只想招收澳水村的女工,尤其是招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妇女,给村子中部分人家增加点收入。可村子中的人,并没有多少人领这个情,只有二、三个女子,愿意进这个厂。

    王娟进了这个厂,她是这二、三个女子的其中一员。

    她想挣些钱贴补家用,可能在她的内心当中,还有一层朦胧的,自己都不能确定的,羞于出口的想法。

    经过两名师傅十几天的培训,进厂的女工们,已经能生产出像模像样的各种仿真鱼饵了,只是还不太逼真。又过了些时日,做出的假鱼饵,就栩栩如生了。仿真虾,仿真翘嘴鲈鱼,仿真蚯蚓,仿真蛆虫,仿真雷蛙……要是没人告诉你,只是用眼睛看,不用手触摸,根本就分不出这是假的,是仿真的。

    人都分辩不出,鱼儿就更分不出了。

    做好的成品,夏海根全都带到对岸去销售,销售特别火爆。

    刘伟达留了下来,帮夏海根打理这个厂。他的工资又涨了,一个月1500元。

    贾海涛也想留下来,但这里只需要女工。没有办法,带着惆怅,万般无奈极不情愿的跟着王克武,转战到别的工地上去了。

    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生意太好了,夏海根就决定再扩大规模。

    他又在原厂房的毗邻处,征了一块地,等以后重新盖新的厂房。

    这块地,夏海根花的钱有些多,有两户初期死活不同意。为此,他花了不少的精力,动员了好几个人来做工作。最后,花了比别人多的多的钱,才摆平了这两户。

    夏海根为人比较豪爽,由于生意做的好,心情愉快,就常给刘伟达发一些小费。有时,他还请刘伟达去喝茶,或者去吃大餐。

    刘伟达就睡在厂里,那间办公室,还兼具了卧室的功能。

    王娟白天去上班,常带些吃的喝的,送给刘伟达。有时,她趁刘伟达不注意,偷偷地将他堆在一旁的脏衣服带回家,......

    洗净干了再送了过来。

    刘伟达劝过她,要她不要这样做,他能照顾好自己。

    可王娟好像没听见似的,照样一如既往的照顾他的生活。开始,刘伟达也没往深处想。渐渐地,刘伟达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头了。

    王娟看他的眼情,不似了过去。她有时温情脉脉,有时却慌张迷离,有时竟一言不发,全没了了当初的那种欢快……糟了,凭着年少时自己对小兰的情感经验,刘伟达暗中断定,王娟可能已爱上了他。

    这可是件棘手的事。一旦涉及到了情感,尤其是男女间的情感,男人的态度说什么都坚决不起来。既不敢断然否决,也不敢说出实情,生怕自己的鲁蛮行为伤害了对方。女人就不一样了,敢爱、敢恨……都是瞬间就可能发生的事。

    他是有老婆的人,虽然到现在,他是没有明说,但绝对不是隐满,也不是想欺骗,而是另有隐情。小孩才一岁,这么小,他却偷偷跑了出来,这要是说了,肯定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太不负责任了吧,怎么就能丢下老婆和女儿,自己一个人跑了出来!

    在刘伟达心中,他一直把王娟当妹妹看,甚至把潘根娣当成了小姨祖美娟的化身。现在出现了这种情况,弄得不好,自己身败名裂不说,要是伤害了王娟,伤害了潘根娣,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这一家,可是他刘伟达的大恩人。

    刘伟达感到了苦恼,也感到了后怕,要是……别人会怎么想?若是认定他是个骗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他不能明说,只能采用回避的方法。这是他唯一能做的,将这棘手的问题交给时间,让时间来平淡这一切。

    刘伟达开始有意回避王娟,换下的衣服,尽可能的及时洗。要是实在抽不出时间,他会将脏衣服藏的很深,让王娟找不到。

    王娟意识到刘伟达在刻意回避她,心中就有了怨言……

    刘伟达感到了焦头烂额,正当他一筹莫展,无法排遣这种情感的压迫时,贾海涛来了。

    贾海涛来了,刘伟达就像见到了救星,自己不能明说,贾海涛可以帮他说!

    接受了这使命,贾道涛就按刘伟达的“旨意”,去了一趟王娟家。

    他本是计划和王娟直接明说,可走到半途,他改变了主意,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人家还是个大姑娘,也许还是第一次情窦初开,这要是当面说了,实在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了。

    不和王娟说,但可以跟她的妈妈潘根娣说。

    贾海涛就自己做主,将刘伟达的顾虑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潘根娣。

    潘根娣暗暗有些吃惊。古板的女儿......

    也想谈恋爱了,这是好事,可不明就里的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这又是坏事……刘伟达这人不错,自己心中的苦衷不能说,还托别人来说,正人君子。

    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潘根娣就将刘伟达的想法委婉的告诉了王娟。

    初听到这消息,王娟还有些气愤和悲伤,不同意就不同意,为什么要搞出这骗人的把戏来糊弄她。可后来,她看到了刘伟达女儿的照片后,心中释然了,错怪了刘伟达,只能说自己没有这个福分,没有早认识他。

    刘伟达是故意这样做的,他将女儿的照片放在了一个显眼的地方,目的就是让王娟看到,死了这份心。

    收敛了男女的情感后,王娟又甜甜的“伟达哥……伟达哥”的叫开了,“一家人”又恢复到了原来的那种和谐气氛。

    危机解除了,刘伟达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可这事却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尾巴,他不能接受王娟纯真的爱,却把心中的魔障给唤了出来。

    压抑了很久的性,一旦被唤醒,在体内汹涌澎湃起来,以不可阻挡之势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偷偷地去了次洗头房,将近一年的“积蓄”,酣快淋漓的献给了那里的一位小姐。

    事后,刘伟达恨不得断掉那不争气的“小弟”。可这事,就像吃鸦片一样,有了第一次,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刘伟达现在胆气大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畏缩了。夏海根不但为他办了暂住证,还给他办了边防证。这样,他哪里都敢去了,也有资格去了。

    在同客家人的交往中,尤其是潘根娣母女,刘伟达还学会了几句客家话。

    “咦,你睇。”睇,就看的意思。

    “么也。”就是没事。

    “弊了”(坏了),“出左事”(出事了),“你系边渡”(去哪里),“点会呀?点会甘样呀?”(怎么会呀?怎么会这样呀?)……

    刘伟达积攒了一大笔钱,一万多元,他悉数汇给了王桂花。

    这次,面对这笔巨款,王桂花不哭了,不恨了,也不气愤了。

    她紧紧地抱住了女儿,心中陡然生出了一股温馨和甜蜜。

    海城这边发展的相当快,也相当好,夏海根索性卖掉了对岸的铺子,全身心的回来发展了。

    第二年,他开始了扩建厂房。施工仍是请来了王克武的工程队,贾海涛跟着也过来了。由于厂子大了,人手跟着就要增多,管理起来就有些吃力。

    于是,待扩建的厂子建好后,刘伟达征得了夏海根的同意,留下了贾海涛,做了他的助手。

    不久,由于夏海根的人缘好,......

    头脑灵活,又肯助人,村民选举他当了澳水村的村长。

    当了村长,总得为全村谋福利吧。厂子里的事,夏海根没有过多的精力来打理,就全权交给了刘伟达,他只是有空的时候过来看看,月底对一次帐。

    夏海根经常行走在两岸,除了做买卖外,还为村子上招商。

    后来,他终于为村上招来了一家机械厂。

    这家机械厂,投资有些大,需要的地块也不小。夏海根就东家进西家出,磨破了不少层的嘴皮,终于将各家的地集中了起来。

    所有出了土地的人家,都是这个厂子的股东,到时分红就是了。

    本地的人,大都不喜欢进厂,嫌累,规矩又多,却喜欢干一些走私的勾当。他们从对岸偷运过来一些杂七杂八的便宜电子产品,像电子手表之类的,再卖给内地来的小贩,通过他们,源源不断地将这些既便宜又灵巧的电子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还有的,就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后,造起了大大小小的鸽子笼似的小屋,用来出租,既挣钱又轻松。

    夏海根开给贾海涛的月工资是1000元,开给刘伟达的月工资仍是1500元。

    面对这样的薪水,两人都非常的尽心尽力。夏海根还是和原来一样,只要有空闲,就请他俩喝茶和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