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非梦 » 第七十章 植物人

第七十章 植物人

    刘伟达风餐露宿的赶了回来,他不想祖美娟死去,哪怕她只有一口气,也要尽力的保住。他的内心当中,早把这个小姨当成了亲娘,她活着一天,他就有念想,母亲在,他的根就在。

    开颅,刘伟达不敢冒这个风险,也不想让医生做这个实验,那就选择静养,说不定奇迹就能发生。

    他在海城听说过这个病,多聊天,特别是多聊病人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强烈的刺激,奇迹就有可能发生。

    家属选择了静养,医生还是善意的提出了忠告:

    这可不能意气用事,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年、二年、五年……甚至更长,每天都不能离人。钱也是必不可少的,护理、吊水、各种的营养液,,累积起来不是个小数目。这两条要是做不到,哪怕有一条做不到,那就长痛不如短痛。

    这话听起来让刘伟达不舒服,什么长痛短痛,管你什么事!你只要尽心看病就是了,啰嗦点什么!

    他正要发作,可就在发火前的一瞬间,他冷静了下来,人家是好意相劝,并没有什么恶意,你和人家急什么?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想法设法唤醒小姨,其它什么都是次要的。

    刘伟达给姚克兴打了个电话,厂里的事由他做主,最近就不要烦他了。

    给姚克兴打过电话后,刘伟达又给王桂花打了个电话,告诉了她小姨的情况以及近日的打算。叮嘱她不要将小姨生病的事告诉居佳美夫妇,免得他俩挂念,吵着要回来,这里有他就行了。

    这样,刘伟达就在医院安心的照顾小姨了。擦脸、刷牙、翻身、喂流质……件件做的都很精心。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伏在床前,抓住祖美娟的手,说个不停。特别是他说到动情的时候,就饱含了眼泪,声音哽咽:

    “小姨,我是大头啊,你最喜欢的大头啊,你睁开眼看我一下,只一下,好不好?……好不好?”

    这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情感脆弱的人,当场就流了眼泪。

    ……大家唏嘘唏嘘再唏嘘,这么好的儿子,老天怎么不开眼呢!

    半个月过去了,无论刘伟达如何努力,可就是回天乏力,祖美娟仍静静的躺在床上,连眼睛都没眨过一次。

    这可不好办了,医生忠告的话还在耳边,海城那边他又不得不回去,有很多事要等着他处理。还是那位医生善解人意,看出了他心中的焦虑,就劝他将祖美娟接回家去。说在这里静养,和在家里静养,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但回家后,必须按时吃药、吊水,尤其是白蛋白,必须要保证。最好是住的靠镇里的医院近些,有什么意外也可及时的请来医生。

    刘伟达还有些犹豫,但居佳芳就不同了。

    她十分的赞成,毕竟家里有小孩,现在离不开她。

    为了坚定刘伟达的决心,那位医生当场教起居佳芳如何护理,如何扎针,如何推流食。

    居佳芳学的很认真。今后,这个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她身上了,别人指望不上,就是哥哥刘伟达也指望不上,虽然他有心,但鞭长莫及。

    刘伟达到镇上租了套房子,离居佳芳住的地方很近,又长年雇了个人,协助她照顾小姨,这样可大大减轻居佳芳的负担。

    所有的费用,都是刘伟达一人出,他不能亏待了居佳芳。

    临行的那天,刘伟达恭恭敬敬的在祖美娟的床头磕了三个响头,对居佳芳夫妇交待了又交待,才恋恋不舍含着眼泪离开了祖美娟。

    这次回海城,不只是刘伟达一人,新添了两个同伴。

    这两人,就是小兰夫妇,他俩早已双双下岗,折腾了几年,却越折腾越穷。

    祖美娟刚到县医院住院时,两人一道来看过,那时刘伟达还没回来。等刘伟达回来后,他俩又来过一次。就是这次的谋面,使小兰夫妇下定了去海城闯荡的决心。

    与其说是决心,还不如说是刘伟达的承诺,让他俩吃了定心丸。

    小兰明显的苍老了许多,岁月在她的身上过早的留下了印记。原来乌黑发亮的头发中已夹上了几根银丝,额头上也有了很深的抬头纹。从容貌上看去,比她的实际年龄要大了几岁。

    到海城后,刘伟达的情绪一直不高。但他还是很快的就将小兰夫妇安排到夏海根的厂子里。小兰的丈夫原来是搞销售的,夏海根就安排他做了销售。小兰则在仓库当保管员,旱涝保收。

    刘伟达每天都要给居佳芳打一个电话,问一问小姨的情况,可每次的回复都是奶奶的鞋样,一层不变,这使他更加的闷闷不乐。

    不久出现的金融风暴,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亚洲,所到之处,经济一片哀鸿。大批的工厂倒闭,没倒闭的工厂纷纷裁员。

    刘伟达的机械配件厂也遇上了麻烦,接到的订单呈直线下降。

    没事可做的工人,有的麻木,有的干脆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面对这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刘伟达手下的几位金刚有些着急了,他们劝刘伟达要振作精神,渡过这个难关。刘伟达开始还没觉到问题没那么严重,认为过一阵就会好的,但王美丽的一席话,却使他幡然醒悟。

    “这个厂必须要挺过去,不然你拿什么给阿姨静养,治病?”

    是呀,厂子不景气,拿什么来给小姨静养、治病?要是倒了,真不敢想象!他的任务就是挣钱,然后才是居佳芳尽心的照顾。

    刘伟达拿出了十二分的干劲,开始了主动出击,不再被动的等人下单。拼酒,找关系,送人情,和夏海根一道去拉单,总算没有白费劲,订单渐渐的多了起来。虽然利润比过去要少了些,但有的赚,总比没的赚要强多了。

    最困难的时候,刘伟达的资金断了链,这可把他急坏了,要是这个窟窿不堵上,就只有关门一条路了。金刚们自是掏出了部分积蓄,但王美丽就不同了,倾其了她的所有。

    王美丽悄悄地将她的股票全卖了,事先没跟任何人商量。当然,她不可能向任何人透风,当她神秘的将一包沉甸甸的钞票摆在了刘伟达的办公桌上时,大家才知道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刘伟达当时眼睛就湿润了……

    坏事也不是全都不好。对于天才来说,它就是块垫脚石。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它就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来说,它才是万丈深渊。

    刘伟达从这次的金融危机中,确实悟出了一个做买卖的大学问。

    ……做买卖要是一向不超过本钱,银行的账户中从来没空过,谨慎是谨慎,风险也可控,但显而易见,买卖做不大。但要是因为有需要,能在银行或在外面调动款子,风险是大了点,但买卖却能做大。

    悟出了做大买卖惊天秘密,刘伟达就变着法子向银行借钱,通过拆东墙补西墙,居然渡过了这个难关。他的厂子再次红火了起来,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了离了。再往后,厂子大了,资金雄厚了,抗风险的能力更强了。

    他仍没有达到事业的顶峰,还有向上的空间。虽然顶峰对每个人来说,可能只有一次,来的有早有晚,也有大有小,要是不能判断好自己是否达到了顶峰,非不切实际的往上爬,那可能就是个悲剧,会走了下坡路。

    刘伟达事业的顶峰还早呢,他稳健地勇敢爬了上去。

    他成立家外贸公司,既做其它买卖,也有经济实体,成了亿万富翁。

    祖美娟仍躺在床上,既没有见好,也没有见坏。她身上没有褥疮,也不见削瘦,脸上似乎还增加了点淡淡的红润,躺在那里就像睡着了一样。

    这些,都是刘伟达大力的掏钱,居佳芳精心照顾的结果。

    有个好朋友劝过刘伟达,放弃吧。

    “老太太已经这样了,你做的够可以了,可以说尽了大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刘伟达当然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说花再多的钱,也要让小姨尽可能的留在人世,哪怕多活一天也是好的。

    那人不死心,就继续劝告。

    “老太太没有了知觉,你对她再好,她也不知道。话说回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残忍,生不如死啊!”

    这话让刘伟达差点翻了脸,朋友只好噤若寒蝉,以后就再没有在他面前提过这个事了。

    祖美娟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年,医药和护理费花去了将尽百万,最终还是回天乏力,一声不响的离开了人世。

    刘伟达哭的死去活来,这样的哭法,还真不像个男人的哭法。

    葬礼办得很隆重,祖美娟死后相当风光。

    这样的丧葬场面,很多的老人感动的都掉了泪。

    他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直夸刘伟达不但孝顺,而且还仁义。

    有行将就木的老人,竟然有些酸楚的说:

    “我要是死后,有这样一半的风光,就知足了。”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人哪能知道身后事,风光不风光,只有活着的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