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褒妃笑倾天下 » 第二十七章 权臣巧言说后宫

第二十七章 权臣巧言说后宫

    幽王赐名的旨意传了出来,后宫为之沸腾。

    众夫人及妃嫔们聚在申后宫中,议论纷纷,申后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她昨天几乎一夜未眠。

    姜夫人道:“自周公修定礼法之后,这长幼尊卑便定下了,长子名‘伯’,次子名‘仲’,幼子名‘季,如今大王却给一个出身低贱的山野丫头生了小儿子,取名为伯,这是置太子于何地?”

    虢夫人也道:“是啊,王后,这尊卑若变了,岂非要天下大乱了?长子之尊,可是上天定的,这倒尊为卑,岂不等同于违背天意了?”

    众妃嫔们一听,更是激起了多日来的不满,顿时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了起来。

    姜夫人道:“大王被那个妖女迷惑住了,王后应该点醒才是。”

    申后气道:“你们也不用怂恿我去惹大王了,但凡他眼中有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至于成天在琼台上不入后宫了。”

    嬴夫人忙劝道:“王后息怒,大王再怎么着,也不敢违背天意。一个小孩子的名字又能怎么着?祖宗定下的法度才是天下的人心。自古以来,周王室为大宗,天下诸候为小宗,长子继承祖庙祭祀,其余各子分封领地。各安其份,各守其礼,这才有我大周的强盛,德泽天下。大王不会不懂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的。”

    虢夫人道:“嬴妹妹说得有道理,凭她一个山野女子,怎么能跟我们平起平坐?得了大王的宠爱,生了一个儿子,便要凌驾于我们之上?呸,她也配?”

    申后道:“道理,大王自是明白,但难保见了那妖女,便忘了这些道理。大王的性子,众姐妹不是不知,最是桀骜不驯的,性子上来了,便是天地,也要捅个口子。”

    众妃嫔们各自默然。

    便是姜夫人,仗着年轻得宠些,也知道幽王的性子,不是随便可以挑战的。

    申后看众妃嫔们聚在一起,也议不出什么,心烦不已,便挥挥手,道:“大王的旨意,想必很快会传到朝堂上,各位也该给自己母国传个信,恭贺大王得一小王子。”说完,便让各位散了。

    自从有了儿子,褒姒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她每日须臾都不离开孩子半步,奶娘抱去哺乳、照看孩子洗澡、换尿布,她都在旁边看不够。

    幽王更是爱如掌珠,虽政务繁忙,但每日必要亲视一番,时不时问一下吃奶、睡觉情况,孩子稍有不安吐奶之事,便召巫医数十人,轮流诊视;更新招的乳母十六个,个个年轻貌美,性子柔顺,身体强健,每日饮**细,专为喂养孩子而待命。

    幽王并非是第一次得子,当初有太子宜臼时,幽王自己尚为太子,哪里有做父亲的感觉,后虽又得了几个王子公主,却也都是淡淡的。

    唯有这次得子,褒姒刚有孕时,他便万分上心,褒姒每日身体不适,孕吐不爽,他都牵挂不已,如今顺利产子,他可是从产痛便陪在身边,知道女人生子有多不易,这个孩子得来,几乎是用他心爱女人的半条命换来的,他真正感受到了,孕育一个孩子是件多么伟大的事。

    因此,当幽王面对伯服时,真正回归到了一个父亲的样子,爱之深,思之远,恨不能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捧给儿子。

    他为伯服取名的事,朝堂上下议论纷纷,不少人进谏上言,无非是幼子不该以“伯”为名,易招天下人疑心,引起政局不稳。

    幽王一概不理,只道:“朕为自己儿子取名,还要天下人同意?”

    洪德公子在褒姒产后,很快送上贺礼,他从“伯服”这个名字中,当然揣测出了幽王的心意,稍一思忖,他便有了一个“废长立幼”的计策,当然,他觉得,这个计策,最好是由幽王身边最信任的大臣说出来,才最安全有效。

    他抽空去拜访了虢石父,并送了贵重的礼物。

    小伯服也长得特别快,能吃能睡,身体强壮,半年时间,便完全蜕去了胎儿样子,变得又白又胖,胳膊腿粗粗壮壮,肉鼓鼓的,实在惹人爱。

    幽王每次见到伯服,都忍不住捏捏他粉嘟嘟的小脸,笑道:“真是与朕一个模子出来的,王儿,你想要什么?父王许你所能给你的一切。”

    一次,幽王在苇湖边逗弄伯服,正巧虢石父侍候在侧,谈论春光正好,郊外百姓踏春祈福,恭祝大王再添贵子,听到幽王如此夸赞幼子,稍一揣测,便知幽王心思。

    便假似逗趣地说:“大王贵有天下,四海宾服,小王子天生福相,贵不可言,正该配享这天下祭祀之尊啊。”

    幽王一听,哈哈大笑,道:“朕的儿子,岂不尊贵?若说享有这天下,我看倒也配得上。”

    虢石父一听,更是迎合上意,道:“大王,小王子天生聪颖仁爱,足堪当得太子之位啊。”

    幽王一听,这个话居然这样挑明了来说,不由得脸色一沉,道:“朕已有太子,且无过错,其母又是王后,嫡母,身份贵重,承继我大周江山正统,岂可随意更改?此事不得再提。”

    虢石父口上应道:“是!”心中却听出了别样的意思。

    当晚,虢石父来到尹公府上,登门拜访,尹公在正厅接入,互致揖礼后,坐下。

    “刚刚从正街官道上经过,见两边商铺生意繁忙,进进出出的人呀,如过江之鲫,珠宝店里,玉器罗列,珍珠耀眼哪,还有那些酒楼花楼,酒香脂粉香,染得整条街都是。尹兄这一日进项可就有数斗金啊,实在是可喜呀!”

    “虢公哪里话,有好事大家都有份,四时八节,可少不了虢兄的那一份啊,而且还是最上上等的份。”尹球一听,便忙笑眯了眼,拱手致意,他天生一副生意人的相,见人老远便堆着笑脸,对下,蝇头小利也不放过,油锅中的铜钱都要伸手捞一把;对上,谄笑献媚,专门投上所好;对同僚,凡有用于他,便大方花钱,结交权贵。他把做官也当成了生意,还有一特点,就是胆小,万事保命第一位,涉险之事绝对不做。

    虢石父与尹球心照不宣地对视一下,先后哈哈大笑。

    “尹兄,你我同僚情谊深厚,就不多客气了。”

    “虢公,有话请直说。”

    “尹兄这财富,足可以抵得上一个小国家了,想来是希望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传下去的。”

    “那是当然。”

    “不知兄可知,大王最近新得一子,爱如掌珠啊。”

    “虢兄是指大王的宠妃褒姒之子伯服?”

    “正是。”

    “略有耳闻,传言伯服极得大王之心,且其母自入宫后,一直独得王宠,大王已经很久不去王后宫中了。”

    “当日太子因为母出气,得罪了褒姒,第二日便被大王送去了外家申侯处,并严令管教。”

    “不知此女子究竟是何来历?居然如此得大王之心。这又与兄刚才所提传家财富一事有何关联?”

    “说不奇也奇,此女子出身倒也稀松平常,不过是一乡野之女,但奇就奇在,她精通古音律、小篆文,擅长制奇异之香,这些又不是一个乡野女子所能懂得的,更兼之生得貌若天仙,大王对她是言听计从啊。太子因得罪了她而被逐,可见已失了大王之心了。”

    “太子被逐,自然也有回来的时候。”

    “若是太子另有他人,可就没有回来的必要了。”虢石父意味深长地说。

    尹球一听,心中一动,摇头笑道:“太子是嫡长子,这位子岂是别人可以代替得了的?”

    “尹兄可知,大王心中可是正在犹豫啊。你我既已察觉,为大王分忧可是你我的本份啊。”

    尹球是个商人,他做一件事,总要计算一下投入及收益,如今这件冒极大风险的事,他怎么可能随便就答应下来?“太子身后,可是申侯和王后啊,还有太傅、少傅等人帮他,尤其是申侯,那老家伙,可不好对付啊。再说,让一个襁褓中的小娃娃当太子,于我又有何好处?”

    尹球虽然心中稍有些心动,但表面上还是一口拒绝。

    “尹兄糊涂啊,太子如今已失大王欢心,看大王意思,早晚会换太子,你我今日既已看出大王心意,不若助力稍许,那时,大王面前也是大功一件,那对母子岂不也对我们感恩戴德?以后好处还少你的?况且现在太子对我等,都是冷冷的,又无一丝恩德到你我面前,恐怕还会有不少不满之处呢,他日若是登位,兄的如许富贵还能保得住几分?”

    最后这句话,实实地戳在了尹球的心尖上,他低头不语,心中却打开了小算盘,这可是一笔回报千百倍的生意啊。

    虢石父见他不语,以为还在犹豫,便又加劲游说。

    “太子身边,谋者如云,且太子向来,清高自傲,视你我如无物,我们就是自降身份,投太子门下当一门客亦不得,就算为太子牵马坠镫,他还嫌你我年老笨拙呢。此路即已不通,何不另寻门户?何况褒氏母子那里,完全没有根基靠山,仅靠大王恩宠才有今日,何等单弱?你我若是过去,稍加点拨几句,她还不奉为上宾?听说她将她一个哥哥提为千夫长,最近升为骁翼将军,成日围着她转,不过是小家子见识,目光短浅,哪里懂得谋略?将来若是小娃娃接位,这朝堂之上,怕不是你我说算啊,哈哈!”

    尹球一听,心下已经千肯万肯了,但他还是有一点犹豫,道:“虢兄说得有理,但是,万一事不成,太子殿下可不会放过你我二人啊。”

    “兄一向精明,今日怎得如此糊涂?你我二人不过揣测上意,顺水推舟罢了,大王若意在改立,太子那里有何力抗衡?你我二人在褒氏那里白落得一人情;大王若无意,又与你我二人何干?太子那里也怪不到你我,我们不过是尽臣子本份罢了。”

    尹球听了,立起身来,向虢石父长长一揖,道:“愿凭虢兄驱策!”

    虢石父忙起身携了尹球的手,仰天大笑道:“好好好,有尹兄协助,你我二人必然无敌了。”

    是日,二人协议一致,虢石父想法暗通褒姒,从尹球铺中拿了上好绝美珍珠数枚,名贵玉石、上好的丝缟布帛上百匹,托人送至褒姒宫中,但求一见。

    褒姒出身寒素,虽入宫后,幽王赏赐颇丰,但幼时养成的习惯,岂能一朝一夕改变?她见如此厚重的礼物,不由得也有几分动心,想道:“我与此二人素无来往,他们今日送如此重礼,不知是有何事?”

    懿德见到,问清是此二人送的礼物,气不打一处来,道:“此二人乃阿谀谄媚的小人,当初父亲就是受他陷害入狱,忝居高位,实是国贼,姐姐依我,将东西抛还,斥之。”

    懿德自入宫陪伴褒姒后,便承担起了褒姒与洪德之间传递信息的责任,她亲眼见证了这对地下情侣的感情,两人之间心心相映,对于感情的坚定,深深地打动了她,她也越来越多对母亲当初拆开这对情侣、送褒姒入宫产生了愧疚,便对褒姒更加忠心希望可以为自己母亲赎罪一二。

    她从小便是直心肠,如今把褒姒当成亲嫂子一样看待,因此,讲话便更加直言不讳了。

    褒姒入宫后,也经历了几次挫磨,便不似刚入宫时那么简单任性了,如今有了儿子,做事更加思前虑后了,加上洪德也传信,让她利用幽王的宠信,怂恿幽王改立中宫,为以后的废长立幼铺平道路。

    于是,她便觉得,今日此二人来见,定有内情,便安抚懿她道:“妹妹别急,不如听他一听,看他究竟说些什么,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懿德见褒姒执意要见,亦不好再阻拦了,但她是不愿轻易放弃原则的,便道:“姐姐若要见,还请允准妹妹回避,妹妹誓死不同此二贼同室。”

    褒姒听了,只得由她,懿德深施一礼,默默地退下了。

    这边厢,褒姒命道:“传二人晋见。”

    二人入内,见礼后,褒姒示意二人坐下。

    “二位大人,素与后宫没有来往,不知今日送上如此重礼,是何用意?”

    虢石父道:“我与尹大人素来敬仰娘娘,却一直无缘得以表示,今日些须微礼,不过是稍稍表达我二人的敬意,顺带还有一言想进,不知娘娘是否愿听?”

    “哦?多谢二位大人抬爱,愿闻其详!”

    虢石父与尹球对视一眼,虢石父道:“娘娘,如今有件天命所在,望娘娘可以抓住机遇,顺天应时。”

    “咦?是何天命,但请细言。”褒姒来了兴趣。

    “是这样,太子宜臼冲撞庶母,有失孝道,不足以承继祖业,如今既已逐去外家,那就是天命有所变。小王子伯服年纪虽幼,却天资聪颖,颇肖大王,正是天命所归,因此理应立伯服为太子。”

    褒姒一听,心花怒放,却不露声色,只是淡淡道:“二位大人,此言差矣,太子宜臼虽逐去外家,却终究未曾犯大错,他也毕竟是嫡长子,伯服终归只是庶子,王后身份显贵,且外家势强,怎么可能动摇他的太子之位呢?”

    尹球一听,忙表达忠心道:“小公子既然天命所归,那么经历些艰难也是应该的,正是好事多磨之意。如今娘娘愿意顺承天意,那么每日只须在枕边对大王动之以情,我二人在外面晓之以理,鼎助伯服公子早立太子。若娘娘能给我二人这个效力之机,又有天命所在,何愁事情不成?”

    褒姒听了,沉吟道:“只是,此事重大,怕……”

    虢石父一听,知她一时犹豫,便循循善诱道:“娘娘,如今您最得大王之心,又为大王诞下公子,理应与大王出双入对,享王后之尊啊。若您为王后,您的儿子就是嫡子,成为太子,岂不是顺理成章?”

    若能成为王后,当初受辱之事,岂不是报复之机了,褒姒入宫时日不算太久,身份却一直尴尬,如今别的名位她也看不上,以幽王今日今时的宠爱,也的确给了她想做王后的渴望。

    若是当了王后,以后在后宫就名正言顺了,看还有哪个妃嫔敢在背后再乱嚼舌头。

    “可是,现在王后也并无过错,我又如何有机会成为王后?”褒姒也知,仅靠幽王的宠爱,还无法撼得动申后的地位,申后是交换过庚帖,饮过合卺酒,祭拜过祖宗神灵的,岂能说换就换。

    “娘娘既然深得大王欢心,想来大王早已拿您当王后了,只是缺一个废后的借口。娘娘自此之后,不若多派几个信得过的人,在申后身边广布耳目,早晚探听,定能寻机察失,到时候,不愁王后不是您的。”

    褒姒一听,大喜,忙道:“全仗二位大人用心维护照顾,若将来伯服能顺利地立为太子,我定当与二卿共享天下。”

    二人一听,忙起身,稽首道:“愿为娘娘效犬马之力。”

    自此之后,褒姒便在虢、尹二人的指点之下,于宫门内外密置耳目。

    宫门外的事,她交代骁翼将军褒赢,处处留心各大臣府中异动;朝中的事,自中虢、尹二人随时留心,散布太子不孝,幽王厌恶的消息;后宫各宫室,她借幽王的口,给各宫室更换流转宫人监人,趁机安插进自己的心腹,尤其是在申后宫中,更是增派人手,日夜监视,一有任何风吹草动,无不知悉。

    自此后,褒姒渐渐地把心思放在为儿子争嗣位上,懿德深知她心,却又对于她利用虢、尹二人,非常不赞成。

    她本是贵族小姐出身,对于虢、尹二人的行为,非常不齿,她常劝褒姒道:“与奸佞交往,必被其污,名声有亏,会得不偿失的。”

    而褒姒却深知,自己毫无根基,毫无帮手,管他奸的良的,只要能为自己所用,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便是好的。

    眼见得这么一对好姐妹,要在这件事情上疏远了,懿德终是不忍,于是懿德请辞离宫,却又终究放心不下褒姒,便暂居在王城洪德公子府上,亦可以随时入宫,互通些信息。

    褒姒也深知她的意思,一时也无从解释自己的深意,便道:“这样也好,妹妹暂住洪德公子府上,既可以随时入宫,你我姐妹一聚,也可替我照顾一下公子,他孤身一人在王城,生活上多有不便,有妹妹照顾,我,我也可放心。”

    当晚,褒姒便向幽王道:“懿儿妹妹今儿请辞,妾身苦留不下,只好由她去了。妹妹当初来,便是为了陪伴照顾我生产的,如今已平安产下王儿,她嫌宫中生活拘谨,想离开这里,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褒公子洪德在王城,身边也没个嫂嫂照顾,懿儿妹妹放心不下,想搬去哥哥府中照看,亦是兄妹情深啊。”

    幽王不以为意,道:“就是你这边孤寂了些,平日朕不在,少个人陪你讲话了。”

    “如今有了伯服,臣妾哪里还会怕孤寂?成天忙都忙不过来。况且懿妹妹还是留在王城,彼此想念了,或者她入宫,或者我去看看她,都两相便宜,我也在王城多个亲戚处走走,散散心,到时候还请大王允准。”

    “这个自然。”

    懿德便卜了个好日子,搬出宫,搬入了洪德公子在王城的府中。

    再说申后一人独居,几年来幽王再不曾踏入她宫中半步,只是在四时八节,宫中按节气祭祀、祈天时,才按周礼与她共持仪式,其间孤苦凄凉,每每独自一人心酸落泪。

    太子又被逐,娘家人离得又远,身边连个贴心的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更可气的是,后宫向前踩低拜高,众妃嫔见她失宠,渐渐地礼节也疏淡了。

    以前常绕着她转的虢夫人、姜夫人,如今半个月也难踏一次门,只有嬴氏夫人比较厚道自如,以前也不曾过于亲密,现在也不显得过于冷落,仍是像从前那样,礼节如常,隔几日便陪着申后闲聊散心,开解郁闷。

    近来渐有传言,说太子将会被废,她这个王后之位也要被取代,流言纷纷,连申后宫中都人心浮动,以至于宫人、监人都慢慢地怠惰起来。

    申后一人在宫内,无计可施,成日流泪,又不甘心坐以待毙。

    这时,有一年纪稍长的宫人名叫薇儿,乃是她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不过是为她铺床洒扫的下人,却一直对申后忠心耿耿,她时常见申后暗自伤心,揣知其心事,这日便大胆地跪前奏道:“娘娘!”

    申后见是薇儿,便拭泪道:“何事?”

    “娘娘,奴婢见娘娘终日伤心,思念太子,不思饮食,这样下去身子如何受得了?娘娘何不修书一封,秘密寄往申国,劝太子殿下上表谢罪?大王与太子毕竟是父子一场,其情切切,见了太子之书,岂不感动?若能宽宥前罪,召回太子,使娘娘与太子母子相聚,岂不美哉?”

    申后道:“你的一片忠心,实在可嘉,只是信虽好写,但如何寄得出啊?谁人能为我传递?”

    薇儿道:“禀娘娘,妾的母亲温媪,颇为精通医术,经常出入豪门大院,为后宫妇人诊治。娘娘不若称病,请大王召妾母亲入宫看脉,趁便带出信件,再令妾的兄长偷偷送去,必定万无一失。”

    申后听罢,虽觉得有些冒险,但思子心切,免不得试上一试。

    于是道:“此计甚好,只是你们一家过于担风险了。”

    “奴婢身家性命,都由娘娘所赐,或能为娘娘分忧,奴婢这条性命又有何可惜?”

    “也罢,依你!”

    申后命人取来绢帛和笔来,修书一封,信中道:“天子无道,宠信妖婢,使我母子分离。今妖婢生子,其宠愈固。汝可上表,佯认己罪:‘今已悔悟自新,愿父王宽赦!’若天赐还朝,母子重逢,别作计较。”云云。

    申后写好,细细藏于身上,再三叮嘱薇儿,此事重大,万不可走漏一点点风声。

    然后令人向幽王禀告:“王后娘娘身子滞重不爽,饮食无胃口,缠绵病榻不起,宫中巫医看遍,束手无策,有人荐举宫外一良医温媪,希望大王允准,召其入宫,为王后诊脉。”

    幽王与申后毕竟有结发情份,如今冷落她多日,心中也着实有些愧疚,听闻有此奏请,便一挥手道:“允!”

    谁知王后的请旨宫人还未回到宫中,消息便已经传到了褒姒的耳中。

    褒姒想道:“忽然召请外人入宫诊脉,必有蹊跷,这个人又是从不曾闻听过的医生,奇怪,她是从哪里知道这个人的?她来一定别有目的。”

    她思忖再三,想这其中机窍何在。她本是个聪明人,很快猜到,申后孤身一人在宫中,太子必是她最心心念念的人,却又远在母国,想必她定是要传递什么消息了。

    “也罢,待这个医生出宫之时,令人好好地搜检其身,便知端的。”想到这里,她命人传话给褒赢:“查清这个温媪的来历,是何人介绍她来诊脉的,入宫、出宫之时,均细细搜身,以免夹带私物,传递内外消息。”

    第二日巳时,温媪来到正宫前,经历了四道入宫的搜检手续,衣服鞋袜均被细细捏过,带进去的随诊箱,也被一一翻视,里面如鹿角、牛骨、银针等,都被拿出来细查。

    进入正宫后,有宫人先将其带入偏殿等候,稍时,薇儿进入,母女相见,顾不上太多叙寒问暖,薇儿那日回家一趟,已将前情告诉了母情,因此只是再三叮嘱,此事一定要做得机密,否则,牵带出来,就是好几条人命。

    温媪听了,吓得一吐舌头,摆手道:“咱把王后的赏金退了吧,这事风险太大,我们不要做了。”

    薇儿道:“娘,即已入宫,便由不得你不做了。王后待我恩重如山,那年哥哥生病,若非王后准假,又赏了不少金子,还把宫中的犀牛角和首乌赏我们,这才顺利配齐了药,否则哥哥的性命怕是不保了。我既跟了王后,也希望娘娘一切顺利,我们一家才能顺利平安。娘,你别怕,就当不知道这事,进去诊完,出宫,就可以了。”

    温媪听了,想了半天,道:“也罢,拼了我这条老命,也该回报娘娘的大恩。”虽是这样说,但仍忍不住心中战栗,说起来温媪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物,但是这里毕竟是王宫,任谁来了,也自先矮三分,何况心中又揣着这以重大的事。

    薇儿带温媪从侧门,进入申后的寝宫,只闻得一阵茉莉花香,清新幽淡。

    温媪行跪拜礼后,只听得旁边有宫人道:“免礼,上前诊脉。”

    这才敢稍稍抬头,只见宽大的寝宫中,几层帷幕,有宫人挽起面前的一层白纱,进入榻前,一个年约三十多的美妇人,斜靠在一个绣花什锦长枕上,肤色白腻,乌发如云,披在肩背上,榻两侧各站一宫装美女执盏、盂、巾帕服待。

    温媪按先前监人教的,膝行向前,至榻前再伏身行礼,只听得一句温柔款款的女声道:“不必多礼,你便是温氏女医?”

    “回娘娘,草民正是!”

    “听说你脉息极准,有劳你了,若能解得我病,定有重赏。”

    “多谢娘娘谬赞,能为娘娘效力,乃是三生有幸,不敢居功邀赏。”

    说着,旁边有宫人已将搭手摆好,申后缓缓伸出右手,手指颀长,腕间的玉镯早已卸下。

    温媪跪坐于榻前,低头诊脉,无意中见窗外,每隔几步便有一宫人垂手侍立,不由得心下一凛,额头有细汗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