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六十二回 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六十二回 悟空三打白骨精

    三藏师徒别了镇元子上路,来到了白虎岭。这里的野生动物非常多,有诗为证。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随着人类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这样的场景也许一二百年后会重现。

    有一种说法,一座山上得有五百多头中大型的食草动物,像老虎那样的一头大型食肉动物才能赖以生存。妖精们应该也一样吧,得有一个野生动物的基数。又出来一句诗了,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白骨精出来了。现在看不到妖精,恐怕与野生动物的数量太少有关。不知道伊丽莎白在肯尼亚的树顶旅馆有没有看到过妖精,那里的野生动物足够多。

    白骨精说唐僧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这个妖精不懂逻辑。你吃了唐僧一块肉可以长寿长生,那唐僧身上全是唐僧肉,为什么他反倒不能长寿长生,会被你吃掉。

    还有呢,唐僧刚刚在五庄观吃了一个人参果,可以活四万七千年,怎么能现在就被白骨精吃掉,等到四万七千年以后还差不多。说到人参果,想到了孙悟空。他保护的是蟠桃和唐僧,偷吃的是金丹和人参果,这四样东西据说都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着实有趣。

    其实太白金星在双叉岭解救三藏时说过一句话,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可惜金星的这句话没有广而告之,害得后面很多妖怪白费功夫。不过费了妖怪们的功夫,倒是成全了唐僧师徒。有个词叫磨练,也许是从魔炼演化而来的。唐僧师徒要成正果,还得靠这些魔头来炼。

    十世修行谐音时时修行,是不是寓意只有时时修行才能脱离轮回,悟道成佛?九世修行都不行,九世到十世还是要转世投胎,还是没有脱离轮回。唐僧最后的封号是旃檀功德佛,同他的十世修行也有关系。旃檀就是檀香木,也可以写成栴檀。观音去东土寻取经人,有一句诗,金蝉长老裹栴檀。这个裹字暗示了檀香木的一个用途,是火葬的添加材料。金蝉子轮回了十次,应该用掉了不少檀香木。

    回来说白骨精,先后变做了女子,婆婆,公公,只有大圣的火眼金睛认得他是妖精。大圣的这个功夫同他的修为有关,也许是练子午周天功开了天眼,但是同八卦炉炼出他的火眼金睛无关。否则治疗近视眼只要用火烤一烤就行了,哪里需要滴眼药水或者做手术。

    行者打死了白骨精变化的女子以后,三藏对他说的一段话很有道理。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回去比较他对法门寺众僧说的话,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可见他是个有德行的高僧,并没有把妖魔鬼怪放在眼里。

    但是三藏对自己的弱点也有很清醒的认识。他在法门寺佛前立誓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既然是凡胎肉眼,妖怪变做了人自然也是不识的。那就都当他们是人好了,反正我也不怕他们吃了我。所以他现在对行者还说了一句话,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

    再回去比较行者打死了剪径的六个毛贼后,三藏对他说的一段话。我这出家人,宁死绝不敢行凶。你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掉西天,做不得和尚。这就是三藏的原则,除非我明确知道他是妖怪,否则你不许伤人。