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四十八回 观音院行者晒宝

第四十八回 观音院行者晒宝

    师徒两个行有两个月太平之路,光阴迅速,又值早春时候。早春指的应该是农历二月,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就叫早春二月,里面的几个演员,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当年的知名度可比现在的各路明星高多了。师徒两个在观音禅院借宿,三藏对金池长老说,出长安边界,有五千馀里。过两界山,收了一众小徒。一路来,行过西番哈咇国。经两个月,又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贵处。金池长老的总结是三藏已行了万里之遥。

    唐僧上一年的九月望前三日出长安,腊月寒天在蛇盘山鹰愁涧收了玉龙,现在是早春二月。五个月走了一万里,平均每个月走两千里,一年可以走两万四千里。如此算来,去西天十万八千里,要花四年半时间,比唐僧对唐太宗说的三年正好多出一半。但是实际用了整整十四年,长多了。

    其实从长安到灵山的直线距离也就五六千里,怎么可能现在就走了一万里。唐僧拜佛与悟禅心重,不会以程途为念。到玉华府的时候他会对老王子说实话,贫僧也未记程途。上面的这些数字,应该都是保护神告诉他的,就是为了凑出西天取经的程途十万八千里。

    行者要把袈裟拿出来晒宝,三藏极力劝阻。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一经人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为了能够说服行者,三藏还引用了一句古话,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最后这句话有意思。行者能够辨妖,但是辨人的本事不如师父。三藏看上去同金池长老客客气气的,其实心里面明镜一样。师父的话多有哲理,但是行者听不进去。于是有了金池长老图谋袈裟,他的徒孙广智,广谋设计火烧观音院,黑风山黑风洞的熊罴怪趁哄打劫,偷走了袈裟。

    菩提祖师给猴王起法名的时候,说我门中有十二个字,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通,分派起名。里面有广字。把两个小和尚的名字设计成广智,广谋,也许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聪明反被聪明误。还记得小西天小雷音寺开场诗里的那两句吗,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乖能就是太聪明了,踏着尾羓头便动,不是好事。

    没有听说哪个寺院把金字用在法名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美国电影叫金色池塘,这个名字有夕阳红的意思。夕阳照在池塘上,一片金色,其实说一片红色可能更符合实际。金华不就是因为九峰山“林表色丹”而取了这个代表金色莲花的名字么,丹是红色,但是说金色比说红色更气派。

    如此说来,太上老君炼的金丹可能也是红色的。丹砂是炼制金丹的主要原料,也可以用来炼制丹药,丹砂和丹药可不就是红色的砂子和红色的药物。有条成语叫灵丹妙药,出处就在这里。回来继续说金池。上海的新民晚报有一个版面专门讲老年生活,名字也叫金色池塘。金池长老的金池应该就是金色池塘的缩写,他二百七十岁了,这个名字与他的年龄倒是符合。

    金池长老寻不见袈裟,又烧了本寺的房屋,进退无方,一头撞杀了事。行者急纵筋斗云,径上黑风山,寻找这袈裟。唬得那观音院大小和尚并头陀,幸童,道人等一个个朝天礼拜道,恨我那个不识人的老剥皮,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三藏对他们说,列位请起,不须恨了。这去寻着袈裟,万事皆休。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西游记里最冷的幽默,当属三藏的这句不须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